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瑪琳娜.肯塔庫奇諾(Marina Cantacuzino)

「我猜人之所以緊捉著仇恨不放,是因為他們擔心若是沒了仇恨,他們就不得不正視傷痛。」

——詹姆斯.鮑德溫(James Baldwin)

多年來,我孜孜不倦地挖掘寬恕的意義,試著從這種錯綜複雜的心理概念中挑出核心骨架,總是盼望有天發現寬恕的真諦,並濃縮概念,得出實際有形的事物,好比一個簡單易懂的決定性解釋。結果想當然,我愈是調查搜尋實際案例,真相就愈混濁不清。

寬恕是一種令人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難以掌控的題材,理由很簡單,因為寬恕對每個人的意義都不盡相同:隨你怎麼歸類寬恕都好,總之沒人能為這項技能、恩典、特質、行為、心態得出一個意義。

正因如此,我的動機向來是引述真實故事,把這些故事當作寬恕的來源和指標,也一直不願意給予關於寬恕的指導教學,傾向拿他人的寬恕經驗為借鏡。不過我也很好奇,原諒的先決條件有哪些,以及為何有些人選擇原諒,有些人卻始終不能原諒;為何有的人想都不想就能夠原諒,有的人則只把寬恕當作生存的一根救命稻草。

為了找出解答,我和心理學家馬西.諾爾博士攜手打造一個寬恕工具箱,由馬西分析故事,我們兩人合力得出幾項寬恕的關鍵要素,接下來再進一步簡化初始分析。我發現培養寬恕心態需要五種或六種主要成分。

好奇心

探尋真相的好奇心態似乎是必備的先決條件。擁有好奇心代表你認知自己尚未釐清所有事情,尚未全盤了解一件事,而好奇又比感興趣更深入。有時這意味著搜尋隱藏不明的事物、沒有說出口的話語,以及錯過的重點。

對於威斯康辛州橡樹溪的錫克教寺廟槍擊案,帕迪普.凱雷卡的反應也是認同好奇心的力量。他說:「我們已經清楚事發經過,卻不明瞭原因,然而除非真正理解原因,否則你得不出整起事件的意義。又除非你從中得出意義,否則療傷免談。」

觀感改變

好奇心之後就是寬恕的第二原料:改變觀感的能力。

若說非黑即白的推論只會強化不包容,又或者義憤讓我們停滯在「我才正確,你是錯的」的立場,裹足不前,那麼採取寬恕姿態的人通常都是可以接受開放思想、彈性觀點又影響深遠的思想家。因為友人尼克「不顧後果的危險駕車」,瑪麗亞.吉米內茲在一場交通事故中身亡,她的母親得知消息的第一個反應,就是馬上展現原諒立場。

當然,伊莉莎白.吉米內茲感到天崩地裂,可是急欲尋找答案的她卻能跳脫下意識的思考模式:「我記得起初我這麼想:要是握著方向盤的是我兒子或丈夫,甚至我自己,我會希望世界做出什麼反應?這就是我當下第一個想法,而這個想法救了我。」

好奇心傾向和透過寬廣視角觀看世界的兩大特質,在在為凱瑟琳.羅勒——勞博士的研究提供佐證。羅勒——勞博士的研究揭露寬宏大量的人具有遼闊世界觀,對於人生或他人也較無既定期望。同樣地,心理治療師羅賓.薛荷也認為,觀感主要元素,因為觀感改變能讓局勢明朗開闊。

我在一場會議中聽見他這麼形容:「寬恕難以預料,你要不是走不出報復心理,就是一百八十度大轉彎。經過一段顛覆混亂或危機期、傷痛或失敗,我們才得以覺醒,澈底改變觀感。真正的寬恕並不是顯示一個人道德高尚,而是從不同角度觀看世界。」

薛荷很喜歡向大家傳授一個超強寬恕絕招,他自己也是運用這招,原諒積怨多年的繼子。他說:「我們看不慣彼此,分別對我妻子抱怨對方幹了什麼好事。」後來薛荷下定決心要好好處理這段棘手關係,而他的做法是套用夏威夷古老的荷歐波諾波諾(ho'oponopono)傳統做法。夏威夷是世上最離群索居的地方之一,夏威夷原住民心知肚明躲不了對方,便藉由禱告、討論、自白、懺悔、互相補償、寬恕,發展出學習修復關係的豐富歷史。

