爭取獨立、覺得跟對方不屬同一國、只有部分國家承認、進不了聯合國,這個和台灣處境很類似的國家,正是位在巴爾幹半島的「科索沃」。
文:羅元祺
這個地區曾經被攻佔,甚至帶來了大量移民,但是多年之後,想要獨立建國的移民們,卻遭到「祖國」屠殺、數十萬的父老鄉親無家可歸。即便最終獨立成功了,祖國卻絕不承認,至今快十年,國家仍被拒於聯合國大門之外。
爭取獨立、想脫離祖國、只被部分國家承認、進不了聯合國,位在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被稱為「歐洲火藥庫」的巴爾幹半島上,這個和台灣國際處境很類似的國家,就是「科索沃」(Kosovo,地圖顯示科索夫)。
歷史開了場玩笑,塞族發祥地卻不想留在塞爾維亞
科索沃位在塞爾維亞(Serbia)的最南方,緊鄰阿爾巴尼亞(Albania)與馬其頓(Macedonia)。1389年,勢力逐漸壯大的鄂圖曼土耳其帝國(Ottoman Empire)向塞爾維亞所屬的科索沃發動攻擊,最終這場戰爭由土耳其取得勝利,塞爾維亞族將此視為「國恥」。
為何塞爾維亞會如此在乎科索沃呢?根據人類學者的研究,塞族的發祥地就在科索沃,所以科索沃的特殊意義,在於這裡是塞爾維亞的「家鄉」。
雖然這場戰爭在史書上的記敘不詳,卻徹底改變科索沃的命運。
戰爭結束後,土耳其至1455年才正式將科索沃納入版圖,此後長達457年的統治中,鄂圖曼帝國引入鄰近的阿爾巴尼亞人,同時帶來伊斯蘭信仰。
直到二十世紀初,鄂圖曼土耳其的衰敗,讓巴爾幹半島各民族起身對抗土耳其,土耳其在歐洲的勢力近乎土崩瓦解。戰爭結束後,科索沃變成談判的籌碼,重新劃入塞爾維亞。
「景物依舊,人事全非」,雖然這片土地仍叫科索沃,不過因族群和宗教的明顯轉變,科索沃已不再是塞族所熟悉的模樣,反而更像旁邊的阿爾巴尼亞。
一戰結束後,塞爾維亞與周邊國家合併成立南斯拉夫王國(Kingdom of Yugoslavia)。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軸心國佔領南斯拉夫,科索沃被劃入鄰近由義大利控制的阿爾巴尼亞,這段期間塞族受到更大的壓迫,阿爾巴尼亞人在科索沃的優勢更加明顯。
二戰結束後,科索沃重回南斯拉夫懷抱,卻因歷史發展走向穆斯林化,讓科索沃與周邊南斯拉夫地區顯得格格不入,尤其和塞爾維亞的關係更是微妙。
不讓他獨立?我就空襲你!北約強勢介入「科索沃戰爭」
塞爾維亞面對科索沃,不是選擇給予自治權的安撫,反而修憲縮減科索沃權力,導致科索沃不滿情緒更高,在1991年自行舉辦獨立公投,有87.01%選民投票,贊成票多達99.98%,不過僅有鄰近的阿爾巴尼亞承認公投效力。
科索沃的尷尬局面,被一名高喊「塞爾維亞萬歲」的男子打破,此人就是「巴爾幹屠夫」米洛塞維奇(Slobodan Milošević)。米洛塞維奇1991年至1997年是塞爾維亞總統,之後領導塞爾維亞和蒙特內哥羅(Montenegro)兩國組成的南斯拉夫聯盟(Federal Republic of Yugoslavia)。
為了追求獨立,科索沃的阿爾巴尼亞人組建「科索沃解放軍」(Kosovo Liberation Army, KLA)與塞爾維亞對抗,武裝行動逐漸檯面化。米洛塞維奇對於科索沃解放軍的獨立訴求忍無可忍,竟在科索沃展開「種族清洗」(Ethnic Cleansing),超過20萬的阿爾巴尼亞人流離失所,「屠夫」稱號就是由此而來。
這場科索沃戰爭的轉折點發生在1999年,你猜猜是誰來了?
沒錯,就是喜歡維護世界和平的美國。
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NATO),在1998年9月警告米洛塞維奇,停止任何迫害科索沃阿爾巴尼亞人的行為,否則將面臨北約的砲彈轟炸。
隔年3月,北約軍隊進攻南斯拉夫,進行長達78天的空襲大轟炸,死傷無數、經濟損失超過2,000億美元。最後雙方在俄羅斯的調停下於6月10日停火。南斯拉夫從科索沃撤軍、聯合國接管科索沃、科索沃解放軍解除武裝,南斯拉夫失去科索沃的控制權。
對美國來說,講好聽是調停科索沃戰爭,讓阿爾巴尼亞人「有家可歸」,實際上卻是趁種族清洗的爭議介入巴爾幹局勢,阻止米洛塞維奇的強人政治抬頭,讓美國得以增加在此區的影響力。戰爭結束後,雖科索沃取得自治權,但北約轟炸也造成數十萬平民露宿街頭,這樣算是解決問題,還是把問題複雜化呢?
