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邊勞動諮商熱議缺工,許銘春:歐盟有興趣向台取經

(中央社)勞動部長許銘春在台灣與歐盟勞動諮商會後接受《中央社》專訪,有別於過去多是歐盟傳授勞權保障作法,她說這次歐盟官員對台灣解決缺工、長照移工等政策很有興趣,「不是只有我們學習,他們也向我們取經」。

台灣與歐盟自2018年許銘春任內成立部長級的年度交流平台,6月29日、30日在歐盟總部布魯塞爾舉行第5屆勞動諮商會議,是過去2屆因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採線上會議後的首次實體會面,也是許銘春首度率團來訪。

特別的是,歐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出動了就業、內政、貿易和司法4個總署(Directorate General,簡稱DG,相當於行政院部會)官員參加這次與台灣的諮商,並首次邀來歐盟民間團體代表,打破過去出席單位紀錄。

諮商會議是由許銘春與歐盟就業總署長科特(Joost Korte)共同主持,會前兩人先進行雙邊會談,「科特一見面就跟我談疫情過後的缺工問題」,許銘春告訴《中央社》記者,她分享台灣促進中高齡就業、移工留才久用計畫和引進長照移工等作法,「結果他聽得很投入,還一邊作筆記」。

原來,歐洲在疫後面臨缺工及技能不足問題,且去年執委會提出歐盟首見的「照護策略」(EU Care Strategy),反映人口老化帶來迫切的長照人力需求,歐盟內政總署和社會團體的出席就是為了瞭解台灣長照移工情形。

許銘春分享台灣政府鼓勵企業聘僱中高齡、二度就業婦女的作法。相較於比利時等歐洲國家多以減稅作為誘因,台灣稅率相對低,因此以雙管齊下的補助為主。

她舉旅館業房務人員為例,若業者提供合理薪資(台北為新台幣3萬元、其他地區2萬8000元以上)聘用中高齡或二度就業婦女,勞動部就從勞工端給予每月1萬元就業獎勵,若偏遠地區再加3000元交通補助;雇主端則由主管機關交通部補助每人5000元。一年試辦期後,若產業復甦獲利,計畫退場,產業也有機會留住人才。

但許銘春也向《中央社》記者坦言,勞動部原先為旅館業者和中高齡勞工媒合,但經歷三階段媒合率都不高,業界不是開出低薪,就是挑工、嫌棄中高齡,即便提供3倍於業者開出的人力需求供選擇,也很少錄取,「我請問,現在是事找人耶!不是人找事。他們的目的當然是(想讓政府)開放移工」。

她表示,台灣55歲至64歲的年齡層就業率不到50%,在國際算是低水平,而約有8成中高齡二度就業婦女都是從事旅館房務人員行業,「但他們想用年輕人,有業者在人力銀行開出薪資2萬8000元、大專畢、一年以上工作經驗,還要會英日語,請問誰要做」。

面對旅館業希望開放移工,許銘春勸說業者,開放移工一定要是相當薪資仍找不到本國人才會考量,且就算開放也緩不濟急,何況需以基本工資僱用,整個成本也沒省多少,不如多用本國人還比較留得住。加上前述補助方案,她說已經有如台北老爺酒店等業者響應,房務人員9成要僱用中高齡。

她也向歐盟官員介紹台灣的移工留才久用計畫,「台灣也缺中高階技術人力,全世界都在搶這塊」,她說此計畫讓已經在台灣累積經驗技術的產業移工、照護移工、社福移工能延長留台時間,否則業者也反映移工在到期後離台去別國工作,「我們等於為人作嫁」,幫別國訓練出中高階技術人力。

「連餐敘也在講這個」,許銘春說,科特請她和勞動部訪團吃晚餐時,仍不斷詢問台灣這類政策細節,「他們覺得像這種如何用好的條件、誘因讓移工留下來的作法,可以讓歐盟國家參考」。

