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創作生命敘事繪本整合藝術治療與敘事治療,選用適切的主題繪本引發生命議題的思考與創作動機,透過外化的自由書寫與建構象徵性故事,以繪本創作的模式進行建構新意義的生命故事。建構生命敘事繪本可激發想像力與創造力,故事情境能引起創作圖像,讓創作者在過程中以圖文之象徵表達方式體驗、探究、創作並發表自己的故事。
文:江學瀅
藝術治療的理論取向與發展
藝術治療這個新興的心理治療領域,在台灣的發展時間並不算長。從1987年侯禎塘寫了第一篇藝術治療論文之後,1989年第一位受訓完成的藝術治療師陸雅青回國,後續幾位較早回國的藝術治療師時常聚會,由陸雅青於2004年發起成立台灣藝術治療學會,至今有二十年的時間。近年,越來越多對此領域有興趣的學習者,也有越來越多跨領域的應用。
藝術治療在1940年代發展於美國東岸中產階級,起始於紐約與華盛頓地區,主要應用於教育、復健和心理治療領域。應用藝術介入治療是為了減輕「治療」給人的沉重感,正如同應用在教育體制中的特殊美術教育,或面對學習提不起勁的中輟生時,特殊設計的視覺藝術教育是自然而不具有壓力的形式。美術創作既沒有標準答案,也能貼近這類學生的表達需要,同樣意義可應用於心理治療領域。
醫療復健的領域應用在病房時,例如腦傷、外科、兒科重症、癌症病房等,藝術活動是病房中不具侵入性的活動,幫助患者補償性的獲得身體控制感,最重要的是,心理層次上能體會和一般人一樣正常的創作活動。心理治療則與諮商會談整合,透過創作藝術作品,應用藝術符號的非語言表達探討來自潛意識的訊息。
藝術即治療
理論取向的層面上,影響藝術治療發展的兩大取向為依蒂斯.克拉瑪(Edith Kramer)倡導的「藝術即治療(art as therapy)」和瑪格麗特.諾堡(Margaret Naumburg)倡導的「藝術心理分析治療(art psychotherapy)」。
根據字面意義,「創作即治療」的工作模式是以藝術創作為治療的主體。克拉瑪認為,應用這個取向的藝術治療師,在執行過程看起來雖然很像美術老師帶課程,但治療師在藝術治療室中說的每一句話以及每一個動作,都可能影響工作對象在藝術創作過程調整創作想法。因此,藝術治療師所作所為皆需要有治療師的意圖,並且必須具備治療意義。
這個部分主要與激勵自我功能(ego function)有關。意即一個人若擁有良好的內在自我功能,則能主動表達意願,創作時能決定自己要做什麼創作主題,選擇哪種創作媒材,如何表達作品風格等。若創作過程面對任何困難,則意味著內在自我的穩定度不足夠,需要支持的力量才能繼續,藝術治療師此時扮演輔助自我(auxiliary ego)的支持者角色,在創作者感到任何創作無法進行下去的過程中,給予各種協助。克拉瑪並以第三隻手(the third hand)形容治療師協助個案完成心中想要創作的內容之過程。
有關克拉瑪「藝術即治療」的主要論述與方法,在她的重要著作《兒童藝術治療》中很清楚的說明。其論述中,以心理分析觀點理解創作過程,思考產出作品的歷程為一個內在心理動力歷程(psychodynamic process),外在所見之個體創作模式為內在思緒流動的過程,幫助理解個體的心理狀態。
然而,克拉瑪操作這個取向時,完全尊重個體自發的創作動機,並認為每一個創作者就像藝術家一樣,有足夠的自我功能為自己的創作付出選擇媒材、主題、創作方法等責任。因此,她進行此取向藝術治療時,許多時候會與工作對像討論對方想要創作什麼,適時的讓對方理解哪些是能力可及,哪些是無法達到的非現實想法,並在可及的範圍之內,讓創造力獲得最大的發揮,幫助工作對象在創作上獲得滿足的昇華感。
然而,創作為主體的藝術治療方法時常被誤解為只要應用視覺藝術媒材或是單純創作就是藝術治療,似乎只要是創作就能走上治療性質的心理歷程而獲得心理問題的緩解。克拉瑪認為,創作過程需要面對的事情很多,例如,使用媒材時,心中所想之形式無法透過筆下功夫實現時,若無足夠的自我功能與問題解決技巧,這位創作者可能感到挫折。從興起某種表達內在感受的創作動機開始,經歷各種創作嘗試,不斷地克服失敗與挫折,最後獲得作品成功而能表達創作者想要的成果,心理狀態上能感受滿足且達到昇華的境界,是每一位藝術家追求創作成熟期都曾經驗的過程。
