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臺灣發生了金鐘獎五十週年的相關爭議,適逢半世紀的電視影藝圈代表獎項,結果本屆評審主任委藍祖蔚上台表示:「原本綜藝節目類要全部從缺,因為知識不夠、娛樂不足,經過多次討論後才決定最後這分名單。」此話一出引發了娛樂圈的反彈,例如吳宗憲便以「你可以侮辱我,但侮辱整個綜藝圈就是不行!」為旨發表言論,也引發演藝人員的輪番發言和眾多網友的熱議。

關於臺灣的電視節目(或者其實不是電視節目,而是所有的領域)所面對的衰微與困境已經多有專文討論,此處我們並不討論;但是在爭議中,有一個論點在於指責這些金鐘獎的評審「不食人間煙火」,忽視現今市場現實困境,不僅沒有雪中送炭,竟然還搬出菁英大雅論述來批判臺灣演藝圈不知長進。

剛好最近在海外遊戲圈也有一個類似的案例可供參考:是否真的電玩、動漫這些次文化同樣在某種理想型的「典範框架文化論述」中被視為是次一等的創作呢?

由SCE旗下的 Santa Monica Studio 和英國獨立遊戲團隊The Chinese Room聯合製作的冒險探索遊戲《Everybody’s Gone to the Rapture》已經在PS4平台上架。Santa Monica Studio我想就不用太多說明,最著名的代表作品就是《戰神(The God of War)》系列,最近則有以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為背景的懸疑動作遊戲《教團1886》。

Photo Credit: Everybody’s Gone to the Rapture

至於The Chinese Room則是 2007 年成立於英國倫敦的獨立遊戲工作室,如果你早期有接觸《戰慄時空2》後續的一些Mods套件的話(例如著名的Korsakovia和Dear Esther),應該對他們不太陌生。其他如2013年的《Amnesia: A Machine for Pigs》也是他們的作品;而《Everybody’s Gone to the Rapture》是一款非常有意思的遊戲,

其設計的起源來自於:「如果我們從遊戲世界中拿走傳統的操作,會發生什麼事?大家還會想玩這個遊戲嗎?」遊戲把舞台設定在場景是一個虛構的英國小鎮Yaughton,當整個世界距離毀滅只剩一個小時,所有玩家所見的人們都已經「升天(the Rapture,在基督教文化中,這代表型善事者被提上天堂與耶穌同在)」,玩家將會如探索空無一人的城鎮,並思索人類在最後的時間要如何渡過。

而內部的遊戲設計更值得討論,我們也預定在 今年11月的電玩藝術節一邊遊玩一邊與大家討論。不過引發爭議的部分在音樂。這款遊戲的音樂由Jessica Curry所製作譜曲,雜柔鄉村小鎮、神聖宗教和詭異探索的氛圍而備受好評。 IGN在評論中特別稱讚了這款遊戲的樂音表現。而遊戲音樂剛發售就於8月14日在英國的UK’s official classical music chart上面獲得第八名的佳績,

許多支持者稱讚本作品的音樂十分動人,但是一週之後,Official Charts Company突然宣稱這張音樂的「分類」錯誤,不應該放在「古典/經典音樂」的類別,故刪除其內容,並移到了「原聲帶區(Sound Track Chart)」,結果導致排名下降到30名。下面有本遊戲的音樂,您不妨聽聽看:

表面上來說,把一款遊戲的配樂從「古典樂區域」移到「原聲帶區域」似乎並沒有問題,也非常合理;但是問題出在「古典樂」區塊中也包含了所有的「電影原聲帶」。這邊有一個西方音樂在區分「Classic Music」(古典或經典音樂)的上的演進故事,電影配樂從被認為是粗俗的「流行音樂」到被承認是「經典音樂」之間正典化(canonization)過程有關。

由於這篇屬新聞而非專論,我們先略過不提,簡而言之就是:電影原聲帶在分類上可以同時放在「原聲帶」和「經典音樂」的兩個區塊中被檢索,而電玩音樂只能放在「原聲帶區塊」,但不能放在「經典音樂」的區塊中被觀眾檢索,故造成了注目度下降,進而影響了銷售成績。

對此,The Chinese Room表達不滿,在官方推特上表示:「電影就是經典音樂,遊戲就不入流,根本就是歧視,令人感覺噁心偽善」。而作曲家本人也表達了抗議和悲傷,認為如果沒有被撤出,根據目前的推薦,搞不好本週就有可能站上排名第一位。

而一些獨立遊戲製作者和團體也加入批判的行列例如歐洲的數位娛樂媒體Eurogamer認為應當把電影、電視、遊戲等各種娛樂的音樂視為平等的創作品,公平的對待而非有不同的待遇。

當然隨著鬧出新聞後,整件事情就變成另類的行銷,所以玩家注意到本遊戲和音樂,又反而導致了銷售和曝光的增加。不過根本的問題在於:電玩音樂可以被認為是經典音樂嗎?這或許才是在行銷與曝光外根本性的問題。

PS.我們預定在後續的專題和大家深入討論西方對於音樂雅俗的界定與數位娛樂興起後的認識變化。

本文獲U-ACG授權轉載,原文於此

責任編輯:孫珞軒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