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計畫
《離開學術界》:為學術界人士提供寶貴的職業轉型指導,混過這裡,想到哪裡都可以!
專任教授和兼任教授之間的待遇差距加劇了學術界的兩極分化。專任教授擁有穩定的工作和豐厚的福利,而兼任教授則面臨低薪、缺乏保障的困境。這種不平等不僅影響了兼任教授的生活品質,也損害了學術界的整體形象和聲譽。學術界內部的不平衡進一步削弱了其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
《研究的起點》:該如何挑選有意義的研究計畫?這可能和「何時能夠畢業」是同等級的靈魂拷問
墨磊寧跟雷勤風主張,透過反思個人的經驗和故事,研究者能夠發掘出潛在的研究問題。這過程涵蓋了從個人的過往、身分認同、文化背景或人生經驗中尋找靈感。《研究的起點》裡提供了一些工具和練習,協助我們從這些個人經驗中挖掘靈感,並將之轉化成具體的研究問題。他們也解釋了怎麼去瞭解你感興趣領域內現有的研究和討論。
《去你的博士學位》:「他方火葬, 這邊活埋」,失去頭銜的我不知道該如何稱呼自己
這本書不僅記錄作者在谷底掙扎求生的心路歷程,更反映高教學海中的各種扭曲現象和權力不對等,而那樣的場景和對待,不只在學術圈,也充斥在社會各層面,從家庭到職場。
總經費5700萬農委會研究報告涉抄襲,張善政回應:搜集資訊不是學術論文寫作
張善政指出,這個計畫不是一個論文研究,也不是要開發出農業新技術,而是把國外現成新的農業電子化進展介紹給國內研究單位,所以性質是完全不一樣。
專訪《南方的社會,學》主編趙恩潔:同理心不是三個學分必修就可以學到的東西
因為有無限的差異,所以才需要同理。沒有一種單一的穆斯林,沒有同質的「印尼人」,當然也沒有同一種「台灣人」。所以我們能做的,只是先謙卑的去學習,向各種南方學習。
公民意識、公民不服從和政治參與:如果政府聽見我們的話,何必做叛逆的公民?
相較於公民不服從的概念,個人的公民意識較高代表越是相信民主必須基於法治之上,而公民不服從則是主張只要政府表現太差,人民應該有權用任何手段來反抗。
紀念登月46周年 NASA新計畫:2021年重返月球,2035年「人類定居」
計畫還包括了打通地球與月球之間的商業運輸通道,並透過機器人挖掘月球氫能源,大大降低成本,甚至實現人類火星之旅的夢想。
紀念登月46周年 NASA新計畫:2021年重返月球,2035年「人類定居」
計畫還包括了打通地球與月球之間的商業運輸通道,並透過機器人挖掘月球氫能源,大大降低成本,甚至實現人類火星之旅的夢想。
同學你們暑假要幹嘛?聽聽大學老師給你的4個建議
沒有人會知道你當下做的什麼事對未來會有什麼影響,所以如果真的為了某個目的去做某件事,當其結果與預期不符的時候,經常是讓你大失所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