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註:今天(12月30日)是梅豔芳逝世10周年紀念日,緬懷一代巨星風采。
今天,在娛樂新聞中最常出現的是哪種女星?雖然沒正式統計,但「女神」卻肯定名列前茅。在最近一片紀念梅艷芳逝世10周年的氣氛中看女神現象,特別有意義,因為,梅艷芳正是距離女神最遙遠的成功女藝人代表。什麼「事業線」、可愛臉蛋、驚人美貌,對不起,她通通沒有;她絕不是宅男的夢中情人,也沒有女性整容時會指定複製的眼耳口鼻。如果梅艷芳今天出道,面對女神當前,她會被如何定義歸類?她又有多少成功的空間?
一個女神泛濫的時代
近幾年,娛樂圈刮起一陣女神風,而首用「宅男女神」稱號的則是台灣媒體。所謂女神,指的是那些貌美的女星,她們有的氣質清新(如陳妍希),有的性感迷人(如周秀娜),有的青春可人(如Angelababy),有的成熟美麗(如朱茵)。當然,還有更多女神的名字,是除了粉絲與娛樂記者之外沒人會記得的。這些女神被萬(網)民擁戴,活躍於娛樂新聞與網上論壇,有關她們的貼圖總是沒完沒了。儘管如此,她們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往往拿不出膾炙人口的歌曲或是家喻戶曉的電影。她們的名氣常跟她們的演藝成就不成正比。另外,只要新鮮感一過,不少女神就會人間蒸發。
既然大受歡迎,但卻沒有什麼演藝作品,這一點也不奇怪。一眾女神被追捧的,只是她們的驅殼;至於她們唱了什麼歌,演了什麼電影,很多人是不在乎的。她們存在的最大意義,是擺出迷人姿態,或作出清純狀,讓男性觀眾看得心花怒放即可。她們是男性的慾望投射對象,是情慾客體。作為一件object,她們不必有獨特個性與演藝才華。她們是倒模出來的,情況嚴重時甚至會「撞樣」(即是因為用了同一五官標準整容而結果長得很像)。
而把女星捧上女神位置的,就往往是宅男。千千萬萬的宅男喜歡什麼?不擅社交、缺乏成就感的他們,喜歡的自然是沒有侵略性的、小鳥依人的、為男人賣弄性感的女人,而不是自信、強悍、有主見、有成就,而難以被男人駕馭的現代獨立女性--如梅艷芳。這種女人,只會被宅男恐懼及冷待。當然,像「花瓶」這類女星任何年代皆有。而在當年,從早期的張曼玉、周星馳電影中的張敏,到一眾選完港姐之後馬上穿泳衣在《追女仔》系列中出現的女星,亦大不乏人。但至少,完全不符合女神條件的梅艷芳仍可獨領風騷,她不只演技受肯定,甚至曾是當年身價最高的女星。
女神不搞笑,女神不動粗
除了演藝上的真材實料,梅艷芳跟女神們最大差別就在於她的個人特質非常強烈,叫人一看難忘。跟現在流行的「賣萌」(裝可愛)相反,她一出道就被認為滄桑味太濃,外型太成熟,跟她當時才十八歲的年齡不符。她的身型相對瘦長高大,也沒辦法有嬌滴滴的柔美。她也沒有一些女神的波濤洶湧身材,相反,她的身材當年常被拿來開玩笑,連她自己都偶爾自嘲。在娛樂圈美女如云的當年(隨便一數就有鍾楚紅、王祖賢、張曼玉、關芝琳、李嘉欣等等),梅艷芳以非常獨特的個性與風格征服歌影界。
除了以上一望而知的特質,梅艷芳的演藝人生還有很多跟女神之路南轅北轍的地方。首先,從以前到現在,靚女在喜劇中只是負責被搞,而不是負責搞笑。當年的《追女仔》系列中,女星都淪為被觀賞與被意淫的對象;時至今日的周星馳電影亦每每需要一個花瓶女星。然而,喜劇中的梅艷芳卻很多元化,從早期的《神探朱古力》、中期的《審死官》(台灣翻譯《威龍闖天關》)到後期的《鍾無艷》,她可以是奮力查案的差婆,可以是武功高強的古代婦人,可以反串做咸濕昏君。梅艷芳沒有美女的包袱,在喜劇中渾灑自如。在周星馳的喜劇生涯中有貨如輪轉的「星女郎」,但有演技發揮的寥寥無幾,而《審死官》中的梅艷芳就是其中之一。有影評人更曾指出,可以在喜劇中跟周星馳分庭抗禮的女星,只有梅艷芳一人。
