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衛・克里斯托(David Crystal)

語法、打招呼的方式都會變化

所有現存的語言都會改變,不得不變。沒有使用者,語言就不存在。因為人一直在變,所以語言也會改變,好跟上人類的腳步。只有滅絕的語言才不會改變。儘管如此,死去的語言也能復生,然後繼續變化。

語言為什麼會改變?有時候理由很清楚。發明了新東西,就要取名字,語言裡也多了新詞。想想看二十一世紀初期才出現的事物,很多跟網際網路有關:Google、寫部落格、傳簡訊、簡訊服務、iPhone、即時通訊、臉書、推特。

如果能回到一九九〇年,跟別人聊天時就不能用這些詞彙,因為當時的人不懂我們在說什麼。超時空奇俠(Doctor Who)一定常常碰到類似的問題!

回到過去時,也會注意到另一件事。當時的人聽不太懂我們講話,但有時我們也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假設時光機帶我們回到一八五〇年,我們會聽到:

我們會搭有蓋馬車來,史密斯家則是乘坐雙座四輪馬車,布朗家可能會乘另一種四輪馬車。

有蓋馬車跟雙座四輪馬車是什麼?是用馬拉動的四輪車輛,十九世紀下半非常流行。汽車出現後,我們也不搭馬車了——不過有時仍會在特殊場合看到,比方英國女王會搭乘馬車去賽馬場。

新詞出現,舊詞消失,人類的知識領域和社會都遵循這種模式。舊有字詞當然不會完全失傳,仍然存在於以前寫成的書或劇作,我們仍舊能看到、聽到。莎士比亞的劇作裡有人叫「arrant knaves」(惡名昭彰的大騙子),現代英語則會說「complete villains」。約莫三百年前,大家就不再用「arrant knaves」,但這兩個字仍在劇本裡,等著演員注入新生命。

詞彙最能突顯語言的變化,因為每種語言每年都會新增好幾百個詞。在日常生活中當然不會感覺到有那麼多,大多數的新詞是技術名詞,與專業知識有關,一般人或許不太了解,也有可能是一小群人使用的俚語。

但每年我們也會發現自己開始用起之前沒用過的字詞跟片語。二〇〇八年以前,可能沒人聽過「credit crunch」(信貸緊縮),突然之間,它就變成了流行的名詞。編纂字典的人每年都會發表英語新增的詞彙。過去幾年來有了「sudoku」(數獨)、「bling」(閃亮亮)、「plasma screen」(電漿螢幕)跟「blog」(部落格)。

除了詞彙,還有其他的變化,比方文法跟發音。我們對彼此說話的方法也會改變,就連拼字跟標點符號也會變,但變化的速率不盡相同。

當一種語言出現一個新詞時,不到幾天大家就都會拿來用。如果一開始出現在網際網路上,不到幾小時就有數百萬人使用。語言的其他變化或許就沒這麼快,文法的改變可能要等一百多年後大家才會跟上。

再回到十九世紀,看看一八〇〇年代早期的小說家珍.奧斯汀。下面的句子出自她寫的信:

Jenny and James are walked to Charmouth this afternoon.
這天下午,珍妮和詹姆斯走路去查茅斯。

現代人可不這麼說,會寫成:

Jenny and James walked to Charmouth this afternoon.

我們不確定是什麼時候開始不用「are walked」這種說法,把助動詞去掉。我們只知道十九世紀時,使用的人愈來愈少,最後就消失了。

過去兩百年來,造句的方法也出現了很多細微的變化。下面再舉兩個珍.奧斯汀的例子。現代英語會怎麼說?

Shall not you put them into our own room?
你不會讓他們住我們的房間嗎?

Mr Murray’s letter is come.
莫瑞先生的信來了。

現在應該會寫成「Won’t you put them in our room?」跟「Mr Murray’s letter has come.」。

文法的變化要過一段時間才能遍及整個社會。一開始,只有幾個人用新的形式,然後慢慢增加,久而久之就變成新的書寫和說話方式。但跟其他類型的新發展一樣,總有人不喜歡。習慣舊有用法的人會討厭新的用法,說不定會憤怒至極,想勸服大家都不要用——比方說投書報社,在電台或電視上聽到新用法就向廣播電視公司投訴。

當然,這只是在浪費時間。新用法會出現,是因為社會上大多數人都決定要採納。拿英語來說,起碼好幾百萬人在使用。寫信去BBC抱怨或許能讓你好過一點,但變化並不會逆轉。

發音的變化也要等一段時間才能普及,不過不像文法變化要等這麼久。聽聽看五、六十年前的電台節目,當時的口音今日已不復見。聽上一輩的人講話也能聽到發音的變化,我們有些字的發音跟父母就不太一樣,他們的發音可能又跟祖父母不太一樣。

舉個例子,「schedule」(時間表)怎麼發音呢?在英式英語裡,一種是[skɛˌdʒuːl],美國人也這麼說,另一種則是傳統的英式發音[ˈʃedjuːl]。但現在英國的年輕人喜歡說[skɛˌdʒuːl],年紀比較大的人則偏好[ˈʃedjuːl]。這是過去幾十年來英語中出現的變化。總有一天,英國每個人都會用[skɛˌdʒuːl],忘了曾有[ˈʃedjuːl]這個發音。

