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蘇珊・佛沃

行為背後的真相

「為什麼他們要這樣對我?」
「為什麼他們不喜歡我?」
「為什麼他們看不見我有多努力?」
「為什麼他們看不見我對你有多好,我們兩人有多在乎對方?」
「為什麼他們就是要抓這麼緊?」

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

這些問題你可能已經問過自己和伴侶好幾百次了。人類不僅是充滿知性、智識與好奇心的物種,而且還特別喜歡探究同類的行為——他人的言行舉止越撲朔迷離,我們就越想要找出個中緣由,得到一個解釋。你的公婆或岳父母多半會將自身的行為原因歸咎於你或你伴侶的無能;事實上,真正驅動爭執與衝突的力量往往深埋在他們的潛意識裡,而你的公婆或岳父母幾乎永遠不會察覺、發現這些真相。就算你直接詢問對方,可能也得不到什麼有意義的答案。別忘了,大多時候他們都認為自己的言行就當下的情境來看很有邏輯、也很合理,所以沒什麼好解釋的。在他們眼中,他們的行為完全沒問題。

錯綜複雜的真相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會想根據自己的個人經驗、所聽所見,以及塑造出這類問題行為的早期人生影響來解釋公婆或岳父母的行為態度。由於我們多半無法徹底窺知他人的內在世界與感知模式,因此只能找出部分解答,但這些答案都很有啟發性。

人類行為是由許多各式各樣的原因與事件交織而成,因此背後的真相錯綜複雜,無法用簡潔的言語來解釋。你的公婆或岳父母也有父母,而那些父母又有自己的父母……就這樣一直追溯下去,直至時間的起點。由此可知,有毒姻親不僅反映出一部複雜的家族史,同時也是他們對家庭信念、家規與家族期待等複雜情結網絡的回應,而這些網絡就是問題行為的主要根源。除此之外,他們與生俱來的特質也是形塑出特定基因表現與性情的重要因子。有些人獨一無二的生理與心理特性可能會導致自身高度敏感,進而對所有真實或想像的冒犯行為做出反應;有些人可能因為生物系統失衡,引發情緒不穩定、高度焦慮或憂鬱等徵狀,卻從來沒有尋求專業協助;有些則可能早在你出現之前,內心就累積了許多過往的憤怒與怨恨,只是最後卻拿你當出氣筒,發洩在你身上。這些具傷害性的問題行為通常都跟你無關,而是跟你公婆或岳父母自身的個人情緒特性與生命經歷有關。

觸發有毒姻親的行為因素有很多,有時導火線可能是性格差異或一連串的生活壓力,有時你的婚姻事實本身就足以激起他們的負面反應。只要深入探索,仔細檢視目前書中所提到的部分案例,你就會發現這些有毒姻親都有特定的行為模式。

信念的力量

你的公婆或岳父母之所以會在姻親衝突發生時表現出問題行為,是因為你和他們的個人特質、生活狀況與內在根深柢固的信念間存在著一種特定的互動關係,其中「信念」可說是最重要的一環。無論個性如何、屬於哪種類型,所有有毒姻親都有一套相同的信念,而這套信念會以個體或集體的方式驅使他們展現出負面的行為模式。這些行為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以下將深入探討四種最常見、導致大部分問題行為的價值信念,有些屬於意識層次,有些則屬於潛意識層次。請注意,並非所有有毒姻親都同時懷有這四項信念,但至少有一項扮演著重要的關鍵角色,形塑了他們對你的行為與回應模式。

第一:他們相信,只有自己的真相才是真相

多年前,我接到了當時還是我婆婆的海倫打來的電話。海倫這個人很難相處,掌控欲也很強(我已經盡可能講好聽一點了),她打來是為了要抱怨她和朋友吵架的事。在我聽來,那場小衝突其實並不嚴重,但她仍滔滔不絕地描述對方的行為態度有多糟,而且再三保證自己根本沒做什麼,不應該遭受這種充滿敵意與惡意的對待。接著她問我:「妳覺得我該怎麼做?」我回答:「不知道耶……畢竟凡事都是一體兩面嘛。」我話才一出口,海倫就立刻說:「我現在就是把兩面都告訴妳了啊!」