過程分成四個簡單步驟,你可以和某人進行,也能以團體形式提倡療癒式正義,或者像是唸經般在內心默唸,反覆說出以下四個肯定句:「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我愛你」。

「我在街上走路時就這麼默唸數週(過程中會有些許抗拒)。」薛荷說:「然後有天我遊船後回來,突然發現我自言自語,說:『都結束了。』意思是我的觀感剎那間出現劇烈轉變,我對繼子的怨念也船過水無痕。我並沒有原諒他,也沒有不原諒他,只是瞬間了解我們之間發生的事,並無法真實定義我們兩人的關係。

過去我太執著證明自己是對的,而這就是整體問題所在,不是他。外界並沒有出現任何改變,從那一刻起,由於我看待整體局勢的心態轉換,於是心境也跟著澈底改變。」

發現同理心

寬恕的第三個原料是培養出憐憫和同理心,意思是無論情況多惡劣,都能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同理心還有一個意思,那就是以某種固有層面來看,人人都有共通的人性,而這一點讓我們與其他人類同胞密不可分、產生互相連結,即使是敵人也一樣。所以說原諒就等於拒絕妖魔化或去除他人的人性,通常就是意想不到降臨的同理心澈底改變人際關係、終結仇恨。

巴桑.阿拉敏(Bassam Aramin)的故事闡釋了同理心在原諒上所扮演的不可或缺的角色。巴桑是喪失親屬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家庭組成的「父母之家」巴勒斯坦籍成員,也是在約旦河西岸長大的前任戰士,年輕時曾蹲過七年苦牢。他常常分享自己坐牢期間看了一部關於大屠殺電影,而看這部電影的動機是因為他想看見猶太人遭到屠殺的畫面,他本來以為自己會很享受,怎料看見許多手無寸鐵的人遭到納粹殘忍殺害時,他卻瞬間出乎意料地掉淚。他說這就是他第一次為敵人感到同理心的時刻。「我試著不讓其他獄友看見我的眼淚,因為他們不會明白為何我會為了自己仇敵承受的傷痛落淚。」

放下怨恨

寬恕的第四項原料就是鬆綁怨恨。一旦理解怨恨或仇恨其實是一種沉重負擔,放下就是一種自我憐憫。放下怨恨可能需要你釋放得來不易的權力,包括道德優或自我正確的立場。你也必須接受從道德方面來說,人本來就是盤根錯節的個體,不會有人依照你的期許行動,更不能只憑一個人犯下的滔天罪行定義他。

山米.蘭格(Sammy Rangel)曾經是投身和平運動的前任幫派成員,自幼就遭受親生母親和舅舅虐待,造成他早年經常進出心理治療中心、育幼院、少年觀護所等場所。十一歲那年,暴力支配吞噬了他,不久他就加入規模最龐大的拉丁裔街頭幫派。十七歲那年,山米在芝加哥行竊汽車,首度遭逮坐牢,成年後更是以監獄為家,直到參加嚴密緊湊的毒品勒戒課程才總算走回人生正軌。

對山米而言,寬恕就是個人療癒的關鍵,出獄後他下定決心要找到寬恕,除了得到兒女的寬恕,自己也能夠原諒母親。「我在內心胡思亂想出許多我無法原諒母親的迷思,像是她必須接受我的原諒、她不值得我原諒,以及最重要的是,她的所作所為不可原諒等迷思。可是後來我發現,我必須放下這些想法,因為只要我持續在心中累積母親對我的各種虧欠,我就永遠無法在人生路上前進。到頭來是寬恕釋放了我,讓我從不斷吞噬自我的仇恨中解脫。」

創造意義

要是想要將寬恕拼湊完整還需要第五元素,那就是創造意義的過程。身為人類的我們為了減輕傷痛,傾向合併使用逃避和容忍兩種方法,但要是相信傷痛並非平白無故發生,不少人就能承受劇烈傷痛。對某些人來說為可怕經歷賦予意義,或許能夠形塑自我,讓我們成為今天的自我。

