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Nick(新興市場通路業務主管,微星科技)
接續上篇〈未來,一流的人才創業,二流的人才去大公司〉提到了自己對人類未來經濟文明的想像,接下來,是自己對台灣未來的思考。
1. 台灣面臨的產業困境
從人類整體發展之層級探討並提出方法之後,場景拉回台灣,專注於台灣目前的發展困境,那我們就不能不提兩岸之間的競合關係。台灣與中國這兩個經濟體對比,從我自己開發市場的經驗來看,我最常聯想到的就是突尼西亞跟阿爾及利亞,這兩個西北非國家。此兩國比鄰而居,亦是同文同種。感覺台灣跟中國兩地的各項差距縮小幾十倍,包括領土、資源、經濟規模、文明發展進程…等,就會約略等同於這兩個國家的差異。
相較於兩岸之間的懸殊關係,即便是差距不大的西北非兩國,就市場現實面,我們仍會率先集中投資在阿國,而非突國。因為,阿國的資源、市場潛力,都遠遠超越突國。因此突國人才就算再優秀,也還是得出外發展。突國物價水平高漲,薪資卻低迷不已。阿國相對龐大的內需,吸引了太多人的目光。因為先天各項資源上的匱乏及弱勢,突國也真的沒多少可依靠的,所以經濟陷入無盡的困境。
台灣正如同突國一樣,陷入一種惡性循環;但我們面臨的更是數十倍的困境。台灣絕不可能只靠內需市場跟大陸或其他經濟體對幹。台灣過去仰賴的是資訊產品製造,但產業本身變化及薪資水準差異造成的工廠外移,都是不可違逆的自然規律;妄然以道德相逼,真的沒有意義。
或許突尼西亞可以跟台灣過去發展歷史借鑒的是,一定要學會征戰海外。這是小國發展的宿命。如果台灣沒辦法在未來找到適合自己做的外銷產業,台灣產業沒辦法找到新的方向,政府又只會炒房拼虛假經濟泡沫,而不是群策群力地發揮政府的公共價值及功能,現況只會越來越糟。
2. 台灣產業轉型之瓶頸,以資訊網路產業為例
在產業轉型升級的選項中,很常聽到的是資訊網路產業。國內甚至國際上這幾年來,跟著美國矽谷的創業趨勢,一直也都在嘗試這個新興產業,但卻很少有成功的案例。其實,全世界目前也只有美國跟中國比較容易做得起來,原因就在於其足夠龐大的網路使用人口所拱起來的內需市場。
假設有兩組創業團隊,同時針對美國及台灣的市場開發一款一模一樣的產品,耗費一樣的研發成本,但最後的曝光量,還有不知是曝光量幾千分之一的銷售量("Freemium",是網路業常見的獲利模式),當然還是只有在網路使用人口基數大的地方,也就是美國或中國,才有辦法能存活並邁向成功。以色列也做得不錯,仰賴的卻也不是內需市場。
以上關於內需市場大小之認定,在不同產業自然有不同標準。即便是同個台灣市場,食品加工業就能靠內需養活黑松、小美等品牌,但卻不太能靠台灣養活一個華碩。那是因為每個人吃過喝過的東西,必然多過於他使用的電腦,所以不同產業所需要的市場大小是浮動的。我上面提到內需市場不足的是「網路業」,就算台灣在某些產業能名列前20大市場,但全世界的內需型網路業,只有美國跟中國能做大。其他國家如英法德日等,基本上都無多少表現。
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視基督教與儒教之文化差異而導致在教育上之差距。有人則認為是文明發展上的差異。美國教育出來教育出來的人格特質,偏重於塑造個人特質,強調自主自立。華人或儒家的教育卻可能較難有這樣的人格養成。台灣大學生因此在個性上仍稚氣未脫,難有大破大立之舉;固然可以去改善教育體制,卻緩不濟急。
對青年來說,很容易被網路業的低門檻吸引而投入網路創業。也因此各國均仿效美國矽谷,鼓勵學生創業。美國也的確多有大學生發揮創意而能夠成功網路創業的例子。一方面是因為他們有廣大內需市場可供操練,二方面則是美國教育型塑較早熟的人格,三方面則是後天優勢,創投育成環境相對成熟。但反觀台灣,台灣內需市場太小,教育體制未能夠培育足夠獨立之人才;導致台灣的大學生創業家或者汲汲營營於自身狹小市場而不敢邁出國門,或者就是被迫得直接去海外競爭。
3. 台灣應該走出的創業模式
所以,我認為創業對台灣來說,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大學生創業」,不苛求獲利,而是以職涯教育為目的。這種創業可以台灣內需市場作為練兵之地,培養自己熟悉組織經營的各項know-how。爾後,再挑戰第二種「青壯年創業」,必需要能夠一開始就能求獲利,更期望能創造下一波台灣經濟動力。
動力從何而來?既然台灣不能僅靠內需市場發展,則「外銷」又必然再次成為蕞爾台島的首要選項。征戰海外,永遠是台灣人的宿命。 如果台灣仍舊要繼續發展外銷,卻又應該要發展哪些產業,或者就產業轉型、升級上來看,又該怎麼做呢?
