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辛西婭.史托克斯.布朗(Cynthia Stokes Brown)

歐亞核心的邊陲

歐洲和亞洲的太平洋沿岸國家一樣,都位於歐亞中部貿易核心的邊陲。兩者有些非常相似的發展,尤其是航海船隻和航行技術的發展,是為日後的全面全球化鋪路。馬來亞的水手和商人把生意做到比較偏遠的太平洋諸島,包括摩鹿加群島、婆羅洲和菲律賓的民答那峨島。日本設法阻擋了中國遠征的水師,發展出自己獨特的文化。朝鮮和安南(越南)比較容易受到中國的影響,但並非直接隸屬於帝國的官僚體系之下。因此自然和西歐一樣,可能出現一些敵對和創新。

在西元三世紀或四世紀,黑皮膚的班圖人開始從西非的奈及利亞東部向外移居,成為全球歷史上的一次大遷徙。遷徙的原因不得而知,可能肇因於撒哈拉沙漠的乾旱化使大量人口向外逃離。班圖人會鍛鐵,鐵製的武器使他們比鄰近的漁獵採集者占有更大的優勢。這一次的遷徙過程究竟是平和或是暴力,則不得而知。班圖人首先進入蘇丹中部,到了十三世紀,又前往中非及西非的森林、非洲東岸,以及尚比西河以南的非洲南部,一場延續上千年的漫長遷徙。

從塞內加爾延伸到查德湖的非洲草原,構成歐亞非核心貿易地區的南緣,馬利及後續的桑海帝國(Songhai Empire)都憑著與阿拉伯世界的貿易致富。不過到了更南邊的中非和非洲南部,人們仍然處於貿易的邊陲地帶。欠缺馱獸和可航行的河川,加上致命的疾病和反覆不斷的旱災與饑荒,幾乎不存在什麼城市和長途貿易。這裡的非洲人依舊過著以祖先、泛靈論信仰和地方首領為中心的傳統生活。(大辛巴威這個城市終究是轉瞬即逝的例外。)

位於極圈地帶的北方(西伯利亞以北、阿拉斯加、加拿大北部),同樣處於貿易的邊陲;這裡的獵人、漁夫和採集者用他們傳統的方式討生活。俄羅斯的氣候稍微溫暖一點,具備可航行的河川,俄羅斯沙皇國在十五世紀興起,以諾夫哥羅德為中心,專營毛皮買賣。

到了一五〇〇年,全球人口已經達到四、五億人。中國和印度各占世界人口的百分之二十左右,相當於整個非洲。不把俄羅斯計算在內,歐洲的人口大約占了百分之十五,南、北美洲則不到百分之十。

從西元一〇〇〇年至一五〇〇年的五個世紀裡,歐亞非核心地帶的人從事貿易、互動、發明科技、交流觀念、動員人力,成功把這些地區的權力和財富增加到前所未有的高峰。成吉思汗創建的帝國強勢締造的和平,使這些交流得以順利推動,沒想到因為內部的爭執和黑死病的肆虐,使帝國分崩離析。既然橫越中亞的貿易路線不再安全,南歐的人開始尋求與中國人貿易的新途徑。在他們成功的同時,世界史也進入新的一章。

不過這是西方史學家一貫的說法。但若說現代世界這個新篇章始於西元一〇〇〇年到一五〇〇年,恐怕還比較正確,在這段期間,整個歐亞非的糧食供應、科技、新發明和社會宗教觀念的交流相當頻繁。中國、印度和伊斯蘭文化在這些交流中扮演著領頭羊的角色,而停滯的歐洲則在後面苦苦追趕。無怪乎哥倫布的新發現令歐洲人大為振奮。

待解之謎

  • 一、「封建制度」是什麼意思?這個名詞能否做為分析世界史的工具嗎?

世界史學家目前正在辯論這個問題。假如封建制度的定義是指使用的馬匹種類、騎士菁英同其國家和社會的關係,以及農民生產模式等等的改變,有些學者認為整個歐亞大陸都有類似的變遷,有些學者則不以為然。即使以「封建制度」這個名詞來描述從西元九〇〇年到一二〇〇年的歷史演進,而且把範圍限縮於歐洲,在使用上也很複雜,不像這個名詞的理想化版本看起來那麼簡單。

身負作戰之責的貴族擁有更大的權力和聲望,名下所屬莊園的佃農生產力增加,後來莊園領主開始花錢僱用僕人,不再要求佃農以無償的勞務來換取土地。在此同時,仍然靠漁獵採集維生的人,或是務農的部落所居住的地方(無國家地區),在國家權威有限的情況下,成為核心農業地區的一部分。由於歐洲的封建化過程牽涉到同時發生在許多層面的變化,在使用「封建制度」這個名詞時,必需小心加以辨別和定義。

  • 二、全球的男性人口是否可能有百分之〇.五是成吉思汗的後裔?

