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伯特.麥基(Robert McKee)

角色 vs. 人物

角色(role)不是人物(character)。角色只是承擔了故事的社會結構裡某個普遍、一般的身份(母親、老闆、藝術家、獨行俠),並執行這個身份的任務(哺育小孩、管理員工、畫畫、迴避人群)。就像空白畫布外的畫框,角色提供藝術家一個需要故事人物填滿的空間。

一個發展完成的故事人物進到故事裡時,他會先承擔某個基本角色,接著在角色身上灌注獨特的性格,以獨特的方式執行這個角色的任務,並與故事中每個人物發展出獨特的關係。設計故事的卡司時,每個人物的角色和關係會經過巧妙安排,如此一來就不會有人物肩負相同角色,或是以同樣的方式執行同樣的任務。

卡司的構成

完整的故事是由一組卡司構成,彼此組成複雜的人際網絡。要釐清這些網絡之間的關聯,不妨將全體人物想像成太陽系:以發光的恆星(太陽)為中心,四周環繞著行星、衛星、小行星,一共有三圈。這三圈由配角組成的同心圓,以不同距離圍繞著身為主角的太陽,不僅影響主角,彼此也互相影響,影響程度或大或小。最具有影響力的人物靠主角最近,影響力較小的角色距離主角較遠。而星系的最外層,由只出場一次的小角色、沒有台詞的龍套和街上的群眾構成完整的社會。至於第三人稱敘述者,就像看不見的上帝,從遠方觀看這個宇宙。

要設計卡司,請先從最重要的角色著手,接著向外擴張到最外層。

主角(Protagonist)

要將一個故事人物推到讀者、觀眾眼前,告訴他們這位老兄超有趣、超迷人,值得占去他們一大段寶貴的時間,需要莫大的勇氣。因此,在你走到這一步之前,讓我們先檢視一下主角應具備的根本特質有哪些:

(1)意志力

人的心智最害怕死亡或滅絕,渴望安全感。於是,一旦故事的觸發事件讓生活失常,主角會本能反應得好像自己的存在受到威脅一般。接著,他會產生某個欲求目標(object of desire)—一個具體、牽涉到個人或社會層面的渴求,他覺得這個目標能恢復他的生活秩序。而在他追求這個目標的同時,會有重重的對立力量妨礙他。在最終的危機裡,他會面對故事中最強勁、最明確的阻力。真正的主角具備意志力,面對這項最終的困難、做出最終的決定、採取最終的行動,作為達成目的、恢復生活秩序的最後嘗試。他最後的行動可能會失敗,但耗盡所有意志力之前,結果都不會揭曉。

(2)多重條件

追尋目標的過程中,主角的心理、生理條件會合力將他推向自己的極限,甚至超過極限。而每個故事裡,主角具備的條件都不一樣。某個故事裡,他得夠年輕,在另一個故事中卻要夠老;他得夠有錢,或是夠窮;必須受過教育,或必須無知愚昧等等。這些特質、條件能讓讀者/觀眾相信,主角所做的決定、採取的行動符合他的本性,而且具有說服力。

他的行動所產生的影響也必須夠廣而且/或夠深,使故事得以發展出讀者/觀眾無法想像其他可能的結局。我再強調一次,主角不一定能得到他想要的,但他所做的努力最終會徹底展現他的本性。

如果你打算將故事事件擴及故事的社會或物質環境中,主角通常都是菁英份子:醫生、律師、戰士、政治人物、科學家、偵探、主管、犯罪首腦、名人等等。菁英的社會地位較高,進而使他的作為在社會階層中影響範圍較廣,故事影響到的人就越多。

若故事事件深入人物內在不為人知的領域,主角可以是各行各業、各階層的人;只要他們夠複雜,內在深度值得探索,而且夠有韌性,經得起轉變。

此外,故事當然也能讓主角既深且廣。舉例來說,看看長篇影集《絕命毒師》和前傳影集《絕命律師》裡的吉米.麥吉爾。吉米的故事剛開始時,他是個充滿魅力、善於交際應酬的街頭騙子,夢想成為律師。不過,當他隱身在薩爾.古德曼這個面目之後,他漸漸將最真實的自我埋得越來越深。同時,他克難執業的律師工作也越做越大,直到他捲入十億美元的冰毒帝國。

