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里約熱內盧夏季奧運會即將揭幕,運動公社寫出史上10宗跟奧運有關的政治事件。
編按︰巴西里約熱內盧夏季奧運會即將揭幕,運動公社寫出史上十宗跟奧運有關的政治事件。本網將分上下兩篇轉載。
1972年︰慕尼黑血案
1972年9月5日,一個叫「黑色九月」的巴勒斯坦武裝組織派人進入慕尼黑奧運村,武裝分子劫持11名以色列代表團的教練和運動員。他們要求以色列釋放234名在當地被囚禁的巴勒斯坦和非阿拉伯裔人。他們亦要求西德釋放兩名極左武裝組織成員。最後,11名以色列人質、5名武裝分子和1名西德警察身亡。是次事件令到該屆奧運會停賽一天。3日後,以色列派戰機轟炸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在敘利亞和黎巴嫩的基地,據說造成近200人身亡。
「黑色九月」在事發一個星期後發表聲明:「就算一個在白宮內的炸彈、一個在梵帝崗的地雷、毛澤東之死、巴黎地震都不可能像慕尼黑行動那樣震撼世上所有人的意識。奧運會比世上任何事都能提升人們的興趣和注意力。從宣傳角度來看,選擇奧運會是百分百成功的。」
24年後,阿特蘭大奧運期間也發生了一宗恐怖襲擊。在1996年7月27日,一枚炸彈在百週年奧運公園爆炸,即場造成一死逾百人受傷。9年後,一名叫Eric Robert Rudolph的男子承認是兇徒。他亦曾在墮胎診所和同性戀酒吧放置炸彈。
1936年︰孫基禎遮蓋日本國旗
提到1936年奧運會,大家當然會記起美國黑人運動員奧雲斯(歐文斯)如何靠在田徑賽場上取得4面金牌,在納粹黨自家門口粉碎「阿里安人優越論」,但當屆奧運還有一件挑戰後來在二次世界大戰成為軸心國國家的事。
事件的主角是來自朝鮮的孫基禎,當年朝鮮半島已被日本帝國兼併,所以這位馬拉松好手只能參加日本代表團。他和同樣來自朝鮮的馬拉松選手南順永,都被迫使用日本名字參賽,據說當年孫基禎在簽名時堅持不用日文。最後,孫基楨和南順永分別得到金牌和銅牌。當日本國歌在頒獎禮播出時,這兩位朝鮮選手都垂著頭作無聲抗議。在柏林奧運會時,每位金牌得主都會獲贈一株植物,孫基楨更刻意將這株植物放在胸前,以遮擋衣服上的日本國旗。
在朝鮮,反殖的《東亞日報》在刊登孫基禎榮獲奧運金牌的消息時,在圖片上刪去了日本國旗。此舉令到報刊被禁止出版長達9個月。
32年後,在墨西哥城奧運會上,來自捷克斯洛伐克的女子體操運動員Vera Caslavska取得4金2銀的佳績。在她奪得銀牌的兩個項目中,奪冠的運動員均來自蘇聯。1968年8月,蘇聯揮軍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終結了當地被稱為「布拉格之春」的民主運動。Vera Caslavska在當年10月的奧運頒獎台上聽見蘇聯國歌時垂下頭,顯現具有和孫基楨當年相近的政治含意。
後來在蘇聯政府施壓下,捷克斯洛伐克當局阻止Vera Caslavska出國參賽。但最後捷克斯洛伐克的人民在90年代也能享受到民主自由的可貴,Vera Caslavska更曾經在90年代出任捷克奧委會主席一職。
1968年︰墨西哥城的Black Power Salute
60年代,南非因為推動種族隔離政策而被逐出奧林匹克運動會。墨西哥城奧運舉行時,是美國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被刺身亡後約半年。在這屆奧運會中,兩名非洲裔美國籍運動員在奧運頒獎台上舉起了象徵黑人力量的拳頭(Black Power Salute)。
這兩位運動員是Tommie Smith和John Carlos,兩人分別在1968年墨西哥城奧運男子200米短跑取得金牌和銅牌。除了高半戴上了黑色手套的拳頭外,Smith和Carlos都沒有穿鞋,雙腳只穿上黑襪,代表黑人面對的貧窮處境。據稱Smith繫在頸上的黑色頸巾代表黑人的尊嚴,而Carlos沒有拉上外套的拉鍊,是為了象徵和美國藍領工人的團結。奪得銀牌的澳洲籍白人選手Peter Norman和兩位美國運動員一樣,都戴上了載有人權訊息的襟章。
原來Smith和Carlos都是一個叫「奧運為人權項目」(Olympic for Human Rights, OPHR)的成員。該組識的其中一個宗旨,就是抗議美國黑人的人權被持續受有系統地侵犯,他們還致力於揭露美國黑人運動員在歷史上被利用為國內和國際政治宣傳工具的事實。
在國際奧委會主席布倫戴奇向美國奧委會施壓下,Smith和Carlos被逐出奧運村,美國奧委會亦對兩人的抗議姿態表示遺憾。
1980/1984年︰冷戰下的杯葛
1979年12月,蘇聯揮軍入侵阿富汗。作為冷戰時期蘇聯的頭號敵人,美國當然要用各種形式反制。時任美國總統的卡特就想到利用1980年莫斯科奧運這個時機。美國政府成功影響了美國奧委會的決定,後者決定杯葛莫斯科奧運會。美國的不少盟國如日本、西德等都跟隨了這個決定。
重新獲准參加奧運的中國大陸當時與蘇聯關係欠佳,亦參加了抵制莫斯科奧運的大軍。美國最親密的盟友英國卻仍然有二百多位運動員參賽,但運動員在得獎後只升起奧運旗,亦不播放英國國歌。而香港代表團則沒有參賽。
這次杯葛沒有令蘇聯在阿富汗問題上妥協。到1988年,蘇聯才開始撤出阿富汗。1984年夏季奧運會由美國的洛杉機主辦。為了報復,蘇聯和它的十多個盟友缺席了洛杉機奧運會。
1976年︰第三世界國家抵制蒙特利爾奧運
六、七十年代,南非種族隔離政策成為了國際體壇上一個重要議題。不少非洲國家希望利用體育制裁逼使南非的少數白人政權讓步。由1964年東京奧運到1988年漢城奧運,南非都因此無法參賽。不過,在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爾奧運會,雖然南非沒有參賽,卻有28個國家(絕大部分是非洲國家)因為南非的種族隔離政策抵制了該屆奧運會。
原來在奧運開幕前,紐西蘭派出欖球隊到南非訪問比賽。此舉被視為支持南非政權的行動。國際奧委會不接受非洲國家的抗議,決定容許紐西蘭奧運代表團參賽,終於觸發了這次杯葛事件。而下一次紐西蘭欖球國家隊再次訪問南非,已經是1992年的事。當時南非的種族隔離政策已經行將結束。
相關文章︰
本文經運動公社授權刊登,原文見此︰
責任編輯:tnlhk
核稿編輯︰歐嘉俊
- 日本
- 美國
- 政治
- 奧運
- 韓國
- 殖民
- 種族歧視
- 國旗
- 英國
- 阿富汗
- 南非
- 種族隔離
- 以色列
- 蘇聯
- 巴勒斯坦
- 冷戰
- 巴西里約熱內盧
- 巴西奧運
- 慕尼黑
- 黑色九月
- 奧林匹克運動會
- 夏季奧運
- 奧雲斯
- 慕尼黑慘案
- Black Power Sal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