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烏克蘭與維持歐洲內部團結可能是馬克宏願景的最大挑戰,他希望強化歐盟自身戰略與軍力以符合歐洲的國際重要性,而歐盟對俄烏戰爭接下來的態度將帶來至關重要的影響。
(中央社)俄羅斯進犯烏克蘭將邁入第7個月,戰事走向混亂不穩的僵局,不僅輿論疲乏,雙方戰士更深陷心力交瘁的「地獄」。專家分析,歐盟未來馳援力度將面臨更多不確定性,但不會放棄烏克蘭。
政治新聞網《Politico》於22日分析歐盟接下來對於俄烏持久戰的態度,以及需要注意的發展關鍵。《Politico》指出,資深歐盟官員坦言,今(2022)年秋天或初冬很可能會出現「危機點」,也就是成員國開始感受到戰爭帶來的嚴峻經濟陣痛,同時需更賣力掏錢支援烏克蘭的時間點。
為了讓民意適應前方挑戰,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等領袖都開始提醒人民,烏克蘭戰爭將持續數月,且國內目前感受到的影響還只是開始。19日馬克宏便在演講時說盼望人民團結,「接受要為自由與價值付出的代價」,並表明將繼續以各種方式支持烏克蘭。
歐洲內部的分歧也不可忽視,一邊是法、德、義,另一邊則是波蘭、波羅的海與北歐國家。法德仍舊擔心這場戰爭是否需要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直接參與,或俄國訴諸非傳統武器的可能性。
但只要美國對烏克蘭的支持不變,且與歐洲聯盟(EU)利益一致,德法就不太可能會公開反對中、東歐成員國的鷹派立場。
《Politico》分析,雙方對俄羅斯下一步制裁的辯論將會出現明顯分歧,鷹派成員國正敦促法德義三大國對俄國祭出更快、更強硬的能源制裁,如石油禁運等,協議也恐將越來越難達成。
即使烏克蘭入歐盟的談判可能要費相當的時日,但給予候選資格與入歐前景也能向俄羅斯傳達訊息,展示歐盟團結一致對烏克蘭的承諾。
馬克宏提出的「歐洲政治共同體」可能開始討論,還有其他關於鄰近非歐盟國家的提議,但只會是初步交換意見。
接下來數月最難預測的,是輿論的變化。儘管擔憂,馬克宏與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都決心要應對國內對戰爭的疲乏,特別來自傳統親俄或反北約的極左或極右翼。
俄羅斯軍隊2月24日入侵烏克蘭,戰事將滿6個月,除了輿論呈現疲態,俄國與烏克蘭前線戰士更是身心俱疲。近月來傳出許多俄羅斯士兵拒絕去烏克蘭的消息。俄國士官費拉特耶夫(Pavel Filatyev)公開戰爭日記後出逃英國,並於17日向《衛報》(The Guardian)譴責政府「把我們變成野獸」,且「在這場戰爭中看不到正義」。
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扎盧茲尼(Valeriy Zaluzhny)本月22日表示,自俄羅斯入侵以來,已有近9000名烏克蘭軍人陣亡。駐守戰事熱點頓巴斯(Donbass)的烏軍也向《費加洛報》(Le Figaro)坦言,在缺乏現代武器馳援下面對俄軍不斷攻勢,已心力交瘁,宛如「身在地獄」。
《Politico》指出,巴黎立場在歐盟對俄烏戰爭的回應上有關鍵角色,尤其因為義大利9月下旬國會大選預期會由親俄的極右派勝出,而柏林則缺乏領導意願。
支持烏克蘭與維持歐洲內部團結可能是馬克宏願景的最大挑戰,他希望強化歐盟自身戰略與軍力以符合歐洲的國際重要性,而歐盟對俄烏戰爭接下來的態度將帶來至關重要的影響。《Politico》認為,儘管歐盟未來半年的制裁與軍援規模恐怕漸縮,但應不可能撤回對烏克蘭的承諾。
寒冬將至,CNN:歐洲支持烏克蘭決心將備受考驗
俄烏戰爭爆發至今,西方國家大體上仍維持團結,與烏國站在同一陣線。然而現在歐洲各國官員擔心,糧價上漲、能源匱乏以及經濟可能衰退的凜冬即將來臨,西方合作抗俄的共識可能分崩離析。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分析指出,儘管在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任內和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大流行期間,跨大西洋聯盟內部關係不睦,但烏國遭入侵後,聯盟仍成功團結起來,同意向基輔提供財務支持和武器捐贈、降低對俄國能源的依賴,並實施旨在打擊俄國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及其親信的制裁措施。