我認為知名科技人黃紹麟,他的部落格「數位之牆」中的系列文章〈台灣的未來:要做東方的瑞士〉,點出了一個方向:
「台灣要發朝向東方的瑞士這個定位前進,絕對有足夠條件。忘記過去製造業的輝煌,在這個定位下發展觀光旅遊、醫療美容、文化創意三大高附加價值產業 ,把資訊通訊科技投入這三大產業促成高效率的運作以及全球接軌。」
長期來看,我認為台灣能發展的並不侷限於他認定的三大產業;但短期來看,我認同他的看法。另一方面,忘記過去製造業的輝煌,我認為不是指要完全忽視製造業;應該是不要追求純粹的製造技術,而把企業發展的精力放在研發端,朝高附加價值,或者說朝著能做出差異化的利基市場邁進。也就是所謂的「隱形冠軍」。
另一方面,我對文創產業的定義也有更全面性的詮釋。文化其實就是生活,就是食衣住行育樂,就是傳統產業。文化輸出不一定是發展影視產業等,才能發揮文化影響力;而是可以透過輸出食衣住行育樂等各項產品。換句話說,文創產業,可以就是傳統產業追求高附加價值的歷程,也就是傳統產業轉型的方向。從台灣已經對全世界輸出珍珠奶茶的風潮,抑或是台灣食品在大陸的暢銷,我想這已經成效卓著,足堪佳例。
而要把資訊通訊科技投入這三個產業,甚至是人類生活的各個產業,從我自己的產業實踐中學習到的是,不能妄想從外部改變各產業,而是從內部加入變革的歷程。因為各個產品都有著自己的使用情境、使用習慣、還有市場通路,這些各個產業的insight、know-how,絕對不是在產業外面就能夠通曉而予以打破的。所以,一個純粹是以硬體思維出發的企業,如果沒辦法引進新的知識領域,絕對無法適應全新的市場競爭。這除了是軟體取代硬體成為資通訊產業引領主流的原因,也是台灣大廠們沉淪的主因。
4. 台灣創業圈欠缺的因素:技術商品化
台灣其實擁有極為強大的工程師文化,這是過去產業發展的餘緒。但是,在台灣的創業圈中,甚至是一般企業發展均是如此,最缺乏的往往是銷售、品牌行銷、通路開發、與市場對話的技能;延伸來看,就是事業開發(BD,Business Development)、或者說是「技術商品化」的技能。
現在既有資通訊產業各個以硬體製造為主的大公司來看,一方面他們看不出來現今表面以軟體為主、實則是以各不同產業know-how為主的產業/市場變革,所以舉步維艱,不良於行;二方面,他們因為是以代工起家,只求把東西便宜賣給別人,沒有經營品牌及通路的經驗,也因此不具備跟市場直接溝通的能力,所以更畏懼接觸市場。
而現在台灣的創業圈,因為工程師文化影響,多數團隊都是偏重於技術,而缺乏有「技術商品化」的BD人才。所以我相信,如果有更多品牌通路之國外業務人才投入新創公司,雖然會有一些磨合,但必然能夠相輔相成,成功拓展台灣商品至全世界,也能夠再創台灣經濟之動力。
5. 台灣,海洋中國,華人文明領導世界的實驗特區
台灣過去的那段「經濟奇蹟」,是因其特定時空因素,才能塑造。要能將五湖四海這種高異質性且素質亦高的大陸遷台人士同聚一堂,是何等難促成之事?這是大時代的變易導致各地精英齊聚台灣,而打造出的成就。甚者,我認為大陸十餘年前的改革開放,其實也部份受到台灣的影響。
如果說「深圳」等城市是大陸的「經濟特區」;台灣或許就能說是華人的「政治特區」,或者是「現代化實驗特區」。台灣一向引領華人世界風氣之先,從前清即為如此,中研院院士余英時稱台灣為「海洋中國」,亦即現代中國之代表,名實相符。
而在台灣民主化之後,台灣的經濟表現已不再出類拔萃而回歸平淡。雖然那個經濟騰飛的年代已然遠去,但我覺得台灣在這些年鬧哄哄、亂糟糟的政經局勢中,各方面卻也都開始沈澱積累。這次公民1985活動,結束看不到紙屑,見微知著,也可以看到公民素質這種最深沈的改變。
而且,無論是政治、經濟,鬧了這麼久(自李就總統職以來,已然十餘年),人心思變已久,必然是在等待一個改變的契機;吾等小輩,出社會未滿十年,卻也逐漸累積沈澱。這些眼前已久的逆境,還有更寶貴的危機感(這點九零後感觸更深),都是我們未來終生鞭策自己不斷進步的無價寶藏。
生命會自己找到出路。對青年來說,初出社會所面臨的就業問題,就是內部的挑戰;而全球化之外部挑戰,也正如火如荼上演,方興未艾。但我們這一輩,也正是開始被網路影響的一輩,我們總會找到法子的。事實上,我認為這會是人類文明型態改變的契機。
未來盲目追求量產的製造業、大公司型態或將退居次位;人人都須具備創業的心態,但相較於現在的豪強林立,或許將來會更接近小國寡民的狀態。亦即,每個人都以網路與世界連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事業。上班,或許會成為歷史名詞也說不定。而台灣的未來該怎麼做,我仍在從不斷的事業實踐與歷史學習中,力圖摸索出更明確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