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日本、朝鮮、越南等都是「漢文化圈」的分支,後幾個國家甚至比現代中華人民共和國保留了更古老的傳統,各國之間的關係應該是平行的,而不應該有主次之分。
日本告別平成年代,進入令和年代。據日本官方解釋,新年號「令和」取自日本現存最古老詩集《萬葉集》(收集自4-8世紀的日本詩歌集)卷五,〈梅花歌卅二首・並序〉中,「初春令月、氣淑風和、梅披鏡前之粉、蘭薰珮後之香」的句子。它也是第一個取自日本古書而非中國古籍的年號。這引起了一些中國傳媒和網民的「酸溜溜」。《環球時報》發文一篇〈日本新年號「令和」無法抹去中國痕跡〉,論證在東漢朝的張衡的〈歸田賦〉中,就能找到「仲春令月,時和氣清」的句子。
其實,凡是與漢字有關的事物,沒有不和「漢文化圈」相連的,特別是各國古代文學創作,也大都能在漢人經典中找到源頭。從來沒有人不認為,以漢字命名的日本的年號,會與漢字文化毫無關係。更進一步,年號這個東西就是漢人的發明。現在只有日本還在沿用年號,以漢人為主體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倒是一早就廢除了。
然而,在諸如《環球時報》等一些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民族主義分子看來,「漢文化圈」就是「中國的」,於是,凡是「漢字」就「無法抹去中國痕跡」。這種看法不但錯誤,而且有害。
日本文化與「漢文化」緊密相連。日本一直被國際學術界認為是「東亞文化圈」(East Asia cultural sphere)的一部分。這個文化圈以前被稱為「漢文化圈」(Sinosphere),又有稱之為「中華文化圈」。它主要包括在歷史上長期使用漢字的地區:「漢地」、朝鮮、日本、琉球、越南等地區。
其中「漢地」是漢文化圈的發源地,自不用多說。朝鮮、日本、越南、琉球等都相當主動地接受漢文化,特別是文字。朝鮮半島在漢代就一度被漢朝佔領,以後在朝鮮半島北部和滿洲大部分地區立國的高句麗也沿用漢字。朝鮮半島南部的新羅和百濟也在三國時代(427-660年)引入漢字。日本在大化革新(645年)之後全面學習唐朝文化,包括漢字。越南(北部)在公元968年丁朝建立前長期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獨立後繼續沿用漢字。琉球在明朝之後成為藩屬國,從此也用漢字文化。這些地區大量的古代書籍都是(主要由)漢字書寫的。
同時值得說明的是,在歷史上,現在疆域範圍内的「中國」和「漢文化圈」是兩個概念,北亞、新疆、西藏、青海這些地區有自己的文字和文化,在歷史上不屬於「漢文化圈」。
西域「西夏」國屬於羌族的一支,用的是非漢字的方塊字。青海與西藏一帶的原主體民族藏人(也和羌人同源)用的是梵文體系的字母。北亞的蒙古用的是回鶻字母。新疆一帶的語言極為複雜更是複雜,現在的維吾爾人屬於突厥語族,歷史上用過好幾個系統的字母,但均不是方塊字,現在常見的「老維文」用的是阿拉伯字母體系。因此,在從文化學和人類學的角度看,它們都不屬於用方塊字的「漢文化圈」。
其他「漢文化圈」的周邊地區,也存在複雜的歷史。
滿洲地區(Manchuria)最早建立了高句麗和渤海國,它們都屬於漢文化圈。但後來契丹人(「東胡」族的一支,與蒙古人同源)、女真(金國,通古斯人的一支)、蒙古人和滿人(同樣是通古斯人的一支)相繼佔領了滿洲地區,滿洲地區「非漢文化圈化」。契丹人和女真(金國)人用方塊字,但不是漢字;蒙古人和滿州人都用回鶻字母,與漢字差距更大。滿洲地區在19世紀中後期,才隨著漢人移民的進入而被「漢化」為「漢文化圈」。
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西南地區,歷史上的南紹和大理國,用的是一種叫「白文」(或僰文)的文字,屬於廣義上的印度文化圈,在被明朝征服之後,文字被銷毀失傳,此後才算納入「漢文化圈」。
臺灣歷史上是南島民族的地區。最早的文字系統反而是從西洋傳來的拉丁字母。直到鄭成功打跑荷蘭人政權之後,才有大批漢人移民,台灣才逐漸成為「漢文化圈」的一部分。
今天越南南部原為占城國,也是印度文化圈的一部分。在18世紀越南「南進運動」之後,才被越南兼併,變成「漢文化圈」的一部分。
今天日本的北海道,歷史上是愛努人的地區,17世紀之後才被日本征服,變為「漢文化圈」。日本長期不承認有「愛奴人」,但現在承認他們是另外的民族。
