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政黨政治一直以來都是圍繞在國家定位、國族認同、與中國大陸的關係來做競爭,即使是在近年關於分配正義、社會正義等議題持續獲得關注,兩岸關係仍然是選民最在意的焦點。在2016年1月選舉完後,「九二共識」仍然不絕於耳,不只中國官方透過各種管道施壓民進黨要承認一個中國,國民黨方面以及民間的許多學者和意見領袖也紛紛表達「唯有」九二共識、一中原則才能維持兩岸交往與穩定。

本文要從政權剛輪替的這幾天,許多人對於衛福部代表團參加世界衛生大會(WHA)的各種批評談起。我認為,國民黨會輸掉近年的大大小小選舉,其中一個主因就是分不清楚「台獨」跟「台灣意識」的不同。

台獨與台灣意識的不同

首先要來討論什麼是台獨。「台獨」當然有很多種方式,最直接的就是改國號成「台灣國」,這可以是新創一部憲法,也可以是用現在的憲法去改國號,方式跟程序不一樣。「要不要台獨」牽涉到的是我們的正式國號要是什麼,我們要有怎麼樣的憲政體制等問題,同時也牽涉到是愈快改愈好,還是慢慢從不同層面來改這樣子的時間及程序問題;甚至,更複雜一點,還有所謂的「條件式台獨」,也就是說對於在什麼情況下一個人會去支持改國號的問題。

所以,台獨其實是有許多不同的面貌。(從中共的定義來看比較單純,只要你不跟中國統一就是台獨、只要你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就是台獨、只要不認為台灣屬於中國就是台獨)

其次來看看什麼是台灣意識。「台灣意識」泛指一個人對台灣的文化、歷史、語言或其他方面有所「認同」,對自己的國家覺得光榮,覺得自己屬於台灣,希望用台灣當成正式的名字,覺得自己的家鄉就是台灣,覺得台灣比其他國家還要好…等等,在學術上面的定義可以說是「民族主義」的不同面向。

台獨跟台灣意識彼此之間會有關聯,但不會互斥。例如,李登輝總統1996年的就職演說講的是「經營大台灣,建立新中原」,強調用台灣的發展給中國大陸當做榜樣,並且聲明「中華民國才是中國正統」,要用民主的中華民國來帶領中華民族的統一(應該可說至今仍然是我國憲法的立場)。一個認同中華民國的人,當然可以很愛台灣這塊土地,當然可以很以自己的國家為榮,只是可能不贊同去改變國號。所以,要去指責一個人「因為認同中華民國」而不愛台或是賣台,其實並不適當;同樣地,要去指責台灣意識就是「搞台獨」(或是套用一些國民黨人的話,叫做「柔性台獨」),這也完全沒有根據。

教訓台獨份子?

中華民國這個名號,現在是所有人的最大公約數;我個人也認為,在國際現實之下,它仍然有其存在的必要。至於未來是否要改變以及如何改,大家應該持續討論。改國號的需要性並非本文的重點,所以點到為止。簡單來說,我覺得現在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並非一個正常國家,尤其是持續「宣稱代表全中國」的部份,是阻礙我們成為正常國家的一大關鍵,但是這樣的宣稱或許仍然有其戰略上的必要。

我覺得,所謂「泛藍」陣營的菁英們,其實最該做的事情是要去談中華民國這個名稱的好處(又或者工具性)是什麼,而不是整天去酸台獨,或者,整天去攻擊台灣意識。

就以這次世界衛生大會(WHA)代表團的事來說好了,立法委員林昶佐(Freddy)也隨團到了瑞士,他用了閃靈樂團的人脈接受超多家媒體專訪,佔了很多的版面,主要都在宣傳說希望「台灣」能更積極參與在國際組織當中。結果許多國民黨的支持者和立場相近的媒體們跑出來酸他搞台獨、酸他之前嗆中華台北怎麼現在接受了,以及酸他護照沒貼貼紙。

這實在讓人摸不著頭緒,工具性的接受跟情感上的接受本來就是不一樣的事情啊!一個人當然可以工具性地接受一件事,但努力去把它改掉(再講白一點,一個人當然可以暫時接受中華民國,但是因為覺得國家還沒正常化,所以努力去改掉它)。所以,國民黨在那邊嗆半天實在沒有講到重點啊!(而且護照沒貼「台灣國護照貼紙」到底有何關聯啊⋯⋯他在十幾年前就已經把護照上面的China字樣貼掉了,用什麼貼掉的是重點嗎?)