(3)弱者狀態

請這麼做:將你的主角置於手掌上,掂掂他的心理、生理素質。接著,在另一隻手掌上,加總所有他在故事中會遇到的對立力量,包括發自內心的負面想法和感受,與朋友、家人、愛人之間的衝突,所有阻撓他的制度、機構與身在其中的人,以及各種現實生活裡與主角作對的因素,從惡劣的天氣、致命的疾病,到永遠不夠用的時間都算。

只要比較一下主角的實力和所有負面阻力,你應該會發現這些對立力量幾乎要擊垮他了,他顯然是個弱者。他有機會達成他的欲求目標,但只是有機會而已。

(4)讓人同理的特質

當讀者或觀眾進到某個故事的虛構世界裡時,很快便會察覺到這個故事的價值取向,區分各種正面與負面、好與壞、善良與邪惡、感興趣與不感興趣的東西,並尋找「善的中心」(Center of Good)—那是他們的同理心依附的安全地帶。

定義:「善的中心」是正面的價值(例如正義、良善、愛等等),在故事深處閃閃發光,對比周圍暗黑、負面的價值(例如暴政、邪惡、仇恨等等)。這片正面的光輝會吸引同理心,因為我們在內心深處,會覺得自己整體來說站在良善或正確/正義的一方,所以自然會對察覺到的正面價值產生共鳴。除了少數例外,大部分的故事都將「善的中心」放在主角身上。

來看看兩個例子:

馬里奧.普佐的《教父》三部曲打造了黑手黨家族的犯罪宇宙,這些黑幫家族周圍環繞著腐敗的警察、能利誘收買的法官。不過,柯里昂家有個正面的特質:忠誠。其他黑道家族成員都互相背叛、在彼此背後捅刀,讓他們成為「很壞的壞人」。至於教父的家族,他們互相扶持,團結一致,讓他們一家成為「很好的壞人」。一旦觀眾意識到柯里昂家族這個正面的核心特質,便本能地認同這些幫派份子。

小說《沉默的羔羊》(The Silence of the Lambs)裡,作者湯瑪士.哈理斯(Thomas Harris, 1940-)讓讀者關注兩個「善的中心」:聯邦調查局探員克蕾瑞思.史達琳(Clarice Starling)的英勇馬上就能吸引讀者的認同,但隨著故事開展,第二份認同逐漸在漢尼拔.萊克特醫生(Dr. Hannibal Lecter)身上形成。

一開始,哈理斯讓萊克特身在黑暗、不光彩的世界裡:聯邦調查局假裝以看得到海景的牢房作為交換條件,試圖欺騙萊克特協助辦案;看守他的獄卒是個沽名釣譽的虐待狂;萊克特殺害的警察全都是笨蛋。

接著,萊克特開始閃耀光彩:他智商超高、幽默感十足,而且身處地獄之中仍維持著溫文有禮的舉止。萊克特在負面環境裡彰顯出來的正面特質,讓讀者不在乎地聳聳肩表示:「他吃人,但是有比吃人更糟的事。我一時想不出來有哪些,但一定有。」讀者會認同萊克特,心想:「如果我是個心理病態、吃人的連續殺人犯,那我希望能像萊克特一樣。他超酷。」

(5)引人入勝的點

主角是故事裡最複雜,也因此最有趣的人物。當故事人物身上的兩項特質互相衝突,讀者/觀眾自然會感到訝異,心想:「這傢伙到底是怎樣的人?」為了找出這個問題的答案,他們便會投入故事之中。

(6)份量與深度

主角不僅占據故事最重要的位置,也在故事大半的篇幅裡,占據讀者/觀眾的心神。因此,主角潛意識裡的動機與隱藏的欲求,最終會隨著他在壓力下所做的每個決定展露無遺。來到故事高潮時,這樣的揭露使他成為讀者/觀眾最了解的故事人物。

