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和同為成衣供應商的小丹吃飯,雖然名為餐敘,但兩三句又回到老本行,聊起各自最近的業績和產業狀況。

「最近如何,訂單正常嗎?」我夾起桌上的滷肉,太久沒有吃台灣菜了,特別來金邊市區的台灣餐廳,點個懷念的味道。

「還好,2016年跟2015年差不多,沒增加,不過也沒減少,持平。2017還不知道,但是應該也差不多。」阿丹翻著菜單看著燙青菜那頁,隨手加點了一份。

這算是個好消息,由於柬埔寨紡織工月薪年年增加,成衣廠的工薪支出也隨之增加。從2013年80美金、2014年100美金、2015年128美金、2016年140美金,一直到到2017年153美金,增加速度非常驚人,讓起初看上勞工優勢而來設廠的成衣老闆們大喊吃不消。

此月薪比起鄰近國家越南的168美金來說,已沒有什麼太大差異。況且,東協成員還有緬甸,月薪為84美金,是眾所期待的下個崛起新星。除去東協外,有著大量人力和便宜勞工的孟加拉和印度成衣產業也很熱門,這也是中國成衣開始出現出走潮後,逐漸興起的下個成衣群聚地。

「上禮拜我們有拜訪柬埔寨的成衣工會GMAC,他們認為其實目前薪資算很合理,原因是如果我們只看2013年到2017年的話,會覺得紡織工薪水是成長2倍之多。但在2000年到2012年間,柬埔寨紡織工的薪資可說是完全凍漲的,沒什麼增加。因此,如果拉長時間來看的話,從2000年到2017年,工人的平均薪資成長是合理的。」剛拜訪完工會,趁記憶猶新的時候,趕快現學現賣一下。

阿丹點點頭,恍然大悟的表情說明他似乎沒有想過這一點。這時,燙青菜來了。

「說到薪水,就會自然聯想到效率。你應該也知道成衣廠老闆們流傳的一個小故事吧?論效率,在一個小時內,中國的紡織工可以做10件成衣的話,越南大概7件,柬埔寨可能5件不到。」阿丹把燙青菜推到我面前,同時打趣地說著。

效率問題一直都是柬埔寨成衣廠的心頭大患,根據成衣工會GMAC資料顯示,紡織工的薪水雖然增加,不過產出速度倒沒有隨薪水調整而上升。政府和成衣工會也有開過相關的訓練課程,但總難盡人意,加上柬埔寨工廠大多坐落郊區,上班的員工家裡多為務農,如遇到農忙季節,工廠多會面臨員工請假潮,導致缺工。這也讓搶時間出貨的成衣廠們急的跳腳,卻又沒有合適的處理辦法。

「這個故事我聽過。對了,最近罷工事件少很多了對吧?多為零星的罷工行動是嗎?」我好奇地問著。「我猜這應該跟政經穩定,人民收入增加有關。我記得2012年剛來的時候,工廠下班時都會遇到腳踏車下班潮,現在已變成了機車下班潮。」顧不上阿丹回答,我自己自問自答了起來,同時吃起剛來的燙青菜,這懷念的味道也是讓我決定來這飽餐一頓的原因。

自從柬埔寨宣布對外開放後,外資大量流入,現在柬埔寨的人均GDP已超過1,020美金,正式脫離低收入國家行列,加入中等偏下收入國家組。

「罷工問題可能也跟人權有關,跟馬雲的那句名言一樣,不是錢沒給到位,就是心委屈了。」阿丹自顧自地說著,並吃掉了桌上最後一塊滷肉。

在2013年的全國罷工潮後,國際服飾品牌對於工廠的管理和人權問題也越來越重視,在巡視工廠的時候也會特別評分,加上NGO組織像是Better Factory等,也是眾多監督者之一。在這樣的情況下,工廠也是需要遵守規定的。 畢竟有好的工作環境,才會有快樂的員工。

Nicholas Wang

「不過成衣要賣到哪也是個關鍵。目前柬埔寨的成衣出口至歐洲可享免稅待遇,這也是成衣廠老闆們設廠吃歐洲單的主要因素。你知道吧?2017年起,美國開放柬埔寨包包類製品免稅,應該也是一個機會。」

「說是這樣說,不過效率還是要出來,不然訂單拿到了做不出來,空運收場,就沒意義了。我看最近用模組和裝自動產線的工廠越來越多,這應該是個主流了。」阿丹拿出手機,一邊翻著資料一邊說著。

由於柬埔寨人工費用上升,自動化生產就逐漸變的勢在必行,包含自動裁床和懸掛系統,以及用模板來車縫,為的就是降低技術難度,讓新進人員也可以馬上學會,進而減少訓練成本。工廠則能騰出手,專注在訂單的生產安排,一舉數得。

「不過等到柬埔寨的成衣廠都用了自動化產線後,也就是我們要離開的時候了,到時候你要去哪?非洲嗎?」阿丹喝著珍奶,頭也不抬,看著手機繼續說著。

大家都說成衣的未來在非洲。的確,非洲的勞工成本更低廉,就像雁行理論一樣,成衣廠就像是追逐著低廉勞工,四處移動的雁子。從美國開始,經過歐洲,來到日本、韓國、台灣、中國,再到東南亞,未來移到非洲,應該是無法避免的。但目前非洲大多數國家環境並不適合開工廠,諸如文化差異,傳染病,內戰等問題,都還有待解決。要等到環境和政經等條件都合適之後,成衣廠才能放心設廠投產。因此要到非洲崛起的時候,還需要個10年到15年左右。

「那就在非洲的某處相見吧 !」我這樣說著,並跟服務員拿了帳單。

有時候,真的會覺得我們就像一隻隻雁子,追尋著夢想,不斷飛著。落腳處就是我們的家,渴了就喝喝水,稍作休息,然後繼續飛著…

Reference:

相關報導和評論:

責任編輯:吳象元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