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尼可拉斯・謝森(Nicholas Shaxson)

總結

(前略)

著手改變

我希望有些讀者在讀完本書後,會詢問自己一個問題:我要怎麼做才能改變這個現象?

改革很困難,金融城手握巨大權力,近日發生的事件又令人沮喪。幸而對於那些想要推動必要改變的人來說,眼前就有一條清晰可見的道路,以及現在正逐漸擴張的龐大空間。

若你想要了解該如何前進,我們可以先從相對近代的改革——全球各地對於避稅天堂的反擊——之中學習。在於二○一一年出版上一本書《大逃稅》之前,多數人都認為避稅天堂對全球經濟而言只是一場異國的、繽紛的次要表演,大多位於長滿棕梠數的島嶼和瑞士。然而自出書以降,巴拿馬文件與一連創揭露避稅天堂的事件使眾人對避稅天堂有更詳盡的了解,也證實了全球的避稅天堂的規模有多龐大。如今已鮮少有人會爭論全球的避稅天堂是否在世界經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或者英國和美國在整件事中的關鍵作用。在酒吧與電影院的排隊隊伍中聽見有人生氣地討論避稅天堂不再是什麼稀奇的景象。這些事件的成效驚人,成功使英國與數個國家逐漸開始重視避稅天堂的存在。

然而,儘管大眾輿論日漸高漲,英國對抗避稅天堂時的實際進展依舊令人沮喪。除了具有影響力的海外勢力顯然很抗拒改變之外,還有幾個重大原因。一方面,英國人時常對於英國在這場海外競爭中扮演的角色抱持矛盾的態度:我們很擔憂避稅天堂對其他國家造成了破壞,但我們也努力試著動員大型的國內聯盟替外國人抗爭——還有(小聲說)我們喜歡金融城替英國帶來的財富。許多人都認為這些財富一定會以某種方式帶來好處:就算他們知道說到底這是一場有害的競賽,他們也只會嘆一口氣,痛惜地說英國被全球競賽困住了,雖然情勢越來越難看,但就算只是為了英國好,我們也該繼續競賽下去。

許多人都相信,唯一能夠停止或者抑制這場競賽的方法,就是透過國際合作與統合與其他國家達成多邊休戰協議。這樣的想法創造了新的障礙:尤其是當我們希望能集結各國共同解決特別複雜的問題,例如跨國公司的課稅問題時,簡直就像是在彈簧跳床上好好集結一群松鼠一樣困難。在各個國家中,透過這場競賽獲得財富並掌握了權力的菁英份子,都有動機要確保他們的國家在競賽中徇私舞弊。而絕大多數的選民對於這些複雜又遙遠的全球事務根本沒興趣。你盡可以試試看能否集結十五萬人拿著支持OECD共同申報準則(Common Reporting Standard,此國際計畫的目的是透過各國互相分享金融資訊來增加全球金融透明度)的標語上街。

真正的好消息是,眼下有一條更加強而有力的途徑能走。

在一九八三年的電影《戰爭遊戲》中,演員馬修.鮑德瑞克(Matthew Broderick)扮演一名電腦奇才,駭進了美國國防部的超級電腦中,被牽扯進了一個名為「全球熱核戰爭」的策略遊戲裡。隨著遊戲逐漸影響到真實層面,機器模擬了數千種事態發展,最後做出結論:「這是一場怪異的遊戲。唯一能讓你贏得遊戲的方法,就是不要參與遊戲。」我們如今面臨的正是相同的狀況。若在金融詛咒的分析中,過多的金融活動會傷害國家經濟這件事為真,那麼我們該採取的合理作為就是減少金融活動在國家經濟中的重要性——所以邏輯上來說,你可以也應該要單方面地離開這場競賽。

「單方面」這三個字是重要關鍵。理解這個概念後,我們將拓展出寬廣的民主空間,開始收稅、訂定規範並捍衛我們的經濟與社會。我國將不再那麼迫切地認為自己必須答應那些可能帶有敵意的外國勢力、壟斷企業、避稅天堂操控者、私募股權巨頭和其他財富汲取者所提出的要求。在條件允許的狀況下,國際協調與合作可以帶來幫助也值得一試,但這並非我們想要的改變所需的先決條件。在面對即將到來的風暴時,「退出這場競賽」這個更加直觀的解決方法將會使我國更加強大,並帶來額外的龐大益處:若我們藉由訴諸國家自身利益來解決金融詛咒現象,我們將能動員更多、更有力的支持者進行改革,而非只是與避稅天堂對戰。

