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所有的碳排都要付出代價,目前在碳權市場上,一噸碳要價一百美金,這對需要走入國際市場的企業,是很重要的減碳機會。」
百貨公司的美食廣場常擁有近數十家餐飲品牌,在顧客享用各式美食後,從餐廳的廚房後台流出的洗滌廢水,都會集中到底層地下室的幾座大型截油槽,經過過濾、截油,每個月從洗滌廢水產出的廢油就高達10噸之多,相當於六、七座一般家用水塔的量。
廢油處理成餐飲業未解難題 傳統方式成本高,還隱含工安隱憂
國內餐飲業廚房污水油脂含量偏高,因此政府明文規定,所有餐飲業者不論是大型餐廳、小吃店或百貨商場的廚房,都要安裝「油脂截留器」(通稱截油槽),接收洗碗槽排出的污水,經過簡易油水分離後,污水才能排入下水道。這些廢油如果沒有好好處理,不僅會阻塞排水管,還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
隱藏在廚房後場的截油槽,正是餐飲業者最怕外人看到的角落,而洗滌廢油(又稱地溝油)的處理卻一直找不到好的解決方案。每天都得派人忍著撲鼻惡臭,將廢油一瓢瓢撈起、瀝乾,等累積到一定的量,再花錢委請業者清運處理。而撈廢油對員工是件苦差事,萬一被產生的沼氣嗆暈,不小心跌入槽內,還會有生命危險,也成為餐飲業的工安隱憂。
而且廢油委外回收是稱斤論兩計算,對大型連鎖餐廳、中央廚房、大型企業員工餐廳、百貨公司美食街和大型飯店來說,除了一個月花費動輒數十萬元,還得承擔隱形風險。過去曾有新聞報導,知名餐廳委託合法的業者清運,但下游處理的業者卻違法亂倒廢油、污染環境,最後損及企業形象。
4小時將廢油轉化成乾淨廢水 還能生成綠色產品、減少碳排放
現在經濟部跨域生態系計畫的協助下,餐飲業者找到了「救星」——正崴生物科技。
正崴生物科技,是國內微生物應用專家,擁有利用微生物處理洗滌廢油的全球獨家技術。在正崴的技術加持下,現在混合清水、清潔劑、油脂、菜渣和碎片的洗滌廢水,在通過截油槽過濾關卡時,浮在水面上的廢油會流向名為「油洗洗」的機台,只要四個小時,就能將廢油轉化成乾淨的廢水。
油脂含量也降至每公升6.6毫克(6.6ppm),遠低於政府規定的可排放污水標準30ppm,每天約可處理100到150公升的廢油。從此,餐廳不需再以人工撈油,也不必委外清運處理。
為了讓社會大眾更了解微生物的應用,正崴接受計畫輔導單位工研院的邀請,加入跨域生態系計畫,以基石者的整合角色,串聯自動設備開發、數位系統資訊服務、綠色產品開發、產品設計業者等利基者夥伴。提供餐飲業客製化的終結廢油解決方案,並進一步將廢油轉化再生為綠色原料或產品,像是可做生物防治用的脂肪酸鹽(皂鹽)、清潔用品等,創造新的綠色商機。
在計畫協助下,正崴邀請獲得歐盟認可的第三方查驗證機構北德(TUV NORD)協助進行碳盤查,累積相關的碳排數據。每燃燒一噸廢油,會產生六至八噸的二氧化碳;但使用微生物處理廢油,每噸只產生128公斤的二氧化碳,遠比委外清運、燃燒所產生的碳排量要低上許多。
正崴董事長林妙娟指出,運用微生物技術,幫助餐飲業者自行處理廚房洗滌廢油,可以避免員工撈油對健康和安全的危害,並避免不知廢油回收去處的風險;同時幫助業者節能減碳,符合國際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要求;還能節省處理成本,平均建置三年就可回本。
正崴營運長張譯丰補充,未來所有的碳排都要付出代價,目前在碳權市場上,一噸碳要價一百美金,這對需要走入國際市場的企業,是很重要的減碳機會。
投資數千萬開發本土菌種 在農林漁牧產業多元應用
來自屏東林邊漁村的林妙娟,從學生時代就接觸微生物,為了幫助家鄉養殖業以微生物減少用藥,曾費盡心力從日本代理進口EM菌。後來她發現,要解決在地問題必須靠在地菌種,於是投資數千萬自行成立研發室,上山下海四處採集再逐一篩選,終於成功開發出近兩百種有不同功能的臺灣本土菌種,應用在農林漁牧等產業上。
近年正崴開發有機廢棄物處理機,搭配發酵設備,將廚餘轉化成可再利用的資源,獲得經濟部工業局「環保設備標竿企業獎」的殊榮。洗滌廢油處理是一片新藍海,最近不少五星級飯店、大型百貨商場紛紛找上正崴求助,連台電總部的員工餐廳也裝設這套設備,未來擬開放作為示範參訪場域。隨著業務不斷拓展,為了就近服務,正崴努力在各地尋找理念相近的新夥伴,共組能提供客製化服務的在地供應鏈,目前合作的生態系夥伴已超過十家。
餐飲業者討厭的廢油,其實蘊含著金礦。在工研院的技術支援下,正崴打算將廢油進一步轉化為生質柴油,成為更高附加價值的航空用油(SAF)。目前已完成純化實驗階段,但要到量產製造,仍有待更多資源的投入。
全臺每年產生的洗滌廢油量高達數十萬噸,被偷倒入河川或水圳污染環境的案件,時有所聞。「只要對臺灣的環境有幫助,不論是一坪、一分或是一甲地,我們都會努力,不會放棄!」胸懷環保使命感的林妙娟斬釘截鐵地說。
本文章內容由「推升中小企業跨域生態系價值共創計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