從過往經歷中尋找嶄新意義的意思就是從事發「起因」中獲得全新啟發。找尋意義是能夠把罪行造成的傷痛情緒,換成別具寓意的經驗故事,意思是能夠接納傷痛,將傷痛化為你的一部分,因為正如亞基拉.薛里斯所說:「傷口會帶給你禮物。」

作家安德魯.所羅門(Andrew Solomon)在職業生涯中訴說他人困境的故事,並在他二○一四年精彩絕倫的TED演講中,談及創造意義的精髓。他形容在困境之中尋找意義,就是「必須把創傷當作成就自我的養分,也應該把人生最悲慘的事件轉化成勝利故事,在傷痛之後活出更美好的自我」。

這裡,他特別引述自己小時候遭到霸凌的故事。

所羅門二年級時,班上有個名叫鮑比.芬克(Bobby Finkel)的男同學,某次他舉辦一場生日派對,邀請全班同學參加,唯獨漏掉所羅門。身為一名年輕男同志的他描述自己一直以來都備受排擠和邊緣化,最後是多年後參加同志大遊行,他才找到個人的身分認同和幸福,與他的伴侶結婚育子。

他得出一個貼切結論,那就是他深刻理解到自己之所以能在傷痛經驗中尋找意義,並從中挖採到黃金,其實都要「感謝鮑比.芬克。多虧這段霸凌經驗,我的人生才能推向這一階段,我無怨無悔地感激這個我曾經嘗試改變的人生」。最後更是下了總結:「總會有人想要沒收我們的人性,但是修復人性的故事也總是不虞匱乏。」

邁可.拉普斯利神父提供另一個關於尋找意義的正面描寫。他時常點出一個事實,那就是雖然炸彈奪走許多事物,他多少還能維持過往人生,甚至從中獲得一些東西。「我可以問心無愧告訴你,正因為走過這趟旅途,現在的我變成一個更好的人。炸彈事件讓我領悟到完美並不屬於人類的故事,人類故事本來就不完美、擁有缺角,我們需要彼此才可能澈底展現人性。」

青春期女兒在台拉維夫自殺炸彈中身亡的拉米.艾爾哈南相信,正因為他從起事件得出人生意義,他才打造出與女兒永久維持的羈絆。他說:「訴說自己的故事為我賦予人生意義和目的性,讓我每天早晨都下得了床。我感覺女兒正站在我身後,推著我前進。」

自我反省

倘若好奇心、觀感改變、發現同理心、放下怨恨、創造意義就是建立寬恕心態的磚瓦,那麼再加上一層鞏固的水泥也很重要,畢竟要是少了自我反思,我們就不可能澈底改變。我搜集的故事主人翁都是踏上漫長煎熬的自我發現之旅,最後才轉變自己。自我反省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如果我們不了解自己,就可能受到蒙蔽因而造成傷害。至於我們能夠多深入了解自我,全要看我們有多深入去了解他人。

最強力的違抗行動就是說出自己的故事,並且永遠銘記在心。一名性侵女性受害人曾經對我說:「說出自己的故事解救了我。」拉米則說:「因為說出自己的故事,我的生命才有意義。」這一句話我已經聽過無數次。說故事就是一種多元的思想交流,訴說真實故事也是一種分享個人經驗的方法,說故事的人可以從傷痛事件中創造出意義,並為傾聽故事的人提供觀點見解。

一九八○年代的心理學家教授詹姆斯.潘貝克(James Pennebaker)發現,寫下個人感受可以大幅改善身心健康,亦有豐富確鑿的實證指出,封閉自我、緊閉心房可能害人生病。潘貝克從多項研究發現,以文字抒發個人想法和感受,揭露難熬痛苦的事件,有助於人們釋放情緒。

另外他也發現,在紙上宣洩情緒能為感受貼上標籤,整理成一個條理分明的故事。文字抒發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如果人可以把個人經驗寫成故事,他們就能夠更輕易走出這段經驗。

