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什麼事會讓自己發怒,再預先演練發怒時的應對方法,你和孩子的關係就能有效改善!
文: 白尾直子
給無法冷靜、容易發怒的爸媽:
如果孩子的言行舉止就是會惹你生氣,而你想知道讓自己冷靜下來的方法,那麼,請一定要仔細閱讀接下來的內容。
有種稱為「認知行動療法」的心理療法,經常使用在改善憂鬱與不安,也能防止再度復發;事實上,這是一種每個人都能運用在日常生活中的思考方法。
每個人都在外界的刺激下生活,刺激包含每個當下的狀況、身邊發生的事,以及與周遭人們的往來等。當我們受到外界刺激後,就會隨之產生某些反應。如果仔細觀察「接受刺激並產生反應」的過程,可發現,其中包含四個要素,這四個要素也會互相產生影響。
- 認知:會思考哪些事。
- 情緒:心情會如何變化。
- 身體反應:身體會出現怎樣的變化。
- 行動:會採取怎樣的行動。
譬如說,受到「孩子說謊」、「孩子準備出門的速度太慢」的刺激。爸媽心裡會想「打算說謊蒙混過去嗎?」以及「為什麼這麼慢吞吞的?」(1.認知),並且覺得煩躁(2.情緒),臉會開始脹紅,肩膀也會不自覺地用力(3.身體反應),而對孩子怒吼「怎麼可以說謊!」或是站在孩子旁邊,催促他「動作快一點!」(4.行動)。
爸媽這一連串行為,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刺激,相同地,孩子也會經歷認知情緒→身體反應→行動的連鎖反應。
也就是說:
1: 孩子的行動(反應)會隨著爸媽的行動(反應)而跟著出現變化。
2: 爸媽藉著改變認知、情緒、身體反應,就能改變自己的行動。
比方說,當爸媽放鬆心情時,對孩子的態度也會較為冷靜(情緒→行動);相對來說,爸媽給自己一段時間喘口氣,心情就會比較放鬆(行動→情緒)。
因此,面對早上動作慢吞吞的孩子,爸媽可以想著:「這孩子不習慣早起,所以沒辦法馬上想到該做些什麼吧!」然後一邊觀察孩子的行動,一邊給他明確的指示(「吃完早餐要刷牙」、「刷完牙要穿制服」),同時也增加了稱讚孩子的機會(認知→行動)。
或是換個角度想:「雖然孩子動作很慢,但做事很確實」(改變認知→情緒、行動也隨之改變),這樣就不容易焦躁了,與孩子的互動也會更順暢。
認為這樣的思考方式太困難的爸媽,可再嘗試看看下列二個步驟:
步驟1:清楚了解什麼事會讓自己發怒
首先,請先徹底搞清楚,自己對孩子的哪些行為會感到焦躁或氣憤(刺激→情緒)。譬如說,看到孩子一直不寫功課而動怒時,請仔細體會一下,你當下有怎樣的感覺,身體出現了怎樣的變化。這樣,下次當發現自己想著「又來了!」(認知)或是皺眉(身體反應)時,就知道自己已經在生氣了。
步驟2:採取預先決定好的對應方法
當出現步驟1的變化時,請開始實行你事先決定好的對應方法。只要是適合自己的對應法即可,比方說,慢慢地深呼吸五次、做伸展運動、哼歌、幫植物澆水、吃一顆喜歡的糖果,或小聲地對自己說「不要一直看著孩子」等;最好選擇不分時間、地點都能立刻實施的方法。
重要的不只是「我要這樣做」,而是想著「我對孩子的這種行為特別容易生氣,所以我要這樣對應」,將刺激(孩子的行動)與自己的認知、情緒、身體反應、對應行為視為一個整體的連動狀況,才能確實做好內心的準備。如此一來,就能完整掌握自己的情緒變化。
當然,有時爸媽也會因為煩躁,而情緒化地面對孩子。這時如果想著「我果然不適合帶小孩」,就很容易陷入自我厭惡的情緒中。此時,請套用認知行動療法的思考方式,想著「因為我現在還在練習,所以無法完美地抑制怒氣,這次就先向孩子道歉吧!」修復與孩子的關係之外,也不要對自己太嚴苛。
如果怎麼樣都不順利,可能是因為爸媽承受了太大的壓力,所以光靠切換認知與情緒,還是無法成功地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我在診所中,曾碰過因為夫妻感情不睦、有負債等金錢問題,或家人有健康問題,而無法好好地面對孩子。這種時候,請先解決這些問題,再來思考如何培育孩子的內心吧。
當然,這套思考方法需要一點時間多加練習,請務必有耐心地嘗試看看。只要父母的行動出現變化,孩子的行動也會跟著改變;這樣一來,不僅爸媽能放鬆 心情,養育孩子也變得更輕鬆。
試著開啟這令人期待的良性循環吧!
書籍介紹
《走進孩子的心:兒童精神科醫師媽媽培育孩子堅強心靈,解決情緒問題Q&A》,大好書屋
作者: 白尾直子,日本精神神經學會專門醫師‧指導醫師、日本兒童青年精神醫學會認定醫師。
日本兒科醫師推薦:「不管你想深入了解孩子的內心與大腦,或只想掌握重點並輕鬆教養孩子,都應該讀這本書!」
孩子願意敞開心房,表露真實情感,爸媽才能了解孩子,建立緊密而深刻的親子關係。本書引導父母解讀孩子的一舉一動,從細微觀察中,通往孩子的心。
Photo Credit: Steven Depolo@Flickr CC BY SA 2.0
- 日本
- 兒童
- 父母
- 家長
- 爸媽
- 孩子
- 憤怒
- 兒科
- 幼教
- 小兒科
- 新手爸媽
- 大好書屋
- 日本兒童青年精神醫學會
- 日本精神神經學會
- 白尾直子
- 認知行動療法
- 走進孩子的心:兒童精神科醫師媽媽培育孩子堅強心靈,解決情緒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