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總統歐巴馬2010年時曾造訪印尼時,提到幼年住雅加達蒙恬時,牛肉丸湯攤販經常經過家門,歐巴馬更以流利的印尼文模仿牛肉丸湯流動攤販的叫賣聲「Bakso」,還以印尼文說,「Enak ya?」(好吃,對嗎?)引起台下學生一陣尖叫。
我自幼,每次吃過量的肉,容易反胃、想吐,所以肉吃得不多,也不吃豬肉、羊肉。但是成長中的孩子,需要攝取多種營養素,尤其從紅肉攝取的蛋白質更不能少,因此我兒時在印尼,常吃牛肉丸補充營養。
將牛肉攪打成糜,繁複拍打至產生膠質,原先的一塊肉產生變化,去除筋膜後,肉質變得柔軟細緻有彈力,嘗起來比單吃肉更好吞嚥,且外觀相比一大塊肉更雅緻。
在台灣牛肉丸不若貢丸普遍,所以到台灣念書後,我鮮少有機會吃到,直到近年印尼小吃店,逐漸出現台灣街頭小巷,遇見幾家販賣印尼牛肉丸,便買來吃。雖然風味不若兒時在印尼吃的,但或多或少撫慰我對這道美食的思念。
關於印尼牛肉丸,我曾以為它是印尼不折不扣的道地美食,直到大學畢業,到雜誌社工作後,有次出差至廣州,路經香港,當時我和同事由回港多年的大學學長阿狗接機。阿狗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我問阿狗香港除港式飲茶,知名小吃還有甚麼呢?阿狗推薦我們吃牛肉丸米粉湯。
當餐點送上桌時,似曾相識,這不就是我小時候愛吃的牛肉丸湯嗎?香港牛肉丸米粉湯入口,風味與印尼牛肉丸湯神似,當下我揣測印尼牛肉丸應該源自華人飲食。
據說,將肉打成糜製成丸子源自中原地區,之後隨著漢民族南下華南地區流傳廣東一帶。印尼華人當中,客家人、潮汕人為數不少,印尼牛肉丸可能由這兩大族群帶往印尼爪哇島。
印尼文的牛肉丸名稱為Bakso Sapi,Bak來自閩南語,意為「肉」,So是指「酥」,Sapi則是印尼文的「牛」。此外,品嘗牛肉丸時,使用公雞碗,已是不成文規定,不論名稱,或使用的器皿都可見華人飲食的影子,以及飲食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