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對於拯救聖地的熱情依然未減,整個法蘭西因而掀起連串的農民運動。這些運動統稱為「兒童十字軍東征」,雖然嚴格來說這個稱呼並不恰當,因為他們既不是正規的十字軍,組成也不是一支娃娃兵。
文:拉爾斯・布朗沃思(Lars Brownworth)
然而比起物質上的破壞更糟糕的是精神上的傷害,十字軍為基督教世界造成的傷口至今依然在潰爛中。他們承諾要解放耶路撒冷的神聖之地,結果卻有系統地褻瀆了拜占庭的教堂。在君士坦丁堡最宏偉的聖索菲亞大教堂裡,他們摧毀了主祭壇,搶走了金銀器皿,還讓一名法蘭西妓女在牧首寶座上表演嘲弄的舞蹈。
這一切暴行都是由身穿有十字架圖案盔甲的人所犯下的,這個事實是最殘酷的打擊。對於信奉東正教的拜占庭人而言,就任何意義來說,都不能再將信奉基督教的西方人視為基督徒了。誠如一名目擊者所記載,他們「暴露出了假冒為聖……為了一點黃金就踐踏十字架。」
教宗英諾森三世在羅馬聽到消息時驚駭萬分,狂怒譴責每位涉及十字軍暴行的人,哀嘆他們出發時是去為基督效力,但卻「用基督徒的血洗他們的劍。」
但教宗的譴責一點效果也沒有,損害已經造成,再也無法回頭了。十字軍選了他們的一位性格柔順的領袖,法蘭德斯的鮑德溫為新皇帝。街道上的血跡慢慢洗掉了,燒毀的建物則拆除掉,毀壞的教堂也油漆過。東正教教會正式納入基督教,並宣告恢復了羅馬帝國。十字軍若感到任何良心不安,都可告訴自己說他們留下了一個有拉丁教會的君士坦丁堡,大大加強了基督徒在中東的存在,用來壓下良心的不安。
但事實上,他們所做的正好與此相反。雖然拜占庭政府仍在流亡中倖存,甚至在1261年奪回過君士坦丁堡,但這個帝國卻一直沒再恢復過榮光。這座城市曾經號稱「眾城女王」,如今只剩了毀掉的空殼,悽慘坐落於城牆內昔日的輝煌中。基督教世界抵禦伊斯蘭威脅的最大堡壘,卻被派來保護它的十字軍給打垮了。
對於比較短視的十字軍來說,對拜占庭長久以來背信棄義的過往,給他們點顏色瞧瞧只是剛好而已。自從第一次十字軍東征以來,拜占庭對心存善意的十字軍來說一直是個絆腳石,西方騎士被當成外人,被當成粗鄙的暴徒,容忍卻不被真心接受。他們在帝國的市場上被敲竹槓,被拜占庭貴族暗中取笑,還被一連串沒有節操的皇帝出賣。他們認為東方人的血液中似乎流著欺騙的本性,就像古羅馬詩人維吉爾(Virgil)1,000年前就曾警告過的那樣:希臘人是信不過的,就算他們帶著禮物而來。
這次以牙還牙的代價只有回顧時才看得清楚。征服君士坦丁堡破壞了東方基督徒重大守護者的力量,不管君士坦丁堡跟各十字軍國家之間的實際關係如何,拜占庭會還以顏色,加以嚴懲的威脅,一直都發揮著遏止穆斯林野心的作用,但如今這隻保護的手卻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十字軍帝國只是曇花一現、貧弱不堪,幾乎熬不過50年,根本就無法對絕望的海外之地提供協助。第四次十字軍東征的發起原本是為解救在東方的基督徒,結果反而是毀了他們。
兒童十字軍
在歐洲,眾人聽到征服君士坦丁堡的消息之後的反應可說是百感交集。一方面,他們現在有一座設防良好的城市做為未來發動聖地戰事的基地;另一方面,取得這座城市也無法抵消他們所使用的可恥方法。即使再美化的文獻紀錄也掩蓋不了十字軍公然蔑視從教宗到十字軍領袖的事實,他們兩度被處以破門律,而且跟東方基督教世界間的關係也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
如果說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是一場悲劇性的鬧劇,那麼接下來的根本就是怪誕離奇的插曲。民間對於拯救聖地的熱情依然未減,而且主要是靠那些宣揚末日劫難的傳教士所花的工夫,整個法蘭西因而掀起連串的農民運動。這些運動統稱為「兒童十字軍東征」,雖然嚴格來說這個稱呼並不恰當,因為他們既不是正規的十字軍,組成也不是一支娃娃兵。
只有第一次十字軍東征,也就是沒有君王參加的十字軍獲得了成功,這件事實在中世紀歐洲並未曾消失。基督尤其眷顧窮人,他花時間在妓女以及受人踐踏者身上,他講道時曾說過,謙卑的人並承受土地,也許這就是那些王公與教宗們失敗的原因,因為基督是在召喚弱者來做祂在地上的工作。