藝術即治療的概念,是讓沒有太多創作經驗的接受治療者,在體會身為藝術家的創作過程,經驗自我功能的建構歷程。例如,想像中的創作內容時常不太能符合現實感,或是有時候沒有太多創作經驗的個體也很難判斷自己的創作能力能夠創作出什麼樣的內容,有可能低估自己的能力,也有可能誇大的高估自己,這一切都來自個人內在如何看待自己。過程中得要面對現實感和挫折感,在藝術治療師的幫助之下,低估和高估自我能力在創作過程反覆經驗著,最後作品完成時,能由創作歷程體會到的新經驗中更進一步的認識自己。
另一個取向的「藝術心理治療」是將藝術創作作為心理治療的輔助工具,口語會談與心理分析則是治療主體。諾堡認為,藝術創作在心理治療中能扮演減低抗拒、避開防衛機轉、加速治療性覺察的發生之角色。然而,這位先驅學者的說法,對許多正在接受藝術治療訓練的學習者而言,確實難以體會。若是能帶領工作對象自然的投射想法與感受到作品中,便能理解這個過程。不少培訓過程中的學習者讓工作對象畫了圖,卻還是停留在語言會談的層次,作品就難以成為開啟潛意識窗口之工具。
藝術,顧名思義,以作品為創作表達的形式,縱使是作為心理治療的輔助工具,依然需具備視覺藝術作品必備的意象整體性與事件情感表達的意義。這一點以文字說明相當困難,畢竟非語言的視覺藝術內容,確實有許多難以說清楚的部分,也因此更凸顯視覺藝術在心理治療中的獨特性。
若是心理治療取向的藝術治療過程所創作的作品,出現的是替代語言符號的表達形式,例如將「我開車回家」以鉛筆畫成一排排列的幾個簡筆物件,一個筷子人、一台汽車、一個房子,這類圖畫只是幾個符號的組合,和寫下文字的差異不大。
若是「我開車回家」這件事情連接著一個特殊感受與事件,作品應該比較像是在這個事件的視覺記憶當中,一段動態的記憶之某個畫面的視覺藝術呈現,如此一來,才能就著畫面上所強調的造形、色彩、線條品質、整體形式之情緒基調等作品整體與局部的內容,在心理治療過程成為會談的輔助工具,應用圖像表徵之內容探討投射性意義,或是在建構作品意義的過程探討與個人生命經驗連結的內容,以幫助覺察。
透過作品做為會談輔助工具的部分,需仰賴治療師引導創作者建構自己的作品意義,並且能帶領創作者觀察自己的作品,敏銳地由作品表徵發展象徵意義與個人生命經驗之連結。作品雖為輔助工具,如何能應用作品表徵之色彩、造形、構圖等整體與局部之內容,在會談過程較快速的理解作品內容之象徵符號與各種非語言表達之細節,才能幫助工作對象獲得自我理解的機會。
各種各樣的視覺藝術表達媒材,幫助創作者將內在非語言訊息具體化成為視覺意象。操作媒材時,手眼協調之肢體律動的軌跡呈現於畫面上,圖像之符號語言則是認知能力的呈現,更是意識之下提取潛意識內容的隱含意義之象徵。媒材操作的控制程度可能帶動創作過程對於控制感或釋放感之需求,更因為手眼協調與媒材適切操作的難易度而可能激起挫折與挫折容忍的調適。創作過程之意識所欲處理的造形意象,在手眼協調、認知能力、非語言表達之各種心智綜合能力之下,另需靈活的問題解決能力,隨時調整創作內容以服膺非語言情感表達之需求。因此,藝術與神經心理學學者薩鐸認為,藝術創作為人類最複雜的心智機轉之一(Zaidel, 2016)。
藝術治療專業發展之初,受到心理治療學派之主流理論影響,多以心理動力觀點看圖像溝通,認為圖像乃潛意識投射於作品上之視覺呈現。藝術治療師帶領創作者由此角度探討視覺藝術作品的符號之象徵意義,由創作者自主說明自己的作品之意義,在探求作品意義的過程獲得潛意識意識化之覺察。
自發性藝術創作
藝術治療領域最早負責編輯期刊的攸曼指出,專業發展之初的1960年代,美國與加拿大的藝術治療師們認為,藝術治療工作必須以自發性創作和象徵性表達為重要目標(Ulman, 2001)。自那時開始,藝術治療師帶領工作對象以自發性創作的方法,在藝術治療專業領域具有重要意義。簡單的說,是將藝術創作做為培養全人能力之重要任務,認為一個人若能不受干擾的自由創作,便是擁有足夠的內在自我強度,才能夠以非語言的圖像創作方式作為表達的形式。因此,引導自發性藝術創作為藝術治療師培訓過程的重要任務。