每次演講時只要提到這個故事,大家都會笑成一團。不過,撇開幽默的成分不說,這段對話其實反映出許多人心中不可動搖的堅定信念——只有他們的真相才是真相,只有他們的事實才是事實,只有他們的角度才是正確的角度。這種思維脈絡在心理學上稱為「封閉系統」(close system),也就是一種阻礙個體探索其他思考或行為方式的觀念與感知事物的模式。目前書中提到的很多有毒姻親都深信「自己的真相才是真相」,因此他們認為自己有權嘗試、將你塑造成他們期待的樣子。

根據我的個人經驗,絕大多數的有毒姻親都有這種僵化的人生觀。他們會拒絕所有來自現實世界的外部干預,以免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受到挑戰。

  • 「不一樣」就等於「不好」

助理教保員麗茲的吞噬型婆婆泰芮就是這種死板觀念的絕佳案例:

只要扯到家庭,就別想跟泰芮講理,更別說分享自己的看法了。泰芮有一套永遠不得改變的家規:家人一定要一直在一起;家人是唯一重要的事;一定要為了家人犧牲,在所不惜;只要家人有什麼需求,一定要馬上回應。如果我不同意,或是敢提出別的想法、希望能有個人時間,就會立刻被貼上「自私」「無情」的標籤。這就是當初那個敞開雙臂、熱情歡迎我加入這個大家庭的女人。我猜她大概以為我會變得跟其他人一樣吧。

正如麗茲所發現的,對她婆婆來說,「不一樣」就等於「不好」。

具有良好的適應能力、懂得理性思考及為他人著想的人可以接受各人在信念、需求、認知與態度上的差異。家人固然重要,但一個健全的家庭會尊重、接納麗茲的看法,再說每對伴侶或夫妻也都需要有自己的朋友和活動。可是對泰芮這樣的人來說,事情完全沒有討論的空間,她的規矩就是鐵律,任何人都不得有異議。我前婆婆海倫也是一樣,她認為只有她知道的才是真的,而「盲目服從」就是衡量個人良善與價值的唯一標準。泰芮雖然思想僵化,但她並不是壞人,只是能力有限,無法接受、甚至是承認她和麗茲可以在根本議題上有所歧異、抱持不同的價值觀念,導致兩人之間出現許多摩擦,破壞了一段本該良好的婆媳關係。

  • 「應該」與「不應該」的專制主義

本書描述了許多像泰芮這樣的有毒姻親,他們會對媳婦或女婿的人生大小事發表自己的看法,雖然手段不盡相同,但都有一個共同點:只要讓他們插手,對話中就會經常出現「應該」、「應當」和「一定要」這三個詞。有些觀念僵化又缺乏彈性的有毒姻親可能會用宗教預言或其他陳述來支持自己的主張和觀點,例如「大家都知道應該要盡可能多花點時間來陪伴家人」,或是「你一定要待在家裡陪小孩,不然他長大後會變得很不快樂」等等。除此之外,若你的決定背離他們的想法,他們多半會做出最壞的預想,認為你的選擇一定沒有好下場。

在平面設計師安妮的案例中,婆婆薇薇安不僅瞧不起她的職業,也時常批評、挑剔她的生活方式。

雖然我們都過得很好,孩子也很快樂,但薇薇安還是一直講些有的沒的,說我的決定會為婚姻帶來負面影響,孩子也會因為我是職業婦女而發展不良等等。我想她應該是無法承受「自己其實是錯的」這件事,所以才會說:『妳等著看吧。等孩子長大,妳就會知道我在說什麼了。』我覺得要是真的發生什麼壞事,她一定會暗自竊喜,因為這樣就能證明她是對的!

