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Improvement Strategies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Practice ()
1. 社会实践对大学生个体的意义
2023年6月,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高校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其中提到,要聚焦服务“国之大者”,带领大学生“小我融入大我”,在社会实践中深刻体验国家在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生态等方面的重大战略需求、战略部署,精准锚定人生发展方向。
1.1. 投身社会现实,与真实世界建立联系
虽然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当代大学生可以便捷地获取海量信息,看似与真实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然而实际上这样的连接常常是虚拟的,在物理和情感方面缺乏深度的接触。大学生更需要“现场感”的真实体验,亲身感受社会结构和组织形式,体验并理解不同社会角色的职责,在社会实践中来一场深度的“职场初体验”,了解自己到底适合什么工作、未来会有哪些发展机遇等。
同时,社会的变化速度前所未见,乡村的发展、工业的革新、国际关系的演变等都在重新塑造着国家乃至整个世界。这种快速的变化使得大学生不但要借助书本学习理论知识,而且更需要通过社会实践去体会和领悟这些变化背后的深层缘由及社会影响。
过去,社会实践往往被看作是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一种教学模式,如今,随着“大思政课”实践育人活动的深入开展,社会实践不再是传统课堂的补充。大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接受教育、锻炼本领,社会实践逐渐演变为连接校园和社会、贯通理论与实践、搭建知识与能力的纽带。
1.2. 理解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一次行而有效且意义深远的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其中的大学生需要用敏锐的目光去仔细观察多种多样的社会现象,逐渐摒弃简单化、片面化的思维模式,深入理解社会问题所蕴含的高度复杂性,然后经过深入的思考、分析与探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独到的、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观点和见解。
在面对社会上各种复杂的情境所积累的经验与感悟,能让大学生以更理性和豁达的态度去面对人生的起伏,懂得如何在复杂环境中坚守自我、追求有意义的人生目标。
认识到社会问题的复杂性有助于大学生群体跳出自身所处的小环境、打破狭隘的视野局限,以更加辩证的思维、全局的思维去理解。
看待不同的社会层面、文化冲突、利益纠葛;以更全面、客观和包容的视角去看待不同的社会运行机制、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道路。这种对世界多元性和复杂性的深刻理解,是构建成熟世界观的重要环节。促使大学生尊重并接纳社会的多样性,在复杂的社会格局中找准自己的定位。
1.3. 获得直接处理问题的机会,提升综合能力
学生更需要机会直接处理问题,而不是被安排在一个被高度控制和预设的环境中。在直接处理问题时,大学生需要快速评估各种情况,权衡利弊后做出决策,在遇到突发状况时需考量各方因素不断调整决策,这种不断决策的过程能让他们学会在复杂环境中迅速做出判断,提高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并逐渐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
当面对问题而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案时,会激发学生们去探索新的途径和方法,尝试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合,或者从生活中的其他领域汲取灵感,设计出独特的解决方案,这种经历能够培养他们打破常规、勇于创新的思维习惯。
2.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2.1. 参与普及率及认知理解较低
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例,活动开展的目的是动员全校学生参与进来,但是事实上,立项的团队成员多来自各学院推荐选拔出来的优秀学生,因此就导致参与覆盖面的不广泛,没有做到全校普及。近年来在团中央大力推进和部署下,虽然参与的人数有所增多,但是大学生参与到活动的目的却纷繁复杂。
