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萬華「貧窮人的台北」的展場裡,綽號「阿勇」的嬌小女生正為大家導覽,她也是展覽的策展人,緩緩清晰地訴說每個貧窮者的故事,周遭的參觀者一面聽著、一面看著現場的佈置,更深入這些人生活中的努力與無奈,每個故事裡都有值得省思的情節,而同情與物質並無法幫助他們脫離困境,需要用不同的角度去找方法,而理解是第一步,也是最簡單的方式。

理解與陪伴,無價。

阿勇本名朱冠蓁,三年前與夥伴創辦「人生百味」,蒐集剩食製作的「石頭湯」煮到今天,一直溫暖著街頭,而深入接觸街友後,更發現街賣對於弱勢者的意義,他們想要改變一般人因同情才購買泡泡糖或玉蘭花的情境,推出「人生柑仔店」,開發新的產品,使人們因為商品的價值而主動購買,讓街賣者更有尊嚴地以這份工作重新立足於社會。是一樁理解後找到需求,提供更好的選擇,真正幫助到弱勢街賣者的案例。

芒草心慈善協會任職的李佳庭,是負責遊民外展及街遊專案社工,她協助有流浪經驗的人們成為導覽員,讓他們擁有自立的能力,今年6月她將4年來的陪伴無家者的心路歷程書寫成書:《你不伸手,他會在這裡躺多久?:一個年輕社工的掙扎與淚水》,赤裸展現無家街友的真實,無論好壞,是難得的紀錄,讓一般人透過書中描寫,撕下對無家者的負面標籤。

朱冠蓁,2016年未來大人物,為人生百味共同發起人。李佳庭,2017年未來大人物,目前任職芒草心慈善協會,兩位都是致力於貧窮議題,協助陪伴街友的社會工作者。

作家林立青為這本書寫下的閱讀筆記中提到,「佳庭所做的是將第一線親身接觸的感受寫下,先是正面看待他們的壞習慣和汙名,再一點一點地解釋這些偏見、歧視、標籤其來有自,帶著讀者先看到人性的陰暗面以後,同時寫下這些原因,將一個一個過去台灣社會所遺棄的真正甘苦人的人生故事還原,把那些偏見和標籤的成因補上,讓讀者看見一個個真正的『人』。」

由於弱勢與貧窮的人很難發聲,在無法對話下,要了解他們就更難。因此,往往局外人無意識的一句話,就把他們推下深淵,排除於社會之外,在貧困中再努力都無法脫身。這些話語,你我可能曾經說過,但當理解原因後,心中的惻隱與同理,使人們更體諒與包容,過去的無法改變,但未來在更多人的陪伴下,貧窮者能走出困境,貧窮才能真正被消滅。

成為貧窮者的原因是什麼?100個貧窮者就可能有100個理由,既然沒有標準答案,又該如何讓更多人認識貧窮?2017年,數個關心貧窮議題,從事相關工作的團體組成了「向貧窮者學習行動聯盟」,並策展「貧窮人的台北」。

組成窮學盟的盟友包括:
第四世界運動台灣盟友團體、社團法人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社團法人人生百味文化建構協會、台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社團法人台灣當代漂泊協會、中華民國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發展協會、山海文化雜誌社、台灣社區實踐協會、社團法人台灣貧困者扶助協會、臺灣勞工陣線、監察院人權保障委員會、社團法人慕哲人社、臺灣水企劃整合有限公司。

Photo Credit:關鍵評論網/葛晶瑩

故事透過梳理後,以標題呈現他們沒有選擇下的選擇,而以主角的物件布置現場,還原他們身處的環境與意象。

第一年的展覽,窮學盟以較為模糊的群像,呈現了一部分人在台北的生活;緊接第二年,開始以4位匿名主角的故事為主軸,展開了系列活動;而今年展間裡有15位主角的故事,表示信任的連結正在增加,因為讓貧窮者願意訴說自己的故事,並且現身說法,對於貧窮者與社工都是很大的挑戰,

窮學盟專案負責人巫彥德表示,討論貧窮議題遇到的主要挑戰有兩項,一是社會大眾不喜歡討論這個議題,甚至有人會指責他們這樣是在消費貧窮。 原因有可能是「談論貧窮對於大眾而言是極大的恐懼,會觸及其中很多痛苦和傷痕,很多時候也不知如何面對與回應,就裝作不知道,也不討論。」

其二是貧窮者說出自己的故事後,可能會為自己帶來負面的影響,例如曾有弱勢者因為提到工作狀況,媒體報導後就被公司解僱,更遑論常常還沒說完,就被批判與職責。因此,貧窮人的台北希望能創造一個空間,用多元的方式,讓貧窮者可以把話說完。也對社會大眾傳遞一個訊息:面對貧窮議題,不用太有壓力,只要理解就夠了。

