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職涯漫無目標的策略之一,就是學習與核心事業相去不遠的新事物。在增加多項新技能後,我們最終將得到有用且多元的經歷。在一項針對線上外包平台Elance的研究中,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教授Ming Leung想要了解獲得多元經歷卻不迷失的技巧。
文:史考特・索南辛(Scott Sonenshein)
指南針:先建立核心身分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學者艾茲拉・祖克曼(Ezra Zuckerman)透過研究電影,來了解如何取得多元經歷的平衡。好萊塢中有不少多才多藝的演員,會出演多種類型的電影,例如動作、劇情以及喜劇片。這些演員的多元經歷,能把角色詮釋得更富層次,也讓新觀眾認識他們,並促使他們嘗試新角色。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勞勃・狄尼諾以及安潔莉娜・裘莉都是這類代表人物。另外,也有些演員主要演出單一類型的電影──他們被定型而專門接演特定角色。例如珍妮佛・安妮斯頓經常演浪漫喜劇,成龍專演動作片,而威爾・法洛主要演笑鬧喜劇片。
如同這些演員,我們在職業生涯中也需要做出類似的選擇,決定成為一位精通有限領域的專家,還是知識範圍不深但廣泛的通才。組織也必須做出同類的選擇,有些公司專注研發單一產品線或提供類別較狹隘的服務,有些公司則推出種類繁多的產品或服務。
一個人精通特定領域,似乎合情合理。專家的身分能傳遞明確訊號,我們會做什麼、不會做什麼都一清二楚,就像我們很難想像阿諾・史瓦辛格去演一部浪漫喜劇。同樣道理,我們肯定不願聘請醫生來幫我們報稅,或是信賴行李箱公司生產的冷凍食品。
如果我們一直從事某一類工作,最終必定會變得極為擅長,但我們很可能會被定型,而難以接到不同的角色或工作。儘管發展一項專業技能並在這一行建立良好聲譽,具有許多好處,但打破固定的工作型態,能帶來更大的優勢──包括新的能力及挑戰,甚至更好的報酬。話雖如此,如果不謹慎汰選,涉入過多方向往往會造成一種嚴重的負面作用:漫無目標。
祖克曼利用網路電影資料庫分析一九九五年至一九九七年的所有美國電影,他的研究可提供有用的指引,讓我們了解如何避免方向太狹窄而被定型,或是漫無目標而虛度光陰。他發現,我們首先必須建立一個連貫一致的核心身分──集中於某特定領域的職涯,或就組織而言,某特定類別的產品或標誌性的服務。如果我們發展多元方向的速度過快,例如尚未從事業的起點建立起信譽,就急著跳到其他產業或領域,我們等於向外界釋放混淆的訊號:這個人究竟具備哪一類技能?他是否會認真投入任何一行?這家公司究竟是做什麼的?
唯有建立好一個核心身分後,我們才能開始多元發展。不妨參考演員馬修・麥康納的職涯足跡:他先在浪漫喜劇類電影建立聲譽,後來在票房優異的劇情片中演出大獲好評的角色,例如《下流正義》(The Lincoln Lawyer)以及《藥命俱樂部》(Dallas Buyers Club)等片,並因此榮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但如果太長時間停留在類似的角色,便很難打破定型──例如席維斯・史特龍曾嘗試以《龍飛鳳舞》(Staying Alive)及《超越顛峰》(Over the Top)等片突破動作冒險電影的戲路,市場反應卻不佳。
避免職涯漫無目標的另一項策略,就是學習與核心事業相去不遠的新事物。在增加多項新技能後,我們最終將得到有用且多元的經歷。在一項針對線上外包平台Elance的研究中,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梁助理教授(Ming Leung)想要了解獲得多元經歷卻不迷失的技巧。Elance網站是探究此問題的理想平台,因為這個外包網站將具有各式各樣技能的自由工作者,與想要尋找兼職人才的人或公司相連結。自由工作者會在網站上張貼個人履歷,包括過去的工作經歷、具備的技能及訓練,以及客戶的意見回饋等,客戶則須提供外包案件及薪酬資訊。
梁研究了二○○四年登錄在Elance網站上共三萬二千九百四十九份工作,該年間,二千七百七十九位自由工作者競標了至少一份工作。他發現,多元經歷確實能幫助自由工作者爭取到工作,其中有一個要點:贏得工作的人會慢慢增加相近但稍有不同的工作經歷,並小心不去競標與自己過去經驗天差地遠的工作。累積一段時間後,這些人才便可能接到截然不同類型的工作,但他們必須一步步踏實前進,才能建立好自己的履歷。
研究顯示,這些人最後爭取到的工作量,遠多於那些只停留在單一工作類別,或是前後兩份工作類別完全迥異的人。梁助理教授對於Elance平台的研究結果,符合其他研究的結論,顯示逐步讓工作多元化能讓我們更具創造力,職位升遷的速度也更快。
轉換,該?不該?