为了提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提高参与率,越来越多的高校设置了社会实践学分,按照参与社会实践的次数或者社会实践的获奖情况来认定学生的学分;也有很多高校把社会实践和评奖评优、保研入党联系起来,成为评奖评优、保研入党的基础条件。种种这些做法容易致使部分学生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拿到学分、获取荣誉而参与社会实践,而作为实践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并未得到充分发挥,进而导致实践活动缺乏创新精神,让社会实践流于形式,失去了社会实践原本应有的“受教育”“长才干”的功能[1]。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环节,也是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解决思想问题的有效途径。但遗憾的是,大学生普遍认为社会实践是到乡下体验生活,仅是为锻炼自己的吃苦耐劳的精神与能力。
2.2. 学校与合作单位利益不一致,资源保障不充足
近年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但存在很多冲突与问题。以企业为例,首先,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在接收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时,如果不能直接看到明显的短期利益回报,其积极性会大打折扣。第二,对于一些小型企业或处于业务繁忙期的企业来说,接收大学生实践可能被视为一种额外的负担,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兼顾大学生的实践需求,导致实践活动难以深入开展,实效性降低。第三,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目标往往是基于学校的教学要求和学生自身的成长需求,实践方案的设计可能会过于理想化,很多时候与企业或其他社会单位的实际需求不一致,会导致实践目标与企业需求脱节[2]。
学校和实践合作单位在利益一致性的问题上,其实在社会实践初期就会有显现,随着社会实践的深入,这种弊端会逐渐显露,如果合作单位很难保障自身最大化收益,那么为大学生提供的实践机会也极有可能非常有限,在资源保障上很难达到预期。
2.3. 实践过程过于“形式”,难以满足学生期待
在社会实践的实际执行中,往往会暴露出诸多问题,致使其无法达到学生内心的期待。“留痕”这一行为在社会实践中确有其必要性,它能够为实践活动提供一定的过程记录,但绝不应将其作为主要的追求目标。而“四处打卡”的现象虽可体现实践的速度,可在实践深度方面却暴露了欠缺。
学校在组织社会实践时,记录成果、体现成绩固然重要,然而,若过度追求这些方面,社会实践就极有可能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这样的实践或许能够经受住外界的夸赞,但在学生的回忆中却难以留下深刻的、有意义的印记。
在某些社会实践中,学生难以充分发挥其主体性。这是因为大多数的实践流程都是由学校预先安排妥当,学生到达实践地点后,仅仅是按部就班、机械执行这些既定流程。此外,还有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存在时间紧迫、涉及点位过多的情况。在一天内奔波于多个地方,仅能进行简单的调研便要匆忙开始拍照留痕,整个过程变成了一种匆匆忙忙“特种兵式调研”。对于很多社会实践活动而言,学生更像是调研地的短暂过客,活动结束后,“意犹未尽”的感觉尤为强烈[3]。
2.4. 评估机制不健全
评估指标单一。多数情况下仅以实践报告的质量作为主要评估指标,例如报告的字数、格式的规范程度、内容的完整性等,而忽视了实际参与的过程、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案等,关键体验缺少深入的考察。缺乏能力指标考量,往往没有系统地评估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能力的提升情况,如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对情感态度的忽视,很少关注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情感态度变化,如社会责任感的增强、职业意识的建立等[4]。
评估主体单一。大多数社会实践活动主要还是依赖指导教师进行评估,缺乏多元主体的参与。缺少实践接收单位、学生自评和互评等多方面的评价。实践接收单位作为学生实践的直接见证者,他们对学生的工作态度、职业素养等方面有直观的感受;学生自评可以反映学生对自己实践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的认识;互评则能从同伴的角度提供不同的看法,但这些在评估中往往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缺乏过程性评估。大多数情况下,学校往往过于偏重社会实践所呈现出来的最终结果,将过多的目光聚焦在实践成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某个目标或者产生了显著的外在影响上,然而,对于在实践过程中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以及学生在整个实践过程里自身所经历的成长过程,却缺乏全面、深入、科学的评估体系和评估机制。
反馈机制不完善,社会实践的评估结束后,相关的评估数据和结果往往不能及时地传达给学生,而且在反馈的内容方面也不够详细。这种情况就导致学生们会处于一种茫然的状态,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究竟展现出了哪些优点,也不清楚自己在实践环节中存在着怎样的不足之处,不能及时促进学生的成长,也不利于项目的改进。