母親遭到連續殺人魔彼得.薩特克利夫毒手的理查.麥凱恩告訴我:「寫下我的故事就像是脫下一層皮。我勇敢面對過往,討論禁忌話題,而這釋放了我。」

安瑪麗.柯克柏恩(Anne-Marie Cockburn)的十五歲女兒瑪莎在拿到半公克的結晶狀高純度搖頭丸後死去,瑪莎過世翌日,安瑪麗就立即著手創作回憶錄,她常常形容寫作就是她的「心理急救服務」。詩詞則是拯救了瑪歌.泛史留特曼,讓她可以「在紙張上展開一段人生對話」。

斜槓女演員、導演、編劇的蜜卡拉.柯爾(Michaela Coel)將個人性侵經歷寫成十二集虛構故事,並與HBO和BBC合作製成影集《生命轉彎那一天》(I May Destroy You),這部戲劇讓她在國際備受讚譽,她也很清楚解放創傷故事具有力量,她個人的觀察是:「跟我其他的創傷經驗一樣,寫出這個故事並且扭轉傷痛敘述,變成充滿希望、幽默詼諧的小品,是一件非常療癒的事。」

訴說個人的傷痛故事具有療效,也能孕育滋養憐憫心的種子。我在第九章提到的卡門.亞奎爾一九八一年在溫哥華學校附近的森林,遭遇連續性侵犯攻擊,事發當下才十三歲。卡門將人生經驗轉譯為表演,並重新在心中找回愛。

面對二○一六年《衛報》採訪,她解釋:「我目前著手寫下幾部戲劇,包括描寫這場攻擊的《觸點》(The Trigger)。好幾位從未參加假釋聽證會的受害者在首映當天來到現場,並且等待表演結束後與我交談。我一人分飾兩角,同時飾演強暴犯和主要受害者的角色。」

這部戲劇以「卡門」的獨白畫下句點,她想像著強暴犯內心瞬間湧上「悔恨、、痛苦、絕望、痛徹心腑,五味雜陳的感受恍若水壩洩洪湧上心頭,他的心臟則因為無法承受而爆裂。」

亞奎爾想像這名強暴犯也有憐憫心,並且同情這個她相信肯定飽受折磨才做出這種事的男人。編寫和表演這齣戲劇讓她內心不禁好奇,想要見見這個攻擊她的人,最後參與修復式正義活動,前往他正在服長期徒刑的監獄與他相見。

以創作手法抒發傷痛故事可能具有救贖效果,也能讓讀者、觀眾、聽眾大開眼界。在二○○五年的倫敦交通運輸爆炸案中失去雙腿的吉爾.西克斯(Gill Hicks),選擇的方法不是站在聽眾面前訴說個人故事,而是透過繪畫和設計印花布料抒發情感,藝術則成為她的「修復式對話」。她運用全新媒介打造與事件本身迥異的語調和頻率。由於吉爾選擇和平而不是報復手段,因而慘遭網路酸民炮轟,因此創作也幫助她重拾平靜心靈。

她最喜歡的就是製作圍巾,因為圍巾就是攻擊發生當早幫助她包紮傷口、救了她一命的止血帶。她說:「我需要進行圍巾藝術創作,因為我要人們戴上圍巾,並且展開談話。」許多設計都是單色調,編織成黑白相間的圖案,我問吉爾這種義。「當然有。」她聲稱:「我腦中想像的是炸彈攻擊客非黑即白的思維,許多人都在生活中將人分成『我們和他們』。我真的迫不及待嘗試並且挖掘出一種提問方式,邀請大家思考該如何找到灰色地帶。」

另一個我覺得摸索寬恕旅途的有效方法,就是以創傷療癒地圖的圖表或和解圈思考療癒過程。我最初是在網路上發現這種創傷療法,之後則加以運用在我個人的工作上,許多療癒領域工作的人也套用這種方法。

這張地圖的最初研發者是俄羅斯心理學家兼衝突化解專家歐嘉.波恰洛瓦(Olga Botcharova),波士尼亞戰爭期間,波恰洛瓦正好住在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Bosnia and Herzegovina),在當地工作。有意思的是,她第一次提出這個程序時,稱該地圖為「邁向寬恕七步驟」,但是之後套用此模型的人卻似乎不使用寬恕二字。