追尋多樣化工作經驗時,有時我們必須轉換──可能是換新工作,甚至是搬去新的城市。這些大改變會為我們帶來重要的益處,因為我們會藉此獲得不同的經歷。儘管這些改變對於經歷的多元化相當寶貴,但太頻繁地轉換卻會造成巨大的衝突與損失。
二○一六年時,我太太蘭蒂曾面臨一個重大決定。她同時應徵上兩份絕佳的工作,若從追逐資源的角度來看,幾乎都是不可能回絕的。這兩份工作都能大幅提升她的薪資待遇;她的團隊規模會成長三倍,人數超過一百人;她會任職於更大的企業,職位也會提高──更不用說獲得一間更大的辦公室。在審慎思考眾多誘因後,兩份工作她都婉拒了。
儘管這兩個職位很誘人,但兩者都沒通過她最重要的問題檢驗:何者更能激發我的動力?是得到這份工作,還是從這份工作中學習成長?轉化為延展資源的語言後,也就是將重點放在學習而非獲取,看似艱難的決定其實相當容易。
第一個工作機會需要領導幾個不同類型的團隊,但過去她已有此經歷了──她能因此獲得新經驗的機會不多。做這份工作,只是重複她過往的經驗而已。如果接受第二個工作機會,她就必須轉換到一個截然不同的產業,可能會偏離本行太多,而且她對該產業也缺乏熱情。
她的決定還有一部分也對我影響重大。這兩份工作都得搬到其他國家生活──這一點有時令我們很興奮,但也可能使我們的家庭分裂。
美國維吉尼亞大學的心理學家大石繁宏發現,人們頻繁搬家時,容易徹底拔除其生活及社交關係。得到新鮮的經驗固然重要,但他們往往低估了周圍人事物的價值,尤其是已建立的人際關係。獲得新的同事和朋友或許令人興奮,但失去好友同樣令人難過。
在一項研究中,大石以十年為期檢視了七千一百零八位美國成人。他們的年齡橫跨二十歲至七十五歲,其中男女比例將近各半。大石利用各項問題測量受試者的生活滿意度,例如在研究一開始時詢問受試者:「你對你生活的滿意度有多高?」並於十年後再調查一次。他也測量受試者的心理健康,請他們就以下說法,根據同意或不同意的程度給分,例如「對我而言,人生就是學習、改變及成長的連續歷程。」
接著,大石評量了每位受試者性格內向或外向的程度,以及他們的社交關係(友誼品質、家人關係,以及鄰居關係等)。最後,他詢問受試者童年時期曾搬過幾次家。
就性格內向者來說,經常搬家並非好事。受試者搬家的頻率,與其生活滿意度及心理健康程度呈負相關。但對性格外向者而言,搬家頻率與心理健康程度並無關聯。深入探究後,大石發現內向者較難在搬家後建立正向的社交關係,因此減低其心理健康。研究結果顯示,搬家對於內向者的負面影響甚至更為巨大。童年時期經常搬家的內向者,死亡風險也比較高(搬家對於性格外向者的死亡率並無影響)。身為家中孤獨的內向者,我不免有些擔心。
與大石的研究結果相符,有些醫學研究顯示,頻繁換工作與不利健康的作用呈正相關,例如較多抽菸、飲酒以及較少運動等。
調整多元化經歷的程度或頻率很重要──太多(尤其對內向者而言)或太少都是危險的。深信獲得多元化經歷的唯一方式,就是透過生活的重大改變而不惜捨棄既有的資源(尤其是人際關係),可能會造成個人危機。事實上,我們能以較溫和的方式來獲取不同的經驗,而不需要徹底改變現狀。我們需要尋找新奇的經歷,又同時讓我們維持一定的恆常性。
斜槓人生不是晃蕩人生