進入現代之後,「漢文化圈」既擴大,又縮小。一方面,從面積上說,是擴大了;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漢文化圈」被擴充到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一帶。
但另一方面,從使用國家的多少來說,卻縮小了。越南和朝鮮都抛棄了漢字,越南轉用拉丁文,朝鮮轉用諺文。雖然它們還保留相當多的「漢文化圈」傳統,但不使用漢字後,都會逐漸異質化。現在真正大量經常使用漢字的,除了中國、香港、澳門和臺灣,就只有日本(此外還有以漢人移民為主體的新加坡,及漢人占不小份額的馬來西亞)。因此,「漢文化圈」的人民應該分外珍惜這種「漢文化圈」的「共同經歷」。
要珍惜這種「共同經歷」,就必須破除兩種心態:
一是「大中國意識」。現在擁有「漢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希望把「漢文化」或「中華文化」發揚光大,首先破除那種「漢文化圈」等於「中國文化」的迷思。雖然「漢地」或「中華」(即中原地帶)是「漢文化圈」的發源地,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擁有「漢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大部分自稱「漢人」,但這不表明整個「漢文化圈」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家所應該「霸佔」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要意識到和主動提倡「中華文化」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獨佔的文化,要擯棄那種「什麽都說成是中國的」的「文化沙文主義」。
網上流傳一句話,「隋唐在日本,宋朝在越南,明朝在朝鮮。」這句話雖然有所簡化,但基本反映了歷史事實。日本保留很多隋唐文化,越南保留很多宋朝文化,朝鮮保留很多明朝文化。當然,它們在各自發展中,在不斷發展自己的「漢文化」的同時,也融入其他文化,最終形成各自的獨特文化。這正如現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也融入了包括馬克思主義的其他文化一樣。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日本、朝鮮、越南等都是「漢文化圈」的分支。在一些方面,它們甚至比現代中華人民共和國保留了更古老的傳統。它們之間的關係應該是平行的,而不應該有主次之分。
事實上,進入近代之後,日本的漢字文化深刻地影響清朝和中華民國乃至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使用的相當多現代社會和科學詞彙都是「和製漢語」。這是日本對「漢文化圈」的創造和巨大貢獻。即便在現代,日本漢語流行語也很多被直接搬入中文應用,比如「人氣」、「萌」等。
二是「去中國化」意識,這是對其他一些民族而言的。要認識到,一些文化如農曆新年雖然源於「漢地」,但已經滲入自己的文化根源中。不能因為它源於現在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漢地」,就否認其是本民族的文化。這同樣也需要一種開放寬容的心態。
筆者曾寫道:每年在美國都有很多人都向我祝賀「中國新年快樂」。我每次都反復耐心地向他們解釋。這是農曆新年,中國過這個新年,但農曆新年不是光屬於中國的,它是東亞各民族的共同節日。儘管它起源於「漢地」,但隨著文化的散佈和各地文化的獨立發展,各國都為農曆新年加上了自己的特色,豐富了農曆新年的内涵。農曆新年已經不再是中國的特產,而是東亞各民族共同構建出來的屬於自己的節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不應該狹隘地把農曆新年看成是自己獨有的新年,而應該以更加寬容開放的心態,作為東亞民族的一份子,去歡慶這個屬於東亞人的節日。正如中華人民共和國人不必狹隘地認為大韓民國人「霸佔」了「中國的端午節」一樣,中華人民共和國人也不應該「霸佔」這個已經屬於整個東亞人民的節日。
願大東亞人民共勉。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