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由重返石油輸出國組織的機會,加強與中非區域市場的互動,強化「小國寡民」的外交靈活策略,加彭不但有機會成為中非經濟發展的領頭羊,甚至能夠搖身一變,成為中非的「布魯塞爾」。
石油輸出國組織(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OPEC)長期在國際原油市場叱吒風雲,直到美國在2014年對頁岩油(Shale Oil)開採取得重大技術突破,國際原油市場才開始重新洗牌。石油輸出國組織面對美國頁岩油的挑戰,決定以低油價搶市佔率,許多美國產油企業難以長期與之抗衡,已經出現減產頁岩油的狀況,該組織將其視為一大勝利。
除了原油市場傳來的好消息之外,石油輸出國組織在近期還有兩件大事。今年6月3日在維也納(Vienna)舉行的會員大會,睽違十年再度進行秘書長選舉,由奈及利亞(Nigeria)籍的巴金多(Mohammed Barkindo)雀屏中選,並在8月1日就任;第二件是1995年退出該組織的非洲產油國加彭(Gabon),於7月1日再度成為會員國。
即使重返石油輸出國組織行列,加彭經濟依然有許多待解決的問題。加彭總人口僅約170萬,內需市場規模有限,勢必要靠對外貿易來刺激經濟成長,其中原油佔加彭出口高達80%,但產量比起其他產油國的規模還要小很多,僅靠石油賺進的外匯仍屬有限;在進口方面,加彭與許多非洲國家情況相當類似,在貿易上還是頗依賴過去的殖民母國,因此法國是加彭重要的進口對象,加上積極在非洲布局的中國,兩國佔加彭進口總額超過40%以上。
加彭有許多天然資源,十分利於發展工業,其中油田分布在首都自由市(Libreville)與第一大港讓蒂爾港(Port-Gentil)的沿海,這兩大城市也是加彭主要的工業區;加彭還有許多礦業城市,包含出產鈾礦的奧克洛(Oklo)、鐵礦產地馬科庫(Makokou)與貝林加(Belinga),以及錳礦礦場所在的莫安達(Moanda)。
然而,加彭的交通建設是阻礙經濟成長的最大絆腳石。全加彭唯一的鐵路是從自由市通到東南方的弗朗斯維爾(Franceville),除了盛產錳礦的莫安達有鐵路運輸服務外,讓蒂爾港與鈾礦、鐵礦產區都不在鐵路運輸範圍內,僅能用公路運輸代替。加彭境內公路雖然很密集,但受到熱帶雨林氣候的影響,終年雨水豐沛,讓公路系統的維護相對不易,使得公路受限於氣候條件,無法充分彌補鐵路的不足。
由此可知,加彭不健全的經濟體質與產業型態,不堪面對長期低迷的國際原油價格,導致加彭經濟表現不佳。在這樣的背景下,與其在國際市場單打獨鬥,加彭不如重新加入石油輸出國組織來集體行動,還可在體制內爭取權利,而該組織為了增加市佔率也樂於讓加彭重回會員國之列。
非洲聯盟(African Union)長期致力於非洲經濟統合,以1991年成立的「非洲經濟共同體」(African Economic Community)為核心組織,成為非洲聯盟下轄最重要的分支機構。為了建立一個泛非主義(Pan-Africanism)之下的「非洲共同市場」(African Common Market),「非洲經濟共同體」的重大任務是推動非洲各區域成立自由貿易區與經濟貨幣聯盟,作為「非洲共同市場」的前置作業;中部非洲的兩個區域共同體,就是這項龐大計畫的一部分。
「中非國家經濟共同體」(Economic Community of Central African States)包含中非十國,總部設在長期扮演中非區域衝突調停角色的加彭,並以加彭為首的六個核心國家成立「中非經濟與貨幣共同體」(Economic and Monetary Community of Central Africa),有六國一致的「中非國家銀行」(Bank of Central African States)與共同貨幣「中非法郎」(Central African CFA franc, XAF)。
雖然加彭也有許多待解的難題,不過相對於中非共和國(Central African Republic)、查德(Chad)、喀麥隆(Cameroon)、剛果共和國(Republic of the Congo)等中非國家,加彭的政經局勢還是較為穩定。如果加彭能夠把握自身擁有石油的優勢,利用在非洲相對穩定的中非法郎,擴大區域經濟統合的觸角,促進自身與中部非洲的經濟成長,對實踐「非洲共同市場」的理念絕對是一大助力。
