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2)日公布國內新增33例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確定病例,分別為30例本土及3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4例死亡。

隨著不明感染源和群聚案件越來越少,26日之後其他措施細節的擬定將會在這兩天做報告。此外,長照司也宣布針對失智社區服務據點的最新指引,只要遵照指引就可以逐漸開始恢復服務。

新增30例本土、4例死亡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30例本土病例(其中20例為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為15例男性、1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發病日介於7月17日至7月21日。個案分布以臺北市及新北市各11例為最多,其次為桃園市7例、新竹市1例;其中24例為已知感染源、5例關聯不明、1例調查中。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4例死亡個案,為2例男性、2例女性,年齡介於60多歲至70多歲,發病日介於6月1日至6月27日,確診日介於6月4日至6月29日,死亡日介於7月19日至7月21日。

不明感染個案減少,要降級也會緩步下降

今日雙北案例各超過10例,陳時中表示,雙北要清零確實是最困難的,但不明感染源和群聚案件都越來越少,且很多是家戶衍生的。針對記者提問,陳時中認為,在不明感染源沒有大幅提升的情況下,未來是否降級的方向不會改變。

陳時中表示,縱使警戒要降級也要緩步下降,除了預防措施外,更要增加應變能力。此外,未來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的政策都會維持,其他細節的擬定之後會再做報告。

陳時中透露,八大行業距離放寬比較遠,其他有執照的行業若能達成預防需注意事情、應變能力也俱足,就會盡量開放。

失智社區服務據點指引出爐,可逐步恢復服務

長照司祝健芳司長在記者會中指出,失智社區服務據點指引區分為4大部分,包含提供服務條件、防疫管理措施、疑似病例應變措施以及發生確診病例應變處置,遵照指引就可以逐漸開始恢復服務。

其中,服務人員、服務對象及其陪同者要使用據點服務時,必須接種第1劑疫苗滿14天;未接種疫苗、或接種未滿14天者,則需檢附3日內篩檢陰性證明;若曾經是確診者,要檢附相關文件,就可以使用據點服務。

失智社區服務一定要事先預約並配合簽到退實名制,若疫情警戒為二級以上,則需進行分艙、分流、分組活動,落實服務人員對象的健康監測通報,供餐也要規劃供餐場所。若據點場地和其他單位共同使用空間,則提供服務的間隔要維持2公尺;如果是時段不同,要間隔2小時做清消工作。據點服務課程要外聘講師的話,講師要完成疫苗接種,且不提供照顧者支持團體和照顧訓練課程。

警戒若維持三級或以上的話,如服務人員及服務對象尚未接種,要配合切結、進行每週1次自費抗原快篩或PCR,不在服務名冊的人員要避免進出據點,且不收新案、暫停供餐、禁止訪客進入,設置於醫院內、或同日與其他單位共用場地的據點均暫停服務。

莫德納接種間隔為10到12週,已投入採購次世代疫苗

指揮中心今日也公布,經過專家討論後,莫德納疫苗第1劑和第2劑的間隔調整為10到12週,除了希望能夠增加第1劑涵蓋率、產生基本保護力,也有參考國外的經驗,後續會根據到貨數量期程滾動式檢討。

另外,我國也和跟莫德納公司簽署3600萬劑疫苗的合約,以次世代的疫苗為主,其中100萬劑希望在第四季進貨。隨著美國、歐盟、日本都接續和莫德納公司簽署後續供應合約,指揮中心才決定於現階段投入採購,盼能與歐美日同步取得次世代疫苗,因應未來疫情所需。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李芯
核稿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