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本龍一的身邊總是有書。世界始於書。受書籍觸發。因書而得確信。」這本書的核心價值就在於身為愛書人,甚至「曾經夢想成為二手書店老闆」的坂本龍一如何閱讀,又透過這種種的閱讀獲得了什麼,召喚了什麼。
文:坂本龍一
侯孝賢
說到台灣的侯孝賢,他就像是日本的黑澤明一般的存在。我非常喜歡他導演的自傳式電影三部曲,尤其是《童年往事》。歷史三部曲也是,其中《最好的時光》最是驚人。不過我第一次看的侯孝賢作品,是直到現在也還是我最愛的《悲情城市》[1],因為是伴隨了國民黨大型鎮壓的台灣傷痛史電影,讀了這本書,我才知道電影中對歷史的處理,在台灣內部也有批判的聲音。
侯孝賢比我大五歲。他一九四七年出生於中國廣東省,也就是發生中國國民黨鎮壓台灣人的二二八事件 [2] 同一年。一歲的時候,全家移居台灣。這種時間上的巧合,大概深深烙印在侯孝賢的身心吧。
我們經常把某一部作品單純看成好電影來欣賞,我不認為這件事本身是錯的,然而,如果只用這種觀點,大概無法理解侯孝賢和許多台灣電影。例如出現在侯孝賢或是他的盟友楊德昌 [3] 作品中的日式家屋。我當初看到時只是心裡「喔」了一聲,並不明白其中深意。
不過當理解到台灣近代史和日本有很深的關係,還有在更以前和明、清的關係,地緣政治上的位置、歷史、語言、社會的構成時,就會看到電影的不同面向。在這個和九州差不多大的島嶼上,越是理解其多元又複雜地重疊交織的社會,對台灣和台灣人的愛就越深沉。話是這麼說,我也不過是輕輕撫觸了最表層的邊緣而已……
侯孝賢的電影風格毋須多說,他的電影沒有說明、很多省略、常用長鏡頭、攝影機不太移動。而我最喜歡的部分在於電影的步調極其緩慢,不僅不太發生事件,別說事件了,有時根本什麼都沒發生。描寫歷史的時候,人們常陷入在時間軸上找切入點的思考方式,但侯孝賢不是在某個點上著力,而是直接地把被歷史操弄的人們的日常生活表現出來。因為從人們的日常中能夠看到歷史。
父親去世,兄長被槍殺,發生了林林總總的悲劇,但是即使如此,家人們照常吃飯。留下來的祖父今天也還是吃著飯。鏡頭越往後拉,主要人物和事件的焦點越模糊,映照出了日常,步調變得更慢,感覺像是起承轉合都消失了。侯孝賢的重點放在描寫人類日常的時間流動,也就是中文裡的「時光」——這是多麼飽含深意的詞啊。
我開始認真看電影是在一九六○年代中期,剛開始看的是高達和大島渚。一九五九年到一九六○年左右,法國和日本都出現了對傳統電影界掀起叛逆大旗的「新浪潮」運動,雖然日本和台灣同為亞洲國家,但那時日本就已經累積了相當深厚的電影製作成果。
到了一九八○年代初期,楊德昌在美國學電影以後回國,為台灣帶來新氣象,刺激了侯孝賢等一眾年輕的電影人。他們開始拍攝不同於以往的商業製作之電影,被稱為「台灣新電影」[4]。因為在台灣拍攝電影的嚴峻與艱難、專業電影製作人才的稀少、狹隘的傳統,還有加上資金不足,以至於只好起用非專業演員等,實際上,那些所有現實的問題正造就出侯孝賢等人的新電影風格。
流淌在侯孝賢電影根柢中的,是探問身為台灣人的自我認同吧?也就是去問「台灣是什麼」的問題。正因擁有複雜的民族組成、語言、根源,對於這個問題,每個台灣人的答案都不一樣吧。在文學裡有「國民文學」的說法,也可以說侯孝賢的電影是台灣的國民電影吧?「台灣是什麼?」——侯孝賢持續追問著。
《侯孝賢的詩學與時間的三稜鏡》
(侯孝賢の詩学と時間のプリズム)
前野みち子.星野幸代等人編 arumu出版社
本書收錄台灣、香港、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各地評論者關於侯孝賢電影之敘事風格的七篇論文。包括在愛知藝術文化中心,侯孝賢與作家朱天文受邀出席的研討會紀錄,也收錄了在關西大學的演講紀錄。整理了評論者各自的觀點和作者用自己的話談論對作品的看法,能擴展讀者對侯孝賢電影的思考。
侯孝賢:1947年出生於中國。電影導演,製作人。1980年代台灣電影新浪潮的代表人物之一。以1989年發行的電影《悲情城市》獲得威尼斯國際影展金獅獎,確立了國際評價。
附註
[1] 《悲情城市》,從日治時期結束的1945年8月15日到1949年國民黨政府成立之間動蕩的四年為舞台的電影作品,嚴肅地描繪了當時的台灣社會。
[2] 1947年2月28日在台灣發生的大規模抗爭。在襲捲全台灣的暴動和國民黨政府的無差別刑求和處刑下,出現了數量眾多的死傷者。
[3] 楊德昌,1947年出生於上海(2007年去世)。電影導演。1986年以《恐怖分子》獲金馬獎最佳影片獎。曾獲坎城國際影展最佳導演獎,是台灣電影界的核心人物。請見第十九回。
[4] 編注:始於1982年,於1987年「台灣電影宣言」發表後結束。是由台灣新生代電影工作者如侯孝賢、楊德昌、小野、吳念真、詹宏志等人所發起的電影改革運動。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坂本圖書(限量典藏版加贈:「坂本圖書」台灣限定扉頁圖章+坂本龍一珍貴相片畫卡)》,大塊文化出版
作者:坂本龍一
譯者:高彩雯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坂本龍一逝後最新著作!籌備七年之首部書評集,中文版搶先上市!
