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材
手術自費醫材千百種,使用「重處理單次醫材」前需考量三大問題
衛福部宣布於今(2021)年1月1日起,法令放寬讓全台各大醫院可以重新處理使用過的單次使用醫材,也就是在進行清潔、消毒、滅菌後,將單次醫材再提供給下一位患者使用。
單次使用醫材重處理法規鬆綁!消毒難把關、藏安全性隱憂,恐衝擊台灣醫療市場
重處理仿單標示單次使用之醫療器材,雖在國外施行有年,但在嚴謹規範下,器械仍殘留血紅素反應,完整拆卸後也仍有看見生物膜等消毒、滅菌未完全的風險,更何況是正值草案施行過渡期,重處理程序尚未定調的台灣?
台塑生醫私募入股和康生技,攜手大江生醫共組「台灣生技大聯盟」進軍國際
2021年亞洲區域的保健食品市場估值將達到896.3億美元(約為2兆6千499億新台幣),也代表光亞洲一年市場,就遠遠凌駕台灣政府一年的歲出總預算。為了進攻國際保健市場,台塑生醫將以私募方式入股醫材廠和康生技,並與和康生大股東大江生醫強強聯手,廣發英雄帖號招夥伴共組台灣生技大聯盟,一同打國際盃。
治國需要政策幕僚「養生」,但民進黨卻過度依賴文宣幕僚「美妝」
在美豬決策的過程中,人民不是被政府考量及諮詢的對象,先前並無公聽會與完整政策溝通,而是要等到政策決定之後,才成為要被推銷、說服的人,當文宣幕僚成為民進黨治國的重要工具,政策幕僚的角色卻不復存在,看不見政策連續性,也看不見通盤的政策考量。
自付差額爭議是「背後黑手」操弄?這真的是最大的笑話
以一般民眾來說,以為這政策有省到錢就好,但是對於長期台灣醫療的發展來說,其實非常不利,而背後的主因,就是健保署官員不看重醫療人員價值,又把從業人員通通當賊的心態,明明有許多更好的改革方式,卻選一個最錯的來實行。
自費醫材價差反應的可能不是「治療水準」,而是不同醫院的「議價能力」
健保這次是規定價格上限,希望這些差價不要太多。關於這個差價的價格管制合不合理可以討論。但把這個擴張解釋成健保要管制所有自費項目的價格則是誤解,對這個政策討論沒有幫助。
【更新】健保自費醫材收費上限「暫緩實施」,陳時中:優先處理極端個案
時中會後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與會人士達成共識,將先處理極端個案,重新檢視過去曾有民眾反映、有爭議的案例,了解問題所在。並設置更親民的公開資訊平台,2個月內解決完問題後,再來討論天花板究竟要不要設。
嘗過齊頭式藥價的苦果,未來「高品質自費醫材」也將陸續退出台灣市場
齊頭式藥價苦果這幾年已然發生,許多國際藥廠直接放棄台灣市場,在台灣有錢也買不到品質較好的原廠藥。現在連不影響健保支出的自費醫材,也要採取齊頭式價格管理。
五大類「補骨醫材」優缺點分析:「骨水泥」是真的灌水泥進去嗎?
臨床顯示,造成骨頭缺陷的原因包括:意外事故、老化退化、骨質疏鬆、切除腫瘤等,為了增進骨頭的復原速率,或是填補骨頭缺陷,就必須使用補骨醫材。
智慧醫療突破界限 預見生醫大未來
由科技部主辦的「2019未來科技展」於12月5日至8日登場,以AI、AIoT等如何擴大滲透在生技醫療領域,六大技術中「生技與新藥」、「醫材」二大主題,囊括28項前瞻科研成果,共同見證臺灣在全球生醫競賽中的絕佳優勢。
現代醫療器材超多種,8張圖表讓你看懂醫療器材產業
隨著科技進步,以往只能在科幻電影中出現的先進醫療技術紛紛實現,各種新奇酷炫、造福無數病患的醫療器材,悄悄出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以下透過8張圖表,帶讀者了解醫療器材產業最新發展。
八仙塵爆》美、日、中伸援手,衛福部:沒我國醫事人員執照,無法在台行醫
美國燒燙傷協會資深主任在1日特地致電代表處,想要瞭解我方需要而願提供醫療藥品、醫材及相關專業人力,並會把我方需求放在協會網站,以徵求全美有意願的專家。
國外訂購首批「屍皮」預計3日抵台 朱立倫:持續請中國提供屍皮與人工皮
食藥署署長姜郁美今天說明,30日晚間已緊急向國外訂購110萬平方公分的屍皮,預估花費約1億,預計最快3日就會有一批屍皮從美國運抵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