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長

面對全球經貿變局的短期策略思考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建議相關業者,檢視供應鏈稅務,降低附加關稅的衝擊。可供運用的稅務工具,包括重新檢視受影響產品適用的進口稅則,探討稅則重分類的可行方案;審視受影響產品改變原產地、重組價值鏈的可能途徑;評估申請豁免加徵關稅的可行性、探討「首次銷售原則」的適用可能性等。

劉麗惠的研究也對台商提出五大策略建議,包括「善用稅務工具降低貿易關稅衝擊」、「站在全球架構下轉移生產基地」、「從『製造導向』走向『市場導向』」、「迎向工業4.0建立智慧製造能力」、「融入區域經濟建構全球經貿合作新藍圖」等。

資誠會計師事務所研究指出,跨國企業對於貿易財貨的海關稅則歸類,平均有20-30%可能產生錯誤,因此,建議相關業者可以嘗試重新檢視受影響產品,藉由改變適用的稅則,避免懲罰性關稅的衝擊。當然,要做到這一點需要一些準備時間,也需要非常瞭解美國關稅分類規定的專家協助。

相關業者也可以檢視一下他們出口到美國的產品,可否採用不同的分類,或經過些微的修改,以適用不同的關稅項目,或歸入不加徵關稅的類目。這種作法其實在國際貿易場域經常出現,進口商為了爭取有利的關稅待遇,會去調整他們的產品歸類。

關於改變原產地的作為,大致上就是把受到附加關稅波及的產品,其製造過程的全部或一部分移到中國以外的地方,也就是將產能轉移,改變商品的原產地,合法的利用原產地國際規範以規避美國對「中國製品」的關稅制裁。受到影響企業若已有全球布局,可立即重新配置各地產能來因應,否則應慎重思考在中國以外地區建立新的生產據點。

不過,必須注意的是,轉移生產地點製造的最終產品,是否已達到「實質轉型」,並獲得美國海關認可原產地不是中國,其實還存在不確定性。

「首次銷售規則」(first sale rule)係美國法院在1988年間訂定的,大意是指容許美國進口商在沒有減少離岸供應商的利潤幅度下,降低繳納關稅的費用。設想有一個多層交易實例,美國進口商向中間商下單採購,而該中間商再轉單給在中國生產的製造商,所謂「首次銷售規則」,就是中間商得主張以製造商供貨的交易價格,而不是以製造商/ 供應商的發票交易價格,作為美國海關完稅價格的估價依據,以及計算關稅。此外,受到附加關稅衝擊的相關業者,可以善用美國貿易代表署公布的關稅豁免清單。

為舒緩貿易戰帶來的衝擊,美國貿易代表署在公布貿易制裁商品清單後,隨即再公告關稅豁免商品清單,清楚訂定個別公司申請豁免加徵關稅的程序,受牽連的企業可以正式提出申請,同時也可以考慮與各自的美國同業合作,爭取美國政府和國會豁免對他們的產品加徵關稅;只要該產品沒有其他替代來源,僅能從中國進口、加徵的關稅會對申請人或其他美國利益造成嚴重的損害,且不具有戰略重要性或與「中國製造2025」無關,即可向美國貿易代表署提出申請。

面對全球經貿變局的中長期策略思考

美中貿易戰短期內難以落幕,甚至已演變成科技冷戰,幾乎已成為關心此事件未來發展專家們的共識,台灣科技業者必須有長期的因應策略。

首先,隨著中國提出的「中國製造2025」計畫逐步推展,中美兩國的技術發展衝突勢將愈來愈激烈;2018年4月中旬爆發的中興通訊事件,雖然暫告落幕,但接踵而來的是,8月初44家中國實體(包括8個實體以及36個下屬機構)被列入出口管制的清單,還有華為事件,這些經驗勢將讓中方更堅定的發展高階晶片和關鍵技術,美中科技冷戰於焉產生。

未來中國彎道超車一旦有成,全球恐出現兩套國際產業標準。事實上,近年來中國在人工智慧、自駕車、區塊鏈和5G通訊等新技術都呈現蓬勃發展之勢,已令美國感到不安。兩國科技冷戰之後續發展值得關注。

其次,未來美國對於技術移轉給中國的管制愈趨嚴格,對於台灣企業在中國之正常經營勢將造成影響,一方面由於台資企業與中國本土企業之產業關聯已愈趨緊密,美國管制技術轉移,不利於中國相關科技產業之發展,在同一產業鏈上的台資企業,當然會受到影響。

另一方面,當中國無法從美國取得關鍵技術或關鍵零組件時,可能會找尋其他途徑,包括加強與台灣廠商技術合作,台灣企業或將因此獲得轉單的效應。不過,這對台商或台灣究竟是禍或是福,仍有待觀察,其中的變數在於美國如何看待兩岸的技術合作。

第三,美國對於中國高科技產業進行制裁,例如中興、華為,同時要求在供應鏈上的美國相關業者,甚至包括盟國的業者,不能與受到制裁的中資企業有業務往來。基於兩岸產業合作密切,美國限制對中國技術移轉,會不會把台灣列為利害關係的一方,未來對台灣之技術移轉政策將更趨保守?