今年的15則故事是窮學盟的夥伴花了三個多月時間,從建立關係、訪談、補訪、追蹤,並與主角們確認後完成的,雖然有的仍然匿名,但可以看出疆界正在鬆動,雙方都透過理解、互相學習,再透過展覽活動擴大效應,影響更多的人,一起參與。

而從去年開始,活動中也設計「團結之夜」, 透過安排讓大家有機會可以與身處貧窮狀態的人聊天,今年則有40位弱勢朋友,願意讓社會大眾去拜訪他們,提供互相傾聽與認識的機會。

「貧北展覽的後台,是五年、十年經驗的工作者、陪伴者;是說出「我現在過得比以前輕鬆多了」的無家者大姐;是一位終於能卸下防備,坦然說自己的故事與悔恨的年輕母親;是可以抬頭挺宣告「我很正常」的精神疾病者;是微笑坦白「我有病喔」的少女。」......節錄自「向貧窮者學習行動聯盟」臉書文章。

以歷史為核心的運動呈現厚實的內涵

邁入第三年的「貧窮人的台北」就從策展、講座、劇場等9項活動中,展現了厚實的力量,不可忽視的原因是基本精神:記錄貧窮的歷史。而幕後指導者是現任監察副院長、曾為原住民書寫歷史的孫大川。

Photo Credit:關鍵評論網/葛晶瑩

孫大川將第四世界運動的理念與原住民歷史書寫的經驗,帶入貧窮人的台北活動。
孫大川,卑南族人,生於臺東縣卑南鄉下賓朗(pinaseki)部落。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天主教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比利時魯汶大學漢學碩士,曾任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現任監察院副院長。也是臺灣原住民作家,1993年創辦「山海文化雜誌社」出版《山海文化》雙月刊,著有《久久酒一次》、《山海世界:台灣原住民心靈世界的摹寫》、《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

孫大川是窮學盟總顧問,由於身為原住民,曾面臨社會歧視的經驗,加上長期接觸「第四世界運動」,承接國際上對於貧窮議題的觀念,他說:「一個社會的改變,不能只靠熱情,不能夠只靠政治經濟社會的運動, 必須有歷史的核心,沒有歷史的運動會非常淺碟,只有擁有共同的歷史,大家才能真正的團結。」

孫大川表示自己透過讀書而有所成就,也是由於友善的社會制度所致,他認為貧窮者的處境與當初原住民很類似,例如在台灣歷史的反省中,幾乎看不到原住民的存在,因為原住民沒有辦法自己書寫自己的歷史。30多年前孫大川創辦山海文化雜誌社,就是希望原住民能透過自己能掌握的語言和文字,來書寫自己的歷史,把歷史還給原住民,這樣臺灣的歷史才完整。

「同樣的理由,我們今天關心台灣的貧窮者,或者無家者,並不是只因為同情,而是因為他是我們整個台灣歷史與社會整體的一部分,我們不可以遺忘。」孫大川說。

Photo Credit:關鍵評論網/葛晶瑩

在展覽現場的工作坊,孫大川畫下心目中為貧窮者立下的碑。

因此,他三年前推動貧北時,所強調的主要精神就是想把台北的歷史還給貧窮人,他認為都市發展呈現的總是勝利組,看到很多光鮮亮麗,但若深入了解,會發現都市的型態應該是四面八方不同階層的人來此築夢,不過很多人在此夢碎。一個完整的歷史應該要包括,所有在這裡生活過,努力過的一群人,所以「貧窮人的台北」可以看到在台北的歷史裡,曾經有一群人被遺忘。孫大川甚至「一直想立一個貧窮者的紀念碑,紀念在這座城市努力的人們」。

2017年10月17日是「世界拒絕赤貧日」30週年,也是「第四世界運動」60週年,窮學盟從當年開始,以同樣的信念推廣「貧窮人的台北」活動,並固定在每年十月推動讓更多人理解與參與,「今年是第三年,這個活動不是只改變貧窮者,而是大家一起改變,因為我們可以從貧窮者身上,看見我們社會真正要改善、改變之處。」孫大川說,這就是向貧窮者學習的目的。

「第四世界運動」由法國神父若瑟・赫忍斯基所創立,出生於難民營、經歷過極端貧窮的他,深刻體驗被漠視、誤解的感受,這項運動的倡議不是傳統的慈善救濟,而是以貧窮者為師,肯定他們對抗貧困的經驗,一起重新建構知識、發展行動,讓每個人的基本人權都獲得尊重,最後的目的則是要終止貧窮。


相關連結:

2019貧窮人的台北展覽資訊

  • 時間:10月17日下午1:00 – 11月03日下午1:00 (週一休館)
  • 地點:剝皮寮歷史街區(台北市萬華區康定路173巷)
  • 主辦單位:向貧窮者學習行動聯盟 (若需導覽可事先聯繫)
  • 入場資訊:費用|100 元/人,團體折扣與購票方式見詳情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