幾乎所有僵硬死板的觀點都是純粹主觀的想法,因此不會成長或改變,也不會隨著人生經驗流動、有所消弭,最後往往演變成冥頑不靈的執念,而那些讓你公婆或岳父母認為「自己什麼都懂,而你什麼都不懂」的思維更是如此。如果出現證據,證明自己所主張的人生觀與現實不符,有毒姻親就會扭曲事實,使之符合自己眼中的真相。一旦了解有毒姻親的固執與僵化,你就能勇敢面對現實,不再期待奇蹟似的改變,進而放下心中不切實際的理想和希望。

第二:他們相信,自己就是宇宙的中心

大多數有毒姻親都非常自私,只專注在自己想要什麼、需要什麼,自己的感受是什麼。「自我」是他們唯一考慮的重點,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以他們為中心,世界也必須繞著他們轉。

對這些自私的有毒姻親來說,「愛」的定義不是接納或包容,而是和他們的自我形象與情緒舒適度有關。充滿關愛的公婆或岳父母會看著孩子與孩子的伴侶,捫心自問:

  • 他們會如何豐富我的生活?
  • 他們會帶給我什麼?
  • 我的言行舉止會對他們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 我要怎麼做才能讓這位家庭新成員覺得自己被接納、彼此相處起來既輕鬆又自在?
  • 若對方的行為態度讓我覺得不舒服,我要怎麼做才能用不傷人、不侮辱人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有毒姻親則以截然不同的眼光來看待這段關係,然後問自己:

  • 我的孩子和他/她的伴侶會如何破壞我的生活?
  • 他們會從我這裡奪走什麼?
  • 他們會不會毀了我在外人眼中的形象?
  • 他們會威脅到我嗎?
  • 我要怎麼做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

荷莉的婆婆茱蒂就是無意識自我中心的典型案例。茱蒂不但從來沒有真正敞開心胸接納荷莉,而且也不放過任何可以攻擊她體重的機會。最近,她用了一種特別傷人的方式來排擠她的媳婦。

普雷斯頓的弟弟要結婚了。我很喜歡他女朋友,所以聽到這個消息我好興奮、好開心,甚至還想像自己幫忙新娘張羅婚禮大小事的樣子,然後茱蒂叫他們不要讓我參加婚禮,因為我太胖,會毀了婚禮的畫面。她到底知不知道講這種話會讓我有什麼樣的感受?

茱蒂非常在意荷莉的體重,而且絲毫沒有察覺到自己的言行對荷莉所造成的影響,這兩點清楚反映出她自我中心的態度與自戀傾向。荷莉是個誠實、善良又勤奮的年輕女性,而且全心全意愛著普雷斯頓,可是茱蒂完全無視這些事實。對她來說,個性不是重點,重點在於荷莉威脅到她心目中理想的媳婦樣態,她覺得荷莉的外表很丟臉,也會破壞她這個做婆婆的形象。

  • 別人會怎麼想?

自我中心的人非常仰賴外界的讚賞、仰慕和認同,因此,大多數自私的有毒姻親都很在乎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茱蒂猜想,別人一定認為她有個體重過重的媳婦是件很慘的事。他們會不會覺得普雷斯頓就只能娶到這種女人?不知道他們會在背後說什麼壞話?他們會不會笑她?甚至覺得她很可憐?

事實上,大部分的人關心自己的事都來不及了,哪有時間在意她媳婦的體重。可是茱蒂完全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此外,有些極度自我中心的有毒姻親可能會出現多疑、偏執,甚至是妄想等危險徵狀。由於一切都跟他們有關,因此他們會經常指控你故意惹他們生氣,讓他們失望或難堪,有時就算當下的情境完全沒惡意,他們也會認為你刻意找麻煩。

在化妝師派特的案例中,她公婆以自己的孩子,也就是她先生傑夫作為傳達敵意與負面批評的代理人。派特告訴我:

