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全世界第一宗新型冠狀病毒(當時又稱武漢病毒)發現於2019年11月。據馬國衛生部的報導,馬國第一宗案例發現與2020年1月24日,而前10宗的確診病例,有9位是中國公民。隨後,首位確診病患也已經康復出院,該家人也順利安全返回廣東。截至與3月16日,共有553位確診案例,42位已經康復和順利出院。

立國以來,馬國政府第一次宣布鎖國兩週。馬國將關閉國私立學校與政府機構、禁止出入境、宗教場所和商業單位必須關閉、暫緩任何活動等。雖然如此,超級市場、菜市場、雜貨店、銀行、交通、廣播等主要機構,還是允許繼續經營。

馬國第一波疫情風波

回顧今年的華裔農曆新年前後期間,馬國社會開始有敲起了警鐘,發生第一波疫情攻勢。華人社會開始出現了恐慌的跡象,如取消飛往國內外的航班、搶購口罩、酒精洗手液、營養輔助品、開始注意各自的衛生狀況等。甚至有些荒謬的說法,如搶購衛生紙或相信喝酒能殺死病菌等。

反觀,馬國的巫裔(馬來裔)同胞,他們的反應和應對是相對遲疑的。個人猜測,雖然政府已經開始積極應對該疫情,但也許是該病毒起源於中國武漢市,巫裔也許認為重災區不在馬國,而未恐懼。此外,馬國也缺乏馬來媒體持續性或警告性的報導也是主要的緣故之一。

儘管如此,有極少部分的巫裔已經開始會畏懼華裔的出沒。有些巫裔會誤認馬國華裔是中國籍華裔,而有所顧忌。當馬國華裔說出流利的馬來語之後,巫裔也放心了,擔心和焦慮的面容也卸下了防備。

在那期間,政府與私人機構和公共場所開始備有酒精洗手液。相比於馬國華裔,唯有少數的巫裔是處於畏懼和警惕的狀態,極少數有戴口罩,備有酒精洗手液和照顧衛生的習慣等。

圖為2020年3月17日,馬來西亞實行「鎖國」前夕,當地超市搶購的人潮

Photo Credit:AP/達志影像

17日馬來西亞超市搶購的人潮

吉隆坡大城堡伊斯蘭教堂風波

雖然今年2月份下旬開始,中國的新型冠狀病毒的危機慢慢緩,馬來西亞的狀況也一直受到控制,但一直到吉隆坡大城堡區(Sri Petaling)清真寺宗教集會的事件後,新冠肺炎疫情開始在馬國展開第二波的侵蝕。

該集會發生於2月27日至3月3日期間。共有1萬6千穆斯林參與在吉隆坡大城堡清真寺,參加有關的宗教大集會(Ijtimak Tabligh),其中有1萬4千5百人是馬國國籍,其餘1千5百人是外籍人士,包括汶萊、中國、印尼、意大利、日本、美國、柬埔寨、新加坡等國。

集會過後,衛生部發現有多個確診病例曾參與該集會。衛生部,宗教部,多個宗教組織和媒體也立刻開始呼籲,參與者必須到政府議員或社區醫療中心,進行體檢。隨後,該集會已經導致馬國的確診病例一路暴增至上百位和導致鎖國的決定。

因該疫情的第二波侵蝕,缺乏責任感網絡媒體和有心人士,在馬國中文圈子發表了具有種族和宗教主義的極端言論。例如,有人呼籲馬國華裔必須避開巫裔餐廳、印裔穆斯林餐館(又稱嘛嗎檔,mamak)、麥當勞、肯德基、或任何巫裔聚集的地方等的言論。他們都認為參與清真寺的集會者,很大可能會出現在以上地點。

圖為吉隆坡大城堡區一座被封鎖的清真寺,該清真寺在2月27日舉行數日的萬人宗教集會後,爆發了多宗武漢肺炎群聚感染事件。

Photo Credit:Reuters/達志影像

圖為吉隆坡大城堡區一座被封鎖的清真寺,該清真寺在2月27日舉行數日的萬人宗教集會後,爆發了多宗武漢肺炎群聚感染事件。

有心人士除了譴責穆斯林一直堅持的週五禮拜禱告活動外,他們的極端言論發酵下,導致華裔或非穆斯林開始畏懼和避開穆斯林,並認為他們是高風險的群體,或曾參與該集會的一員,並謝絕和穆斯林來往。

不巧地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侵襲期間,馬國又經歷換相風波,較激進的穆斯林政黨,如巫統和伊斯蘭教黨重新執政的緣故下,至今華裔與穆斯林的關係已不斷惡化。

儘管馬國衛生部和宗教局已經呼籲暫緩任何公開活動,但馬國人民沒有把大城堡伊斯蘭教堂風波當成教訓。例如在3月15日,在霹靂州共有1千5百位華裔執意舉辦玄天上帝神誕出遊活動。雖然主辦單位說明已做足防範工作,但還是低估疫情潛在的危機,也顯現了某些華裔在反對穆斯林祈禱等宗教活動上的雙重標準

結語

從第二波疫情開始,一直到宣布鎖國,馬國市場一直都處於緊張和無措的狀態。從搶購口罩、酒精洗手液、食品、日常用品等的搶購風潮,導致馬國社會的人心慌慌。

這一場疫情危機,想必也給馬國和全世界人類上了一堂寶貴的衛生教育。至今,全球化已經引領了世界走向另一個趨勢,而病菌再也不是局限特定區域的專屬,一同防範和衛生意識的升級,是當今人類必修的功課。

不過,在這場疫情危機下,馬國還面對著種族、宗教的難題。多元宗教和種族是馬國的特色,然而在政棍的宣導和有心人士的玩弄下,族群和宗教之間的關係一直處於不安的狀態,疫情的蔓延也深化族群和宗教之間的誤解。這導致馬國各族人民很難以衛生和防範教育的基礎來對抗疫情。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吳象元
核稿編輯:杜晉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