魯賓認為,自發性藝術創作的形式是藝術治療最好的方法。這方法視每一個個體皆有能力自行興起創作想法,在自由選擇媒材與創作內容的條件之下,個體能展現內在力量與自我功能(Rubin, 2005)。自發性藝術創作能在創作過程以具有自主意識的狀況下,將內在世界以具體視覺化的方式展現出來。自主創作的過程保有個體主體性,透過具體的視覺化內容,喚起個體主動並漸進地將圖像修改為心中的形象。因此,心理健全的個體能在獨立自主情境中,有能力將內在心智運作的認知能力與情緒感受力,以藝術形式表達具有情感意義的內容。
自發創作是主動性質的行為,從幼兒有能力以最簡單的抓握形式之塗鴉開始,手眼協調的塗鴉逐漸由點與線條發展出需要更具肌肉控制力的造形,從主觀色彩到理解現實世界的色彩表現,從隨意散置的心理空間到多數物件排列於基底線,再繼續發展到符應認知能力的空間表現。創作過程展現的認知能力呈現在造形表現上,情感表達的意義則與色彩相關。例如年齡在六、七歲以下的孩子,對於物體固有顏色的色彩認知還不是很穩定,畫圖時以直覺感受用色,不寫實卻充滿個人事件印象的色彩表達,因此時常讓成年觀眾感到作品充滿童趣的真誠。
自發性創作是具有內在自我流動的意識狀態,被啟發創作想法之後,自我狀態能啟動這種意識內涵的流動,把潛意識內容轉為具體的視覺符號之形式展現出來,使作品成為進入潛意識並理解潛意識的途徑。完成作品之後,仔細觀看並思考作品,由作品表徵連結創作者內在,幫助創作者打破慣有模式對自己的認識之思維,能建立重新探討與覺察內在狀態的機會,朝著整合的方向前進。藝術治療歷程中的自發性藝術創作幫助個體投射個人內在之主觀經驗,自由創作時透過藝術之整合是自然情境下的內在賦能過程,因自我感增加而能夠提升自信心。
當我們將內在心像以圖像的方式表達時,視覺的美感傾向能自然帶向將畫面整理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一旦作品能在創作當下獲得自我滿意的進展,便可能達到提升自信的功能。雖然藝術治療不以追求藝術美感為目標,但非語言表達之內容若在具有美感條件之下展現感受,這樣透過藝術作品被表達出來的感受能被創作者自己接納的話,則能達到內在賦能的目標。
以藝術家追求穩定且滿意的風格而言,反覆練習與追求藝術表達的過程可能經年累月。滿足於創作目標且形成個人創作風格之後,藝術家可能因滿足於此風格而停留在此風格狀態之下一段時間,直到另一階段的自我賦能需求產生時,又是另一個攀爬創作風格之高峰的過程。自我成長的自主性表達之自發性藝術表現具有主動展現非語言情感的意義,在語言之外形成一種情緒釋放的管道。主動表達的意念,能一再確認自我的存在。佛洛伊德認為個體的原我(id)之原慾(libido)表達,在社會規範習得之超我(superego)壓制的情境下,由自我(ego)帶動的心理機轉克制著原慾表達。
創作時,原慾可被替代成為各種視覺符號呈現出來,自我在此扮演自主性的角色,能選擇,能主控,能釋放,能表達。超我規範帶來的內在衝突,可能在創作者的創作過程透過作品獲得原慾與衝突的平衡,因此達到壓抑感受獲得釋放的效果。
魯賓以框架下的自由(framework of freedom)之概念說明自發性創作過程依然需要規範,認為創作過程的設限能行之於無形(Rubin, 2005)。例如倡導媒材正確使用方式,紙張大小自由選擇但為保持桌面整潔不畫到紙張外,或鋪張報紙以保有桌面好清洗等等。這一切為了創作而設限的內容,不容易讓創作者感到被規範,只感受到創作必要遵守的條件。
這些規範象徵現實世界的社會秩序,而社會規範不允許之內容通常引起自我壓抑感受,創作卻能提供規範之下的壓抑感受有轉移替代到作品的管道,因此能讓藝術創作達到超我運作過程,內在原慾衝突獲得平衡的機會。簡而言之便是讓創作者理解凡事皆具規範,若能透過想像力在規範內發揮創意的最大可能,則意味能推衍至現實世界常規之調適。克拉瑪認為,若是能順利將內在感受轉變成視覺藝術的形式,則更可能達到心理昇華的目標,獲得隱微而長久的滿足感。
藝術作品的內容具有象徵表達與抽象思維,是人類特有的認知形式,也只有人類能自由的透過藝術表達情感,此處提醒了自發性表達具有藝術創作本質之重要意義。自發性創作是藝術家的創作模式,當一個藝術家尋思創作想法時,努力將自己的美感經驗透過藝術媒材具體化。美感經驗得自於生命中的各種感動,這些感動可能是愉悅的,可能是壯麗的,可能是表達傷心難過或是憤怒。為了展現這些獨特感受,藝術家選擇自己熟悉的媒材,以展現藝術家認定的美感經驗。
