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和後新挑戰

日本與美國在2019年10月7日簽署新的《美日貿易協定》後,於2020年的元旦正式生效。這項懸宕已久的法案也在12月4日的臨時國會中通過,象徵美日兩國間的貿易即將來到新的紀元。

不過,根據日本農林水產省在12月23日初步試算,一旦《美日貿易協定》通過後,2020年的日本國內農產品生產額,將會減少600億至1100億日幣(約165億至300億台幣)。該調查對象又以年產額10億日幣以上,收徵關稅10%以上的項目作為調查對象。

根據兩國當初最終協議的內容,原先收徵關稅高達38.5%的牛肉,將在2020年開始逐年遞減,預計到2033年時將變為9%。而這次的評估中,牛肉也是預估未來生產減少額中最大的一環,預估將減少237億至474億日幣(約65億至130億台幣),而牛乳製品等則預估將減少161億至246億日幣(約45億至68億台幣)。

而在豬肉方面,協議內容上,關稅較低的豬肉原先每公斤課稅482日幣(約132台幣),在未來的2027年前將逐步降為每公斤50日幣(約14台幣)。而原先品質較高的豬肉需課稅進口價的4.3%,在未來的2027年前將逐步降為0%。

反過來說,日本跟美國換到追加的汽車關稅暫時延後,而未來日本也將朝著對美國輸出的關稅廢除上來努力。不過,可以想見日本用傳統強盛的農業基底,來迎接美牛與美豬的低價傾銷,未來的2020年來說,日本的農業將會更加嚴峻。

品牌強化輔導

面臨國際局勢的險峻,日本決定用農業妥協來換取工業上在美國的根基穩固,外界評估這是一步相當大的險棋,也受到不少在野黨責難,認為這是「不利的決定」。不過日本也在2019年底前加緊設立對策,其中遠期計畫就包括「加強日本和牛品牌力量」,並設定在2035年前讓和牛生產的總量可以倍增。

日本和牛是眾所周知的世界名牌牛肉,日本政府多年來也在想方設法防止和牛的受精卵等被非法攜出日本。為了要面對《美日貿易協定》,日本政府未來除了將強化受精卵等非法攜出的罰則外,也會設置獎勵辦法鼓勵畜牧農家多多培育繁殖不易的和牛,預計2035年前可以成長到目前2倍的30萬噸生產量。

如此一來,日本政府除了可以略為壓低目前的和牛高價外,也能讓日本高品質牛肉持續站穩市場。畢竟牛肉消費量因少子化,未來也將愈來愈少,持續讓和牛站穩消費量大宗,能進口的牛肉量就將有限。而就目前農林水產省預估,就算2020年元旦後,除非消費人口上有立即的激增,否則美牛的輸入量也不會大增。

再者,包括日本農業法人協會、日本養豚協會與日本養雞協會等,都在26日向內閣府、農林水產省與國土交通省繳交陳情書,期望未來日本能在畜產建築的規制上放寬限制。該三團體認為,目前因為農舍建築費、土地取得費用等過高,使得生產單一動物的成本無法降低,也因此,減低生產成本卻要保持高品質肉類,已經成為日本在簽署協議,及加入CPTPP後,直接面對的難題。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小型農業危機

不過《美日貿易協定》在元旦生效後,面對最大困難的恐怕是日本的小型酪農業。由於日本小型酪農業目前在設備更新上都較慢,生產力也有限,面對強力的美牛美豬關稅降低下,未來小型酪農業的打擊將是無可避免。特別是北海道當地的酪農業,許多都是中高齡年層在經營,已經出現「是否該休息」的聲浪。

位於北海道別海町,當地人口稀少,牛隻數量甚至是人口的七倍,將滿60歲的牧場飼主浦山宏一就認為「論價格上我們是無法與國外一較高下的,過往家族式經營的酪農業可能會面臨關門的命運。」稍早所提牛乳製品將減產最多246億日幣的產量上,約有九成估計是來自北海道的酪農家。

當然不只是《美日貿易協定》,包括CPTPP與EPA等各種協議,日本政府雖然想出各種對策來挽救小型酪農業的生機,但還是相當吃力。以浦山一家來說,雖然領到政府約3000萬日幣(約台幣825萬)的補助,購入至少8台電動榨乳機,整體產量至少增加一倍,但還是會面臨日本製牛乳價格下滑與受到抗衡的隱憂,他憂心的說:「影響是會慢慢出現的,未來一刻都不能鬆懈呀。」

不過,《美日貿易協定》後的受益面,相對來說對連鎖店來說會比較好,比如牛丼飯連鎖的吉野家,或是各項西方速食店等,未來有更好的選擇。在簽署CPTPP後,這些連鎖店都跟大洋洲國家、包括澳洲或是紐西蘭等進口牛肉與乳製品,但雖然進口選擇變多,不少日本的乳製品與肉製品加工公司都表示,澳紐的牛肉乳製品品質已經很好,雖然多了美國選項,但不代表就要因此中斷與過往大洋洲國家的進口關係。

是否覆水難收?

話說到最後,日本最後決議簽署《美日貿易協定》,大開農產品方便之門給美國,還是遭受到這是「不平等條約」的質疑。雖然當初川普總統(Donald Trump)與安倍晉三首相都強調這是「雙贏」的局面,但是就遠期來看,美國還是最受到既得利益,在脫於過往的TPP架構後,又與日本簽署獨自的貿易協定,然後再交由日本去主導CPTPP的成立。本質上來說這就是替美國量身定做的貿易條款。

因此,安倍政權必須在2020年後,在一個可能不是很平等的貿易環境下,繼續跟美國磋商下一步該如何自主,這也讓日本在2020年的美日貿易關係中會處於劣勢。當務之急是,這樣的貿易協定在實施後,不能在未來替後代留下禍根,接下來的交涉必須步步為營。

誠如安倍晉三在合約簽署時說的:「我們將基於自由公正的規則下拓展世界的經濟圈」。不過如《朝日新聞》等就認為,安倍內閣這樣答應了美方,反而是先自己違反自由公正的原則,以農業利益交換工業利益,如果未來汽車關稅還是談得不慎順利,自己反而自打嘴巴。除了確保川普總統真的會言而有信之外,安倍政權怎樣在美國談判中殺出重圍,也要端看其斡旋技巧。

當然,川普在2020年11月也有自己的美國總統連任問題,因此很難想像他在短時間內會因為《美日貿易協定》在汽車關稅上有更大的讓步。因此幾乎可斷定這局,其實安倍內閣是吃了悶虧,在初步的農業損失額度公布後,安倍內閣藉由一連串的政策期盼2020年的農業所失降到最低。但如果到時《美日貿易協定》的效益開始出現,如果處理不當,恐怕2020年日本農業的災害,將不會是覆水難收這麼簡單。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