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級警戒
移工與台灣人「同島不一命」?給下一次疫情危局的人權備忘錄
大疫之下,出現了兩種人權危機,一種是因為疫情而被侵害的言論自由,政府可以因人民對政策方向或執行方式提出質疑,就以《社會秩序維護法》將其定罪;另一個是移工,移工本身在台灣就是最邊緣化的群體,但又因為其族群龐大,政府因此祭出比一般民眾更為嚴苛的防疫措施,將移工視為隨時會引爆的未爆彈處置。這兩者都顯示出政府的政策缺乏彈性,而在防疫大旗之下,成為無限擴張的「大政府」。
《晶華菁華》:三級警戒加速我賣掉達美樂的決定,我能做的是先準備過冬的糧草
我把餐廳不能內用看作是一個機會,二○二○年,晶華完成客房部的轉型,客房已經走過一次轉型的經驗,反倒是餐飲受惠內需商機,雖然推出外帶外送服務,但還不是真正的OMO(online merge offline)服務,這波疫情正好是餐飲部數位轉型的機會,面對從未有過的危機,我是充滿期待的進入戰場。
三級警戒期間的街友關懷行動(下):如何回應大眾對街友可能成為破口的恐懼?
從台中的經驗來看,民眾對於街友可能成為防疫缺口的恐懼相當真實,對公部門與街友本身都形成了一定的壓力。如果公部門不能頂住民眾的壓力,而把所有的壓力都轉嫁到街友身上,會侵蝕街友的街頭生存條件跟防疫能力。
三級警戒期間的街友關懷行動(上):疫情衝擊下,對街友們發放食物真的是雪中送炭
為了更進一步提供街友在疫情間的餐食,協會資深的黃社工想到發放餐券的方式,讓街友拿著協會特製的餐券到合作的便當店領取便當。由於店鋪營業的時間都可領取,因此街友們可以分散時間前往,解決了領餐群聚的問題。
【圖表】薪水又追不上通膨,實質薪資近10年第三次倒退
錢包變薄不是錯覺,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勞工薪資統計,發現2021年受疫情及物價影響,勞工實質薪資出現負成長,是近10年來第三次發生,其中又以服務業受到影響最大。
疫情下左支右絀的女性勞工:職場、照顧問題自己擔,制度僵化難與疫共存
現行的防疫照顧假或家庭照顧假等照顧假,對勞工來說最大的問題是「無薪」,其次則是職場潛在文化對勞工的期待以及衍伸出來對照顧者的歧視,使得勞工有假不能請(迫於經濟壓力)或有假不敢請(迫於同儕、職場壓力)。
【專訪】陳時中:迫不得已才會與病毒共存,未來會「以清零為手段,但不當作目標」
「過去1、2次成功不代表未來都會成功。」陳時中感嘆,過去總認為台灣醫療量能充足,歷經大規模疫情,深刻體悟一旦大量確診者湧現,醫療資源就是不夠。
理解傳染病擴散的時空特徵,三種公式分析:潛伏期、人口移動、醫療量能
疫情已經席捲全球兩年,各地政府仍無法徹底遏止病情傳播。作者以地理計算為出發點,提出了三個時間與空間整合的公式,提供疫情再起時的應對參考。
【圖表】睡眠多了工作少了,三級警戒還改變了那些日常時間
本文透過與ShareParty合作所獲得的1642份有效問卷,來觀察五月中台灣因COVID疫情實施三級警戒前後,人們的日常生活有什麼變化。
疫情期間人往哪裡去?去識別化電信數據助陣,人流分析有答案
根據人流統計資料分析,臺灣雖只升級到三級警戒,但人潮與車潮下降明顯。除了工作場所改變較小,其他如大眾運輸、公園、零售商店和遊樂場,社交管制都有明顯成效。人流分析對防疫決策具有重要意義,唯有科學地掌握實際人流面貌,才能更細緻、滾動式地擬定政策。
COVID-19疫情籠罩下,社會該有哪些支援系統照顧我們的心理健康?
從另外一個角度,或許每個人也都可以把自己當作照顧提供者,即便沒有受過訓練,以適當的傾聽與同理支持,或許也能形成一起預防心理困境進展的資源。
7月27日降為二級警戒:出門仍須全程戴口罩、休閒娛樂場所仍不開放
陳時中表示,7月27日起將降為二級警戒,民眾外出仍須全程配戴口罩,但是可以婚宴與公祭。另外集會人數活動上限將調整為室內50人、室外100人。
政院拍板27日降為二級警戒,餐飲開放內用、室內活動放寬至50人
行政院宣布27日將降回二級警戒,各行各業詳細的防疫指引將由指揮中心在下午宣布,學校操場、籃球場及幼兒園則由地方政府視情況彈性處理。蘇貞昌也表示,除了接種疫苗之外,全民配合防疫才是穩定疫情的關鍵。
本土新增30例、死亡4例,指揮中心: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可逐步恢復服務,100萬劑莫德納估第四季供貨
陳時中表示,縱使警戒要降級也要緩步下降,但未來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的政策都會維持,其他細節的擬定之後會再做報告。此外,今日公佈的失智社區服務據點指引區分為4大部分,遵照指引就可以逐漸開始恢復服務。
行政院加碼預購3600萬劑莫德納疫苗,建議26日後降級但緩步解封
不會到「清零」時再做放寬,而是會在疫情到一個可控制程度、降到警戒程度之下,且相關產業與場所的預防措施與應變計畫足夠,會採逐步放寬、鬆綁管制措施。
如何回應限制社會經濟活動所帶來的衝擊,考驗著台灣的抗疫治理能力
從因疫情而生的各項社會衝擊影響來看,突顯出民眾因數位科技能力和網絡資本落差而形成的不均發展問題。由於疫情期間各項活動高度仰賴數位化的運作,因此,數位設備可及性與數位科技應用能力的高低,乃至於辨別網路資訊的虛實,也成為能否在疫情期間維繫生活的關鍵。
【老人送餐的難題】疫情升溫下的人力缺口:不是沒人煮,而是沒人送
「如果只依靠一群燃燒愛心的志工,當然是數字幾乎於零,當然缺工。」銀色大門創辦人孫士姍表示,這反映了送餐服務長期以來不受重視,待遇也一直維持在不合理的情形。
新增31例本土個案、6例死亡,北農3市疫情改善、聯合前進指揮所即日起解編
國內新增31例COVID-19本土病例及2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6例死亡。除了群聚感染的最新近況外,許多人關心幼兒園是否能重啟,對此,陳時中表示小朋友防疫不易、維持停止到園,但家長若無法在家照顧,幼稚園仍應安排人力提供服務。
疫情下的藝文場館:其實三級警戒讓工作量大增,閉館後一刻也不得閒
我在表演團隊和展演場館等單位都服務過,三級警戒後所有場館關閉後,其實工作量沒有下降,反而上升。為什麼會這樣?其實就是「線上化」。
借鏡歐盟抗疫的醫療照護對策,強化台灣醫療體系的脆弱之處
台灣與歐盟較為不同之處在於對於新興科技的應用。相比於歐盟積極鼓勵應用前瞻科技協助醫護和抗疫工作上,台灣目前尚未有明確的規劃和指引,也使得國內雖然有不少科技學研單位和新創事業,卻未能有機會將科技應用與防疫需求相互結合。