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張守一/護家盟之流,是有計畫地在創造論述來達成組織目的,他們本來就是要來擾亂你,不是要來跟你對話,所以這些人就放棄吧,也不要給他們舞台。
文:張竹芩
網紅Alizabeth娘娘訪問張守一,娘娘好像把這支影片刪了,我不確定,也沒有再點進她的頻道。(編按:9月6日娘娘的經紀人在個人臉書表示,經過他與娘娘的討論後,決定將此支影片下架。)
她訪問張守一,給他機會用貌似理性的口吻、也不被打擾(甚至是被鼓勵申論)的情形下,去訴說護家盟的愛家「理念」是什麼。
然後我的同溫層就爆炸了。大家最氣的包含被指責「你們應該要走出同溫層」,並且認為娘娘這樣做並沒有錯,就算是反對者的聲音也要聽,這樣的平衡報導很重要這類的。
假公平的謬誤
但這裡其實犯了一個謬誤:the bias towards fairness,也就是「為了保持公平反而導致偏頗」的現象。這不是新的問題,但在後真相+自媒體+流量時代,它變成人人隨手可得的武器。
知名美劇《新聞急先鋒》(The Newsroom)跟《白宮風雲》( The West Wing )製作人兼編輯Aaron Sorkin說過:
“Nobody uses the word ‘lie’ anymore. Suddenly, everything is ‘a difference of opinion.’”(現在都沒有人用「謊話」這個詞了,突然之間,一切都只是「意見不同」罷了。
我們太想要表現出完全的、絕對的中立,所以要「平衡報導」,只要一個人說A,就一定要找到另一個人說-A,用一樣的版面、一樣的規格、一樣的專注去呈現他們,即使你明明知道其中一個不對。
Sorkin舉例:
如果今天共和黨的議員一起說地球是平的,隔天《紐約時報》頭條就寫「民主黨跟共和黨無法在地球形狀上達成共識。」......並不是每個論點都有一體兩面,事實就在正中間。看著新聞業為了「公平」而放棄事實,是最讓我痛苦的。
放棄了事實也放棄了善良
今天娘娘是為看似中立而放棄了事實,還是為了流量而放棄了善良,我不知道。雖然根據她自己的說法,她之前並沒有做足功課,並不知道張守一的背景,但這個說法也很牽強。
但張守一錯了嗎?
一方面來說,我認為很多人是贊成他說的「家庭是社會的根基」、「守護家庭價值」,老實說,身為家庭關係/傳播研究者,我也相信這兩句話,但重點在於怎麼定義和執行。
「家庭是社會的根基」在於家庭提供了滋養和穩定,因此有著相對固定的成員和健康的關係才是重點,並不是「假想出來的傳統」一夫一妻才是重點。古代歷史就不用說了,台灣可是在1985年修改《民法》後才真的確立單偶制欸(啊不然王永慶這類有錢人應該早犯了重婚罪,我們這些死老百姓哪裡來的八卦可以看)(其實很難看)
如果我們認為家庭的價值是提供溫暖和愛給每一個成員,那當然要守護這個價值啊。
護家盟的抽換概念撒尿牛丸
但張守一和他的護家不快樂夥伴拿走了這個詞、抽換了概念,把「家庭=一夫一妻一生一世=反對同性戀=反對性別教育」全部摻在一起做撒尿牛丸,達成三個效果:
- 認為家庭重要的人,都有可能誤以為張守一說的家庭是你想像的家庭而支持他的言論;
- 如果你質疑他撒尿牛丸裡面的任何一個部分,他就可以說你反對這所有一切,你就是反對家庭的道德敗壞者;
- 一旦你質疑他(因為真的有很多事實錯誤、邏輯不通跟言行不一),他就會拿「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意見」去包裝他的謊言,如果你又是一個希望可以面面俱到、傾聽每一種想法的人,你很有可能就會掉進文化相對論的陷阱裡覺得,「對啊,他也可以有他的意見......」
有興趣的人可參考閱讀這篇文化相對論的陷阱。
你當然可以有你的意見,但意見跟事實不同,事實是可以被證據檢視的。不過,並不是每件事情都跟地球是圓的一樣,事實擺在眼前(更別說在美國還有不少人相信地球是平的......),有時候真的很難判斷到底你是為了公平而公平、還是對方說的話真的有參考價值;到底你是不接受跟你意見不同的人、還是對方的意見真的不合理。
提供一個快篩工具,就是用最簡單的「誰得利?誰受傷?得了什麼?傷了什麼?」來檢視你聽到了什麼,且決定要說什麼。
有些人可以放棄沒關係
其實張守一/護家盟之流,是有計畫地在創造論述來達成組織目的,他們本來就是要來擾亂你,不是要來跟你對話,所以這些人就放棄吧,也不要給他們舞台。
但如果你身邊真的有認為家庭價值很重要、不能隨便更改、或擔心這些改變造成不確定性的人,如果他是重要的人並且你行有餘力的話,試著找到你們在乎的事情的共通點,很有可能你們講的內容一樣,只是用詞不同而已,就像M&M's巧克力五顏六色,其實裡面都一樣好吃(?)。
本文經作者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