女神的另一誡命是不能強悍,令男人感覺易於操控,因此女神也不能動粗,但梅艷芳卻曾是打女。她在《亂世兒女》展過身手之後,在《東方三俠》及《現代豪俠傳》中都是身手不凡的女俠。跟動作片中女性往往等待男人救援不同,梅艷芳的俠氣促成了一些在香港電影中非常罕見的情節:在《英雄本色3:夕陽之歌》中她多次營救周潤發,在《給爸爸的信》(編註:又名《赤子威龍》)中她更在最後的危急關頭拯救李連杰。
女神的另一特質是不許人間見白頭。在一般情況下,很多女神在年齡稍長之後就在娛樂圈消聲匿跡了。然而,梅艷芳到了演藝生涯的中後期,在《半生緣》演一個出賣妹妹的風塵女子,她在《男人四十》演一個平凡師奶,都是為她帶來電影獎項的角色。她沒有因為年近中年而減少演出機會,戲路反而越來越廣。
她被觀看,也在挑戰
至於在歌壇,梅艷芳雖然經營百變形象,滿足觀眾的眼睛,但是,她並不是那種令男人眼睛吃冰淇淋的女神。她的誇張造型,她的大動作舞步,跟o靚模(嫩模)在寫真集中擺出各種或可愛或撩人的姿態截然不同,她不是在滿足男人對女人的幻想--女人最好有美貌有身材,可供觀賞或征服。
相反,她在挑戰社會對女性的角色定位:她有妖邪的一面,她的身體舞動不是為了被男性凝視,而是女性自身的才藝展現。時下女神通常不討好女性觀眾,但梅艷芳有非常多女歌影迷。形象百變的她,在被鏡頭捕捉的同時,也在睥睨著鏡頭,她在舞台上時常用七分臉斜視鏡頭,極具挑釁性。她彷彿在說:不是你在觀賞我,而是我在挑戰你的觀賞標準。
梅艷芳可以獨步歌壇影壇,並創出一代傳奇,這除了因為她本身的演藝才華,也跟當時香港歌影業蓬勃有關。那個年代,從性感美女鍾楚紅到性格女星梅艷芳,都可發光發熱。今天,社會趨向保守,女人的壞只可以細眉細眼(例如周秀娜當年的刷牙食雪糕寫真照無論有多「大膽」,其實都只是在取悅網絡宅男),而大陸市場亦令影視產業漸漸變質。在電檢制度下,當年的很多題材已不復見,於是,很少有女星可以像梅艷芳在《英雄本色3》演黑幫大姐、在《胭脂扣》演青樓妓女、在《金枝玉葉2》演性取向曖昧的女子。
很多年前,有一種人叫做「紙上明星」,指的是那些經常見報卻拿不出作品的明星。當時,紙上明星是異數,因為大多明星要有受歡迎的作品才能佔據報章版面。但時代不同了,今天很多明星-尤其是女星-都只是紙上的、網上的,他們普遍到已不需要「紙上明星」這種特別稱號。今天,香港電影沒落、合拍片及內地製作又仍諸多局限,與此同時,網路世界的主導性越來越強,種種原因造就了一個充滿女神,卻少有菱角分明的性格女星的時代。
了解梅艷芳其實必須從視覺著手,因為她是頭一個大力開拓舞台演出的可能性的女歌星,開創了華人歌壇的一個視覺時代。然而,梅艷芳的重要性又遠多於視覺,她以獨特個性與百變形象走紅,其背後是華人社會對於一個女性的可能性的探索,是女人在賢妻良母、溫柔婉約、性感迷人以外的可能性的突破。
而她的成功,亦反映及推動了女性社會角色的多元化。這些突破,如前文所述,說明了香港歌影文化曾經的可能性。在這個女神泛濫、卻沒有梅艷芳的時代,我們不只是少了好歌,少了好電影,我們其實還喪失了這個世界的一些可能性。
原文載於澳門日報演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