3. 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实效性提升策略
3.1. 正向引导、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参与率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实践是学生的第二课堂,要重视实践育人,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受教育、长才干。
在现有的有关大学生社会实践参与率的调查数据中,显示有超过一半的学生没有参加过任何形式的社会实践,原因是缺少宣传引领,或是宣传范围与力度的局限性[5]。
做实宣传工作,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等方面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相融入,进行常态化宣传,通过多种渠道宣传社会实践的意义和价值,如举办社会实践成果展、邀请优秀实践团队进行经验分享、在校园内张贴宣传海报、利用学校官网和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实践活动信息等,让学生充分了解社会实践对个人成长、职业发展和社会贡献的重要性。发挥榜样的力量,邀请本校或其他高校在社会实践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分享案例,比如邀请在国际志愿服务中获得赞誉的学长学姐回校分享经验,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热情。
做实课堂引导职责,激发学生对社会实践的向往,教师应时刻保持对社会热点问题的高度敏锐性,将这些丰富且鲜活的素材融入到日常的教学环节之中,在讨论热点问题的同时,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背后的原理、机制、市场规律以及涉及到的多方利益关系;鼓励并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这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去接触社会各个领域正在面临的问题,直观的去面对,亲身去感受问题的严峻性,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紧迫性。
3.2. 与社会实践合作单位探索互利共赢模式
校方与社会实践合作单位探索建立互利共赢机制。目前,大多数学生与合作单位的交集,仅限于社会实践当次,无形中使得合作单位的培训成本、试错成本很高,同时满足学生社会实践需求与企业需求迫在眉睫。校方可与合作单位共同建立人才储备库,让合作单位在参与社会实践的大学生中提前发现和选拔潜在的优秀员工。例如,合作单位可以在大学生实践期间设置专门的考核环节,表现优秀的学生在毕业后可有机会获得合作单位的录用机会或作为后备人才储备。在某些合作单位,根据岗位需要和技能需求,学校和合作单位可以试探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共同设计实践项目,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技能,更可适当减少企业用人成本。例如,海南省农业学校与中益天宏(北京)财税服务有限公司共建顶岗实践基地,实现优势互补、成果共享、利益共赢、产教融合,为学校会计事务专业发展开辟了新的增长点。
优化合作模式。根据合作单位的性质、双方的合作目标、合作期限、资源的类型与规模、资源的灵活性与共享程度、风险的分担与承受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可选择进行项目式合作或长期战略式合作。社会实践方案设计上,应破除唯一方独尊的情况,应权衡双方需求和利益,例如,实践项目的调研与分析、实践目标的细化和分解,目标可行性的评估,根据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制定对应的预案等方面,都由校方与合作单位共同承担完成。还需同步建立专门对接机制,定期交流反馈,保证社会实践的实效性。例如,在2021~2024三年期间,合肥市政府牵头先后与全国16所知名高校建立社会实践合作协议,暑期来肥参与了54家重点企业、科研单位等共计66个实践项目,拓宽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厚度与深度,同时实践成果也应用到合肥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中去。
3.3.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意识
我们对社会实践过程的最大期待应该是实现学生角色的转变,从“客人”转变为“主人”,从“游客”转变为“老乡”,真正深入其中,融入实践环境,而不是浮于表面的形式。唯有如此,社会实践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与意义。
前期筹备期间,应给与学生自主选题的权利和参与方案设计的权利。这样可以较好的激发他们对社会实践活动的热情和内在动力,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唤醒他们打破常规思维、寻求创新思路和方法的意识;应引领学生从社会实践的项目孵化到落地全程参与,提供学生全方位的指导和支持,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强化意义与价值认知,极大增强学生们对实践团队和项目的归属感和责任感[6]。
