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後,全國公立收容所每年的送養隻數皆可達五萬隻左右。不過有意願也有能力養狗的家庭總有漸趨飽和的一天,在零撲殺政策正式上路後,需要更多元的出養管道,減少狗狗待在收容所內的時間。
記者 黃靖雅/報導
零撲殺政策上路,「收容爆量」以致影響收容品質,始終是動保人士對此政策最大的隱憂。收容所不可能無限制的擴建,在有限的收容空間下,維持收容品質的方法不外乎節流和開源,因此,除精準捕捉降低入所量,加強送養更是每個收容所的當務之急。
過去幾年,在各界的強力宣導下,「領養代替撲殺」口號人人琅琅上口,各地公立收容所的送養率也幾乎每年都有增長。
只要在公立收容所領養犬貓,由收容所提供疫苗、絕育補助已稱得上基本配備,而自籌廠商贊助品,大手筆贈送內含罐頭、飼料、零食、沐浴乳、寵物配件等物,湊成全套「送養嫁妝」的縣市也不在少數。有些動保機關更規劃有飼主教育課程,降低新手飼主「入門」的門檻。
這些方法也確實成功扭轉了不少民眾對「收容所犬隻」的疑慮。2013年後,全國公立收容所每年的送養隻數皆可達五萬隻左右。不過有意願也有能力養狗的家庭總有漸趨飽和的一天,在零撲殺政策正式上路後,需要更多元的出養管道,減少狗狗待在收容所內的時間。
關懷生命協會近年來,非常積極地推行「校園犬計畫」。協會執行長何宗勳表示,在幾個成功的案例下,目前社會氛圍對校犬的排斥已減緩不少,他認為除了一般家庭,「學校是一個很有潛力的地方」,他解釋道,將犬隻送養到校園的意義不同他處,不僅僅是收容動物,「因為教育是根本」,校犬就是活生生的教材。
不過,校犬計畫這樣的概念並非始於關懷生命協會。各級學校,尤其是大專院校,由學生自主社團,照顧流浪進校園的犬隻,本為尋常;至於各地方動保機關,也在逾十年前,就開始推動校犬計畫,直至近年,才有較顯著的成果。
所謂成果,事實上也很難定義,在詳盡規劃後,迎進校犬的學校,也許在生命教育課程上,有長足進步,但遠稱不上舒緩收容壓力,與何宗勳的理想——每所高國中小(近4000所)收養兩、三隻校犬相差甚遠。而每所學校地理環境、校內共識等條件不同,也並非絕對適合校犬入駐。
不過,對建立更多元出養管道一事,我們仍可樂觀看待。依其個性,將犬隻訓練成陪伴犬或工作犬,當然可找到比收容所更合適的去處。
何宗勳認為,除校犬外,老人安養院也適合經訓練的犬隻入駐,陪伴長者,帶給長者歡笑,是很適合開拓的管道。至於將浪浪訓練成工作犬,如監獄犬、警界犬、搜救犬、檢疫犬等,其實不管是民間還是公家,一直有許多單位分別嘗試,效果不錯,只是沒有人去推動,使其全面性的實施。
法務部矯正署新竹監獄是全台唯一有監獄犬的獄所。監獄犬功能則介於陪伴犬和工作犬之間,監獄犬可不是為了監督受刑人,而是受刑人的夥伴,受刑人一方面照顧流浪犬,一方面學習訓犬技巧,將流浪犬改頭換面成為規矩良好,適合進入家庭的乖狗狗。流浪犬和受刑人相似的處境,也使受刑人對浪浪惺惺相惜,人犬相互陪伴、共同成長。此計畫自2006年開始試辦,期間頗受好評,不過目前仍無其他監獄跟進。
在機場、港口碼頭、貨運中心值勤的檢疫犬,來源主要為不適訓的緝毒犬退訓犬、民眾捐贈、收容所領養。獲選的犬隻,在四週的試訓期中,將學習辨認至少三種水果、兩種肉類,合格後,還要分發到各執勤地點「實習」三個月。通過後,狗狗就算是合格的檢疫偵測犬,並能獨立執勤。不適訓的狗狗則會退出計畫,送養至一般家庭。
浪犬轉任「公務員」的管道,不只成為檢疫犬,在災害現場搜尋生還者的搜救犬,也有浪浪出身。高雄市動保處去年也和消防局合作,自收容所中選出幼犬,培養成搜救犬,其中一隻幼犬安安在訓練過程中被淘汰送養,而一隻平平現在仍在受訓中,未來如順利通過IRO(國際搜救犬組織)中級、高級評鑑,便能正式投入救災。
以上兩種專業工作犬門檻較高,但如只是利用犬隻天性,訓練成警戒犬,就相對簡單得多。新北市和台南市動保處都曾訓練專門看守果園、農地的警戒犬,頗受民眾青睞。
提到警戒犬,則不能不提台東關山分局的警戒犬隊。關山分局下有18間派出所,部分派出所位處偏鄉、人力長期短缺,讓員警頗樂於領養米克斯,訓練成警戒犬,陪伴員警執勤。警戒犬們「上班」後,人犬都開心,還有網友特別贈與「警犬背心」,讓警犬們也有制服穿。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