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世界氣象組織(WMO),過去半世紀以來,天災暴增5倍,而旱災是奪取人類性命的最大元兇,超過90%罹難者在發展中國家。而缺水的困境離台灣也不遙遠,2021年台灣曾面臨56年來最嚴重乾旱,導致各地區進入不同程度的減壓供水、限水、停水、歇業。

事實上,台灣是全球第18名缺水國,地勢留不住水,只有20%為可用水資源;又因人口稠密造成用水需求大,每人平均用水量290升(台北排名全球第二高用水量)。儘管如此,台灣還是相對幸運許多,當我們打開水龍頭就有乾淨用水時,遠在非洲偏鄉的婦女及兒童連最基本的飲用水都要擔心,平均每天要走6公里取水,許多兒童為了取水長途跋涉,忍受路途艱辛與人身安全風險之虞,也大大犧牲了上學時間。為了取水,孩子們的受教育權卻被剝奪。

目前,全球仍有一半以上的人口(約42億人)缺乏良好衛生設施及習慣,面臨霍亂、痢疾、傷寒等疾病風險。根據聯合國統計,每天約有超過700名5歲以下的兒童,因為水源不衛生所造成的腹瀉而喪命。

氣候變遷是全球課題,將水資源有效保留並建構良好衛生環境,更是你我的責任。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其中一項,是在2030年前為全球人口提供足夠的水資源及衛生設備。不過,前提是有足夠的人類願意響應這項永續行動,否則根據聯合國估計,到了2050年,隨著氣候變遷加劇、大量水資源的浪費,屆時恐怕會有高達57億的人口,每年至少有一個月必須面臨嚴重缺水。

因此,關鍵評論網攜手台灣世界展望會推出數位敘事專題報導,期能呼籲讀者共同響應水資源議題、捐款支持救援行動。面對缺水,全球人類應有同舟共濟的思維,儘速伸出援手、付出改變行動,當世界上其他角落的同伴擁有良好的生活,受惠的將是地球上的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