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鍾武凌(生於馬來西亞,新加坡國立大學社會學博士,現為馬來亞大學高級講師除了華人社會,其研究興趣也包括政治社會學、族群關係以及印尼和馬來西亞社會與政治。

印尼的華族有著相當悠久的歷史,根據歷史記載,華人移居印尼的年代可追溯至唐朝(注1)。在荷蘭殖民者於公元17世紀入侵印尼之前,定居印尼的華人已接近10,000人。大部分華族印尼人的祖籍為福建籍。此外,印尼也有為數不少的客家人、潮州人、廣東人和海南人。

一直以來,華人雖然是印尼的少數族群,但卻在經濟發展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此外,華人的一些美食不僅深受土著喜愛,也給當地飲食文化帶來一定的影響。

大致上,印尼的華族美食主要有肉包(bakpao)、肉麵(bakmi,讀音為「bakmee」)、伊府麵(ifu mie,讀音為「ee-foo-mee」,台灣稱意麵)、扁食麵(即餛飩麵,印尼名稱為「mie pangsit」,讀音為「mee pangsit」)、燒賣(siomay,讀音為「sio-mai」,或somay,讀音為「so-mai」)、雜菜飯(nasi capcai)、芙蓉蛋(fuyunghai)、炒粿條(kwetiau goreng)和豬肉沙爹(s​​ate babi)。這些美食的印尼名稱大都譯自閩南語。

和新馬食物兩地相似

肉包,顧名思義,即是以肉類作為餡料的包子,而肉麵則是配有肉類的乾撈麵。印尼華人餐館所賣的伊府麵跟馬來西亞常見的廣府伊麵頗為相似,即湯汁的顏色較淺。扁食麵也就是餛飩麵(「扁食」一詞源自福建閩南地區,意即餛飩),而印尼的燒賣則跟新馬的沒有兩樣。此外,印尼的雜菜飯和芙蓉蛋也跟新馬的頗為相似,前者為炒雜菜配白飯,而後者為添加洋蔥、各種蔬菜以及番茄醬汁的炒蛋。

在印尼,炒粿條是棉蘭(Medan)華人的代表性美食。不少人覺得棉蘭的炒粿條材料比較豐富,也比較美味可口;這好比在馬來西亞,許多人都認為檳城的炒粿條特別美味可口。也有人說,這是因為棉蘭位於蘇門答臘北部,靠近檳城,兩地華人關係密切,就連所採用的炒粿條秘方也頗為相似,因此兩地的炒粿條都特別有名。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移居國內其他地區的棉蘭華人都在新家園開設棉蘭炒粿條餐館,經常吸引不少食客前往光顧。例如,位於泗水(Surabaya)市區的Apeng炒粿條餐館是由移居該市的棉蘭華人所開,許多市民都喜歡光顧,因此餐館經常高朋滿座,以至食客需先領取號碼,再等服務生安排座位。

配黑醬油的豬肉沙爹

談到印尼的華族美食,也不得不提豬肉沙爹。豬肉沙爹是當地土生華人(Tionghoa Peranakan)特有的美食,因此在土生華人人數較多的爪哇島比較普遍。我在泗水所嚐過的豬肉沙爹味道近似叉燒肉,但含有較重的蒜頭味。華族印尼人吃豬肉沙爹不是配香料花生醬,而是配洋蔥和黑醬油,有的人也會配白飯吃。

Franklin Heijnen

此外,在廖內群島(Kepulauan Riau)北部的巴淡島(Pulau Batam),肉骨茶(bak kut teh)也是相當受歡迎的華族美食。肉骨茶是以帶肉的豬骨配合中藥所煲成的湯,通常伴白飯、青菜和油條吃。許多前往巴淡島旅遊或公幹的外國人都喜愛享用當地的肉骨茶。

我相信肉骨茶之所以會成為巴淡島的主要華族美食,跟該島靠近新加坡和柔南有關。在新馬,肉骨茶是主要的華族美食之一,這也給離新馬不遠的印尼地區的飲食文化帶來一定的影響。

土著也售賣華人美食

以上所提及的大部分華族美食也深深影響印尼土著社會的飲食文化,因為許多土著餐館和攤販都有售賣像肉包、肉麵、扁食麵和燒賣這些源自華族社會的美食。但由於許多土著都是穆斯林,因此他們所售賣的華族美食都不含豬肉。

我的一名印尼土著朋友曾坦言,不少土著視華人為外來者,並因為華人的經濟狀況普遍上比一般土著好,而對華人心存偏見和敵意,但卻不曾想過他們所喜愛享用的燒賣、肉包、肉麵等美食其實都是源自華族社會,她對此深深嘆息。

事實上,華族印尼人不但在經濟發展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也在政治、文化、教育和體育方面作出許多貢獻。而且,華族飲食文化的確使印尼的飲食文化更為豐富,也吸引不少游客前往該國尋找美食,這是無可否認的事實。唯願將來會有更多印尼土著了解華族對印尼各方面所作出的貢獻,不再對華族存有不必要的偏見,並與華族共同打造一個更進步以及更具包容性的印尼社會。

註解

一、見經典雜誌編著,《鄭和下西洋:海上史詩》(台北市:經典雜誌出版社,1999年),頁135。

本文獲當今大馬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闕士淵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