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
MIS-C好發於6至12歲兒童,確診6週內若持續持續發燒且出現6症狀,應立即就醫評估
羅一鈞提醒,MIS-C在確診COVID-19後少見,但好發於6歲至12歲兒童身上,今天新增的10歲兒童也落在此年齡層,只要持續發燒且出現1到2個症狀應立即就醫評估。
醫師示警兒童染疫4大特殊症狀,李秉穎說明兒童腦炎可能成因,避免感染是唯一解方
李秉穎指出,不少人感染COVID-19後,會出現嗅味覺喪失的症狀,是感染的一大特點,他說,掌管嗅味覺的顱神經是從腦幹延伸出來,位於臉部附近掌管臉部肌肉和嗅覺、味覺,而病毒很可能就是隨著這些神經往回跑到腦幹,引起猛爆性變化。
別小看呼吸融合病毒威力:兩歲以下兒童感染比例,較去年同期提高兩成
今(2020)年2歲以下兒童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的比例,較去年同期提高2成。因該病對於早產兒、患有慢性肺病及先天性心臟病的孩子而言,恐有致命危機,在此提醒家長切莫輕忽。
避免嬰兒猝死悲劇,父母應注意「寶寶安全睡眠環境」五大守則
臺灣兒科醫學會提醒家長,在睡眠上給寶寶的幫助越少越好,讓孩子學習自行入睡,並能大幅降低嬰兒猝死症候群的風險。如何讓寶寶遠離猝死危機?國民健康署提出「寶寶安全睡眠環境5大守則」。
2022年台灣醫療「五大皆空」:內科將缺近4千醫師
「健保在診療費上頭,各個科的診察費用是一模一樣的,也就是說你可能是不同工但同酬,有點腦筋的醫生思考一下,我當然是要走風險低報酬比較高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