如果我們決定要解決金融詛咒,我們可以先從幾個簡單的目標開始。

最一開始帶領全球對於避稅天堂進行反擊的,是稅收正義網,我曾與他們合作過。稅收正義網之所以能過在引起大眾注意這方面獲得驚人的成功,其中一個關鍵因素是他們集結了深厚的跨領域專業知識——這些知識來自於會計、銀行家、律師、記者與經濟學者等——他們以真正激進的態度發聲,願意擺出堅絕、強硬甚至激烈的立場來對抗現有的主流共識。我們搶佔媒體版面,但我們也審慎地鎖定不同區域,一個接著一個,試著喚醒他們,解釋為什麼避稅天堂與他們息息相關。

一開始,我們是非政府組織,聚焦於協助開發中國家,向他們解釋為什麼避稅天堂會幫助貧窮國家中的精英份子竊取國家財富,他們竊取的數目遠遠大於外國援助這些國家的金額。我們轉向擔憂不平等現象的團體、擔憂大型銀行與跨國公司掌握過大權力的組織,以及聚焦於地方緊縮政策的團體——我們高聲詢問為什麼在人民面對預算削減時那些跨國公司與億萬富翁卻不需要繳稅。我們的合作對象有公會、人權組織,甚至還有因避稅天堂而減少了稅收且較開明的政府機關。我們每一次行動的目標都只是點燃火星,試著使這些規模龐大的玩家陷入火焰之中。很快的,我們就有了能夠依靠的有力盟友。

我們如今靠著這個方法在相關區域中帶來了覺醒。在此我們可以拿至少和避稅天堂同等重要的反壟斷為例。英國與歐洲並沒有相對有組織的平台能挑戰一般人對壟斷的現有常識:說難聽點,多數民間社會團體與其創建人都只會在面對此議題時一拖再拖。這是一場對抗市場腐敗的戰爭,就像對抗避稅天堂的戰爭一樣,我們有機會能建立盟友,支持各種不同政治傾向的人,從擔心不平等與企業權力過大的傳統左派,到憂慮市場腐敗與有效競爭消失的傳統右派。如今我們需要的是專業、激進、嶄新的公民社會運動,創造出完整的、革命性的方式來重新評價我們這些民主國家該如何應對壟斷企業。美國已逐漸出現此種反制力量了,主要生力軍是「開放市場機構」這個資源稀少但具有高影響力的專家小組。英國與歐洲也亟需此種組織。

我們需要用新的行動反轉腐敗的現狀。為什麼我們的競爭機構允許那些造成經濟崩潰的「大到不能倒」銀行變得比遇上危機之前更龐大? 為什麼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沒有在利益衝突的隱憂下被打散? 為什麼他們不為了大眾利益用實際有效的方法規範科技壟斷企業,例如亞馬遜、谷歌和臉書等,反而坐視這些企業從媒體集團與其他努力創造新聞內容的人身上榨取利益,接著再把這些利益全都投入避稅天堂中? 為什麼他們要容忍那些「中間人壟斷者」佔據全球供應鏈的關鍵結點,從所有身處於交易網絡中的人身上汲取財富,就像是范伯倫說的傲慢蟾蜍一口吞下經過的蒼蠅一樣? 想要改變這些狀況當然困難重重——但若缺乏了有組織的反制力量,我們是不可能推動改變的。

聰明資本控制

若想要解決金融詛咒,我們還可以思考另一個方法。本質上來說,這個方法與「競爭力訴求」完全相反,你可以稱之為「聰明資本控制」。此方法的目標的重心不在於嘗試著控制流出我國經濟體的資本,而是精心選擇流入經濟體的資本。一般而言,控制的形式不會是限制進出口的資本,而是利用政策制定的形式來保護我國不受危險的全球熱錢影響,使我國經濟運作得更好。

舉例來說,從前蘇聯共和國湧進我國資產市場的數十億在整體上來說並沒有對英國帶來幫助:這些錢使得富有的屋主覺得自己更加富有,帶給不動產經紀人與金融城中的銀行意料之外的好處,將其他人從房地產市場排除——同時也帶來許多風險,例如加速經濟的景氣循環,或者成為媒介,方便讓富有的外國企業毀壞我國政治。英國可以用許多種政策控制流入的資本,例如完全禁止外國資本對房地產進行特定投資、強迫英國的所有房地產受益人都把名字放到檯面上,使資訊透明化、依據不動產的實際大小以每平方公尺計算來課徵地價稅,這些規定將能把那些在英國擁有土地的富有外國人的錢包撬開,獲得持續稅收,英國將可以把這些收入使用在更吸引人也更應該優先處理的社會議題上,例如基本收入。

