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
舊金山實測:「無人計程車」如何贏得乘客信任?為何Waymo沒有司機還要配備方向盤?
自動駕駛計程車發展迅速,Waymo、Zoox等公司致力於提升乘客體驗以建立信任。安全仍是主要疑慮,各公司藉透明化遠端操控中心、簡化操作介面等方式因應。儘管市場看好,但盈利挑戰仍大,能否贏得大眾信任是關鍵。
喬治亞延後加入歐盟談判引爆民怨!首都連日示威,總理痛批親歐派「圖謀革命」
喬治亞民眾一面倒支持加入歐盟,加入歐盟的目標也已寫入憲法,現在入歐談判突然凍結,在這個370萬人口的國家引發大規模抗議。批評政府的人士也稱,執政黨「喬治亞之夢」贏得選舉存有舞弊,是非法國會。
科索沃運河爆炸案:科國指控塞爾維亞恐攻、警方逮捕8人,巴爾幹局勢再升溫
北科索沃1條供水給2座主要發電廠的運河發生爆炸,讓巴爾幹局勢再度升溫。以阿爾巴尼亞族裔居多的科索沃,於2008年宣布獨立,但塞爾維亞迄今還未承認科索沃的國家地位。發生爆炸的北科索沃,雙邊關係尤其緊張。
歐洲最大台灣科技人聚落,220位台灣員工任職荷蘭「護國神山」ASML總部
在荷蘭愛因霍芬,約 220 位台灣人在半導體設備巨頭艾司摩爾 (ASML) 總部工作,形成歐洲最大的台灣科技聚落。從早期與飛利浦的合作到如今與 ASML 的緊密聯繫,台灣科技人才持續在這個荷蘭高科技中心扮演重要角色,展現韌性與彈性,促進文化與專業交流。
南美歐盟貿易協定爭議,引發肉品供應危機,法國家樂福抵制巴西肉類後道歉
家樂福抵制南美肉品,抗議歐盟-南方共同市場自貿協定,引發巴西肉商反抵制。家樂福昨日致歉,稱支持法國農民並採購當地肉品。此爭議凸顯歐盟與南美貿易談判的緊張。
歐洲議會通過執委任命案,歐盟新政府12月1日上任,馮德萊恩提「競爭力指針」3支柱:創新、減碳、安全
歐盟新執委會將於12月1日上任。歐洲議會已投票通過26位執委人選。馮德萊恩主席提出以創新、減碳和安全為三大支柱的「競爭力指針」,盼縮小與美、中差距,降低對外依賴。
以黎衝突代價沉重,估近4000死、黎巴嫩經濟損逾2700億;停火協議生效,全球領袖反應一次看
以黎衝突停火,近4000人喪生,黎巴嫩經濟損失逾2700億新台幣。以色列總理感謝美國促成停火,黎巴嫩總理視其為恢復區域穩定的重要一步。哈瑪斯表示樂見以黎停火,並準備好與以色列達成加薩停火協議。
「川普2.0」上任在即,中國學者估歐盟不會在北京華府之間選邊站
川普上任在即,中歐關係受中美互動影響。中國學者崔洪建認為,歐盟雖尋求與美共識,但未必選邊站。台灣及南海議題使區域局勢複雜化,歐盟關注台海穩定及半導體供應。北京或需重新闡釋「一個中國」原則,避免其遭曲解或掏空。
COP29:當川普威脅退群,中國如何趁勢主導全球能源議題和龐大產業?
