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George Chan

自費醫療天花板爭議仍不斷,個人看到最有趣的就是「打醫療為何不打房」。對應前陣子在看房子,台北市真的讓人下不了手。也有聽到朋友分享說之所以新房屋一直蓋,是因為新屋不用賣出一半業者就會回本。再者,光以台北市而言,就有近50萬的人想換到新房,所以房價降不了。如果政府的規範可以幫助買房,超想要啊。然而當政府不斷對市場出手,會出現什麼事?當全部都有限制時,豈不就跟共產一樣了?

以下分享中國在數年前發生過的醫療價錢爭議,以及國際價格管控的研究。

規範費用不能減少病人的經濟負擔,反而降低醫療效率

中國在數年前有類似的事發生,這篇發表在《Health Policy and Planning》的文章分析了中國之前對醫院售價政策,也有比較對應高科技服務(用台灣的狀況是類似自費醫材)的狀況。文中分析到,受到規範的費用不能減少病人的經濟負擔,反而會降低醫療效率,並扭曲服務的供應,也有討論對應的策略。

文章中有提到平均回本率只有50%~90%的服務是低於其服務的單位成本的,但對應高科技服務則會超過單位成本。

先釐清清一下,文章理論述的差異點在於醫療品質、健保體系、還有政府出法規的流程(理論上)。相同點在於,都是對醫院的費用做管控(台灣是用健保,中國是用保安),且都是比較高端的項目受到影響。

中國的經濟服務有本黃皮書(Yellow Book),列出詳細且明確的數千個醫療流程、服務與診斷系統,大部分的規費金額,理論上都足夠保護產業與服務的提供。隨著時代演進,中國政府試著想降低到訪醫院的金額與日期,來讓貧窮的農人可以負擔。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大家開始包紅包(under-the-table payment),且會考慮違規的成本和高售價的獲益,以及醫院對於引入高科技療程興趣低落。

除了上述,文章裡頭還有提到不少觀點,像是對藥品的販售上,不同都市的CT售價上等等,有興趣的讀者可自行參閱。

提到金額限制,在醫療經濟上不得不提的就是藥品市場的金額管控機制,類似的狀況在藥品市場已發生過幾次。在討論前一樣先確認假設,類似之處在於是大醫療體系、醫材服務的售價能跟療程做類比;相異之處在於對應市場規模、上市時間、經濟模式(不一定走醫院)。類似狀況也可參考Health Care Market

藥品市場究竟應該管控費用,還是自然競爭?

藥品市場究竟是要走費用管控好、還是自然競爭?以挪威為例,學者做出的研究結果,短結論是發展價格指數能協助提升市佔份額,也同時降低整體市場權力。而要走管控的話,是要設立「參考定價」還是設「天花板」(price cap)?一樣是針對挪威的研究,指出參考定價能誘使學名藥與原廠藥的價格降低;而天花板定價,則會帶來負面效果,如遏止創新等等。

有分析中國醫療給付制度的文章分享策略,我們雖情況不完全相同,但不妨參考。文章中建議如果政府沒有準備好銀彈給醫院,就不要亂「打價」(原文:應該要允許醫院去負擔成本落差),如果低估醫療專業的人力成本,也應該重新調整。還有該打的是高端醫療器材的軍備競賽,打一打高端產品的價錢,至少不要讓每家醫院都競標新機種。

再來比起打價,津貼比較實際。政府該做的是建立適當的監測與控制系統,來減少紛爭,而不是怕紛爭就調價錢。

雖然引用了中國的論文,但想邀請各位把目標放在科學與分析中。如果要討論政治,裡頭還有提到很多中國政府在歷史演進上為了「國家經濟」,犧牲醫院或加重醫療負擔的事,那可以另外聊聊。如果大家有看到更適合類比的國架或討論的文章,相當歡迎分享給我,持續促進對話,降低撕裂與分裂。

延伸閱讀

本文經UnmetNeeds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