戰爭爆發以來,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也不斷呼籲各國支持他對抗俄軍的努力,但隨著衝突持續進行,他可能發現自己更難引起歐洲領導人的關注。
英國智庫「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Chatham House)資深顧問吉爾斯(Keir Giles)指出:「烏克蘭當前面臨的挑戰與開戰的第一天一樣:讓西方站在他們這邊。因為西方各國必須為支持基輔付出國內成本,除了普亭的天然氣和糧食威脅,還有經濟與人道主義成本。」
吉爾斯還說:「這很可能就是澤倫斯基說他希望在耶誕節前結束戰爭的原因。從長遠來看,烏克蘭面臨的真正問題將是確保西方遵守承諾。」
冬季的燃料危機是歐洲官員和外交官每天都在思考的問題。根據2021年的統計數據,俄羅斯佔歐洲天然氣進口總量的55%左右。
歐洲國家也渴望購買俄國石油,近半俄油都出口到歐洲大陸。據報導,歐盟去(2021)年每天進口220萬桶原油。
一位不具名歐洲高階外交官員表示,「在歐盟內部,這將非常困難。我們必須努力遵守承諾,在天然氣和其他利益上切斷與俄羅斯的關係。」歐盟國家7月同意縮減15%天然氣用量,以回應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引發的能源價格危機。
然而,上述協議因缺乏強制性引來批評。官員擔心,到了緊要關頭,部分歐盟國家可能拒絕實踐諾言。
官員們還擔心,西方武裝烏克蘭的策略正成為長期問題的短期解決方案,因為這是一場看不到明確終點的戰爭。
除了經濟與軍事成本外,許多人也擔心隨著衝突沒有進展,世界將對戰爭失去興趣,甚至停止關注。
一名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外交官指出,「2月時,(各國)很容易加入反普亭的行列,但現在戰爭處於無聊的戰略階段,每天的具體得失明顯減少,媒體拍照的機會也越來越少。」
對歐洲國家來說,接下來的數月將是烏克蘭戰爭爆發至今最艱難的時期。民眾將感受到整個歐洲的生活成本驟升,有些人將被迫在取暖和吃飯之間做出選擇。許多歐洲國家也已收容數以千計的烏克蘭難民。在這種局勢下,政治領袖很難說服選民,投入金錢和精力支持一個遙遠的國家是對的決定,且部分公民可能覺得他們的國家已經夠慷慨了。
多位西方官員告訴CNN,他們擔心,在某個時間點,政治領袖可能會認為,最好的辦法是推動和平協議。這將導致烏克蘭難以達到他們的理想結局:迫使俄軍退回之前的邊界。
歐洲智庫「俄羅斯、歐洲和亞洲研究中心」(CREAS)主任方嫻雅(Theresa Fallon)告訴CNN,「越來越多人擔心,如果烏克蘭看起來失利,要求透過談判化解衝突的呼聲可能就會增加…一旦人們覺得(基輔)正節節敗退,他們就會開始質疑,為什麼我們要在面臨沉重經濟壓力之際繼續向烏國提供昂貴武器,為什麼要把錢花在無用之處?」。
方嫻雅說,最近烏國的許多重量級盟友正經歷國內動盪時期。義大利將舉行選舉、英國將有新首相誕生,美國期中選舉也將於11月8日登場,這堪稱拜登首個任期的「期中考」。
CNN分析指出,多數西方國家官員坦言,沒人能預料這場衝突將如何結束。儘管多數人希望看到烏克蘭成功對抗普亭並將俄軍趕出領土,但他們的決心尚待考驗。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 烏克蘭獨立日前夕:「普亭大腦」杜金之女遭炸彈襲擊喪命,澤倫斯基警告俄軍恐有殘忍作為
- 俄羅斯利用烏克蘭戰俘社群帳號宣傳投降言論,西方擔心外交孤立行動恐難以為繼
- 拒絕俄國公民入境歐盟是否「殃及無辜」?為何人民必須對自己國家的行為負起「道德責任」?
- 各國援烏數字會說話:美英捐最多軍火,法偏好金援,德國「說比做多」
- 美國提供「海馬斯」多管火箭投入俄烏戰爭,能否助烏克蘭扭轉戰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朱家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