藝術治療將每一位工作對象視為有能力以美感形式展現內在感動的藝術家,因此自發性藝術創作模式,是藝術治療時的重要概念,無論是「藝術即治療」或是「藝術心理治療」的理論取向,都倡導自發性創作的創作引導方法。近年,藝術治療理論與實務領域皆論及多元文化觀點對於創作表達的影響,認為文化符號內化在每個人的內在世界,作品內容勢必包含具有文化內涵之意義。同時,藝術治療理論與實務所聚焦的兩大取向在幾十年的發展之後,不局限於內在個人心理經驗,同樣包含社會文化、每日現實與生活經驗,與其他心理治療理論的整合,更是許多藝術治療師或研究學者努力的方向。
共通理解的文字語言是象徵化的極致,圖像的象徵性語言之個別性較高,最佳解讀者是創作者自己。創作行為是個人特質的縮影,可以從行為表現、個體思維、情緒表徵等層面,探討其象徵性意義,終至能引領創作者思考創作過程與作品的不同層次之覺察。藝術即治療的工作模式常由藝術治療師理解創作歷程之後設意義時,在創作歷程直接與創作者互動。藝術心理治療則由藝術治療師帶領創作者建構作品意義的同時,引導創作者解讀自己作品的潛意識內容,較重視由意識層面對具有潛意識意義的作品,以語言文字的確切意義梳理圖像意義。
根據上述藝術治療理論與實務發展的方向,無論是長期佔有重要地位的兩大理論取向,或後續與其他理論整合的工作模式,皆提倡不強調技巧的自發性創作,重視象徵性表達的溝通。不強調技巧並非指創作技巧不重要,而是期望藝術治療的創作者能不受技巧限制,大膽表達內在的非語言感受。藝術治療師則能鼓勵創作者放下作品美觀的需求,在不同形式的圖像表達狀態中接納自己所呈現的各種樣貌,進入真實的非語言象徵之探索。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藝術治療的生命敘事繪本應用》,商周出版
作者:江學瀅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第一部將敘事治療應用於藝術治療實務中的本土著作
應用藝術治療治療理念,以自由表達方式創作生命敘事繪本,因而能透過圖文敘說獲得生命新意義。
藝術治療理論與實務的發展方向,都提倡不強調技巧的自發性創作,重視象徵性表達的溝通。不強調技巧並非指創作技巧不重要,而是期望藝術治療的創作者能不受技巧限制,大膽表達內在的非語言感受,也有「藝術即治療」的說法。
敘事治療由White和Epston發展出來,是後現代思維之下的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應用的方法。敘事治療屬於後現代建構理論,認為人生的問題來自於主流敘事中的強勢權威感對文化脈絡下的個人所產生之影響,鼓勵治療師與個案在合作關係之下,治療師聆聽故事時展現好奇並發出問句引導敘說,在當事人生命故事分享時找到豐富的人生故事。當事人敘說的過程不給予任何價值判斷,僅以肯定與讚賞的態度聆聽,不標籤化也不簡化生命議題所產生之問題,試圖讓敘說者把問題提取出自身來看待,讓他們在敘說時了解對於生活的影響,最重要的是將自己的故事從主流敘事區隔開來,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獨特生命故事。
繪本又稱為圖畫書,指的是圖文並茂的出版品,台灣目前多延用「繪本」這個日本的慣用稱呼。繪本由於文字量較一般文字為主的書籍少,又有圖畫協助理解故事脈絡,普羅大眾多認為這類文本屬於兒童讀物,一般又以圖文比例和內容區分為提供給不同年齡層兒童的繪本分類。
台灣目前繪本出版品內容多元,各種主題與繪畫風格的作品非常豐富,喜愛繪本的讀者不限於兒童,更多大人因人生的各種情境,在閱讀繪本時連結到生命的象徵意義,更能獲得共鳴。繪本可以說是無年齡限制的閱讀產物。
本書以創作生命敘事繪本整合藝術治療與敘事治療,選用適切的主題繪本引發生命議題的思考與創作動機,透過外化的自由書寫與建構象徵性故事,以繪本創作的模式進行建構新意義的生命故事。
建構生命敘事繪本可激發想像力與創造力,故事情境能引起創作圖像,讓創作者在過程中以圖文之象徵表達方式體驗、探究、創作並發表自己的故事。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馮冠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