遺傳學家表示有這可能,現在的遺傳學有能力追蹤似乎專屬於成吉思汗及其子孫的Y染色體。中國、巴基斯坦、烏茲別克和蒙古的遺傳學家,在牛津大學克里斯.泰勒-史密斯(Chris Tyler-Smith)教授的率領下,以長達十年的時間,收集前蒙古帝國境內和外部居民的血液樣本,發現有一簇特殊的Y染色體在帝國境內非常普遍,境外卻毫無蹤影。唯一的例外是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哈扎拉族(Hazara),他們以前是蒙古軍,號稱是成吉思汗的後裔。

遺傳學家相信這簇特殊染色體來自成吉思汗及其祖先,但因為成吉思汗的遺體一直沒有找到,因此無從證實。他們也認為這一簇特殊染色體之所以如此普遍,一部分是因為蒙古軍在攻城掠地的過程中強姦婦女,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可汗有權染指汗國中的大批婦女。在當年屬於蒙古帝國的疆域,發現在世的男性高達百分之八擁有這一簇特殊染色體;在現今的蒙古,大約百分之二十的男性擁有這些染色體。

  • 三、我們該如何解釋明帝國的統治者在海上技術大幅領先之際,卻選擇退出全球的航海競逐?

過去的西方史學家多半認為中國從世界貿易的領域退出,是一大失算、一項錯誤,結果把世界霸主的地位拱手讓給連結全球之後的歐洲。現在的史學家則多半主張這是中國政府一個明智的決定,因為中國是一個龐大的陸上帝國,犯不著試圖統治遙遠的殖民地。有人認為這幾次海上遠征是明成祖朱棣的個人喜好;成祖駕崩之後,後來的皇帝都無意資助大規模的遠洋探險。儘管如此,這依舊是世界史上一個很大的「如果……」的假設,如果中國船隻到新大陸殖民,那會怎麼樣呢?

近年來,英國皇家海軍的退休潛艇指揮官加文.孟席斯(Gavin Menzies)聲稱,在西元一四二一年至一四二三年間,在鄭和的領導下,中國的船隻確實曾經遠赴巴哈馬群島和福克蘭群島,並且在澳洲和紐西蘭、波多黎各、墨西哥、加洲和英屬哥倫比亞建立殖民地。孟席斯的著作《一四二一:中國發現世界》(1421: The Year China Discovered America)成為二〇〇三年的全美暢銷書,但世界史學家否定了本書的正確性,認為書中的主張荒誕不經,提出的證據並不可信。

相關書摘 ►《大歷史》:世界性的宗教大約在同時期出現,原因為何?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大歷史:從宇宙大霹靂到今天的人類世界》,馬可孛羅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辛西婭.史托克斯.布朗(Cynthia Stokes Brown)
譯者:楊惠君、蔡耀緯

打破學術分科藩籬、構建人類歷史圖像的全新觀念
比爾.蓋茲與歷史學家共同打造「大歷史計畫」

本書將引領讀者通貫一百三十七億年的宇宙與人類大歷史
探討自大霹靂、星系演變、生命誕生、人類出現
到早期社會萌芽、農業文明誕生、工業化世界與你我的未來

本書內容
本書打破一般人對歷史的既定印象,跨越自然學科與人文學科的藩籬,作者認為沒有必要將人類的故事硬生生切成兩個部分,一部分標示為「科學」,另一部分標示為「歷史」。作者將從宇宙誕生開始談起,一直到近百年人類進入工業化時代,前後橫跨一百三十七億年,綜合宇宙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歷史學各領域最新知識成果。作者認為這百億年來地球環境與人類歷史發展的微妙關係,將揭示人類是如何發展到今天,並預示人類的下一步會往何處前進。

什麼是大歷史計畫?
「大歷史」是澳洲麥考瑞大學(Macquarie University)歷史學教授大衛.克里斯蒂安(David Christian)所使用的歷史敘述方式,其特色是綜合自然與人文等諸多學科於歷史中,構成一個單一卻連貫清晰的歷史敘事,為所有的人類知識提供一個宏大的知識架構。後來該學說受到比爾.蓋茲的注意,他倆因而合作一個大歷史計畫(Big History Project),針對歐美中學生、大學生,以及有志推廣大歷史概念的教師,設計一系列線上教學課程,望能以跨學科、全景式眼光構建人類歷史的完整圖像。

getImage

Photo Credit: 馬可孛羅出版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潘柏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