變化出現時,會有人注意到——比方說文法變了——然後他們可能會說不喜歡。但過了一陣子,大家都習慣了新的用法。「Balcony」(陽台)就是一個例子。兩百年前的發音為[bælˈkənı],重音在第二個音節。如果我們活在十九世紀中期,就會聽到大家在爭論正確的發音是什麼——重音在第一個還是第二個音節。幾十年後,大家都採用新的發音,舊的就成為歷史。

變化最緩慢的則是書寫——拼字、加標點符號、大寫的方法。看看一個世紀前印製的書籍,拼字跟標點符號似乎跟現代一樣。但看兩、三百年前的書,就會立刻注意到差異。下面這句話出自一七八六年出版的寫作指南,它有什麼特別之處?

Imitate the best Examples, and have a constant Eye at your Copy.
模仿最好的範例,仔細審視你的作品。

當時的英文流行把名詞的第一個字母大寫——跟現代德文一樣。隨著時間演進,漸漸沒有人這樣寫了,現在只有少數幾個地方會用大寫的英文字母——句子的開頭、第一人稱「I」,以及人名和地名等等。有時候則是拿來開玩笑,特別強調某個字。

再來看標點符號的例子。如果我活在一九〇〇年,給我的信住址會這麼寫:

Mr. David Crystal,
22, New St.,
London, W.C.1.

如果今日收到上面的寫法,我應該會很吃驚。現代的寫法是:

Mr David Crystal
22 New St
London
WC1 2GG

沒有標點符號,左邊的留空也一樣大,這是現在流行的樣式。大家都覺得這種寫法看起來乾淨清爽,所以現代比較流行少用標點符號。

最後一個例子則是說話方式的改變。現在大家怎麼打招呼?怎麼道別?很多年輕人用「hi」取代「hello」——也愈來愈多年紀大的人採用。道別則多半用「bye」、「see you later」跟「ciao」(義大利語)。如果回到過去,會注意到更大的差異。在莎士比亞的時代,道別時大家會說「farewell」、「fare you well」和「adieu」(法語)。或者,如果你很重視辭藻華麗,可以說「I do commend me to you」。他們也說「goodbye」,只是會寫成「God bye」,「God be with you」(上帝與你同在)的縮寫。

就讓我用這一句來結束本章吧!


哈囉?

新科技也會帶來新用法,但我們一下子就習慣了。電話剛發明時,大家接電話前還要先練習一下怎麼回應。有些人會大聲報上自己的名字,有些人說「哈囉」,有些人說「你是誰?」,有些人會念電話號碼。

最後,回應方式終於統一了。在英國,我們習慣報電話號碼,但也要看情況。現在大家一接起電話,通常會說「哈囉」或「嗨」,或講自己的名字,尤其是接手機時。在辦公室裡,每個人都彼此認識,簡單回「是」就夠了。打電話去服務中心,對方應該會給你公式化的回應:「哈囉,我是珍,您需要什麼服務?」

答錄機自然也有規則。訊息可以非常正式有禮,也可以完全不受拘束。最近我留言之前就聽到:「哈囉,我是邦尼兔。我現在不在家……」

不要期待別的國家有一樣的習慣。在德國,電話響起時,接電話的人會應以自己的姓氏。在法國,通常會說「Allo?」(哈囉)。在義大利則說「Pronto」(準備好了)。日本則是「もしもし」(moshi moshi),等於英語的「Hello」。

相關書摘 ►「白雪公主跟七位高度受到挑戰的人」——政治正確應該到什麼程度?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你從哪裡來?一個字聽出你的故鄉——為什麼要懂語言學,語言學大師的40堂精采入門課,增進生而為人的獨有天賦》,麥田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大衛・克里斯托(David Crystal)
譯者:嚴麗娟

每兩週就有一種語言消逝,每一天都有新字詞新說法誕生的時代,為什麼要懂語言學?

我們不需要語言就能享受眼睛所見跟耳朵所聽。但如果要描述看了或聽了什麼、定一個名字或跟別人討論,就需要語言了。語言讓我們可以談論對世界的體驗,超乎其他的溝通方式。

討論語言的科學就是語言學。知名語言學大師大衛・克里斯托從人類學說話開始談起,以四十個基本概念介紹語言學:所有的語言有什麼共通之處?語言之間有什麼變異?我們怎麼說話、寫字跟比手語?我們怎麼學語言?以及科技時代如何影響文字閱讀、書寫與溝通。

語言的建構是很複雜的,社會的變遷、民族的組成都會影響語言的外觀。世界上有上千種語言,每一種語言還有不同的腔調和方言,這些語言的旁枝既代表人類遷徙與生活的縮影,同時也伴隨著政治的勢力出現。

這是一部給所有想要與他人更良好溝通的語言學入門書——語言的起始是全人類共同的奧祕,追究一個詞彙的來源,往往都牽涉到人類如何認識世界。當我們持續探索語言,了解說話的歷史,更能有效選擇自己的語彙,協助抽象思考,為情緒提供更良善的溝通出口,並且創造言談之間的趣味,了解世界,更了解自己。

getImagePhoto Credit: 麥田出版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朱家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