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推動2030雙語國家政策,但雙語教育壓力似乎只落在學校和英文老師,台灣依舊沒有「說英文的環境」,本文建議雙語國家應該以人民平日生活的英文環境建置開始做起,由公部門的文書和會議開始帶動,增加全英文的電視、廣播、和多媒體,補助使用全英文的企業,由上而下帶動學英文的文化。
重視英語的台灣
英語是國際語言,台灣政府一直以來也都很重視,在1968年的義務教育年代就將英語納入國中課程當中,2001年九年一貫課綱年代提前至國小五年級開始教,2005年又再提前至國小三年級。
不只上層重視,民間也十分重視。我是義務教育年代下的孩子,應該國中才開始學英文字母,但國小五年級就在屏東鄉鎮的小村子裡,在一個沒有立案的三合院裡開始學英文,補習班老師是同學的爸爸,曾經去英國留學過。
現今學英文這件事情似乎已變成所有小孩的日常,過去20年來成立大量的雙語和全美幼稚園,後因民間抗議讓孩子壓力過大,因此訂出「幼兒外語條款」,規定「不得採全日、半日或分科之外語教學」,然而因為「雙語國家政策」,目前法案又改為「部分時間融入教保活動課程」。
雙語國家的需求
行政院於2018年提出「2030雙語國家政策」,四年投入百億元以上的經費,設立四所標竿大學及25間標竿學院,目標是「厚植國人英語力」及「提升國際競爭力」。這個立意是良好的,因為過去曾經有海外大公司要進駐台灣,來台灣設立研發中心或新創據點,看到的是台灣勞工教育水準高,且薪水較歐美國家偏低,但考量英文能力之後最終作罷,亞馬遜就是其中一例。
再者,因為台海關係不復過去,且大陸人口已逐漸老化,台灣不能一直倚靠大陸市場,需要走向世界市場,例如大東亞就是下一波有人口紅利的市場,值得台灣的新創事業或者在大陸的台商可以前往布局的方向。
不管是邀請世界進到台灣或走向世界,英文的確是必要的關鍵。然而,一定要所有人都英文好才能提升國際競爭力嗎? 再者,若要所有國人都英文好,是否應該從文化和環境開始做起呢? 例如所有公文都改為英文、開會需要用英文當成主要語言開會,社區所有的標示和公告都從雙語開始做起呢?
雙語化的環境建置
這幾年有觀察到,很多官網已經有雙語化,公務服務機關也有雙語服務,這也符合當初國發會設定的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但這些都比較像是為了達成KPI的作業,除了外國人士,這些英文文書根本沒有人看。
我們的環境還是沒有太多「沉浸英語」的環境,例如生活周遭用不到英文、環境告示牌上也沒有英文,似乎「英語環境」這件事是外國人士相關的文件和場館才需要,一般的台灣民眾應該深有感覺「台灣沒有說英語的環境」。
說英語的環境建置才是最大的根本,除了公務體系外,應該要鼓勵民間多發展英語媒體與廣告,甚至由政府給予補助,多發展英語電視和書報,讓人們一睜開眼接觸到的就是英文,這才是真正的將英語融進生活當中。
「說英語」這件事應該由政府單位率先做起,例如公部門開會或學校單位開會可以以「英語為主,國語為輔」的方式進行,如此才能讓民眾漸漸感受到有「英文的環境」。
學校的英文師資狀況
而目前雙語的壓力似乎大多落在學校,或者說是落在學校的英文老師身上,英文老師要發展全英語教學、配合外師進行雙師教學、幫忙學校各式文件和資料進行翻譯、建置英語環境、開發學科導向英語教學(就是以英語工具教授其他科目)。
英語老師忙翻天,但卻看不到多一點英語老師的幫忙,這個問題是培育英文教師的單位太少,導致英語好的教師過少,例如今年台北市開出100個雙語教師缺,但只有33人報名,最後只有四人錄取。因為設定的門檻很高,例如全民英檢中高級複試通過、托福和雅思達到申請國外研究所的等級。上述幾乎是英文相關科系的學生才能達到,一般科目的老師根本望之興嘆。
學校教學應強調讓英文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就英語教學來說,到底老師要全英語教學、還是真的雙語(50/50),似乎也沒有定論,教學法要改正過往的重視文法和單字背誦,改成語言為生活的一部分,多重視口說和聽力。
我有一位學生目前是一所北部公立國中的英文老師,她的學校有引進外師,她說外師教法很活潑,透過玩遊戲來上英文課,又長得帥、且會說一點中文,所以學生很喜歡,但是外師重視聽力與口說,與台灣傳統重視的字彙和閱讀不一樣,也因此學生雖然喜歡外師和喜歡英文,卻無法反映在考試上。
我問她:「到底雙語國家政策是提升學生的單字量、英文閱讀能力、及英文考試成績呢? 還是讓英文變成生活的一部分,讓學生多聽多講,提升英文的興趣呢?」她懂了,即使在今日108課綱強調素養導向教學,但卻離不開考試引導教學,且考試還是重視字彙及閱讀,這樣的英語教學,是否只是增加英文學習時數或加強英文這個學科的學習力道而已?