創傷療癒地圖讓我大開眼界,因為它極具說服力,精準忠誠地反映出與我對話的人走過的療癒路徑。創傷療癒的過程就是認清縈繞不去的創傷,以及讓人能力失常的恐懼可能造成的效果,並且達到和解。然而這張地圖也可以用來擺脫日常生活中,各種微不足道、稀鬆平常到人們往往忽視的怨恨和痛苦。

地圖內圈指的是下意識的直覺式報復路徑,也代表有時難以擺脫的上癮循環,外圈則是一條導向接納與和解的路徑。這張地圖的路線不是A到B的直線進展,反而像是療癒過程中的鷹架,人們則可能在內外圈之間來回往返。

Photo Credit: 三采出版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寬恕:是終點,還是起點?》,三采出版

作者:瑪琳娜.肯塔庫奇諾(Marina Cantacuzino)
譯者:張家綺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從911恐攻、伊拉克戰爭、烏克蘭戰爭再到以巴衝突 ,
仇恨的連鎖犧牲了上萬條人命。
寬恕會是無盡黑暗中的一線曙光嗎?

我們每個人都被傷害過、也傷過人,
需要被原諒,同樣也需要原諒他人。

然而那些無法抹滅的意外傷害、暴力侵犯、甚至是蓄意謀殺,
讓憎恨與原諒間的巨大鴻溝,難以跨越。

對於那些造成我們永久傷痛的人,
以及那些無法改變的歷史與集體暴力事件,
我們能夠放下仇恨並寬恕嗎?

→ 目睹以色列軍隊殺害巴勒斯坦孩子,巴桑.阿拉敏在十六歲時嘗試投擲手榴彈,轟炸以色列軍隊車隊。多年來飽受以色列軍隊殘暴折磨的他,最後總算一報血仇。他說:「我內心深深渴望報仇,於是加入解救城鎮災難的團體,雖然我們自稱是自由鬥士,但外界稱呼我們恐怖分子。」

→ 蘿比.戴米里恩的兒子大衛在以色列軍隊擔任後備軍時,遭到巴勒斯坦籍狙擊手槍殺身亡,當政府派人到家中通知噩耗時,她說出:「請不要打著我兒子的名義尋仇報復。」

→ 真.亞隆本來是為了保衛以色列加入以色列國防軍,數度參與對抗巴勒斯坦人的暴力圍攻後,他開始後悔加入國防軍,質疑他怎能自詡是一個關愛孩子的父親,卻不把巴勒斯坦的孩子當人看待。

英國獨立出版商圖書獎(IPPY)時事類金獎記者、
非營利組織「寬恕計畫」創辦人瑪琳娜.肯塔庫奇諾,
深入調查、探索了複雜難解又扣人心絃的「寬恕」主題長達二十年,
範圍涵蓋個人、團體、宗教、組織、社會,乃至國家;
採訪了上百位需要「自我寬恕」以及「寬恕他人」的人們,並蒐羅他們的故事。

這些人包括: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倖存者、目睹兒子被處以死刑的母親、
被父親強暴的女孩以及意外害死自己的朋友、寵物和孩子的人……

有些人憶起並直視內心傷痛,並且開啟寬恕與解決的可能。
有些人為了復仇,而緊抓痛苦的記憶。
有些人拒絕寬恕,導致身體生病且難以康復。
有些人無法原諒自己,一輩子活在羞愧和罪惡感中。

因而對於寬恕的體認也有千百種:
寬恕不是原諒罪行,而是人性本質。
寬恕不是一次性的行為,而是一個持續修復自我的過程。
寬恕並不是忘記過去,而是摒棄那些傷害我們思想和生命的毒刺。

透過這些悲傷而動人、真實又深刻的故事,糾結徘徊於原諒與憎恨間的人們,
我們能夠更理解、思索「究竟什麼是寬恕」如何突破痛苦帶來的循環,
以及最終,修補一顆破碎的心。

本書獻給每一位曾經在寬恕他人或正在取得寬恕中掙扎的人們。

Photo Credit: 三采出版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潘柏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