然而,加彭在政治議題上仍有隱憂,其中在8月27日即將登場的總統大選將會是關鍵。加彭在1960年獨立至今,都是由加彭民主黨(Gabonese Democratic Party, PDG)執政,雖說加彭在前總統邦戈(Omar Bongo Ondimba)在位的42年間,經濟與政治表現尚稱穩健,卻也因此沒有強力的反對黨能與之抗衡。加彭長期缺乏監督與改革的力量,即使不像周邊國家時常有叛軍或內戰,但不成熟的政黨政治確實是阻礙加彭進步的原因之一。
邦戈在2009年病逝後,由其子翁丁巴(Ali Bongo Ondimba)贏得補選,但今年的連任之路卻遭遇強力挑戰。前任非洲聯盟委員會(Commission of the African Union)主席讓平(Jean Ping)在今年初加入加彭進步黨(Gabonese Progress Party, PGP),並且積極拜會各在野黨,希望能夠集中反對力量阻止翁丁巴連任;最後宣布成立「反對黨改革陣線」(Opposition Front for Political Change,FOPA),並且由讓平成為該陣線的總統候選人。
若由讓平當選總統,對於加彭來說是一個改變的契機。以讓平在非洲聯盟任職的外交經驗,相當有利於加彭拓展國際影響力,加彭在過去已經數次擔任區域衝突協調者的角色,因此在中非動盪的局勢裡,讓平有機會充分發揮外交專長,並深化區域經濟統合。但讓平的隱憂,還是來自在野勢力的分裂,仍有部分黨派不願承認讓平在野共主的身分,依然自行提名候選人,因此翁丁巴與讓平的競爭還是渾沌未明。
翁丁巴雖然有現任優勢,但加彭的失業率仍然居高不下,尤其青年失業率超過三成,加上財富分配不均,貧窮線下的人口數字也十分龐大;在非洲常見的疾病問題上,加彭也有愛滋病、瘧疾、狂犬病等危險程度較高的傳染病。表面上看起來,加彭有撒哈拉沙漠以南第二高的人類發展指數(Human Development Index),僅次於波札那(Botswana)、高於南非(South Africa),但經濟與環境問題都是翁丁巴執政期間未能改善的情況,若輕忽執政不力對選民的影響,只會落得跟南非總統祖瑪(Jacob Zuma)一樣的下場。
南非在8月3日舉行五年一度的地方選舉,執政黨非洲民族議會(African National Congress, ANC)雖說仍保住第一大黨的地位,但幾個指標性的大城市都遭到反對黨民主聯盟(Democratic Alliance, DA)的重挫,是解除種族隔離以來最慘的選舉成績。
除了位在西開普省(Western Cape)由民主聯盟長期執政的開普敦(Cape Town),非洲民族議會不但在經濟中心約翰尼斯堡(Johannesburg)失去絕對多數的議會席次,行政首都普利托里亞(Pretoria)、南方重鎮伊莉莎白港(Port Elizabeth)更是由民主聯盟躍升第一大黨。最讓執政黨驚訝的選舉結果,是祖瑪位在夸祖魯-納塔爾省 (KwaZulu-Natal)的故鄉恩坎德拉(Nkandla),被地方型政黨「因卡塔自由黨」(Inkatha Freedom Party, IFP)拿下過半席次。這次地方選舉是2019年南非國會大選的試金石,這樣的結果對執政黨無疑是嚴重警訊,祖瑪政權岌岌可危。
民主聯盟之所以在這次選舉大有斬獲,其中一部分原因是民主聯盟在2015年5月選出該黨首位黑人領袖麥馬尼(Mmusi Maimane),積極搶攻對祖瑪執政失望的黑人選票,目前看來確實收到效果。然而祖瑪執政下的南非問題叢生,不但經濟蕭條、治安敗壞,官員貪汙的行為更是令人咋舌,這些也都給民主聯盟一個攻城掠地的好機會。這樣的結果,顯示經濟、清廉議題最終將超越種族藩籬,只要施政不得民心,黑人選民就不再是非洲民族議會的鐵票部隊,翁丁巴不能不以南非為戒。
倘若最後由讓平獲勝,加彭政治局勢就十分值得進一步觀察。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各國,如果出現內部動盪不外乎兩個因素:叛軍與政府軍的內戰,或是對選舉的「願選不服輸」。
肯亞(Kenya)首都奈洛比(Nairobi)是東非經濟與金融中心,因此肯亞政局的穩定對東非影響頗鉅,甚至目前東非六國還在進行談判,要成立以肯亞為中心的「東非聯邦」(East African Federation),可見肯亞局勢足以牽動東非區域穩定。在2007至2008年,時任肯亞總統的齊貝吉(Mwai Kibaki)被指控舞弊選舉而獲勝,反對黨在全國展開暴力抗爭,最後竟演變成一場種族屠殺的暴力悲劇。
