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華人是區域內商業最活躍的一個群體。根據Darryl Crawford引述世界銀行統計(2010),東南亞華人對區域經濟的貢獻高達6000億美元,而華人所控制的500家當地最大公司,資產總值就高達5000億美元。大批中國人自清末民初起大量移居東南亞,他們多數是契約勞工。在僑居地打拼多年後,不少華人創出一片天地,有人成了富商,有人則擁有自己的事業。有的華人在當地的身份,也從低階的「外來勞工」,轉變為業主和中間商。

華人有充當當地土著和歐洲殖民者的「中間人」傳統。美國學者Edna Bonacich把這批「中間人」稱爲「中間人型少數族群」(middleman minorities),意即他們作為少數民族,並非處於低端地位(如勞工),而是充當中間商,投入貿易和商業,以及作為代理人、勞力仲介、收租人、放債人和經紀人。他們的角色,是作為生產者和消費者、雇主和僱員,以及業主和租戶的中介。與華人「中間人」性質類似的,還有歐洲猶太人、東非印度人、南亞帕西人、土耳其亞美尼亞人和南美黎巴嫩人等。

「中間人型少數族群」的金融角色

在所有行業中,最具代表性的「中間人」體系莫過於金融業。「中間人型少數族群」在當地可說是金融業的先驅之一。由於猶太人早期在歐洲被禁止參與手工業和擁有土地,他們只能從事基督教所排斥的放貸業,使得後來不少猶太人投入金融領域。當中最有名的就是德國的羅斯柴爾德家族(Rothschild)。歐洲也有「宮廷猶太人」(court Jew),為歐洲貴族提供金融借貸服務。歐洲猶太人移民美國後,更創立了數家著名的投資銀行,如高盛(Goldman Sachs)和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

在香港,帕西人碧荔(Dhunjeebhoy Ruttonjee Bisney)是創立香港匯豐銀行(HSBC)的幕後推手之一。同一時代,帕西人麼地(Hormusjee Naorojee Mody)和亞美尼亞人遮打(Catchick Paul Chater)創辦了「遮打與麼地公司」,發展地產和股票行業。遮打更是香港第一家證券交易所「香港股票經紀協會」的發起人之一。帕西人和亞美尼亞人亦活躍於原鄉印度和鄂圖曼土耳其的金融業。

東南亞各國的金融體系,則分為歐資、華資和土著資本。歐資是殖民宗主國在殖民地設立的銀行,如印尼的尼德蘭貿易公司(Nederlandsche Handel-Maatschappij)、爪哇銀行(De Javasche bank)、菲律賓群島銀行(前身El Banco Español Filipino de Isabel II)、馬來西亞的匯豐銀行(1884年於檳城設立)、渣打銀行(1875年於檳城設立)、越南的東方匯理銀行(Banque de l'Indochine)和東帝汶的大西洋銀行(Banco Nacional Ultramarino)。這些銀行背後分別是來自荷蘭、西班牙、英國、法國和葡萄牙的資本。

華資銀行比歐資來得複雜和多元。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和泰國的銀行起初多為華資。華人創辦銀行有多種目的,如往中國寄送僑匯(remittance)、企業融資、借貸和儲蓄等業務,其中僑匯是華資銀行原本最主要的功能。

根據「僑鄉文化檔案主題館」,僑匯用以維持原鄉的家計生活、贍養族人、翻修舊居、宗祠和寺廟,亦用來投資房地產和支持慈善事業。僑匯也是一種積蓄,用以支撐晚年回鄉的退休生活。早期僑匯多由親友或自己自行帶回家鄉,後來由「水客」代送回鄉。在1920-30年代,民信局(民間的郵局)成了華人代送家書和僑匯的機構。銀行則是寄送僑匯的另一選擇。

經手僑匯的銀行除了有歐資的匯豐銀行、渣打銀行,以及中資的中國銀行外,東南亞當地的華資銀行承擔了寄送僑匯的角色。新加坡的華僑銀行(OCBC)由新馬橡膠大亨李光前合併三家銀行(華商、合豐和華僑)所成立,原是為了方便華人企業融資,其在1930年代開始受民信局委託,將僑匯撥到中國原鄉。1932年華僑銀行成立民信部經營民信業務,與中國國內郵政儲金匯業局和民信業者合作,將東南亞華人的僑匯寄回閩粵地區的原鄉。

新馬兩國華資銀行的發展歷程

華資銀行的多重角色,在於其「中間人」的功能連結了華人與原鄉以及華人與資本市場。除了大型的歐資銀行外,東南亞各國最初的銀行大多是華人資本所設立。馬來西亞華資銀行設立前,主要的銀行為商業銀行(Mercantile Bank)、匯豐和渣打。柔佛富商黃亞福(Wong Ah Fook)於1903年在新加坡設立了新馬第一家華資銀行廣益銀行(Kwong Yik Bank),提供當地華人借貸服務。這是因為當時的華人不容易得到來自歐資銀行的資本,開設銀行可以方便華人企業進行融資。