有天晚上,我和傑夫要去他爸媽家吃飯,結果因為大塞車遲到了一個多小時。我們到的時候,他爸第一句話就是冷嘲熱諷,說我們總是不放過任何一個讓他們乾等的機會。他的態度就好像我們是故意安排交通意外,故意讓我的手機壞掉,故意要惹他們生氣一樣。這未免太扯了吧!妳應該可以想像那頓晚餐有多難熬。

儘管耽誤到晚餐時間,大多數人若知道對方在高速公路上塞了一個多小時、動彈不得,至少都會表現出一點同情和關心。相反的,自我中心的有毒姻親會認為一切都在針對自己,而且他們似乎沒有能力察覺、明白別人也跟他們一樣會生氣、難過和沮喪。對這類自私的人來說,只有自己的感受最重要。他們的人格結構中少了一樣至關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同理心」。

  • 消失的同理基因

自私的人缺乏一種我稱之為「同理基因」的本質。這個珍貴且獨立存在的非物質本體可說是人性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用肉眼是看不見的。同理基因潛藏於個體的內在世界,沒有人知道確切的位置到底在哪裡,可能是大腦,也可能是交感神經系統;唯一確定的是,這個本質存在於以大量情緒和情感交織而成的感覺層次,也就是我們說的「靈魂」。正因為有了同理基因,我們才能感受或至少理解他人的感覺,並意識到自己待人的方式會如何影響對方的身心健康。

這個神祕又美好的本質有多種不同的稱謂和面向,包含同情、同情心、理解、敏感、同理協調的能力,或是站在他人的立場為對方著想。我個人則喜歡用「同理心」這個詞。對我來說,「同理心」描述了每個個體最重要的內在特質,而這項特質能幫助我們理解什麼是愛,進而成為一個真正充滿愛的人。同理心能讓我們意識到別人的感覺、對他人的情緒感同身受,而同理基因則可以有效抑制我們傷害別人的衝動。

遺憾的是,上一章所談到的排擠型姻親幾乎完全沒有同理心,而其他案例中的有毒姻親有很多也都在某種程度上缺乏同理能力:

假如荷莉的公婆可以站在她的立場、設身處地為她著想,那他們又怎麼會用這麼無情的言語來攻擊她的體重、排擠她,不讓她參與家庭活動?

喬的母親露絲怎麼會在婚禮彩排晚宴上當著賓客的面讓準媳婦安妮難堪,用刻薄的言論數落她、說她野心太大?難道她不曉得那些話很傷人、很掃興,毀了本該美好的夜晚?

艾倫的公婆怎麼會對她和她跟前男友生的女兒那麼冷漠?而且艾倫懷了他們的小孫子後,他們甚至還用惡毒的言語暗示她到處跟男人睡、對先生不忠?他們是不是知道自己的言行很傷人,只是一點也不在意?如果真的是這樣,就許多排擠型姻親的行為模式來看,未來還會出現更多虐待性的懲罰。或者他們只是缺乏敏感度,沒有意識到自身行為對他人所造成的影響?無論哪種情況,在他們眼中,艾倫都只是個威脅,並非有血、有肉、有感覺的人,而她的存在可能會危及、破壞他們不健全的混合家庭體系。這種認知導致他們相信自己的所言所行都很合理,因為艾倫就是一切鬧劇的禍源。

錢德勒怎麼能對萊斯說因為他是黑人,所以這個家不歡迎他?這樣他女兒費莉西亞和萊斯會作何感想?抑或是,他根本不在乎他們的感受,只在乎女兒的選擇讓他很失望?錢德勒就跟大多數的父母一樣,希望費莉西亞能嫁給擁有特定外形或特定身家背景的人,這樣才能提升他自己在外界眼中的形象。他用一套外部標準來衡量、評價萊斯,認為他不但條件匱乏,而且還會威脅到他的理想期待。因此,他採取了一般人在面臨威脅時會有的行動,那就是「攻擊」。很顯然,他當時完全不在乎費莉西亞與萊斯的感受。

