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

一個在2005年以前,從來沒有人聽過的字。

如今,它卻成了新一代年輕人愛不釋手、新手爸媽膽戰心驚,國內外各大媒體新聞台不能沒有的平台。

人力銀行1111在今年調查上班族「夢幻工作」中,排名第三的就是藉由IG、FB和YouTube成為「網紅」,在網路世代中無論是創作型的影音,或是導購型的內容,都能以網路流量創造高收益。

根據《富比世》的統計,2017年全球YouTube上收入最高的十位「網紅」,年收入都超過了1,000萬美元。重點是,排行榜前10的都是30歲以下的90後,其中收入最高的YouTuber丹・米德爾頓(Daniel Middleton),年僅26歲;年齡最小的萊恩(Ryan)只有6歲,以開箱玩具吸引全世界的小孩及家長觀看,一年賺進了1100萬美元。

在兒福聯盟今年的《兒少直播現象與影響調查報告》更能發現,孩子使用的影音平台,除了IG、FB等網路社群佔了58.2%,使用率高達57.5%的YouTube也高居第三名。而且,調查顯示,這些「YouTuber」也成了孩子們心目中的「明星產業」,超過三分之二(67%)的12到17歲國中、高中生未來想以YouTuber、網紅為職業。

就連政大新聞系教授蘇蘅也撰文指出,有不少高中生申請大學面談時,直言因為想當YouTuber,所以才選了傳播科系。

成了當代顯學的「YouTube」到底是如何發跡的?

Youtube

2005年2月15日,一個讓使用者上傳、觀看及分享及評論影片的網站在美國問世,當時平台的口號是「Broadcast Yourself」(表現你自己),而現在大家耳熟能詳的YouTube標誌,則是來自早期的電視顯示器(如上圖,直到2011年YT的logo都是長這樣)。

2005年4月23日,第一支YouTube影片被上傳,影片標題為「Me at the zoo(我在動物園)」,只有短短的18秒,影片內容則是YouTube創辦人之一的賈德・卡林姆(Jawed Karim)正在聖地牙哥動物園:

緊接著,2006年10月9日,Google宣布以16.5億美元的股票收購了YouTube網站。

2006年的《時代》雜誌更把年度風雲人物選為「You(你)」,原因是數以百萬計的人在維基百科、YouTube、MySpace、Facebook、亞馬遜網路書店、GNU/Linux作業系統和其他web 2.0網站上匿名貢獻了大量用戶生成內容。

(下圖即為2006年12月25日出版的《時代》封面,其中灰色區域是一個反射鏡的表面,畫面其餘部份皆為反射鏡,可以反射出讀者的外貌,即「你」。而影片播放器顯示影片的長度為「20:06」分,也就是2006年。)

TIME

2007年10月17日及18日,YouTube分別開放了台灣及香港兩處的中文網站。

台灣早期的「YouTuber」怎麼在網路上「走紅」的呢?

限於篇幅,在此只舉三個大家應該都還有印象的案例:

第一位,就是李聖傑。

李聖傑的歌唱才能早在學生時代就展露出來,他參加各項歌唱比賽。1997年時在早期的《超級新人王》節目,以一首《I Swear》贏得周冠軍,當時還獲得主持人吳宗憲與評審鮑比達的青睞,兩人不約而同都想簽下他。

但你還記得,2002年左右,有一個flash在網路上很紅:

當時,這首歌的詢問度在網路上從沒間斷過。

原唱正是李聖傑,不過那時候他還不紅,甚至還有人謠傳是鄭中基,或是王力宏唱的。其實是因為,當時李聖傑把曲子和聲音的版權賣給了動畫公司,多年後才買了回來,收錄在他自己2006年發表的新專輯《關於妳的歌》裡面。

第二個,則是盧廣仲。

現在的盧廣仲很少人不認得他了,2007年出道的他,以一首《早安 晨之美》一炮而紅,後來又出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專輯,像是《100種生活》等等。近期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除了在電影《花甲男孩轉大人》中和蔡振南一鏡到底的演出,他也憑著〈魚仔〉拿下第29屆金曲獎年度歌曲、最佳作曲人。

不過,你是否還記得,因為媽媽熱愛收藏西洋歌曲以及爵士樂黑膠唱片,在台南長大的盧廣仲從小就能憑記憶唱出惠妮休斯頓、麥可波頓等數十首英文老歌,因此練就了屬於自己獨特的「廣式」自由唱腔。後來盧廣仲北上就讀淡江大學,因為一場車禍後接觸吉他的他產生了創作的需求,在一次live house的演出中盧廣仲演唱了俄國男高音Vitas的作品,卻在當時hit fm網站上創造了超過20萬次的點閱數,掀起全台一陣Vitas模仿風潮:

第三位,就是鄧福如了。

暱稱「阿福」的鄧福如,因為2011年推出的專輯《原來如此!!》而入圍了第23屆金曲獎最佳新人獎。

不過在那之前,還等待出唱片的期間,鄧福如就曾利用YouTube上傳她翻唱美國歌手B.o.B與火星人布魯諾(Bruno Mars)作品《Nothin' on You》而在網路上爆紅:

(2010年9月15日上傳後一周內迅速獲得百萬點擊率,當時被傳媒稱為「美聲素人歌手」。現在已有超過一千一百萬人點閱。)

“Nothin' on You,就是我第一首放在YouTube上面的作品。那其實我真的覺得自己非常的幸運,誕生在有YouTube的時代。 ”— 鄧福如

除了這首《Nothin' on You》,鄧福如在自己的YouTube也上傳過多首翻唱及樣本歌曲作品。2010年10月6日,她第一次在網路上放自己唱中文歌,當時翻唱的是周杰倫的《青花瓷》。(上傳後兩週影片點擊率達20萬次。現在已累積近8百萬人點閱)

有趣的是,2017年初,阿福還推出了「鄧阿福講廢話」的YouTube頻道,從一開始的拜年、到回覆網友問答,雖然至今只拍了三集(但其實滿好笑的)。

另外,阿福還有一個公開的秘密,她在2016年承認的男友陳孜昊,如今正是被時下年輕人稱為「業配之神」的YouTuber「HowHow」本人。

這些台灣早期的「YouTuber」們雖然早已「晉升」為主流藝人,不在YouTube上發片久已。

但是,新一代的台灣YouTuber,又是如何走出屬於自己的路呢?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