先前因幣值狂貶而受到國際關注的辛巴威(Zimbabwe),多年前也有過類似的選舉紛爭。2008年辛巴威大選,把辛巴威經濟帶向崩潰的穆加比(Robert Mugabe)尋求連任,反對派的崔凡吉萊(Morgan Tsvangirai)在首輪投票中贏過穆加比,穆加比就在全國各地鼓動暴力衝突,並揚言投給崔凡吉萊會受到生命威脅,崔凡吉萊只好宣布退出第二輪決選。這次大選是最有希望將穆加比政權瓦解的機會,不料最終仍功敗垂成,導致辛巴威已經沒有反對力量能夠制衡穆加比,讓現在的辛巴威無論是政治或經濟,都已經呈現病入膏肓的困境。
眼看南非執政黨咎由自取的「慘勝」,還有過去在肯亞與辛巴威的選後紛擾,加彭朝野各黨都必須引以為戒,尤其是落敗者更要以加彭經濟發展、中非區域穩定為考量,不能因選舉失利而導致更大層面的動盪。
縱使加彭在經濟上面臨許多挑戰,但相對中部非洲發展落後的各國,加彭還是表現較為穩定的經濟體,加上身兼中非兩大區域經濟共同體成員的先天條件,這些都有利加彭擴大在中非的國際影響力。藉由重返石油輸出國組織的機會,加強與中非區域市場的互動,強化「小國寡民」的外交靈活策略,加彭不但有機會成為中非經濟發展的領頭羊,甚至能夠搖身一變,成為中非的「布魯塞爾」(Brussels)。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楊之瑜
- 中國
- 美國
- 狂犬病
- 失業率
- 非洲
- 法國
- 地方選舉
- 總統大選
- 肯亞
- 南非
- 種族隔離
- 自由貿易區
- 愛滋病
- 中非共和國
- 油價
- 奈及利亞
- 國會大選
- 布魯塞爾
- 鐵路
- 原油
- 奈洛比
- 辛巴威
- 喀麥隆
- 查德
- 開普敦
- ANC
- 民主聯盟
- 祖瑪
- 非洲民族議會
- 瘧疾
- 交通建設
- 公路
- 非洲聯盟
- 約翰尼斯堡
- 頁岩油
- 撒哈拉沙漠
- OPEC
- 自由市
- 石油輸出國組織
- African Union
- Cameroon
- Chad
- Nigeria
- 波札那
- Jacob Zuma
- 穆加比
- south africa
- 人類發展指數
- 加彭
- 鈾礦
- Robert Mugabe
- Shale Oil
- Zimbabwe
- 剛果共和國
- Johannesburg
- 鐵礦
- Kenya
- Ali Bongo Ondimba
- 翁丁巴
- 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 Mohammed Barkindo
- Gabon
- Libreville
- 讓蒂爾港
- Port-Gentil
- 錳礦
- 弗朗斯維爾
- Franceville
- 莫安達
- Moanda
- African Economic Community
- 非洲經濟共同體
- Pan-Africanism
- 泛非主義
- African Common Market
- 非洲共同市場
- Economic Community of Central
- 中非國家經濟共同體
- 中非經濟與貨幣共同體
- Economic and Monetary Communit
- 中非國家銀行
- Bank of Central African States
- XAF
- 中非法郎
- Central African CFA franc
-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
- Republic of the Congo
- 加彭民主黨
- Gabonese Democratic Party
- PDG
- Omar Bongo Ondimba
- 邦戈
- 讓平
- Jean Ping
- Gabonese Progress Party
- 加彭進步黨
- PGP
- Opposition Front for Political
- 反對黨改革陣線
- 區域經濟統合
-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 Botswana
- African National Congress
- DA
- Democratic Alliance
- Cape Town
- Pretoria
- 普利托里亞
- 伊莉莎白港
- Port Elizabeth
- Nkandla
- 恩坎德拉
- IFP
- 因卡塔自由黨
- Mmusi Maimane
- 麥馬尼
- Nairobi
- 東非聯邦
- East African Federation
- Mwai Kibaki
- 齊貝吉
- 崔凡吉萊
- Bruss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