一九七○年代初期,在羅納德・韋恩(Ronald Wayne)不斷轉換工作的期間,他曾播下種子而可能發展出截然不同的人生──與依賴政府補助金完全迥異的生活。他曾待過前景看好的電腦業,在遊戲公司雅達利(Atari)擔任製圖主任,並在那裡認識了一位雄心萬丈的電腦奇才,那個人就是史蒂夫・賈伯斯。當時,賈伯斯和他的合夥人史蒂夫・沃茲尼克(Steve Wozniak)夢想創建個人電腦產業。這兩位天才在相處上屢有衝突,於是找來大他們二十歲、他們十分敬重的韋恩,調停兩人的糾紛,並以成人的身分擔任行政監督。一九七六年四月一日,這三人簽下合夥契約正式創立蘋果電腦公司。韋恩設計了蘋果的第一個品牌標誌,並為公司第一項產品「Apple I」撰寫使用手冊。
羅納德・韋恩共同創辦了世界上規模最大、最成功以及最具創新能力的公司之一,但他卻在加入十二天後退出蘋果電腦。韋恩擔心外界一開始對於蘋果電腦的強烈興趣,會令這家欠缺資源的公司落入當年他吃角子老虎機事業的命運──他的公司後來資源告竭,而無法再履行訂單。韋恩也希望個人能參與產品研發的所有面向,這一點反映了他的多元技能,以及更加多元的興趣。他事後受訪時表示:「後來我去做自己的事,享受其中的樂趣,並往當時看來適當的每一個方向發展。」韋恩離開蘋果時,把自己擁有的一○%股份以兩千三百美元的價格賣出。如果他保留至今,其總價值將高達數十億美元。近年他省思道:「我這輩子做什麼,都是晚了一天或是少了一塊錢。」二○一四年底,為了支付帳單,他以兩萬五千美元的價格,拍賣了他與蘋果僅存的連結──公司剛成立時的檔案文件。
晃蕩人生、漫無目標的危險,令羅納德・韋恩得到沉痛的教訓。當年韋恩協助創辦了蘋果這間極為成功的公司,但這番貢獻所帶給他的益處微乎其微,因為他又繼續漂流去嘗試下一個事業了。蘋果公司一路成長為科技巨擘,韋恩卻始終置身局外。
相關書摘 ▶《讓少變成巧》:面對複雜挑戰時,為什麼「外行人」比專家厲害?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讓「少」變成「巧」》,新經典文化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史考特・索南辛(Scott Sonenshein)
譯者:薛怡心
我們往往認為,成功人生的關鍵,就是致力獲得更多:更多金錢、更多時間、更多資產;更高的預算、更高的職稱,以及更大的團隊。也就是,為工作及個人目標爭取更多資源。然而,這樣真的能更成功、更快樂、更滿足嗎?
為什麼我們總覺得「不夠」,還想要「更多」?資源不足,做事總覺得礙手礙腳?其實,只要懂得擁抱局限、發揮「延展的力量」,絆腳石有可能成為你的墊腳石!現在,請花幾分鐘,思考以下幾個問題:沒有適合的打獵用具,要如何在荒野生存?要將釘子釘到牆上需要什麼工具?榔頭?如果沒有榔頭,該怎麼辦?如何用五十五個不重複的字詞來寫一本書?一支平底鍋能做什麼?只能拿來做菜?
如果你問一個孩子平底鍋的用處,他的回答很可能是「可以敲出聲音,當作樂器」;如果你沒有榔頭,或許可以找塊石頭,或是拿起手邊任何的硬物,來將釘子釘到牆上。這就是延展思維最簡單也最有力量的例子!
本書作者史考特・索南辛博士歷經多年的顧問工作與學術研究,從科技、醫療保健、零售、教育、製造及非營利組織等各個領域,援引具啟發性且激勵人心的案例故事,佐以心理學與行為科學的研究實證,按部就班帶領讀者打開「延展力」的一扇窗。
責任編輯:游家權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