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竹地區」涵蓋了新竹市與新竹縣的區域範圍,北銜接桃園、南毗鄰苗栗,集聚「新竹科學園區」、「工業技術研究院」、「新竹工業區」、「清華大學」、「交通大學」等重點產學單位座落於此,用「台灣的科技縱谷」或「北台灣科技廊帶」來稱之,可以說是相當貼切的形容。

也因為大新竹地區的發展路徑,科技帶動城市進步的社會動能,發揮了北台灣與中台灣之間產業轉軸的功能,同時也是全台灣科研創新與技術應用的重鎮之地。

科學園區的作用,帶動產業與人才的匯集

「新竹科學園區」是台灣第一個科學園區,也是國際產業群聚的典範,就連與台灣政治對立的中國,過去也將新竹科學園區作為仿效學習的對象,例如長三角、珠三角一代的工業園區或高新科學園區等,無不以新竹產業聚落的發展模式作為參考依據。當然,「新竹科學園區」除了引進資通、半導體、生技等產業的入駐設廠,更帶動了當地的產學合作,不但加快當地研究單位的科技研發,更讓當地提高科技人才的量能。

「新竹科學園區」不但可以堪稱是全球半導體製造業最密集的地方,加上近年逐漸轉型發展高科技工業的「新竹工業區」,大新竹地區的產業特色,一方面促進產業轉型能符合國際市場脈動,另一方面也吸引許多科技人才進駐新竹地區;換言之,產業帶來資本與網絡的機會,人才帶動創新與研發的進展,兩者相輔相成是構築大新竹競爭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此外,產業創新也連帶誘發社會前瞻結構的轉變,城市的形態與想像朝向符合發展需求的路徑展開。

跨區域的連結,展現大新竹的產業競爭力

高科技產業深根新竹市與新竹縣,讓這兩個城市在社會結構上與其它20個縣市有不一樣的面貌。

隨著社會增加率持續穩定增長的態勢,人口移入高於移出,順勢改變了整體大新竹的人口結構,以此對照老年化指數的表現,新竹市跟新竹縣分別是全台第一與第三年輕的地方,結構值也因量而快速積累,墊高了當地整體的教育程度,這又和產業、大學、科研單位的分佈相互呼應,進入「需求」帶動「供給」,「供給」再創造「需求」的循環。

也因此,增加了城市的對外連結與內化基建,透過交通聯網尤其是高鐵系統的高效運作,連通了與北台灣的金融服務、中央政策、跨業合作等,更讓「新竹-桃園」的鏈結更為加深,新竹的「科技廊帶」與桃園的「亞州矽谷」在「物流運輸」的媒合下,有了更深的合作分工關係。

無獨有偶,大新竹的產業動能也「擴溢」(Spill-over)南方的周邊縣市,與苗栗縣的冶鐵機械製造業和半導體封裝及測試業等,更可以扣合中台灣的「智慧機械」發展。

區域治理再強化,產業升級需要有競合視野

大新竹地區不僅在產業與人才群聚上有亮麗的表現,城市發展更有全面性的內在基建藍圖,例如輕軌系統與大車站計畫的提出,這符合當前新竹追求城市現代化的需求。另外,新竹更結合了城市發展歷史與未來科技前瞻的文化生命力,尤以今年(2020年)10月上旬在新竹市開辦的「台灣設計展」,透過智慧科技來連結當地的歷史文化,這不但體現了竹塹與風城的特殊城市面貌,更勾勒出科技與城市的數位連結,同時也擘劃了未來城市的願景。

新竹市17公里海岸線的彩虹1、2橋已使用超過15年,新
竹市政府2日表示,將投入經費進行檢修,讓遊客擁有
安全的遊憩體驗。
(新竹市政府提供)
中央社記者魯鋼駿傳真 109年2月2日

Photo Credit: 中央社

其實,無論是實體經濟或社會文化的發展,「大新竹地區」已進入到如何推動下一階段城市發展的轉型機遇,無論是新竹市「一個園區、兩個廊帶、三支箭」的產業策略,或是新竹縣推動「產業發展策略聯盟合作」及「創業力.新活力與5+2產業創新政策的對接」,其實都顯示兩個城市對於未來產業升級的重重視態度。

然而,產業的推動若無合縱連橫的媒合,恐怕會有「公共選擇模式」的競爭現象,甚至衍生不斷分散的都市規劃,而這些不利於區域發展的問題,最容易呈現的表徵會伴隨著「交通節點」而出現畸形群聚的情形,畢竟地方政府會不斷祭出租稅優惠補助、土地資源來吸引企業與人口的流入。

這些問題,需要更通盤的模式來因應,包括中央與地方的合作,以及地方透過「新區域主義」的視野來推動彼此的「競合」關係。當然,持平而論,大新竹地區要進入「傳統改革主義」中的「大市制」或「市縣合併」並不容易,但地方政府如何從具體的項目進行合作治理,當會是讓大新竹的科技廊帶發揮更大的作用,甚至成為全球最亮眼的智慧科技區域之一。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