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Puruna White 白森 @ Puruna Yoga 閉目瑜珈

每一個人都經歷過自卑的時候,大概若能選擇,我們都想每時每刻都自信滿滿的。最好無論外在條件環境如何改變,但都不會影響到內在的平靜和自信。自信是相對的,看到比自己客觀條件好的人就可能生出羨慕忌妒之心,可到比弱者則生起自大傲慢之心自我陶醉。在比較中尋找自信,只會適得其反,因為你永遠不能控制遇上什麼人和事,把自信建基於變幻莫測的世界實在不太理性。想從內建立不會受動搖的自信嗎?

自信、自卑、自大

首先,我們先理解幾個相關概念:自信、自卑、自大。

自信:自我肯定和對自己有信心,我們相信開自己的能力、特質、判斷,我們清楚了解自己的想法和從內在了解自己是誰,是從內部去建立信心。

自卑:往往因爲不了解自己的能力和想法,對自己沒有信心,不確定要如何選擇,不知道要做什麼,自己喜歡什麼,沒有自己的主見。因為內在的混亂和迷失,怕自己做錯決定,我們就開始向外在去找認可了,可能是父母上司或是長輩有權威的人,得到稱讚就開心,得到批評自我價值就立馬瓦解。

自大:因為無知,覺得自己已經了解世界萬物,覺得自己比別人聰明,別人應該得到更多,自己比較重要比較好,可惜宇宙無限,莊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也。」知道了解的愈多反而知道自己的渺小。

真正的了解自己卻實在不容易

你知道你是誰?你完全了解自己的喜好、重視的價值觀、追求的人生意義嗎?當我們不了解的時候,其他的人就開始左右我們了,一片混亂,就好像大部分時間我們的思緒都是矛盾的,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可能家庭教育就在我們小時候就把批評的習性深種了,沒有了爸爸媽媽的批評,我們也習慣自我批評,覺得自己什麼都不好沒有自信。這也很正常,不要去責怪自己,批評自己反而更添不安和麻煩,也不要埋怨了,都過去了,我們也控制不了,現在是我們自己的責任去重新了解自己。

老子曰:「知人者智,知己者明。」了解自己的過程是漫長的,重要的是如何減少外在對我們的影響,讓我們有空間去感受自己真在的想法和情感,慢慢從內在找回自信。這只有你才能做到,別人只是輔助和引導,世上沒有速成班,要有勇氣去面對真實的自己!

從了解開始,減少外在對我們的影響

Photo Credit: AP IMAGES / 達志影像

從瑜珈的角度去了解自信的四個層次

1. 假裝有自信

在社會或者學校中,有時候我們都可能不得已裝作有自信,去應付日常工作。可能在表面上好像也不錯,自己就自信滿滿的但騙得了別人和我們的腦袋,卻騙不了我們的心和情感。當有人拆穿我們的面具時,就自然會由羞成怒,覺得自己的形象被毀了。

2. 對自己的能力認知有偏差

不能客觀的分析自己的能力,可能有某種程度的瞭解,但傾向忽視自己的弱點,不可以接受自己的全部,欺騙自己,可以自我感覺良好。但長時間否定自己的缺點,在我們內心深處就會產生不安緊張。

3. 誠實客觀接受自己缺點和優點

明白自己的能力,知道人無完人,接受所有自己的想法、缺點和優點。可能我們有自私、貪心、憎恨、埋怨的情緒,不需要去批評自己,每一個人都有黑暗面,我們只要坦然覺知並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如果我們有勇氣改變自己,了解自己的缺點是重要的第一步。因為了解,所以不被限制!老子曰:「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聖人沒有缺點,因為他正視自己的缺點並加以改進或藏拙。我們是不完美,如果願意慢慢去改善就慢慢來,同時不要逼迫自己得太緊。

4. 感受你真實的存在

這個比較抽象和難了解,比較是感覺主導,較難從理性上在分析。很多時候我們只能注意到不停變化的事物,但如果我們感受一下什麼從我們有記憶開始就沒有變化並觀察一切的轉變,可能是我們的意識。意識不等於想法和情緒,意識是不變的。覺悟覺知我們的存在,所有外在的的事物都不影響我們的存在,無論別人說什麼做什麼都不影響我們此時此刻的存在。若自信可從感受當下存在所衍生,我們不需再任何外在的因素去證明我的存在,同時不會被會轉變的外在環境影響。若用道家的說法就是道讓你存在,你說有存在的理由;若用瑜珈的理解就是淨自我、發現本我!

在日常瑣事中,比較難運用,若可做到第三層,客觀接受自己缺點和優點,不批評不自大,全然接受自己的所有就很好了,了解自己的過程可以慢慢好好享受,沒有什麼必定要去到的目的地,最吊詭的是,你愈逼自己給壓力自己,反而離真正的自己愈遠。注意一下自己是不是偷偷地又再批評強迫自己了!

從實用層面減少外在影響,觀察自己的想法和情緒

要知道我們的想法和情緒不是等於我們自己,都是自然而然產生的,不能絕對的控制,要不然我們都只想要快樂的情感了。了解它們的生起就可以和它們保持距離,瑜珈經中有解釋我們有不同的心念起伏,就如佛教心經色、受、想、行、識,簡單來說就是不停受在刺激所激起不同想法和情緒。可能會因為性格、家庭教育、社會環境既有的觀念所影響我們的想法,忘記了真實的自己。

內心經常產生很多矛盾,好像對自己的人生規劃,少至選吃的,穿的,大至選科,選工作,選伴侶都不知道如何去選。因為不了解自己的喜好和真正的想法,就沒有自信去做決定,生怕自己選錯了和既有的傳統觀念相違背,沒有勇氣為自己負責任。因為內在的自信不夠的時候,我們就只好向外尋找其他人的認可,希望可以得到主流的認可,但這是很不理智的因為我們不是因為其他人而活,不尊重自己的想法,只會從表面上裝自信,就會失去我們自己!

觀察清楚什麼是你真正的想法,什麼是別人強加在你身上,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適合你的未必適合你身邊的人,適合大眾的也可能不適合你。惠子曰:「子非魚,焉知魚之樂」,意思是,你不是魚,怎麼知道魚的快樂呢?別人不是你,如何知道你快樂不,你的天堂可能是他人的地獄,他人的天堂可能是你的地獄,所以我們不批評別人,但我們又何苦逼自己呢?相信只有你自己才知道自己享受什麼。

了解真實的自己,全然的接納所有的自己的缺點和優點,就是真正自信的開始。

相關文章

責任編輯:Alex
核稿編輯:Kay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