在操作得宜的狀況下,地價稅將會變得不可避免:就算土地屬於不透明的庫克群島信託基金,只要擁有或控制這塊土地並藉此獲利的人沒有每年繳交正確金額的稅款,這塊土地(或者一部份的土地)就會被沒收,由政府的查封人員介入處理。這一類的「聰明資本控制」將使我國的房地產市場重新恢復平衡、減緩房屋興衰的速度、減少空屋量、遏止不平等的現象並把可能的犯罪因子排除在市場之外。另外,我們可以找到聰明的方法來阻礙惡劣的私人股票公司把錢注入到英國。如果對內的投資會成為外資在掠奪我國的生產性經濟基礎時使用的撬棍,那麼我們最好還是先擺脫這些錢為佳。聰明資本控制將會移除稅收減免與落奪的誘因,同時使英國開放真正能創造就業機會的投資進駐。

聰明資本控制的政策可能也可以阻礙倫敦繼續充當人民幣交易的海外中心,這麼做不只是因為身為海外中心有可能會促進中國共產黨影響英國的政策制訂,也是因為這種交易傾向於增加英國經濟體中金融企業的規模與影響力,而從金融詛咒的角度來看這會對英國帶來不利的影響。聰明資本控制有助於大幅增加大型銀行的資本安全緩衝,雖會降低城市利潤,但也會使銀行部門更穩定、更難以用納稅人的錢來賭博,進一步使英國整體受益。聰明資本控制將給予執法機關權力與資源對金融城中的犯罪活動做出適當的管制,這是數十年來的頭一遭。若我們下定決心強制英國管轄下的避稅天堂進行徹底的資訊透明化,並迫使他們不再替全球銀行與跨國企業創造法規與稅務漏洞,那麼英國人民也同樣會受益。

從本質上來說,我們需要進行一場更廣泛的大清洗,清除不好的事物,保留好的事物。金融詛咒讓我們看到了英國經濟有機會能變得更加強壯,以許多其他的方式獲益。

這些並不是容易執行的事——我們將會經歷短期的混亂與政治震盪——歐洲的資本自由流動原則有可能會阻礙這些進程。但這樣的改變並非遙不可及。直至目前為止的狀況已證明了「競爭力訴求」其實是阻擋知識的巨大障礙物,它防止眾人看見改變的可能並保護倫敦金融城。社會大眾誤信我們必須在民主與經濟繁榮之間做取捨,認為民主對金融城造成越大的危害,經濟繁榮程度就會下降。但金融詛咒揭露了競爭力訴求其實只是一場有利於億萬富翁的騙局:它是紙牌搭建的房屋,很快就要崩塌。多數有真材實料的經濟學家早已知道這種形式的競爭故事很愚蠢。我國有數百萬名掙扎著生存的人也知道這對他們來說一點用也沒有。但依據專家言論與主流媒體看來,我國絕大部分具有影響力的人都還沒有弄清楚這點。

但我們能輕而易舉地移除這個障礙物,對金融詛咒的分析給了我們能夠必需工具。其實沒有所謂的取捨。民主越強盛,就代表經濟會成長得越加繁榮。也代表金融城將會變得比較小也比較好。一旦清除了障礙物,我們將開闢更新、更廣闊的政治可能性。如果說倫敦金融城如序章中的研究所提到的,使英國經濟承受了四兆五千萬英鎊的損失,那麼逆轉金融詛咒將會帶來革命性的收穫。無論對英國的哪一個政黨而言,這都是一個絕佳的機會。這種厚顏無恥的方式會使在企業中的許多人感到沮喪——但如果我們以正確的檢視整體的成效,這個方法將會受到廣大選民的歡迎。有些人時常對於改變的前景感到無望,這些人時常忘記民主其實是強大的武器,忘記民主依然鮮活地存在於我們之間。

如果脫歐繼續進行下去(目前看來將會是如此),英國有兩個方向可以選擇。英國可以試著變成泰晤士河畔的新加坡,成為一座具有「競爭力」的小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參與競賽,用更低的姿態自降身分,追求世界各地的寡頭企業、犯罪與逃稅跨國企業帶來的財富。或者,英國可以走向另一條路,改而追求英國人民的利益。我們如今站在交叉路口:這是奠定英國未來方向的重要時刻。現在我國需要的是革命性的改變。無論我們是否樂意,我們都已經身處於革命的時代之中了。川普和脫歐或許是更大的改變即將出現的前兆。新的威脅正迅速浮出水面,包括不斷成長的金融穩定危機、氣候變遷、俄羅斯、中國、壟斷科技的巨頭、人工智慧、我國逐漸惡化的不平等餵養出逐漸惡化的社會歧見,再再都顯示出了西方國家逐漸衰落的程度。

