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宣炳善、馬寶記

謀士們為什麼認為劉備的「的盧」馬「騎則妨主」?

《三國演義》第三十四回講劉備得了張武的一匹寶馬,於是騎著回荊州城。劉表看到劉備得了這麼雄駿的一匹寶馬,稱讚不已,劉備就做個人情把這匹馬送給了劉表。劉表大喜,騎回城中。這時劉表的謀士蒯越對劉表說:「此馬眼下有淚槽,額邊生白點,名為『的盧』,騎則妨主。張武為此馬而亡。主公不可乘之。」於是劉表就把這匹馬還給了劉備。後來劉備就一直騎著這匹馬。

當劉備謝別劉表,前往新野駐兵時,劉表手下的另一個謀士伊籍對劉備說,這馬是「的盧」馬,乘則妨主,勸劉備不要再騎了。沒想到劉備對人生十分達觀,說一個人死生有命,不是馬所能妨礙的,就繼續騎著此馬。《三國演義》第三十五回講隱士徐庶也對劉備說他騎的馬是「的盧」馬,馬雖是千里馬,但最後必將妨礙主人。徐庶還對劉備說了一個禳解之法:「公意中有仇怨之人,可將此馬賜之;待妨過了此人,然後乘之,自然無事。」沒想到劉備反而批評徐庶不行正道,不肯行之。

《三國演義》的這兩個回目中,寫了蒯越、伊籍、徐庶三位士人的相馬術,他們都看出劉備所乘的馬是妨主的「的盧」馬。但劉備和劉表自己卻不知道,而趙雲、關羽等人也不知道這馬是「的盧」馬。可見識別「的盧」馬有一定的難度,不懂相馬術的人無法識別。不過,《三國演義》中的這一情節,不見於三國正史,因此是民間想像的情節,也體現民間說書藝人對劉備正面形象的維護。晉代時,征西大將軍庾亮的坐騎也是「的盧」馬,《世說新語.德行》中記載庾亮明明知道「的盧」,根據傳統的相馬術是會妨主的,但他還是騎著,並不想嫁媧於人,由此也見其品德高尚。《三國演義》「的盧」故事在說書流傳的過程中,可能是受了《世說新語》中關於庾亮「的盧」典故的影響。

當然,三個謀士都認為「的盧」馬會妨主,其實是傳統巫術思維的遺留。伯樂的《相馬經》中記載:「馬白額入口至齒者,名曰榆雁,一名的盧,奴乘客死,主乘棄市。凶馬也。」三位謀士就是依據這一記載下的結論。古人認為這種馬妨主,但是這種馬確是千里馬,宋代辛棄疾《破陣子》一詞中說「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說的就是「的盧」馬跑得快。

|延伸知識|古代的相馬術有哪些內容?

三國時期,對於士人有品評人物的相人術,而對於馬的選擇與評價,則比對士人的評價還要早一些。早在戰國的時候,相馬術就已經在民間流傳,特別是在西北地區接近遊牧民族的王國中。秦國的伯樂,就是這方面的代表人物。

伯樂著有《相馬經》,這本相馬術的著作在《隋書》、《新唐書》中均有所提及,而《相馬經》一書具體的相馬知識則散見於其他的著作中。如《文選》卷十四《賦庚》中引《相馬經》記載:「良馬可以筋骨相也。梢,尾之垂者。髮,額上毛也。尾欲梢而長。」說的就是從馬的筋骨方面來相馬,要求一匹好馬就是尾巴要長而且要下垂的。

《相馬經》中還提到通過馬的肉筋來識別是否是寶馬:「一筋從玄中出,謂之蘭筋。玄中者,目上陷如井字。蘭筋豎者千里。」意思是說通過蘭筋的識別來判斷是否為千里馬,只有眼睛上方凹陷像「井」字型的多皺紋的地方有一根肉筋向上豎起,這樣的馬才是千里馬。《相馬經》中還提到:「目成人者行千里。」意思是說馬的眼睛裡要能看到一個人的成像,這樣的馬才會日行千里。

古代真正懂相馬術的人很少,如《戰國策》卷二十一記載:「客見趙王曰:『臣聞王之使人買馬也,有之乎? 』王曰:『有之。』『何故至今不遣? 』王曰:『未得相馬之工也。』」說的是戰國時有說客去遊說趙王,先從買馬說起,因為趙王沒有懂相馬術的「相馬之工」,所以一直沒有派人去買寶馬。可見當時懂相馬的工匠很難找到。伯樂因為能識別出千里馬,所以後來有成語說:「世無伯樂,遂無千里馬。」意思是說,就是千里馬,也要由伯樂這樣的人才能發現,否則也只能默默無聞,不受重視。

郎世寧《十駿圖》的赤花鷹。

Giuseppe Castiglione (1688–1766)

郎世寧《十駿圖》的赤花鷹。

關羽的兵器真的是「青龍偃月刀」嗎?