議會表決通過!科索沃只用了53分鐘完成獨立建國
被聯合國託管後,科索沃雖名義上還是塞爾維亞的領土,實際上卻享有高度的自治。2007年11月的科索沃議會選舉,積極主張獨立的塔奇領導科索沃民主黨(Partia Demokratike e Kosovës, PDK)成為贏家,科索沃走向獨立越來越明確。
塔奇在2008年1月9日正式接掌科索沃總理大位,並火速於2月17日下午3:00在科索沃議會宣讀《獨立宣言》,議會於3:49無異議表決通過,4分鐘後全體議員簽署同意,科索沃不用公投、而是少見的議會路線獨立建國。
這樣就獨立了?是的,科索沃獨立只花了53分鐘,大概是開車從台北車站到新竹科學園區的時間。
雖然塞爾維亞如預期一哭、二鬧、三上吊,但本來就支持科索沃獨立的美國、英國、法國等,不僅在隔天承認科索沃地位,還宣布建立邦交關係,塞爾維亞也只能摸摸鼻子吞下去,即使不願承認,還是保證絕不會用武力處理科索沃問題。
科索沃獨立問題的合法性一直是法學界關注的焦點,就在科索沃獨立後兩年,聯合國國際法院對科索沃獨立做出判決,認定科索沃片面宣布獨立「未違反《國際法》」,而不是「符合《國際法》」。
雖然《國際法》保障各國領土的完整權,但科索沃長期遭受塞爾維亞不人道的對待,在行使《國際法》所賦予的「民族自決」(即不受干擾情況下,人民可自行謀求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過程中遭受壓迫,尋求獨立就不算違反《國際法》。
總之,國際法院僅針對「科索沃片面宣布獨立之舉是否合法」做解釋,對於「片面宣布獨立是否就能合法成立國家」的問題則沒有回應,變成各取所需、隨人解讀。
獨立建國、美國盟友,科索沃「國際認同」卻依然路遠迢迢
科索沃成功建國,還交到英、美、法這些拳頭夠大的盟友,應該會像童話故事裡的王子與公主,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吧?實際上,科索沃的國際處境還是很艱難。
目前科索沃獲得聯合國內111個會員國的承認,與其中84個有建立正式邦交關係,另外還跟紐西蘭的聯繫邦(Associated State)庫克群島(Cook Islands)、紐埃(Niuē)建交,總計有86個邦交國。
雖然邦交國數量和份量都比台灣還要多,也參加不少聯合國附屬機構,取得部分會員資格,不過科索沃至今仍進不了聯合國大門。除了塞爾維亞強烈的反對之外,還有在斯拉夫民族中影響力龐大的俄羅斯不同意,中國亦對「獨立建國」一詞敏感不已。
表面上看來,科索沃只用不到一小時的過程就完成獨立,卻已距離1991年獨立公投達17年之久,這17年來科索沃遭受種族清洗、戰火摧殘,經歷數十萬人無家可歸的悲劇,一路走來並不輕鬆;獨立後雖有美國撐腰,國際空間仍然有限。
科索沃,這個和台灣處境很類似的國家,亟欲尋求國際盟友的支持,不外乎就是希望爭取更多的「認同」。但先決條件是國家內部的意見具有一致性,例如1991年科索沃的公投,獨立幾乎是全民意志,也才會刺激出後續的發展。
如果台灣辦場獨立公投,你覺得結果會如何?假如公投過關,立法院比照科索沃議會通過《獨立宣言》,會是你理想的建國方式嗎?
科索沃歷史與獨立大事紀
- 1455年:原屬塞爾維亞的科索沃,被鄂圖曼土耳其帝國併吞
- 1912年:巴爾幹民族自決,科索沃重歸塞爾維亞版圖
- 1941年:二戰期間,科索沃被軸心國佔領,劃入一旁的阿爾巴尼亞
- 1989年:塞爾維亞修憲,縮減科索沃的自治權
- 1991年:科索沃獨立公投99.98%贊成,僅阿爾巴尼亞承認公投效力
- 1995年:科索沃武裝對抗檯面化,塞爾維亞總統米洛塞維奇對科索沃展開「種族清洗」
- 1999年:美國為首的北約介入科索沃戰爭,科索沃轉由聯合國接管自治
- 2007年:科索沃議會選舉,由獨派的「科索沃民主黨」勝選
- 2008年:科索沃議會用53分鐘通過《獨立宣言》,脫離塞爾維亞
科索沃獨立公投指標:
- 經濟:戰爭影響經濟條件不佳,GDP大約與海地共和國相當
- 自我認同:血緣、宗教上與塞爾維亞不同,曾辦獨立公投以近100%票數贊成
- 他國承認:雖還沒成為聯合國會員,但美國為主的西方國家都予以承認,是部分國際組織成員
核稿編輯:羊正鈺
在你的心目中,我們的國家叫做台灣、中華民國,還是其他的名字?為了解決這樣的政治困境,其中一種方式,是透過「獨立公投」來解決。其實,世界上有不少用公投爭取獨立的國家,但他們有成功也有失敗,有的甚至被選民否決,更有的地方獨立是為了回到心目中的「祖國」。不過,這些「台灣們」各自有著不同的歷史脈絡,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公投通過了就代表獨立成功嗎?
看完整專題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