提升對英文的興趣
如何提升孩子對英文的興趣,讓英文成為生活的一部份,我認為要先改正傳統的重視字彙和閱讀的考試。試想我們的中文是如何開始學的,孩子最開始接觸的是爸媽的說話,從最簡單的口說開始「爸爸」、「媽媽」等,漸漸會組織詞語甚至到句子,但都是維持在聽力和口說部分。到了小學一年級,孩子的基本聽說能力已經到了一定的程度,即使他們不懂文法,但句子裡面已有主詞、動詞、受詞,因為中文這個語言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了。
一年級開始,孩子開始上國語課,從注音符號開始學習,透過注音的拼音變成認字的開始,他們可以把有注音符號的字句唸出來,就大概懂意思了。而從注音到中文是個短暫轉換的過程,一年級是以注音為輔助的閱讀,這一年會有簡單的國字和部首拆解,到了二年級就可以認識600-1000個中文字,這時候就可以漸漸進入無注音的閱讀了。
我的孩子今年剛升小學一年級,相較於英文學科,我的孩子其實是比較不喜歡國語科的,因為中文的考卷有很多他搞不清楚的注音辨識,例如「婆」這個字,他搞不懂注音是「ㄆㄛˊ」還是「ㄆㄨㄛˊ」,的確兩個注音的發音都一樣,但為何一定是前者,他搞不清楚。
而英文學科方面,較多還是唱跳學習,也因為他從小時候我就讓他比一般孩子接觸較多的英文,例如兩歲開始每天可以有一小段時間看純英文卡通,在家有時候會跟他說英文,平常會帶他看英文繪本,他在車上或等餐廳吃飯的無聊時間時,我們一樣把他交給手機養,但只准他用聽的,而且只能聽英文。他從沒補過英文,也不是上雙語學校,在小一也只是上一周一次的「國際文化」(其實就是英文課),沒有課業壓力,也因此他比較喜歡英文學科,比較不喜歡國語學科。
另外一點可以推敲的,就是國語已經進入了認字和寫作的學習,被要求要照筆畫寫,還要認得部首,過程其實是無聊、甚至痛苦的,而這些讀寫過程是建立在「國語的聽說能力是中高能力的基礎,語言已經是生活的一部分了。」而英文呢? 一般孩子完全沒有聽說能力,甚至連字母都認不得,就要開始學習背單字和閱讀寫作,孩子當然會排斥、甚至痛恨英文。
沃土模式須跳脫學校
雙語國家政策立意良好,但如何翻轉過去低效能的英文學習,做到英文融入我們的生活當中,才是重點方向。
我建議可以參考師大林子斌教授的《雙語教育》提到「沃土模式」(FERTILE),但我認為需要更大幅度的跳脫學校,讓英文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所以雙語國家政策不應該只是教育部的事,而是跨部會的事。
- Flexibility(推動需有彈性):政府需投入經費多培養英語師資,且讓各學校有自己的雙語課程步調,補足英語師資,課程不要一次100%全英語,50%也是「雙語」課程的。校外環境也是漸進式的推動,讓人民的平日生活充滿英文。
- Environment(建置環境建置為主):學校要有雙語或全英語環境,學校外的環境建置更是重點,交通號誌和公共設施都建置雙語標誌,讓英文變成生活的一部分。
- Role Modeling(角色典範效應):雙語環境不該只是英文老師和學生的責任,行政應該由上而下帶動,從行政文書、會議資料都英文化,到開會時讓英文成為主要語言。這樣的角色典範也要推到政府部門,各院部會由首長開始做起,帶動「多說英文、不怕說錯」的文化。
- Time(給予充分時間):新加坡是英國殖民的國家,把英語當成第一語言,推動了50年,才有今天的成果,若看過新加坡電影的,會發現電影裡面的角色講了很多中英混雜的語言,且都有Singlish的腔調。因此雙語教育不應設定過高的KPI,反而應該設定滾動式修正的自我評估,緩步向前即可。
-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教學策略):雙語教師不應該說一句英文,再說一句中文,這樣會讓學生依賴只聽中文。林子斌教授也建議避免使用中英語夾雜的「晶晶體」。而我覺得校外環境其實應該以推動雙語為主,推動說英文的文化,「晶晶體」是可行的。
- Learning needs analysis and 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差異化教學):雙語學科應該重視差異化教學,不是單一教材和教法。推展到校外也是如此,應該考量各地風俗民情,北部與中南部的雙語推動可以有不同步調。
- Engaging stakeholders(需要所有人的投入):英語學習不該只是教育部和學校的責任,而是跨部會和全國上下的責任,應該增加全英文的電視、廣播、和多媒體,補助使用全英文的企業,由上而下帶動學英文的文化。
延伸閱讀
- 蘇貞昌為何獨厚英語?《國家語言發展法》和「雙語國家」的矛盾對決
- 當教育成為階級戰:台灣迎向雙語國家,師資不足背後的「難言」之隱
- 民進黨與國民黨從沒有如此契合過:英語+華語「雙語國家」背後的身分認同危機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