如果你希望推動國家往對的方向改變,那麼你能做的事有很多:政治行動、捐錢給影響力強大的改革組織或者參加抗議遊行(你會發現「打破金融詛咒」很適合寫在紙板上)。現在我們無需再膽怯了。在臉書上像戰士一樣發送訊息給那些已經同意你的觀點的群體,是遠遠不夠的。只要你能說服一個人意識到我國太過龐大的金融中心會帶來什麼危險,由衷改變他們的思想,你就已做出了強而有力的貢獻。

過去區分左派與右派的政治分歧已死。現今英國中最巨大的政治分歧區分出了兩種人,一種人支持金融化和金融詛咒,另一種人想要讓金融回歸到適切的狀態,服務社會。你站在哪一邊呢?

相關書摘 ►《金融詛咒》:倫敦金融城是隻金雞母,還是把其他產業逐出鳥巢的杜鵑?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金融詛咒:透過賄賂、壟斷及資源錯置,過度膨脹的金融體系正在使我們越加貧窮》,商周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聯合勸募

作者:尼可拉斯・謝森(Nicholas Shaxson)
譯者:李立心、聞翊均

金融產業越加壯大,其他產業將越加衰退
它們營造繁榮的假象,同時也在蠶食國家的經濟命脈
《大逃稅》作者尼可拉斯・謝森最新驚爆之作
還原全球經濟最不為人知的陰暗現況!

如果金融產業毫無限制的膨脹,會發生什麼事?
尼可拉斯・謝森在這本書中將告訴你,
它將從創造財富的角色,搖身一變化做吸取財富的惡獸!

我們都曾聽說獅子山等非洲國家靠著開採「血鑽石」而獲得驚人的金流,但事實上這些國家真的因此而富裕了嗎?
經過研究後發現,這些依靠鑽石出口為生的國家,其經濟成長狀況反而遠比開採前還要糟糕。
這種當一個國家過度倚靠某一產業資源造成的反向衰退稱之為「資源詛咒」,
而如今,它已經轉換成另一個我們更難以抵擋的型態,悄悄的毒害世界各國。

遠在英吉利海峽上的英國,就正在面臨新形態的詛咒危機。
在英國,倫敦金融城的活躍,創造了無數的繁榮金流,更成為英國政府最自豪的存在,
然而經過研究顯示,自1995至2015年間,倫敦金融城的過度膨脹,
為整個英國的經濟帶來4.5萬億英鎊的損失,大約是全國兩年半的經濟產出,
平均每個英國家庭要承擔17萬英鎊的損失,
除此之外,更造成英國整體製造業的全面衰退,勞工薪資水平下滑,
但金融城如此蓬勃興盛,這些損失又是如何造成的?

事實上當金融產業的成長超過了它的最適規格後,
便會讓應該流入至「製造」財富的金流,轉而流入房地產等「吸收」財富的項目之中,
並逐漸將國內的優秀人才吸納,使得其他產業逐步邁向死亡,
而高層的貪腐,更會讓原本應該促進經濟的資金不再回流至國家社會之中,
而是在海外的避稅天堂於他們深不可測的口袋中遊走。

這些掌控金融體系的八爪章魚,用威脅的手段要求政府降低稅率,用甜美的糖衣包裝他們充滿惡意的謊言,用國家競爭力為藉口讓不知情的大眾成為信徒,
於是,令人興奮的骯髒金流,搖身一變成為國家無法制衡且經濟開始衰敗的主要原因,它們創造表面的繁榮,卻在檯面下吸乾所有人的財富,至此,「資源詛咒」的全新型態——「金融詛咒」將成為國家難以擺脫的恐怖魔咒。

如今,世界上諸多國家都已深陷於「金融詛咒」之中而不自知,仍然為了創造大筆的財富與飄渺的國家競爭力而詛咒自身。謝森在書中探訪諸多國家的關鍵人物,並在各個避稅天堂、企業、政府機關中逐步探索,並為你揭開隱藏在其中的「詛咒」真相,它將帶來什麼樣恐怖的未來,而我們又該如何挺身防範。

getImage

Photo Credit: 商周出版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丁肇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