COP29會議上,美國的退出和中國的積極姿態,標誌著氣候談判格局的重大轉變。中國公開氣候資金細節,展現其在氣候議題上更中心的角色。隨著中國在新能源技術的領先地位,其影響力將超越傳統的西方國家主導模式,對未來談判產生深遠影響。
COP29終於達成氣候融資協議,開發中國家批3千億美元「微不足道」,峰會重點一次看
COP29於巴庫達成每年3000億美元氣候融資協議,目標2035年前達成。開發中國家批評金額不足且期限過晚,富國被指誠意不足。儘管達成碳信用額度協議,化石燃料影響力仍阻礙減排進展,COP29成果有限。
檢視歐盟執委新內閣:一群「Yes Man」湊成職務拼裝車,馮德萊恩用人眼光備受質疑
執委團名單出爐,人人各司其職,但細看則可發現名單是「職務拼裝車」。例如,比利時外長拉碧接掌「預防危機管理執委」,負責管理數十億歐元的緊急援助金,此資金用來協助遇到天災人禍的會員國,或受戰亂之國家。然而,拉碧的職責還需處理「平等」問題,相關議題則涵蓋女權、LGBTQ+、預防國內暴力與打擊種族歧視。
國際刑事法院發布納坦雅胡逮捕令,世界各國如何反應?美參議員:應制裁ICC
當選總統川普的親密盟友、美國共和黨參議員格雷厄姆表示:「國際刑事法院是一個危險的笑話。現在是美國參議院採取行動,並制裁這個不負責任的機構的時候了。」荷蘭外交部長費爾德坎普表示,如果需要,荷蘭會準備好對納坦雅胡的逮捕令採取行動。法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法國對逮捕令的反應將「符合國際刑事法院的章程」。
納坦雅胡遭國際刑事法院發逮捕令,美國拒絕接受,歐盟、義大利稱須遵守
國際刑事法院以戰爭罪及違反人道罪為由,對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發出逮捕令。美國拒絕接受此決定,義大利則表示若納坦雅胡入境,將依法逮捕。歐盟外交首長波瑞爾強調,法院決定必須被尊重和執行。
福特汽車預計3年內歐洲裁員4000人,德國佔2900個職位,科隆工廠面臨嚴重衝擊
福特汽車因應歐洲電動車市場需求疲軟及政治環境,預計2027年底前裁員4000人,德國科隆工廠首當其衝,將裁減2900個職位。此舉引發德國政界擔憂,呼籲聯邦政府採取措施刺激電動車市場。
歐洲智庫分析聯合國會員投票傾向:與中國一致性高於美國
歐盟在聯合國投票傾向分析顯示,儘管過去較傾中,但習近平上任後,與中國一致性下降,尤其美中相左時更傾向美國。研究也發現低收入國家投票較接近中國,高收入國家則較接近美國,中國倡議在聯合國文件主要由自身提出,且高度提及美國。
歐盟對中國電動車課徵反補貼稅:歐中貿易戰開打?恐怕只是「以拖待變」
歐盟對中國製純電動汽車課徵反補貼稅,只是抑制中國電動車,以低廉價格傾銷歐盟市場,以拖待變的戰略方針。如果沒有解決歐盟對購買電動汽車的激勵政策不明顯、電動汽車售價普遍高於汽油車、電動汽車殘值低、歐盟本土高人事成本問題,歐洲製造危機和歐盟電動汽車市場對中國製純電動汽車的依賴,可能短期不會有所改變。
重量級元首缺席、代表團抵制退場,COP29氣候談判烏雲罩頂
COP29於亞塞拜然巴庫舉行,卻因多國領袖缺席而失色。美國總統拜登、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等皆未出席,峰會焦點之一的氣候融資談判也面臨挑戰,開發中國家盼已開發國家增加資金援助,但後者態度保留。種種因素讓COP29蒙上陰影。
BBC觀察:中國正在努力謀求經濟復甦,但川普可能會破壞這些計劃
川普重返白宮,中國經濟面臨新挑戰。中國長期以來依賴出口拉動經濟增長,但隨著西方國家對中國商品的抵制加劇,中國需要考慮其提振經濟放緩的最新措施是否足夠。
放話所有進口商品加徵關稅,川普勝選後全球會走向貿易戰嗎?這樣的後果是什麽?
川普勝選,全球企業和經濟學家都在評估他是否會兌現競選承諾,對所有進口到美國的商品徵收關稅。過去,川普的關稅政策主要是針對特定國家或特定產業,但他這次在競選時承諾,將會對所有外國商品徵收 10% 至 20% 的關稅,這可能會影響到全球的商品價格。
研究:2024全球碳排量破紀錄374億噸創新高,世界未按計畫逐步擺脫化石燃料
2024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創新高,化石燃料使用未減,升溫幅度控制在攝氏1.5度內的目標更難達成。研究顯示,全球須在2030年代末期前達淨零碳排,比多數國家預期早。再生能源和電動車的成長速度不足以抵銷天然氣和石油碳排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