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大衛‧逵曼 David Quammen
攝影:麥可‧尼可斯 Michael Nichols

大家都說貓有九條命,但沒人會這麼說塞倫蓋蒂平原上的大貓。在這塊無情大地上,生存是艱難而危險的,死了就是死了。上至非洲的萬獸之王、下至被牠們捕食的獵物,生命往往短促。成年公獅若運氣夠好、耐力夠強,在野外也許能享有12年的高壽。成年母獅可以活得更久,甚至長達19年。

但對任何獅子而言,初生時的預期壽命都要短得多,因為從幼獅的高死亡率來看,有一半會死於兩歲以前。而就算活到成年,也不保證能安詳離世。2009817日的早晨,一頭黑色鬃毛、體格強健、被研究人員稱作「C小子」的年輕公獅,似乎就面臨了牠的大限之日。

Vumbi "dust" Pride of the Serengeti Plains, one of Craig Packers research study groups. 14 cubs were born in April 2011 to 5 lionesses and now 8 cubs remain. Vumbi in the plains within sight of camp/Barafu valley. Afternoon back with CBoy (black-maned male) who sits some distance from the pride, he has remained with the pride for several days.

獅子會殺獅子。為了捍衛的利益,公獅C小子每日(和每夜)都面對這樣的危險。

瑞典女子瑛格拉.楊森在一項長期的獅子研究計畫中擔任田野助理,她在現場目睹了一切。她與C小子有過幾次邂逅;事實上,這個名字就是她取的。(她還記得當初自己「很沒創意地」用英文字母幫三隻幼獅命名為ABC小子。)如今C小子年約四、五歲,正邁入全盛期。

在三隻公獅聯手對付C小子、試圖置牠於死時,楊森就坐在10公尺外的Land Rover越野車裡。儘管勝算極小,牠仍掙扎求生,這個場面不僅極具戲劇性,更反映出有關所有塞倫蓋蒂獅子的一個真相:相較於牠們能夠造成死亡的能力,牠們所持續面臨的死亡威脅,才真正形塑了這種凶猛但無時不處於危險中的動物的社會行為。

這一天,楊森來到塞羅奈拉河的乾涸河床附近是為了探視一個名為朱瓦卡利的獅群。她也希望能觀察到公獅,包括「常駐」在這個獅群中的公獅。(公獅並不嚴格屬於任何一個獅群,而是會與其他公獅結盟,控制一個以上的獅群,讓母獅受孕產下幼獅,此後成為常駐公獅,和獅群維持一種鬆散的關係。牠們在捕殺獵物時也扮演重要角色,特別是在獵捕非洲水牛或河馬等大型危險獵物時;透過此舉,牠們也算為獅群的生活提供了精子和保護安全以外的貢獻。)

楊森知道,朱瓦卡利的常駐公獅是C小子和牠唯一的盟友:一隻金色鬃毛的風流浪子「希勒都爾」。她往河邊靠近時,遠遠就看到有隻公獅被另一隻獅子追著跑,逃跑的那一隻是希勒都爾。一開始,她並不明白牠要逃離什麼,又為什麼逃。

然後她發現草叢中有四隻公獅。牠們排列的方式略呈方形,彼此相隔約五個大步。她認出其中幾隻屬於由四隻野心勃勃的年輕成年公獅組成的另一個聯盟,在她的記錄卡上以「殺手幫」的惡名標註。

The Serengeti National Park, Tanzania. Vumbi (dust) Pride a plains pride, part of C.Packers 30 year Serengeti Lion Research Project. In April 2011, 14 cubs were born to 5 adult females VUH, VUM, VUO VUS & VUX in the Barafu Valley.  Now 8 cubs remain and the 3 young males are just beginning to grow manes. CBoy and Hildur sired the cubs. After sunset Vumbi quickly killed a wildebeest, we are now in a dark moon phase.

望比獅群中較大的幼獅和一隻成年母獅(左五)大啖牛羚。沒有月亮的暗夜時分是最佳的狩獵時機,因為這種時候貓科動物比牠們的獵物看得更清楚。這些黑白照片以紅外線拍攝,能將對獅子的干擾減到最小。

【本文完整內容請見《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2014年6月號。原標題:獅子生與死。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