《三國演義》第一回記載關雲長「造青龍偃月刀,又名『冷豔鋸』,重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指刀柄與刀身相連處鑲著一條青龍的頭,而刀身形狀像上弦月。但問題是,在中國兵器中的「偃月刀」是一個特定的名稱,它不是用來在戰場上打仗的,而是用來當作道具表演用的。明代茅元儀《武備志.軍資乘.器械》一書中記載:「偃月刀以之操習示雄,實不可施於陣也。」在明代的綜合圖書《三才圖會》一書「器械」類中有關於「偃月刀」的圖案,刀上還裝飾有兩個挂球,可見,這不是真正的兵器,而是供觀摩表演用的。

而《三國志.蜀書.關羽傳》記載:「紹遣大將顏良攻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曹公使張遼及羽為先鋒擊之。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正史的這段記載說關羽將袁紹手下的大將顏良刺於馬下,說明關羽用的並不是刀,應是槍、矛或者劍,因為大刀是用來砍或劈的,不是用來刺的。

所以關羽使用的「偃月刀」有可能是說書藝人的想像,出於美化關羽的需要,發明了富有審美色彩的「青龍偃月刀」。從古人詩文中的詩句來推測,關羽的真正兵器有可能是劍。《全唐詩》卷二四八記載唐代詩人郎君胄《關羽祠送高員外還荊州》一詩云:「將軍秉天姿,義勇冠今昔。走馬百戰場,一劍萬人敵。」可見,在唐代還沒有出現「青龍偃月刀」的神奇說法。元人郝經《重建廟記》記載關羽:「躍馬斬將萬眾中,侯印賜金還自封。橫刀拜書去曹公,千古凜凜國士風。」而元代已開始出現《三國志平話》就將關羽神話化了,認為關羽用的兵器是刀,於是,這一民間說書藝人的想像,就在明清時期被繼承下來。

|延伸知識|古代的「十八般兵器」都指哪些?

提起古代兵器,人們大都會提到「十八般兵器」,其實,所謂「十八般兵器」是一種模糊說法,泛指各種兵器,「十八」是指很多的意思,有的則還說成「十八般武藝」等。

不過,儘管是模糊說法,它也有一個基本的範圍,按照兵器專家的說法,中國古代的兵器發展,分為冷兵器時期和火器時期。從遠古開始一直到十世紀火藥用於軍事目的之前,都稱為冷兵器時期。冷兵器是在人力和簡單機械力的作用下直接用來斬擊和刺殺的武器,最初由石質材料製成,後來由青銅和鋼鐵材料製作。由於冷兵器具有形制小巧、堅韌、鋒利等特點,在火藥用於軍事之後的時間裡,它仍然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體說來,「十八般兵器」是指冷兵器時期的主要兵器,各個時期所指也不完全一樣,《水滸傳》第二回:「哪十八般武藝? 矛、錘、弓、弩、銃、鞭、鐧、劍、鏈、撾、斧、鉞並戈、戟、牌、棒與槍、扒。」明代萬曆年間,謝肇淛在《五雜俎・卷五》中記載道:「十八般:一弓、二弩、三槍、四刀、五劍、六矛、七盾、八斧、九鉞、十戟、十一黃、十二鐧、十三鎬、十四殳、十五叉、十六耙頭、十七錦繩套索、十八白打。」清代以後,十八般武藝又有四種說法:

  • 第一種指刀、槍、劍、鏜、棍、叉、耙、鞭、鐧、錘、斧、鈎、鐮、扒、拐、弓、箭、藤牌。
  • 第二種指刀、槍、劍、鏜、棍、叉、耙、鞭、鐧、錘、斧、鈎、鐮、扒、拐、代、抉、弓矢。
  • 第三種指「九長九短」。九長為槍、戟、棍、鉞、叉、鏜、鈎、槊、環;九短為刀、劍、拐、斧、鞭、鐧、錘、棒、杵。
  • 第四種特指戲曲界所稱之刀、槍、劍、戟、斧、鉞、鈎、叉、鞭、鐧、錘、抓、鎲、棍、槊、棒、拐、流星錘等十八種兵器。

「十八般兵器」實際上是古代眾多兵器中最常用的十八種,長期沿襲下來,這種說法又成了各種技藝的代稱。

相關書摘 ▶《三國背後的秘密》:「青梅煮酒話英雄」,三國時期喝酒為什麼都要煮熱了喝?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三國背後的祕密(生活中的國文課2):你所不知道的101個三國問題》,如果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聯合勸募

作者:李傳軍等三國歷史短短不到一百年,卻是大家最耳熟能詳的朝代,但你認識的三國歷史、朗朗上口的人物真的是那樣嗎?

101個有趣提問,讓你徹底了解三國的人事物:

  • 曹操姓曹,為什麼跟夏侯家族關係密切?
  • 劉備為什麼被稱作「劉豫州」?
  • 關羽真的手持「青龍偃月刀」嗎?
  • 最受世人歡迎的趙雲,史實上為什麼沒被劉備重用?
  • 三國時代真的有大戰兩百餘回合這種事嗎?
  • 東吳統治「江東」,到底是指哪裡?
  • 赤壁大戰中火攻的真正出謀者是誰?
  • 諸葛亮北伐是為了統一天下、復興漢室嗎?
  • 「木牛流馬」究竟是什麼東西?

Photo Credit: 如果出版社

責任編輯:游家權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