(7)改變的能力

隨著時間累積,人會增長知識見聞,發現新的信念,適應新的狀況,順應衰老的身軀;但人的內在本性幾乎早已固定下來,而且除了少數的例外,人的核心自我也幾乎不會改變。人或許會想要改變,尤其是想變得更好,但在這個想法裡,白日夢的比例多過成真的可能性。大部分的人一輩子活下來,最核心、本質的自我通常都維持原樣。因此,沒有轉變的故事人物看起來最接近真實人生、最寫實。

那些真的有所改變的故事人物,他們的轉變越大,就越偏離寫實、越趨向象徵。向上提升、越變越好的故事人物,是朝著理想的典範靠近;向下沉淪、越變越糟的故事人物,是往暗黑的原型靠近。而在故事的所有人物中,最有可能改變的就是主角。

主角或許會改頭換面,例如小說《聖誕頌歌》(A Christmas Carol)的史古基(Scrooge)或影集《絕命毒師》的傑西.平克曼;主角也可能學到教訓,例如小說《金翅雀》(The Goldfinch)的席爾鐸.戴克(Theo Decker)或影集《邋遢女郎》(Fleabag)的邋遢鬼(Fleabag);主角或許會像影集《護士當家》(Nurse Jackie)的傑琪(Jackie Peyton)或電影《柯波帝:冷血告白》(Capote)的楚門.柯波帝(Truman Capote)一般墮落、退化;主角也可能信念幻滅,好比小說《回憶的餘燼》(Thee Sense of an Ending)的東尼.韋伯斯特(Tony Webster)與《屈辱》(Disgrace)的大衛.魯睿(David Lurie);也有主角轉變成接近作者的人,例如小說《塊肉餘生記》(David Copperfield)的大衛.考柏菲爾德(Davy Copperfield)和《青年藝術家的畫像》(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的斯蒂芬.迪達勒斯(Stephen Dedalus)。

(8)頓悟與洞見

一旦衝突造成故事人物的生活失衡,他會試著理解事情為什麼會發生、怎麼發生,以及人為什麼會做出這些事。最激烈的衝突會在主角的內在發酵,讓主角最有可能有所頓悟。

古希臘時代,頓悟(epiphany)一詞指的是神祇突然出現在虔誠信徒面前的時刻。至於現代的用法,這個詞用來表示靈光一閃、突然對現實有所體悟—直觀地意識到表象底下隱藏的力量或根本的起因。當主角經歷頓悟的瞬間,這份驚人的體悟會讓他快速脫離原本無知的狀態,從渾然不覺變得了然於心。因為這一瞬間的敏銳,他的生命就此改變,而頓悟衍生的後果,不是成就主角,就是摧毀主角。

悲劇的高潮通常發生在「自我認知」(self-recognition)閃現的時刻,也就是主角突然發現自己到底是誰、突然對自己有新的認識:當索福克里斯筆下的伊底帕斯意識到自己是妻子的兒子、殺害父親的凶手,他便剜出自己的雙眼。莎士比亞的奧賽羅(Othello)發現自己被欺騙而殺了無辜的妻子時,便將刀子刺向自己的胸膛。契訶夫的劇作《海鷗》(The Seagull)裡,康斯坦丁(Konstantin)明白妮娜(Nina)永遠不可能愛他之後,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電影《星際大戰五部曲:帝國大反擊》(The Empire Strikes Back)中,路克.天行者(Luke Skywalker)發現黑武士達斯.維德(Darth Vader)是自己的父親時,也試圖自殺。

在某齣古典喜劇裡,謙遜的僕人得知自己有個失散的雙胞胎兄弟,對方身上有顆能辨別身份的痣。這對雙胞胎的母親是在暴風雨襲擊下的船上產下他們,兩人也因船難而分離。而且,兩人的母親其實是遠方某片領土的皇后,這身份讓他們得以繼承豐厚的財產。兩千四百年後,喜劇影集《人生如戲》(Curb Your Enthusiasm)某一集裡,賴瑞.大衛(Larry David)得知自己不是猶太人,而是從一個住在明尼蘇達州、非常基督教、非常北歐的家庭裡領養來的。造訪原生家庭之後,賴瑞意識到,自己寧願當個猶太人。