許銘春指出,在長照領域,勞動部團隊則向歐盟分享今年元旦啟用的亞洲第一個移工「一站式服務中心」,每個家庭看護移工來台,需先參加政府辦的3天2夜免費講習,教他們認識自己的權益、介紹台灣生活環境,並把居留證、健保卡一次辦好,「他們來,我們就善待,相信他們也會好好照顧我們的長輩」。

歐盟對境內勞動力流動的法規較完整,對引進非歐盟國家的長照人力系列作法則較欠缺,因此亟於向台灣取經。相對的,歐盟則對台灣改善遠洋漁工勞動權益提供技術支持和教育訓練,這次諮商另一大主題就是讓歐盟「驗收」台灣的漁工計畫。

許銘春此行並參訪比利時佛拉蒙區就業及職訓總署(VDAB)的技能中心,相較台灣政府多數委外或自辦職訓,她認為比利時產官學各有出資、共享空間的公私協力方式,值得台灣參考。

數位發展部長唐鳳與勞動部長許銘春恰好同期間出訪歐盟,分別向各自領域的歐盟官員分享資訊安全和解決缺工問題的台灣經驗,行程忙碌的2人在同一家下榻飯店相見歡。中央社記者田習如布魯塞爾攝  112年7月3日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數位發展部長唐鳳與勞動部長許銘春恰好同期間出訪歐盟,分別向各自領域的歐盟官員分享資訊安全和解決缺工問題的台灣經驗,行程忙碌的2人在同一家下榻飯店相見歡。《中央社》記者田習如布魯塞爾攝 112年7月3日

MeToo釀改革契機,許銘春:下半年勞檢鎖定性騷擾

(中央社)勞動部長許銘春在訪歐期間接受《中央社》專訪,談及台灣這一波MeToo風潮和防治職場性騷擾,她說勞動部將推出性騷擾類型和受害人申訴指引,並考慮提高企業負責人的處罰,下半年勞動檢查也會加強性別平等領域。

許銘春坦言,《性別工作平等法》等所謂「性平三法」在台灣已通過施行21年了,但「大家過去其實不太重視這個法」,她認為改善性別環境第一個關鍵是教育,「性平教育就像法治教育、勞動教育,都要從小做起(建立觀念)」。

其次,台灣相關法律在國際上相對完整,「但問題在落實,包括性騷擾的類型、樣態,很多人都不懂,徒法不足以自行」,她說,勞動部已經找專家學者討論,將匯整性騷擾的樣態,提出指引教育企業及大眾。

許銘春表示,「這一波下來,我們也在討論,針對最高負責人、權勢者的處罰,可能提高行政罰,被騷擾者也可以請求懲罰性的民事損害賠償」。

勞動部推估台灣一年約20萬人遭受職場性騷擾,但提出申訴者卻不到4萬人,她自問「法規已在那裡,為何還有那麼多黑數?」並坦承申訴機制需要改進,包括當事人隱私保障,以及重新思考時效規定。

許銘春說,例如權勢型性騷擾,等受害人離開事發的職場之後,也就是脫離原本職場的權力關係後,再起算案件時效,以免受害人終於敢申訴後卻因時效已過而難以懲罰失職企業。

許銘春指出,關於被害人如何申訴,勞動部也將製作指引,並將引進專家學者在事發後協助、陪伴受害人,包括心理諮商師或社工、法律人,還有地方政府的性平會等也要引進專業人士參與。「看怎樣把機制變得有效、友善、可信賴,讓受害者勇於尋求協助」。

她表示,下半年將與地方政府合作,全面對企業進行性騷擾防治的輔導、宣導和法遵訪視,勞動檢查也將以此為重點,「我想檢查、處罰都不是目的,而是透過這些手段讓人守法」。

藉著這波MeToo事件,許銘春說:「現在大家重視這件事,是民氣可用的時候,我們就把機制弄得更完整。」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朱家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