之後華人又在新馬兩地創立了砂拉越廣利銀行(1905)、四海通銀行(1907)、華商銀行(1912)、合豐銀行(1917)、華僑銀行(1919)、峇株巴轄銀行(1919)、利華銀行(1920)、砂拉越聯昌銀行(1924)、砂拉越華達銀行(1929)、大華銀行(1935)、萬興利銀行(1935)、華聯銀行(1946)、崇僑銀行(1950)和砂拉越福華銀行(1951)。

新加坡自1965年獨立建國後,大部分華資銀行被華僑銀行和大華銀行收購合併,形成如今政府成立的星展(DBS)、華僑(OCBC)和大華(UOB)三足鼎立的局面。馬來西亞的華資銀行則不斷冒起,先後有合眾銀行(1959)、馬來亞銀行(1960)、南方銀行(1965)、砂拉越公民銀行(1965)、興業銀行(1966,D&C Bank)和大眾銀行(1966)。

RTXC982

Photo Credit:Reuters/達志影像

圖為在馬國Cyberjaya的馬來亞銀行(Maybank)分行。

這些華資銀行的成立,皆早於本地土著和國家資本。然而,馬來西亞建國後,不少華資銀行被馬來土著收購和被政府接管。由邱德拔創辦的馬來亞銀行(Maybank),在1966年涉嫌將存款借給邱德拔的公司,造成銀行擠提,使得政府介入,並將邱德拔免去總經理一職,且把銀行交予政府管理。土著聯昌銀行(CIMB),則是由政府成立的土著銀行(Bank Bumiputra),合併其他華資銀行,即聯昌銀行、萬興利銀行和南方銀行,現在由馬來西亞主權基金國庫控股(Khazanah Nasional)所掌控。

李孝式創辦的興業銀行(D&C Bank),被馬來人企業家拉昔胡先(Rashid Hussain)所收購,後與雪蘭莪廣益銀行、合眾銀行(先被賣於森那美銀行)合併,現在由馬來西亞公積金局(EPF)所掌控。目前馬來西亞僅存的兩家華資銀行,則分別是大眾銀行(Public Bank)和豐隆銀行(Hong Leong Bank)。

Photo Credit:彭成毅

華資銀行在印尼、菲律賓和泰國的情況

華資銀行在印尼、菲律賓和泰國也有影響力。印尼華資銀行的代表中亞銀行(Bank Central Asia),由印尼前首富林紹良所創辦,是印尼最大的銀行之一,但在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被印尼政府接管。印尼華資銀行與其他國家不同之處,在於很多華商集團底下都會有自己的銀行,如李文正的力寶集團(Lippo Group)、翁俊民的國信集團(Mayapada Group)、黃奕聰的金光集團(Sinar Mas)等。因此,華資銀行在印尼可能是華商集團融資的工具。

菲律賓華資銀行則比印尼和馬來西亞來得多,而且多數仍掌控在華裔手中,未被政府接管。第一家華資銀行是中國銀行(China Bank),由李清泉於1920年在馬尼拉創辦。這家華資銀行並非北京創立的中國銀行(Bank of China)。後來創辦的華資銀行,有吴道盛創立的建南銀行(Equitable Bank)、中華銀行(Rizal Commercial Bank)、鄭少堅創立的首都銀行(Metrobank),以及由華裔收購的菲律賓金融銀行(Banco de Oro)、菲律賓國家銀行(Philippine National Bank)和菲律賓信託銀行(Philtrust Bank)。

異於印、馬兩國的華資銀行多被政府接管,菲律賓華裔陳永栽(Lucio Tan)反過來在國企私有化後收購了菲律賓國家銀行。其餘少數的大銀行,則由政府(菲律賓土地銀行和菲律賓發展銀行)和西班牙後裔(菲律賓群島銀行和菲律賓聯合銀行)所控制。

泰國的銀行跟其他東南亞國家由殖民宗主國資本(英國、荷蘭、西班牙、法國和葡萄牙)創辦的情況不同,大多數由泰裔土著和華裔創辦。泰國第一家銀行泰國匯商銀行(Siam Commercial Bank)由泰王拉瑪五世於1904年創立。拉瑪六世於1913年創立了第二家銀行政府儲蓄銀行(Government Savings Bank)。泰國的華資銀行後於國家成立,分別有陳弼臣創辦的盤古銀行(1944)、李木川接手的大城銀行(1945)和伍淼源創辦的開泰銀行(1945)。這三家華資銀行目前是泰國第3、6和2大銀行。

Photo Credit: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泰國盤古銀行

華資銀行的未來如何?

馬、印、菲、泰四國華資銀行幾乎都是當地市值最大、位居前列的銀行。他們從最先與歐資銀行的競合,到如今與土著資本抗衡和合作。馬來西亞華資銀行多被國有化,而菲律賓華資銀行不減反增,泰國華資銀行則與公有銀行並存。

隨著東南亞華人的本土化,華資銀行不再只面向華人提供金融服務,而是面對更廣大的本地市場,甚至拓展海外業務,如新加坡華僑銀行、大華銀行、馬來西亞豐隆銀行、大眾銀行、泰國盤古銀行、菲律賓首都銀行等。菲律賓華資銀行更在海外開設僑匯服務,方便菲律賓勞工匯款回國。

由此可見,東南亞華人作為「中間人型少數族群」的身份仍未隨本土化消失,而是繼續扮演區域內商業領域的第三方角色。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杜晉軒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