限量典藏版加贈:「坂本圖書」台灣限定扉頁圖章+坂本龍一珍貴相片畫卡
完全收錄三十六回「書評 × 人物談」,包括侯孝賢&楊德昌。
從電影、文學、當代哲學到音樂,首度呈現教授的閱讀世界與創作心法。
收錄教授摯友————傳奇編輯鈴木正文、漫畫大師安彥良和精彩對談。
坂本龍一身邊總是有書。
由書出發,被書感動。藉由書本,確立信念。
坂本龍一愛書成癡,
寫下一段段關於人和書的珍貴回憶。
「一般社團法人坂本圖書」正式成立
眾所周知,2023年3月過世的音樂大師————坂本龍一,本身是一位極為嗜讀的愛書人,博學的他閱讀範圍甚廣,從當代哲學到古語研究,甚至是兒童心理學均有所涉獵。在大塊文化過往出版的《skmt 坂本龍一是誰》中,就有相當多的篇幅談論到「教授」自身的閱讀,以及這些閱讀與他的音樂作品之間的有機互動關係。在《skmt 坂本龍一是誰》出版後,許多粉絲與讀者都對於教授的龐大閱讀量大為震驚,紛紛表示對於音樂大師的閱讀談感興趣。
2023年8月28日,「一般社團法人坂本圖書」正式成立。該社團法人由坂本龍一遺孀————空里香女士親自監督,繼承了坂本龍一的意志,以分享能感動人心的「文化財」————「書本」為目標而設立的專案。事實上此計畫從坂本龍一過世前,於2017年便已開始籌備,此項目終於在2023年8月公諸於世。
「我想看強烈的事物,想讀————像心臟被尖銳刺穿般的東西。」
2023年9月24日,《坂本圖書》正式問世;同日,「坂本圖書空間」也於東京開館。《坂本圖書》一書收錄了坂本龍一從2018年到2022年於《婦人畫報》上連載的專欄「坂本圖書」共三十六回,一回一則人物談。教授談人物、興之所至分享記憶中與這些人物珍貴的來往互動,也是談這些人物筆下所寫、或是與這些人物有關的書本。
本書為坂本龍一過世後,最新、且首次集結成冊的文字作品集,而本書最為特別的地方在於其以選書出發,進行人物談式的書寫,每一篇首更搭配坂本龍一兒子Neo Sora的攝影作品,意境悠遠。本書體例一如教授過往的文字作品般創新,作為教授的全新企劃,消息甫公開就引來諸多樂迷關注。
早在本書出版前,不論是在探訪、文字書寫還是紀錄片中,教授都經常談到他閱讀的種種書藉,其後引伸到自己所關切的主題與音樂作品。這次的《坂本圖書》終於以「閱讀與書本」的角度出發細談,分享他完整的閱讀視野。對於書迷或樂迷而言,都是相當珍貴的一部作品。
坂本龍一談侯孝賢和楊德昌
書中內容涵蓋眾多影響教授音樂觀的各界名家,諸如塔可夫斯基、小津安二郎、大島渚、黑澤明等名導的著作自然收錄其中;與教授關連甚深的夏目漱石、村上龍等文豪名著更是必不可少;其他還包括童書名家麥克・安迪、音樂大師武滿徹、John Cage,甚至明代中國畫家八大山人也在教授談論之列。
而更特別的莫過於與漫畫家安彥良和的對談,除了聊安彥大師本身的名作《王道之狗》以外,也延伸到神話、政治、歷史、哲學,甚至讓我們得以窺探名曲《RYDEEN》的誕生祕談。這正正是《坂本圖書》的魅力所在,不僅看坂本龍一慧眼獨具的選書,更是看他如何閱讀這些精彩的選書,以及教授想要透這些選書傳達什麼訊息給讀者。
而對於台灣讀者而言,本書中最引人注目的定必是兩篇和「侯孝賢」、「楊德昌」相關的文章。坂本龍一非常喜歡這兩位台灣名導,他在書中不僅分享他如何閱讀日本學者對兩位的論述,更從中連結到教授對兩位導演的欣賞之情,最終甚至向台灣流露出真摰的喜愛之情。
坂本龍一的身邊總是有書
「坂本龍一的身邊總是有書。世界始於書。受書籍觸發。因書而得確信。」這本書的核心價值就在於身為愛書人,甚至「曾經夢想成為二手書店老闆」的坂本龍一如何閱讀,又透過這種種的閱讀獲得了什麼,召喚了什麼。
如果說《skmt 坂本龍一是誰》為我們留下的,是音樂大師坂本龍一的日記、雜想、《音樂使人自由》、《我還能看見幾次滿月?》則為我們留下教授的自我剖白。帶領我們看見坂本龍一的創作幕後、他的日常生活;那麼《坂本圖書》則是給我們直接登堂入室,看見坂本龍一自宅的書櫃的機會了。透過閱讀教授的閱讀,我們即將再一次以不同的軌跡,看見坂本龍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馮冠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