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孝謙

2009 年時根據 Media – Finder 的統計,美國與加拿大共有 428 本雜誌停刊,雜誌上的廣告量也減少了 25.6%。然而在台灣的某個角落上,仍然有一群人不斷重複的生活軌跡中,秉持紙本不死的信念。

「我們想要製作可以真正出版的雜誌,而不會受到大型媒體的壟斷。那些商業導向出版的刊物,漠視了其他不同的聲音,好似這些聲音不曾存在似的。」

於是黑潮文化出版社就這麼成立了;由一群七年級生所創辦的黑潮文化出版社,秉持著「做自己想做的雜誌」的概念,在這個最好同時也是最壞的時代,不斷地期許著自己。

黑潮文化編輯—許哲寧

黑潮文化行銷企劃—陳頤華

「雜誌是媒體,是不同領域想法的集合。」

問到關於屬於自己第一本雜誌的記憶,黑潮文化出版社總編輯許哲寧表示,高中時在台北念書,回花蓮老家時隨手在便利商店買了La Vie,當時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想法,只為了在台鐵通往花蓮的漫漫長路中,隨意翻閱著,打發時間。一直到2011年時,參加「生活風格,編輯技藝,雜誌上癮」誠品講堂的十堂課,課堂中邀請了不同領域的人來談不同領域的雜誌,

「那時才發現,原來雜誌不單只是作為一個打發時間,擁有眾多圖片的刊物,而是作為一個媒體,不同領域想法的集合。」

雜誌與書本很大的差異是,一本書完結了就是結束了,然而雜誌卻必須秉持著一以貫之的信念,持續的發行。誠品講堂啟蒙了他對於雜誌想像,也因緣際會進到了當時策劃講堂之《小日子》創辦人黃威融的編輯部擔任編輯的職位。

黑潮下的藍鯨:讓你發現被放棄看見的台灣

在對雜誌濃厚的喜愛之下,許哲寧於在學期間創辦了《雜誌上癮俱樂部》,在粉絲專頁上分享各類型的雜誌介紹,也持續嘗試創作不同類型的雜誌。過程中不免有失敗的作品,團隊的成員也來來去去,直到大四時的畢業製作才讓他決心好好的以雜誌為主題,做一個可以永續經營的品牌。

於是以台灣小鎮文化為主的《藍鯨》便這麼誕生了。

「選擇創刊號主題為哈瑪星後,自去年十月踏入高雄開始,一個月至少有半個月待在高雄,為的就是用最貼近當地人的觀點,寫出細膩而深刻的在地文化。」

半年期的雜誌籌備,前三個月以外地遊客的方式認識當地,然而後三個月,慢慢從日本時代的老照片,文史遺跡,甚至民宅的旁邊沒有被當地政府保護的資產去尋找,發現都市傳說。

其實台灣現有的出版環境根本沒有孕育新雜誌的市場,媒體資源主要集中在台北,出版社則因為預算或者是客群接受度等種種因素,放棄深入報導各地的文化。「因此藍鯨雜誌所寫的是一般雜誌不會寫的主題。為藍鯨的讀者帶來改變,同時也為了台灣整體雜誌環境創造不一樣的火花。」

黑潮下的秋刀魚:一本你真的會想要的日本文化誌

藍鯨雜誌的成功,讓黑潮文化出版社有了勇氣開始《秋刀魚》的創刊,並在flyingV上發起創刊募資計劃

「創刊的過程很匆忙,一旦走上這條軌道,就必須一直做下去。」

這一次,黑潮文化選擇從台灣與日本特殊的連結切入。作為台灣第一本以日本為主題的雜誌,秋刀魚提供專業並且完整的日本文化資訊;不同於藍鯨雜誌一期選擇一個台灣小鎮作為主題,著重日本文化的秋刀魚雜誌每一期都聚焦不同的主題,舉凡茶道、武士道、涉谷的一百種生活用品店等,可大可小。

《秋刀魚》創刊號特輯「知りたい日本100」好想認識的100種日本,從建築、棒球、音樂、宗教、設計⋯⋯等18種方向,蒐集16位朋友觀察的各種日本面貌。

「從藍白拖變成皮鞋,這可以貼切地形容藍鯨到秋刀魚的轉變。」許哲寧笑著說到。儘管有人覺得藍鯨鄉土,有人覺得秋刀魚媚日,這些來自四面八方的聲音,卻都讓黑潮文化出版社更有從校園走進市場的感覺。

「原先藍鯨的出版並沒有考量到市場,沒有去計算是否能收支平衡,只是單純的覺得這件事很棒,我們想要做下去。然而在過程中,發現真的有一群人需要我們的雜誌,鼓勵甚至對於期待下一期的出版,因此更不想讓外界影響我們想要傳遞的內容。」

一個半小時的訪談中,我看見黑潮文化那閃爍在眼裡的激動的熱情,除了那份深切喜愛雜誌的靈魂外,更是以媒體的形態,傳遞更多被漠視聲音的使命。

這讓我想起了漫畫獵人中的一段話,「比想要的東西更寶貴的事,一定會先出現在追求的過程當中。」

本文同步刊登於Vstory,原文於此

責任編輯:鄒琪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