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宿舍提升計畫,亦或者校外租金的補貼,這些政策背後想解決的都是居住正義問題。學生代表期待要解決結構性的問題,成為一個永續性的計畫。
台灣大學生的住宿問題時有所聞,除了老舊的宿舍品質與費用,對於有外宿需求的學生來說,高昂的房租也常讓外宿生們備感壓力。
對此,教育部自2019年推出為期5年的「宿舍提升計畫」,旨在投入50億以提升校內住宿品質。同時,為減輕學生校外租屋的負擔,行政院也在近期推出「300億中央擴大租金補貼」專案,旨在提高校外租金的補貼金額。
不過政策用意雖好,但在解決台灣大學生校內外的住宿問題上,依然有些不足的地方。
「宿舍提升計畫」4大政策在成效達標上有所落差
教育部在2019年推動「新世代學生住宿環境提升計畫」,以5年為一期,而後持續分期推動計畫。根據教育部截至今(2022)年6月底的統計資料,目前已有43校申請。
該計畫主要針對學生校內外的住宿問題提出4大策略,預計將能有效減輕弱勢學生的負擔。
在校外的租金補貼上,教育部以「校外弱勢學生租金補貼」進行補助,旨在擴增「大專校院弱勢學生助學計畫」中的補助項目,並依照學生租屋處的所在縣市,每個月補助學生1200至1800元的金額,而每學期以補助6個月為原則。近期,教育部更配合內政部的「300億中央擴大租金補貼」,自111學年度起將金額調高至2400元至3600元,以減輕學生壓力。
而在提升校內住宿環境上,教育部為減輕學校貸款利息負擔,並提升學校新建與改建宿舍的意願,提出「校內宿舍建築貸款利息補助」、「校內宿舍規劃設計整體改善補助」2項子計畫。
首先,前者要看校方所欲申請補助的宿舍類型,若是校方選擇改建校舍為學生宿舍,最高將提供全額的利息補助;若校方選擇新建學生宿舍,則獲得50%的利息補助。此外,「改善補助」的補貼金額,則依照宿舍類型而有所差異。若校方選擇整修學生宿舍,每床最高有4萬元的補助;若由校舍改建,則每床補助最高8萬元。
另外,為鼓勵校方善用民間住宅資源以解決宿舍床位有限問題,教育部也提出「校外興辦學生社會住宅空床補助」,依照當時的入住情形,每年每床最高補助校方2萬元,至多補助總床數10%的空床。
不過,「空床補助」在去(2021)年便曾因為推行2年後無學校申請而引發爭議。
對此,教育部在去年10月修正提案,調增每年每床補助經費至3萬元,且針對校外租賃總床位達一定數量者核予加成補助經費最高25%,增加學校辦理誘因。
然而,若與教育部原始計畫相對照,除了新建學生宿舍與整修宿舍的「校內宿舍規劃設計整體改善補助」外,其餘計畫的達成率皆不盡理想。而離2023年第一期5年計畫的截止期限,僅剩不到1年。
淡大「新東村」計畫:每學期收費近3萬,弱勢學生恐怕難以負擔
此外,雖然說教育部補助後提升了原先的宿舍品質,但對於尚無經濟能力的學生來說,部分學校的住宿費用仍是一大負擔。
以「宿舍提升計畫」亮點案例的淡江大學為例,「下一步,新東村」作為學生宿舍整體改善案,主要以村落觀念規劃松濤一至五館。目前,該計畫已獲得教育部補助8860萬元。
其中,松濤四、五館作為在去年所新建的家庭式套房宿舍,就依照所選擇的房型,每人每學期收費2.7至3萬元。不過,去年開幕時,學生會卻表示,校方並未與其討論過住宿價格。
時至今日,隨著「新東村」在今年初被教育部列為亮點案例,松濤一至三館的整修案也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中,《關鍵評論網》訪問淡江學生會與校方,了解後續的事件發展。
對此,住宿輔導組陳瑞娥組長指出,學校都有開設價格的討論會議,且皆有學生代表出席。不過,學生會強調,校方所找的學生代表多為與其有利害關係的宿舍自治團體,因此不能完全代表學生會立場。同時,事件發生後,校方也尚未就價格與其進行商量。
淡江校方:收費標準納入興建成本進行制定,應回歸供需市場討論
關於收費標準的制定流程,教育部回應,依現行「專科以上學校向學生收取費用辦法」規定,校方除了需要召開宿舍價格的討論會議,更需與學生代表溝通後尋求共識。同時,為避免學校將費用轉嫁學生,也要求提案學校將宿舍租金規劃,納入學生宿舍整體改善計畫書,併入審查。
至於松濤四、五館的收費原則,陳瑞娥則指出,價格是考慮興建成本進行制定。「松濤四、五館為有公共空間的家庭式房型,所以用坪數下去算的話不貴,目前學生申請率也不低。」陳瑞娥強調,學校絕對尊重學生意見,但應回歸供需市場做價格與居住空間的討論。