建立多元合作机制。与多种类型的单位和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实践机会。例如,与企业合作开展创新创业实践项目,让学生参与企业的实际运营和项目研发;与政府部门合作,参与社会治理项目,如社区规划、相关政策宣传等;与社会组织合作,投身公益活动,如关爱弱势群体、动物保护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点、关注点去选择社会实践项目,大大提升内在驱动力。
融入专业知识与技能运用。设计实践活动时,强调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比如,法学专业的学生在社区法律宣传实践中,不仅要普及法律常识,还要运用专业知识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环艺设计专业的学生在乡村建设实践中,负责设计符合当地环境和居民需求的建造方案,并参与实际的施工指导,让学生在参与中检验自身专业素质,促使其有针对性的提升专业能力[7]。
推动实践成果转化。鼓励学生将实践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社会效益或学术成果。例如,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学生的创新成果可以申请专利,或者与企业合作进行产品化开发与生产;在社会调研实践中,将调研结果整理成调研报告,有针对性地提交给相关政府部门或社会组织,为政策制定和社会问题解决提供参考,以此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和社会责任感[8]。
3.4. 健全与优化评估机制
量化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设计量化评估细则,如实践参与度、调研报告结构完整性、数据丰富度与可靠性、数据分析深度、实践产品产出的创新型和实用性等方面(见表1:量化评估公式表格)。要重视定性评估,通过访谈、观察等方式收集定性资料,对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进行描述性评估。例如,观察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态度、解决问题的态度、与服务对象互动的方式等,通过访谈了解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等。
多方参与评估。可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借助其丰富的评估经验和专业的评估工具,提供更客观、更公正的评估结果。加强同行评估,让学生之间
表1. 量化评估公式
序号A2A2:E19 |
量化评估指标 |
量化公式 |
分量 |
说明 |
1 |
实践
参与度 |
实践参与度得分 = 实际参与实践时间/计划实践时间 × 参与积极性系数 × 团队合作系数 |
实际参与实践时间 |
以小时为单位计算 |
计划实践时间 |
以小时为单位计算 |
参与积极性系数 |
根据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表现由指导老师或评委主观评定,取值范围可设为0.8~1.2。例如,积极主动承担任务、提出创新性想法等可给予较高系数。 |
团队合作系数 |
取值范围可设为0.8~1.2。如果学生在团队中协作良好、互帮互助、共同克服困难等可给予较高系数。 |
2 |
调研报告结构完整性 |
调研报告结构完整性得分 = 标题明确度得分 + 引言完整性得分 + 主体内容结构得分 + 结论与建议得分 + 参考文献规范性得分 |
标题明确度得分 |
标题准确反映报告主题,得10~20分; 标题较准确但不够清晰,得5~10分; 标题不准确或模糊,得0~5分。 |
引言完整性得分 |
引言包含背景介绍、研究目的和意义,得10~20分; 部分缺失,得5~10分; 基本没有引言,得0~5分。 |
主体内容结构得分 |
主体内容逻辑清晰、层次分明,各部分内容完整,得30~40分; 逻辑较清晰但部分内容不完整,得15~30分; 逻辑混乱、内容缺失严重,得0~15分。 |
结论与建议得分 |
结论准确、建议合理且具有针对性,得10~20分; 结论较准确但建议不具体,得5~10分; 结论不准确或没有建议,得0~5分。 |
参考文献规范性得分 |
参考文献格式正确、数量适当,得10~20分; 格式基本正确但数量不足,得5~10分; 格式错误或没有参考文献,得0~5分。 |
3 |
数据丰富度与可靠性 |
数据丰富度与可靠性得分 = 数据数量得分 + 数据来源多样性得分 + 数据准确性得分 |
数据数量得分 |
数据丰富、能够充分支撑研究结论,得20~30分; 数据较充足但略显不足,得10~20分; 数据稀少难以支撑结论,得0~10分。 |
数据来源多样性得分 |
数据来源于多个可靠渠道,如实地调研、官方统计、学术文献等,得20~30分; 数据来源较单一但可靠,得10~20分; 数据来源不可靠或单一且不可靠,得0~10分。 |
数据准确性得分 |
数据准确无误,经过严格核实,得20~40分; 数据存在少量错误但不影响整体结论,得10~20分; 数据错误较多严重影响结论,得0~10分。 |
4 |
数据分析深度 |
数据分析深度得分 = 描述性分析得分 + 相关性分析得分 + 因果分析得分 |
描述性分析得分 |