1212年,這些理念具體環繞著一名日耳曼牧童,科隆的尼古拉(Nicholas of Cologne)呈現出來,他聲稱見到異象,指點他向南來到義大利。等他到了海邊時,地中海的水就會奇蹟般分開,讓尼古拉及其追隨者走到耶路撒冷去,然後他們就會和平地讓穆斯林改信基督教,從而解放聖城。
這個訊息廣泛深得民心,沒多久尼古拉就吸引了幾千名的追隨者,其中龍蛇混雜,三教九流,社會上的人渣、兒童、婦女、教士以及上了年紀的人,都因為自身的貧窮和信仰而團結在一起。他們不管走到哪裡都被當成了基督教的捍衛者受到迎接,而且還送他們禮物,對於這些長期習慣被人白眼的人來說,這種待遇簡直讓他們陶醉。對此表示懷疑的神職人員則受到公然嘲弄,而他們每經過一座村莊,隊伍就日益壯大。
在越過阿爾卑斯山脈時,第一批麻煩徵兆就開始出現了。天氣悶熱,糧食開始耗盡,而且又漫無組織,大多數的參加者都認為上帝自然會準備一切所需物資。這趟橫越阿爾卑斯山的傷亡慘重自不待言,有多達三分之二的「十字軍」在翻山越嶺時半途而廢或死在路上。
倖存者來到義大利時,整支十字軍已經四分五裂,有些人前往不同的義大利港口,有些人則企圖到羅馬去見教宗。尼古拉本人則在夏末來到了熱那亞,在眾目睽睽之下,自稱當代摩西的他卻無法將海水分開。等了幾星期後都不見有奇蹟出現,這群人就拆夥了,希望另尋出路前往聖地。其中一群人還遠至馬賽,那裡有兩位商人願意免費帶他們去耶路撒冷。這些感激萬分的朝聖者就上了船,結果很快就被運到亞歷山大港的奴隸市場上賣掉。
這些出發的人之中,沒有幾個人重返家園。而攀越阿爾卑斯山半途而返的人,回去迎接他們的是恥笑,嘲弄他們的天真和缺乏信仰。尼古拉當然沒能回到日耳曼,他很可能在歸途橫越阿爾卑斯山時死在半路。眾人把一切的失敗都怪在尼古拉身上,他的父親被憤怒的鄰居用私刑吊死,因為他們的親友都跟著這名少年送死去了。
英諾森三世認為這整件事是另一場慘劇,他會見了幾位「十字軍」成員,感謝他們虔誠的心,但卻勸他們回老家去。對教宗而言,這次行動唯一的好處是顯示出還是有人對十字軍東征抱持興趣。
相關書摘 ▶《十字軍聖戰》:修道院長的演講,鼓吹了第二次十字軍東征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十字軍聖戰:基督教與伊斯蘭的二百年征戰史》,馬可孛羅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拉爾斯・布朗沃思(Lars Brownworth)
譯者:黃芳田
這是一場基督徒稱為「聖戰」,穆斯林稱為「法蘭克人入侵」的戰爭
也是未來的1,000年,基督教與伊斯蘭爭鬥的開端
歐洲歷時200年的「十字軍東征」即將拉開序幕
十字軍東征(1096-1291)是一場由西方基督教世界號召,集結了包括騎士、商人、農民,甚至兒童等志願兵,延續將近兩百年的宗教戰爭。一波波如潮湧般向東挺進的十字軍隊伍,前前後後共發動了九次,加入奪回聖地耶路撒冷的爭鬥。西歐的基督徒相信,只要收復了耶路撒冷、趕走占據者土耳其人,就可以獲得上帝的恩寵,讓靈魂得到救贖。
十字軍雖然以宗教為號召,但其中卻夾雜了許多政治或經濟目的。對許多想增加聲望或領地的王公,在家鄉沒有發展空間的破落騎士、想賺大錢的商人、生存在水深火熱的貧苦百姓,參加十字軍不僅僅可以讓靈魂獲得救贖,也可以滿足人生的其他想望,也因此著名的歷史研究者柏奈特(Judith M. bennett)曾說過:「十字軍遠征聚合了當時的三大時代熱潮:宗教、戰爭和貪欲。」在宗教熱情與人性貪欲的交織下,十字軍東征的過程往往顯露出人性最真實的一面。
在本書中,作者布朗沃思延續將《諾曼風雲》、《維京傳奇》的生動筆法,歷數這兩百年間,九次十字軍東征運動的源起與結束,此外也對十字軍在東方建立的四個國家:耶路撒冷王國、安條克公國、的黎波里伯國跟埃德薩伯國,因十字軍而起的三大騎士團:醫院騎士團、聖殿騎士團、條頓騎士團,有相當細微的描寫。本書相當適合做為想要認識十字軍東征的梗概,了解十字軍東征對基督教與伊斯蘭世界影響的入門歷史書。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