學校住輔組多需自負盈虧,宿舍興建成本反倒轉嫁至學生
關於現行對於經濟弱勢家庭學生的住宿補助,教育部指出,自2007年起補助大學推動「大專校院弱勢學生助學計畫」,提供弱勢學生住宿優惠,包括低收入戶學生免費住宿、中低收入戶學生優先住宿等。另就學貸款的可貸項目,亦納入宿舍費用,以減輕學生經濟負擔。
然而,學生會認為,即便有補助弱勢學生的住宿費用,但金額是固定的,真正需要的學生仍然負擔不起這樣高昂的價格。
至於未來松濤一至三館的價格是否有調漲的可能性,學生會則表示,去年「新東村」剛提出時,雙方有對於價格與宿舍規劃進行討論,而學生會也有對價格提出疑慮及想法。學生會說,目前宿舍還在興建當中,因此並不知道後續價格是否還會有調升的空間。
「宿舍的建案校方都需要投入幾億的貸款金額,但教育部補助千萬的數額根本不夠。」台灣學生聯合會的公關副秘書長蔡一愷說。因此,即便教育部有補助,但在部分學校的住輔組仍需要自負盈虧的狀況下,興建的成本還是回到了學生的身上。
蔡一愷強調,每學期住宿費動輒就需要好幾萬的狀況,其實都不符合當初宿舍設立的意義,也不符合需提供給學生可負擔金額的原則。
校外租金補貼看得到吃不到,學生申請過程困難重重
除了宿舍的收費價格難以負擔,對於經濟弱勢的學生來說,在外宿時也會面臨到高房租的問題。
關於目前政府的校外租金補貼方案,除了原先「宿舍提升計畫」中針對低收、中低收、弱助計畫助學金資格的學生進行補助,近期內政部的「300億中央擴大租金補貼」,則對於具備3大資格民眾祭出租金補助。
不過,政府所祭出的補貼機制也並非任何人都能受惠。
以「300億租金補貼」中的3大申請條件為例,首先,申請人的家庭成員便不得持有房產;其次,家人沒有接受其餘住宅補貼措施;最後,則為家庭年所得低於所在縣市最低生活費的3倍。而後,則會依照申請資格跟所在地的不同,而補貼2000至8000不等的金額。
然而,蔡一愷也指出,這樣的資格限制將使部分學生遭排除在外。
「如果今天申請的人是北漂族,家庭成員在別的縣市有自有住宅,那就會因為資格不符而無法申請。」蔡一愷認為,因此即便補貼政策立意良善,但卻治標不治本。「除了金額無法跟進上漲的房租,在申請資格上的限制,也讓這群離鄉背井的學生,無法從資格的篩選和數據上被看見。」
房東與租客間的不平等關係
此外,這樣的申請也沒有正視到房東跟房客之間的不對等關係。
蔡一愷表示,許多學生曾向台學聯反應申請補貼時遭刁難。另外,學生們也擔心申請後房價調漲而不敢申請,更有人在向房東提議後,遭房東要脅漲房租。
最後,大學生的居住問題仍然沒有解決。為了要找到更便宜的租金,學生仍會回到負擔得起,但消防安全相對不及格的居住空間。
宿舍應以公益價值為優先、租屋補貼政策應正視結構性問題
無論是宿舍提升計畫,亦或者校外租金的補貼,這些政策背後仍是懸而未決的居住正義問題。
「其實在討論學校宿舍的收費時,要退一步思考宿舍存在的意義。」淡江學生會指出,宿舍的用途應該是為了協助清寒學生住宿,讓他們能沒有壓力的入住。
回歸「宿舍提升計畫」的宗旨,教育部希望藉由補助,讓宿舍能融入教學機能,成為新世代的宿舍空間。但是,在改善基本設施與公共空間的目標背後,其實更需要思考的是學生宿舍存在的本質。
「即便學校想將宿舍跟校外租屋市場競爭,那也該賦予宿舍公益性質,而非全然以商業營利的角度去思考。」學生會認為,如果校方為了永續發展有成本上的考量,那並非不能有調漲的可能。「但有花費到公共資源,經費來源就應該透明化,且收費標準合理。」
而對於大學生在校外租屋所面臨的居住問題,蔡一愷則說,政府在祭出補貼機制後,也需要正視台灣青年的經濟困境,以及租屋黑市的問題。
「居住是基本人權,學生不是要追求裝潢,但居住品質至少舒適且安全,能夠讓青年安身立命。」蔡一愷強調,因此,若結構性的問題沒有解決,就不是一個永續型的政策,也只會讓真正需要的人被排除在外。
延伸閱讀
- 300億元、50萬戶的租金補貼政策只達成55.57%,巢運、跨黨派立委呼籲速修租賃條例
- 【圖表】大學之間宿舍供需的差異,是「15%」到「1900%」這樣的距離
- 隔間、頂加的物件也能申請補助,這種名實不符的「公益出租」如何能成就居住正義?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