事實就是,林昶佐在瑞士上了超多媒體版面,然後在記者會及專訪上都不斷強調「台灣」能夠扮演的角色,到處找人談說希望台灣能夠在國際上面有更多參與的空間。其實,「讓台灣在國際活動上更多參與空間」跟「讓中華民國在國際上有更多參與空間」這兩者根本是同義詞!但是,有許多人(特別是泛藍政黨的人)一直去酸台灣意識,這就只會讓兩者變成反義詞,而且把自己跟台灣意識對立起來。這樣一來給人的感覺就是:「你不准用台灣的名字去參與國際活動,因為這樣叫做搞台獨」,然後還自我感覺良好說是在「教訓台獨份子」。被許多人罵說是在扯後腿就是這樣來的。

使用「中華民國」名號的好處是什麼?

其實,要說服大家繼續支持使用中華民國的名稱,應該是要去談這個名稱存在的必要性,而不是拚命去講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不用中華民國就是台獨。因為,這就不是事實嘛!

大多數台灣人在情感上面早就不再覺得我們是「中國」了,任何有常識的人也都會知道「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個中國就等於中共代表的中國。

世界上絕大多數知道中國的人也都是認為中國是中共政府的那個中國,不是中華民國政府宣稱的那個中國(不要跟我說22個邦交國還是繼續承認中國=中華民國。絕大多數人都知道那已經不是現實狀況了)。所以,藍軍應該要去說服大家的是,中華民國這個用法存在的必要性是什麼、好處是什麼、大戰略是什麼。

甚至,執政的民進黨也應該去講啊!告訴大家為什麼我們現在還在使用這個名字,我們外交上的戰略應該是怎麼樣子的?蔡英文總統現在的策略是強調現狀、中華民國憲法,並且維持模糊空間,沒把話說死,我猜是因為要應付黨內的各種不同勢力,也要考慮到整體民意分布。如果非藍軍的人真的把這個話語權搶過來,那國民黨真的不用玩了。(好笑的是,有很多人喜歡到處嗆說「有種就宣佈台獨啊!」不喜歡台獨卻嗆別人趕快去做,這個思維實在有趣。我幾乎沒有看過不喜歡被統一的人去嗆泛藍政治人物「有種就趕快統一」。阻止都來不及了,還叫人家趕快去做?)

現在的狀況是,國民黨把台灣意識視為台獨,所以拚命在反對台灣意識。更糟的是,由於中共也是反台獨,所以國民黨直接跟中共一起聯手反對台獨(主要是從連戰2005年跑去中國開始的)。以前的國民黨是反共的,強調要讓中國民主化的,國統綱領也說得很清楚,等中國民主化我們再來談要不要統一(可惜國統綱領被當時「深綠派」影響下的民進黨給中止了),但現在卻不斷地附和中共的話語,不斷去講一個中國。

「不要惹中共不開心」變成了國民黨主要的價值與目標,反共的統派已經幾乎消失了,只剩下親共的統派。不知道國民黨的菁英與支持者有沒有警覺到,這實在是一件滿糟的事情。

小結

台灣意識/台灣認同的趨勢是「回不去」的。以現在的國際政治情勢、兩岸分治的現實來說,要讓台灣人重新認同自己「屬於」中國、「是」中國,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想給所謂泛藍支持者、中華民國堅定支持者的建議就是,試著減少用反面論述的談「不喜歡中華民國體制」的壞處,或是減少用情感來談。

例如,我們不可能再去阻止人們在體育賽事方面想要使用「台灣隊」名稱的渴望,所以忠實的中華民國人應該是去講說「中華台北」是外交的藝術、是一種妥協的結果、名稱不重要比賽內容最重要云云,而不是去講說「主張使用台灣隊就是在搞分裂」。至於,強調愛國情感、國民黨革命成功創立中華民國之類的事情,隨著現在傳播科技發達、資訊的流通,這類的神話故事也愈來愈不管用了。

再強調一次,分不清楚台灣意識跟台獨的差別,是國民黨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不過,從許多人對「台獨」的單一想像以及恐懼感,以及從政權輪替後的許多人發言來看,可能還要很久之後才會有人察覺到這件事吧?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