通常很會壓抑情緒、防衛心很重的人,都缺乏站在他人立場、為他人著想的能力。只要你的大腦和心靈能認識、理解並接受這些限制,就能進一步解決問題,找出「為什麼他們要這樣對我」的解答。

其中一個答案是:他們不是沒有察覺到、就是不在乎自己所造成的傷害。他們不僅無法感受你的感受,而且內在也有因為缺乏同理心所遺留下來的空洞。因此,他們可以毫無顧忌地傷害別人,不會感到懊悔或愧疚——這些情緒都是阻止個體過分傷人傷己的機制。

第三:他們相信,自己可以藉由攻擊他人,來驅除內在的心魔

有時你對公婆或岳父母來說就像一面討厭的鏡子,因為你讓他們想起了寧可遺忘的過往經歷,或是一部分的自己。也許你很倒楣,長得剛好像他們小時候討厭的手足、爸爸或媽媽;也許你就像他們急著想克服和擺脫的內在自我化身;在某些情況下,你的存在本身就會激起過去的恐懼、羞愧或不愉快的經驗,導致你的公婆或岳父母決定跟你開戰,彷彿他們正挺身對抗、打敗自己的心魔。這是一種隱藏的信念;他們相信,自己可以藉由攻擊你來攻擊自身尚未解決的問題。

相關書摘 ▶《有毒姻親》:關於姻親的七大迷思與三大殘酷真相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有毒姻親》,寶瓶文化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蘇珊・佛沃
譯者:郭庭瑄

五種典型有毒姻親,正在侵蝕你的婚姻!

我們帶著自己的故事、經驗與需求走進婚姻,
也走進一個擁有長時間情感包袱與群體習慣的家庭。
我們不是跟一個人結婚而已,
婚姻帶來了伴侶,也同時帶來了姻親……

只要出現姻親問題,就會出現婚姻問題!

五種典型的問題姻親:

  1. 挑剔型:不管是誰的問題,反正都是你有問題!
  2. 吞噬型:進了我家的門,就是我家的人!
  3. 控制型:不聽我的話,就不把財產分給你們!
  4. 脫序型:你們也不幫我的話,就沒人可以幫我了!
  5. 排擠型:你只是個「外人」,沒有說話的權利!

你的公婆或岳父母會:

  • 不斷批評或瞧不起你嗎?
  • 經常要你的伴侶滿足他們的需求嗎?
  • 貶低你的外表、工作、政治立場、宗教信仰或其他對你來說重要的事嗎?
  • 常常未經詢問就強加給予建議嗎?
  • 批評你教育孩子的方式嗎?
  • 以不合理的方式要求、占用你的時間嗎?
  • 酗酒或濫用藥物嗎?

假如以上七項有任何一項答案是肯定的,就表示你的婚姻中存在著不時製造混亂的姻親,而且他們認為自己有權控制你的生活。

也許現在回頭看,我們會想起最初隱約察覺到的絲絲不妥,而即便如今身陷混亂的姻親風暴裡,我們滿腹委屈、難過、不安與憤怒,卻還是一再地告訴我們自己:

  • 他們了解我以後就會對我比較好了。
  • 等我有了孩子就會比較好了。
  • 只要聽他們的話,他們就會喜歡我了。
  • 他們不是我的爸媽,對我的影響應該不大吧?
  • 他們住那麼遠,沒事的!
  • 我的老公/老婆會把我放在第一位的!……

別傻了!在我們失控捏死公婆或岳父母前,我們能做的事情還很多!

很多人也許對姻親關係感到無助與絕望,不過,事情真的不到絕望地步,而我們也絕非無助。也許這趟旅程沒有童話結局,有毒姻親也沒有奇蹟似地變成可愛姻親,但透過本書,蘇珊·佛沃將帶領我們整理過往的印記,設立界限,修復婚姻與姻親關係,進而與自我重新建立內在連結。

getImage-5Photo Credit: 寶瓶文化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