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民族主義
印度大選開票出口民調失準,執政聯盟勝選但席次縮水,莫迪盟友阿達尼集團股價一度跌25%
印度下議院選舉開票大致完成,莫迪統領的印度教民族主義政黨「印度人民黨」(BJP)表現雖不如預期,距離選前喊出的400席有不小距離,但仍獲勝利,其執政聯盟應可繼續執政。儘管如此,開票過程之中,莫迪盟友、印度大亨阿達尼(Gautam Adani)公司的股價仍因成績不如預期而一度重挫25%。
寶萊塢多部印度教民族主義電影上映,專家批莫迪大選前夕利用影劇仇視穆斯林
自莫迪的印度教民族主義政府於2014年執政以來,諸多電影製片人開始以歷史上曾出現過的印度教君主為創作藍本,並在影視作品中不斷讚揚這些印度教領袖或軍隊的驍勇善戰,且這類電影的票房在印度多相當亮眼。
印度《公民身份法》修正案惹議,人權團體批:排他性法案違憲且邊緣化穆斯林
莫迪長期以來選擇冷處理國內穆斯林遭歧視及打壓的各大事件,這讓眾多極端印度教民族主義者更肆無忌憚迫害穆斯林及發表仇恨言論,莫迪政府近年來也頻繁的將印度教與政治權力融為一體,無形中加劇印度教徒與穆斯林間的分化對立。
印度「羅摩神廟」開光儀式惹毛穆斯林,專家:莫迪為鞏固政治利益,加劇民族主義分化社會
羅摩神廟的開光儀式極具爭議性,其對於印度教徒、莫迪及其支持者來說無疑是場勝利,但就該國佔少數的穆斯林社群而言卻是沉重的打擊,印度穆斯林擔憂在羅摩神廟落成後及印度人民黨的持續帶領下,印度的宗教分歧與衝突將更為明顯。
G20晚宴請帖以Bharat取代India,印度再掀改國名爭論
印度現行英文版憲法第1章第1條寫道:「印度,亦即巴拉特,是一個聯邦(Union of States)。」而印地文版憲法則寫道:「巴拉特,亦即印度,是一個聯邦。」從字面上來看,印度即是巴拉特,但意識形態傾向「印度教民族主義」的執政黨認為,「印度」這個國名是由殖民者英國所取,一直希望改為「巴拉特」,以擺脫奴役思維,回歸本土。
印度課綱刪除演化論、元素週期表等基礎課程,學者批助長迷信、阻礙科學進步
印度宣布自2023年6月新學期開始,10年級的教科書中將不再有元素週期表、演化論等基礎科學概念,連民主與政府治理等議題都被大幅度刪減。學者批評此政策被宗教信念影響,犧牲了理性思維與印度的科學進步。
美國務院報告:印度有重大侵犯人權情況;為追捕錫克教分離分子,旁遮普省3000萬人斷網
美國國務院的報告指出,印度的重大人權問題,包括根據可靠報告,印度政府或其代理人執行法外處決;警察和獄警實行酷刑,或是有殘酷、不人道或羞辱的對待或處罰方式;因政治因素監禁或拘留人;以及無正當理由逮捕或起訴記者。
先挑釁再拘捕、又剷平穆斯林家園,印度執政黨污辱先知穆罕默德加劇宗教衝突
過去2年裡,印度人民黨部分官員及印度教極端組織,經常針對穆斯林發表侮辱、歧視性言論,且次數日趨頻繁,然而印度總理莫迪及印度人民黨的其他高層皆對這些言論保持沉默。
印度新德里再爆宗教衝突,外媒批總理莫迪是印度教徒與穆斯林緊張加劇的罪魁禍首
位於印度新德里的印度教徒在4月16日慶祝猴神哈努曼(Hanuman)誕辰遊行期間,爆發宗教暴力衝突。面對國內反伊斯蘭情緒日益高漲,近期不斷有公民團體於首都新德里抗議,批評當局已將穆斯林群體當作暴力衝突的攻擊目標。
聯合國通過3/15為「打擊『伊斯蘭恐懼症』國際日」,同天印度法院判決學校可禁止穆斯林女學生戴頭巾
莫迪自2014年上台執政以來,便對國內印度教徒以言論甚至實際行動騷擾、攻擊穆斯林的行為採取放任的態度,引起國內兩大族群的長期衝突,甚至對許多暴力行為視而不見,長久以來已造成數千人在衝突中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