除了對自我的新發現,頓悟通常會揭露令人不安的洞見。莎士比亞筆下的馬克白(Macbeth)在他最後的自言自語中,哀嘆人生只不過「是一個由白癡訴說的故事」,除此之外毫無意義。

四百年後,薩繆爾.貝克特(Samuel Beckett, 1906-1989)的《等待果陀》(Waiting for Godot)裡,波佐(Pozzo)悲嘆人生的短暫。他想像有個女人跨坐在一個坑上分娩,她的小孩只有在離開她的子宮、掉入坑裡這短暫片刻內活過。波佐這麼形容:「她們跨坐在墳墓上生產,只見光亮瞬間閃現,接著又是再一次的黑夜。」

影集《護士當家》裡,傑琪的頓悟讓她承認,自己之所以開始嗑藥,是因為她無法處理長女剛出生時無止盡的哭鬧,因此她會藥物成癮是自己的責任。但這個真相沒有救了她,因為她不具備戒除藥癮的意志力。

頓悟是種一番兩瞪眼的事,要嘛全贏,要嘛全輸,也因此創作時風險很大。這種瞬間的體悟或許能替故事創造出最精彩難忘的時刻⋯⋯但也可能成為寫得太超過、讓人尷尬的橋段。

對舞台劇作和影視作品來說,故事人物頓悟之前、當下與之後都需要出色的安排,還要出色的演員好好詮釋。舉例來說,電影《北非諜影》(Casablanca)進行到第三幕的高潮,瑞克.布連(Rick Blaine)意味深長地說道:「看來命運已經插手了。」這時,觀眾得以玩味這番話的弦外之音。

然而,要創作小說裡的頓悟場景,風險更大。故事人物的靈光一閃,不僅考驗作者駕馭文字的才華,也考驗讀者的想像力和故事人物的可信度。這也是為什麼小說描寫到飽含意義、足以改變人生、突如其來的體悟時,經常變得華而不實。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人物的解剖:跟好萊塢編劇教父學習角色研究的技藝,挖掘人物的四個自我,深究人性的課題,建立 渾然一體的人物角色宇宙》,漫遊者文化出版

作者:羅伯特.麥基(Robert McKee)
譯者:汪冠岐、黃政淵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成人商品、實體商品、限定商品不包含在內,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故事就是人物,人物就是故事

故事自身可能受限於時代意義而褪色,
能夠超越時空永存不朽的,是故事裡的人物。

羅伯特.麥基「故事學三部曲」最終章!
繼暢銷全球25年的編劇聖經《故事的解剖》(Story, 1997)、對白寫作第一本指南《對白的解剖》(Dialogue, 2016)之後,全球公認的故事專家奉上「故事學三部曲」最終章,教你如何為電影、電視影集和舞台劇、長篇或短篇小說,打造超越時空局限、永存人心的人物/角色!

過去的角色塑造、人物設定教戰手冊為何無法幫到你?
因為你需要的不只是方法、步驟,
因為你需要先從頭理解「好的故事人物」需要怎樣的作者,練就「頂尖創作者體質」。

  • 故事創作者10大能力值:品味、知識、原創性、表演技巧、觀眾/讀者意識、精通形式、痛恨老套、道德想像力、最好的自我、認識自我

故事人物只要「活靈活現」就夠了嗎?
不論是從故事發展出人物,抑或從人物發展出故事,
讓人物成功的關鍵,不能靠Step by Step的方法論,
而是需要與你的生命連動的創作思考,從你自身開展出屬於全體人物的宇宙。

  • 你筆下的人物不等於你,但會反映你的信念、價值觀、觀察力……從對自己的理解出發,推演出只屬於你的人性觀,讓主角與配角用他們的人生提出所有可能性,構成故事與人物的完整宇宙。

沒有研究,如何開發?!
創作者該如何從記憶力、想像力出發,從何處學習,在哪裡行動?
讓「故事學大師」麥基告訴你
什麼是真正的角色研究:

理解「由外而內」vs.「由內到外」的人物形塑方式,
從人物的對立面與衝突面,展現其層次與複雜性。

Photo Credit: 漫遊者文化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