第四,有論者提出,台灣應強化與美國雙方產業供應鏈之整合,從過去的研發製造分工、ODM合作模式,轉型加入美國在地價值體系,增加台美之間產業創新連結;同時強化台美雙方經貿互惠依存的夥伴關係。該項建議之立意值得肯定,不過,在目前中美關係氛圍下,美國的態度值得進一步觀察,因為兩岸產業合作關係緊密,美國政府對於台商角色或有疑慮。

第五,美國打壓中國高科技發展,中國勢必加緊研發自主科技,建立自己的產業生態系,制定自己的技術標準。龐大國內市場和完整的產業鏈,是中國要自力發展技術標準的優勢之一,華為、中興等本土企業,在國家政策強力扶持下逐漸嶄露頭角,在手機、5G和互聯網等領域,已吸引了許多台灣企業加入,包括台積電、大立光、嘉聯益、聯詠、欣興、晶技、華通、升達科等廠商。

未來台灣企業除了繼續跟隨歐美產業生態系和技術標準,也不能忽視加入中國產業生態體系。近年來有意參與中國5G和物聯網建設的網通、手機和工業電腦廠,如中磊、宏達電、研華等,都積極呼應中方訂定的規格;工業電腦大廠研華,最新推出的智慧工廠、物聯網、電動車充電管理解決方案等,都是從中國出發。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今後中國的產業技術創新動能,將更加依賴本身的自主研發,對科技人才之需求勢將更加殷切,人才之爭奪或將更為激烈。對台資企業而言,恐難免面臨人才被挖角之困擾;同時,由於美國遏制中國高科技產業發展的政策如火如荼在進行,未來「兩岸產業合作」不能忽視其中潛在的選邊風險。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美中貿易戰其實才剛開打:一場沒有贏家的霸權競爭,改變全球經貿版圖、台灣產業布局的經濟大戰》,時報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聯合勸募

作者:高長

全球新競爭時代來臨!
美中兩強爭奪的不只是貿易戰、地緣政治,
更是未來科技主導權的霸權之爭。

修昔底德陷阱能夠避免?這場戰局範圍多大?將持續多久?誰會是贏家?

美中貿易爭端已演變成科技戰,甚至是意識形態和地緣政治的角力,未來兩國在高科技、人工智慧等行業下世代領域對抗,競奪主導權的格局不會改變,貿易摩擦也不會停止,

唯有盡早研擬可面對變局中、長期策略,以規避可能的風險!

──多年研究兩岸經濟、前國安會副祕書長高長教授,從背景、演進、衝擊、未來希望、台灣的因應對策,提供最完整的紀錄、系統分析及精闢的未來預測。

川普高掛「讓美國再度偉大」,習近平高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世界兩強火車對撞已難免,大國博弈更是難停。表面上看,是美國對中國不信守加入WTO承諾,未充分踐行市場準則,在知識產權保護不利,政府又補貼國企,造成不公,但骨子裡美國對「中國製造2025」產業政策,有深深的憂慮,希望藉貿易戰,逼迫外國企業撤離中國。

川普執政後的美國,對中國中國的定位已經從過去的「戰略夥伴」,轉變為「戰略競爭對手」中國對美國的霸權地位已構成挑戰,其科技能耐更已影響美國國家未來安全。美國對中國的貿易制裁,直接或間接都將殃及台灣。尤其是通訊、資訊電腦相關產業,生產蘋果、惠普、戴爾的台商衝擊尤大。

中國中國的非關稅壁壘問題「潛規則」,美國企業抱怨必須與中方合資才能發證,政府採購不夠對外國競爭者開放,甚至基於國安考量考慮「數據在地存儲」,有礙流通的效率,也不開放雲端運算與互聯網審查制度。擺明Facebook和Twitter等平台不可能進入。儘管已進行了多次的貿易談判,但三個問題不可能短期解決,一是監督機制如何落實,二是國企補貼問題,三是中國中國過高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重重。

無疑地貿易戰可解,但科技戰涉及諸多結構性因素,美國要求進行法規和治理制度的改革,但中國中國認為這已有礙主權及尊嚴,似乎沒有讓步的可能,僵局仍會繼續。儘管台灣受惠於轉單效應,但「台灣接單、中國加工、出口美國」的模式,勢必瓦解,拖累經濟成長,也將改變製造布局。

Photo Credit: 時報出版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潘柏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