对数据进行了全面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如均值、中位数、标准差等,得20~30分; 部分描述性分析,得10~20分; 基本没有描述性分析,得0~10分。 |
|
|
|
相关性分析得分 |
进行了合理的相关性分析,找出变量之间的关系,得20~30分; 简单提及相关性但分析不深入,得10~20分; 没有相关性分析,得0~10分。 |
因果分析得分 |
尝试进行因果分析,探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得20~40分; 有一定的因果分析但不深入,得10~20分; 没有因果分析,得0~10分。 |
5 |
实践产品产出的创新型和实用性 |
实践产品产出得分 = 创新性得分 + 实用性得分 |
创新性得分 |
产品具有独特的创意和创新点,在理念、方法、技术等方面有突破,得30~50分; 有一定创新但不够突出,得15~30分; 基本没有创新,得0~15分。 |
实用性得分 |
产品能够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得30~50分; 有一定实用性但应用范围有限,得15~30分; 实用性不强,得0~15分。 |
相互评估,因为他们处于同一实践环境中,对彼此的表现有更直观的感受,可以在实践小组内进行互评,从不同角度评价组员在实践中的贡献、能力提升等方面。学生自我评估,学校和社会应该给予参与社会实践的大学生更多的包容性,对社会实践效果的评估也不应仅仅依赖外部评价,而应重视参与者的自我感受。鼓励社会反馈,对于面向社会开展的实践活动,收集服务对象、社区居民、合作单位等社会各界的反馈意见,比如,设立专门的社会实践效果反馈邮箱或电话等方式,在实践活动结束后,向服务对象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或走访,了解他们对实践活动的效果评价。
过程性评估与总结性评估并驾齐驱。在大多数的社会实践中,往往侧重像实践成果展示、实践报告答辩等方面的总结性评估,然而,为保障社会实践的实效性,过程性评估也至关重要。在社会实践的各个阶段设置评估节点,建立过程性评估,如在实践准备阶段评估方案的可行性和完整性,在实践过程中定期检查实践进度、学生的参与度和遇到的问题,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例如,增加实践日志记录环节,记录实践过程中的收获、困难和解决方法,教师根据日志内容进行过程性评估[9]。
建立评估标准的动态更新机制。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如果发现原有的评估标准存在不合理之处或者有新的实践要素出现,及时对评估标准进行调整。
4. 结语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注重实效性的提升,才能更好的发挥其育人功能。从大学生社会实践现状来看,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参与普及率及对活动的认知理解较低、过程形式化、与合作单位关联不紧密、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探索其发展路径,需多方合力。高校应做实课堂引导职责,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意识,不断探索与合作单位的实践路径,健全优化评估机制,通过这些努力,让社会实践真正成为大学生成长的重要助力,将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实效性推向新的高度,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大熔炉中百炼成钢,为社会输送更具竞争力、更有社会担当和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不断续写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的新篇章。
Conflicts of Interest
The authors declare no conflicts of interest.
Appendix (Abstract and Keywords in Chinese)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实效性现状分析及提升策略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已然成为“大思政课”中极为关键的一个部分,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历练平台,让学生能够亲近民生、了解民情、树立远大志向。然而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诸如“特种兵式调研”、流于形式、社会实践内容趋于同质化等现象和问题也在一定范围内暴露出来,导致实效性不够突出。因此,我们亟待采取一系列对策来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让社会实践的作用更切实、更显著、更可持续,进一步引领学生在“对社会有大情怀,对时代有深思考”的过程中寻找自己的奋斗方向和人生价值。
关键词:高校,社会实践,实效性,学生主体意识,合作单位,评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